第183章 以退为进-《猎秦》

  “宋公,赵戈既已寻来,会不会...”

  宋义摆手打断:“公子宽心,彭城尚非赵戈之地。我们多处藏身之所,他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只是此后行动须更加谨慎。”

  他长叹一声:“与赵戈博弈,确如与虎谋皮。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我等陷入死地。从今日起,所有通信须经三道中转,见面地点须临机而变,再不能固定一处。”

  熊心黯然:“本以为赵戈与其他诸侯不同,看来天下枭雄,皆是一般心思。”

  宋义冷笑:“乱世之中,谁不想将楚王室正统握在手中?项梁如此,赵戈亦如此。公子切记,我等现在如履薄冰,一步错则满盘皆输。”

  马车在城南榆林巷一处宅院前停下。

  这宅院比西郊那处更为隐蔽,门面窄小,内里却别有洞天,有暗室可藏身,有后门可遁走。

  二人刚安顿下来,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又有密探来报。

  “公子,宋公,今日彭城内出现许多生面孔。”

  探子低声禀报,“看似商旅,但举止间颇有行伍之气,多在关键路口徘徊,似在观察什么。”

  宋义与熊心对视一眼,神色凝重。

  “可知何处来的?”宋义急问。

  “口音各异,最难解的是,这些人彼此并不相识,各行其是。”

  宋义踱步沉思,忽然止步:“是了!定是赵戈与吴广联手!赵戈在北,吴广在南,二人夹击,欲将彭城牢牢控于掌中!”

  熊心失色:“若如此,我等岂非瓮中之鳖?”

  “尚未至此。”宋义强作镇定,

  “好在发现得早。从今日起,所有人深居简出,非必要不得外出。通信全部暂停,待风头过去再说。”

  他走到窗前,微掀窗帘一角,观察街面情况。街市如常,但在宋义眼中,每个行人似乎都暗藏杀机。

  “好个赵戈,果然厉害。”

  宋义喃喃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慷慨赠粮,暗地里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熊心忧心忡忡:“那现在该如何应对?总不能一直躲藏下去。”

  宋义沉思良久,眼中锐光一闪:“既然赵戈如此想见公子,那便见他一面又何妨?”

  熊心惊讶:“宋公方才还说...”

  “此一时彼一时。”

  宋义嘴角扬起,“赵戈欲擒故纵,我等何不将计就计?只是这见面的时间地点,须由我们来定,且要让他措手不及。”

  “宋公已有妙计?”

  宋义压低声音:“赵戈大军多在北方,南方主要是吴广的势力。而吴广与赵戈虽是结义兄弟,但毕竟各有地盘,未必铁板一块。或许...这里面有可乘之机。”

  熊心若有所悟:“宋公意思是...”

  “容我细细思量。”

  宋义目光深远,“首先要确保公子的安全,其次可以利用项梁之死。若他能助楚复国,自是好事;若他只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话未说尽,但熊心已明白其中含义,不禁打了个寒颤。

  夜幕降临,彭城华灯初上。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夜色中,一场关乎楚地未来的暗战正在悄然展开。

  赵戈的暗影,吴广的化装士兵,宋义的密探,好似棋盘上移动棋子。

  而棋局中心的熊心,这位落魄王孙,此刻正躲在城南小巷的暗室中,望着摇曳的烛火出神。

  他的命运,似乎从来不由自己掌控,从昔日的秦国囚徒,到今日诸侯争夺的筹码,始终如一。

  “宋公,”他忽然开口,“若见赵戈,我想亲自试他一试。”

  宋义挑眉:“公子欲如何试之?”

  熊心眼中蹦出久违的王室傲气:“我要看他眼中,看到的究竟是熊心这个人,还是楚王孙这个名号。”

  宋义默然片刻,缓缓点头:“善。王者须有王者之气,公子能如此想,实乃楚国之幸。”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冷月光洒在彭城街巷上,也照进了那间隐秘暗室。

  熊心抚摸着腰间玉佩,那是楚王室传承之物,也是他身份的象征。

  乱世之中,身份既是护身符,也是催命咒。

  彭城深秋,连日的阴雨让这座楚地古城更添几分萧瑟。

  城南榆林巷的暗室内,熊心与宋义对坐,面前的案几上摊着一卷刚刚写就的秘帛。

  “ 内容是否太过直白?”

  熊心有些不安地问道,“若赵戈看出我们有意离间他与吴广,恐怕...”

  宋义抚须沉吟:“公子所虑极是。赵戈何等人物,岂会看不出这般粗浅计谋?一旦被他识破,我等性命休矣。”

  熊心叹道:“那该如何是好?如今赵戈的影卫已追寻至此,若再不采取行动,只怕也是坐以待毙。”

  窗外雨声淅沥,暗室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焦虑的面容。

  他们已经在这处隐蔽之所躲藏了三天,每一次门外脚步声都让二人心惊肉跳。

  宋义忽然道:“或许我们该坦诚相待。公子可亲自修书一封,请求与赵戈会面商谈。如此既显诚意,又可试探赵戈真实意图。”

  熊心犹豫道:“若赵戈并无善意,此举岂不是自投罗网?”

  “至少比现在这般躲藏要好。”

  宋义道,“况且,若赵戈真欲对公子不利,早该强攻此处,何必周旋至今?或许他确实需要公子这位楚王室正统。”

  熊心思索良久,终于点头:“也罢,就依宋公之计。”

  他重新提笔,在帛书上工整书写。

  这次不再有任何试探与算计,而是坦诚表明身份,请求与赵戈会面商谈楚地未来。

  书写完毕,他用王室特有的火漆封印,交与宋义。

  宋义召来一名黑衣死侍:“将此秘帛务必亲手交到赵戈手中。若遇不测,立即销毁,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死侍躬身领命:“诺。”

  随即悄然消失在雨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