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老爷子乔正松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心中既已有了定计,便不再拖延。
翌日,他便请了族长乔正宏和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辈,连同里长,齐聚自家堂屋。乔家四兄弟也都在场作陪,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几位老人看着端坐上首的乔正松,心中都有些嘀咕。乔家如今是村里头一份的兴旺,这乔正松突然把大家都请来,所为何事?
寒暄过后,乔正松开门见山,声音沉缓:“今日请各位叔伯兄弟过来,是有件事关咱们乔家村未来的大事,想与大家商议。”
众人神色一凛,纷纷坐直了身子。
“我乔家,托祖上福荫,加上儿孙辈争气,近来是得了些机遇,挣下些许家业。”乔正松目光扫过众人,“但常言道,独木难成林。一家之富,终究利薄,若遇风浪,顷刻便可能倾覆。唯有家族共荣,根深叶茂,方能抵风雨,传后世。”
族长乔正宏捻着胡须,缓缓点头:“正松此言在理。一族之人,血脉相连,自当同气连枝。你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我家打算在村北坡地,再建一个养鸡场。”乔正松抛出第一个议题,“规模会比养猪场更大,除了供应自家在府城的生意,也多出来的,可供给村里或外销。但这光靠我一家之力,占地、人手、销路,终有局限。”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叔公皱眉:“正松,你家生意做得大,是好事。但这养鸡场……牵扯颇多,村里各家情况不一,怕是难成吧?”
“是啊,家家都有几只鸡散养,专门弄个场子,费那劲干啥?”另一位族老也表示疑虑。
乔正松并不意外,他话锋一转,抛出了更具冲击力的想法:“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也是关乎全村格局的大事。”
他顿了顿,将乔兰菁那番关于“村落规划”的言论,用更朴实、更符合老人理解的方式说了出来:“咱们乔家村如今这格局,住了几代人,看似安稳,实则杂乱。猪圈挨着水井,牲口棚靠着灶房,既不洁净,夏日易生疫病,也阻碍了村子进一步发展。”
他用粗糙的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大致画了个圈:“我就想着,咱们能不能合计合计,把村子重新规划一下?靠近水源这片,专做生活居住区,干净敞亮;村北那片贫瘠坡地和林子,就定为畜牧区,养猪养鸡都集中到那边,远离居住地;村口大路旁那片平整地,将来或许可以弄个作坊区,谁家想做个什么小营生,织布、编筐、做木工,都有个像样的地方,不像现在这般零散……”
他一番话说完,堂屋内陷入了一片寂静。
几位老人,连同里长,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活了大半辈子,固有的观念根深蒂固,从未想过村子还能像盖房子一样“规划”。
但乔正松描绘的图景,洁净的居住环境,集中的生产区域,未来可能的作坊……像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想法,太大,也太新了!
良久,族长乔正宏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分区而治……集中管理……这想法,听着是有些天马行空,但细想起来……似乎,似乎确是为了村子长远计的好法子!”
里长也缓缓点头:“若是真能做成,咱们乔家村,怕是能成为十里八乡头一份的整洁富裕村!”
那位最初提出质疑的白发老叔公,此刻也抚着胸口,喃喃道:“若真能如此……咱们这些老骨头,也算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后辈了……”
“只是,”族长看向乔正松,目光锐利,“正松,这想法虽好,但具体该如何划分?如何动员各家?这其中千头万绪,非同小可。你……可有具体的章程?”
乔正松迎着众人的目光,坦然一笑,摇了摇头:“不瞒各位叔伯,这宏大的想法,并非出自我这老朽之口。”
众人皆是一愣。
乔正松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骄傲,缓缓道:“提出这想法的,是我家二房的四孙女,兰菁那丫头。”
“兰菁丫头?”
“就是那个在府城读书,张罗着开铺子的?”
“一个女娃娃,能有这般见识?”
惊叹声、质疑声低低响起。
乔正松肯定地点头:“正是她。这丫头心思灵透,眼光也看得远。养鸡场是她提议,这村落规划,也是她看出咱们村发展的瓶颈,才有的想法。”
他看向族长和里长:“具体该如何做,这丫头脑子里似乎已有成算。若各位叔伯觉得此事可行,不如……让她进来,细细分说?”
族长与里长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一丝期待。
“好!”族长一锤定音,“便请兰菁丫头进来!听听我这小辈孙侄女,有何等高见!”
守在门外的乔兰菁,听到爷爷的传唤,深吸一口气,抚平衣角,挺直脊背,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满是村中权柄老人的堂屋。
一场可能改变乔家村命运的对谈,即将由这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女,拉开序幕。
翌日,他便请了族长乔正宏和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辈,连同里长,齐聚自家堂屋。乔家四兄弟也都在场作陪,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几位老人看着端坐上首的乔正松,心中都有些嘀咕。乔家如今是村里头一份的兴旺,这乔正松突然把大家都请来,所为何事?
寒暄过后,乔正松开门见山,声音沉缓:“今日请各位叔伯兄弟过来,是有件事关咱们乔家村未来的大事,想与大家商议。”
众人神色一凛,纷纷坐直了身子。
“我乔家,托祖上福荫,加上儿孙辈争气,近来是得了些机遇,挣下些许家业。”乔正松目光扫过众人,“但常言道,独木难成林。一家之富,终究利薄,若遇风浪,顷刻便可能倾覆。唯有家族共荣,根深叶茂,方能抵风雨,传后世。”
族长乔正宏捻着胡须,缓缓点头:“正松此言在理。一族之人,血脉相连,自当同气连枝。你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我家打算在村北坡地,再建一个养鸡场。”乔正松抛出第一个议题,“规模会比养猪场更大,除了供应自家在府城的生意,也多出来的,可供给村里或外销。但这光靠我一家之力,占地、人手、销路,终有局限。”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叔公皱眉:“正松,你家生意做得大,是好事。但这养鸡场……牵扯颇多,村里各家情况不一,怕是难成吧?”
“是啊,家家都有几只鸡散养,专门弄个场子,费那劲干啥?”另一位族老也表示疑虑。
乔正松并不意外,他话锋一转,抛出了更具冲击力的想法:“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也是关乎全村格局的大事。”
他顿了顿,将乔兰菁那番关于“村落规划”的言论,用更朴实、更符合老人理解的方式说了出来:“咱们乔家村如今这格局,住了几代人,看似安稳,实则杂乱。猪圈挨着水井,牲口棚靠着灶房,既不洁净,夏日易生疫病,也阻碍了村子进一步发展。”
他用粗糙的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大致画了个圈:“我就想着,咱们能不能合计合计,把村子重新规划一下?靠近水源这片,专做生活居住区,干净敞亮;村北那片贫瘠坡地和林子,就定为畜牧区,养猪养鸡都集中到那边,远离居住地;村口大路旁那片平整地,将来或许可以弄个作坊区,谁家想做个什么小营生,织布、编筐、做木工,都有个像样的地方,不像现在这般零散……”
他一番话说完,堂屋内陷入了一片寂静。
几位老人,连同里长,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活了大半辈子,固有的观念根深蒂固,从未想过村子还能像盖房子一样“规划”。
但乔正松描绘的图景,洁净的居住环境,集中的生产区域,未来可能的作坊……像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想法,太大,也太新了!
良久,族长乔正宏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分区而治……集中管理……这想法,听着是有些天马行空,但细想起来……似乎,似乎确是为了村子长远计的好法子!”
里长也缓缓点头:“若是真能做成,咱们乔家村,怕是能成为十里八乡头一份的整洁富裕村!”
那位最初提出质疑的白发老叔公,此刻也抚着胸口,喃喃道:“若真能如此……咱们这些老骨头,也算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后辈了……”
“只是,”族长看向乔正松,目光锐利,“正松,这想法虽好,但具体该如何划分?如何动员各家?这其中千头万绪,非同小可。你……可有具体的章程?”
乔正松迎着众人的目光,坦然一笑,摇了摇头:“不瞒各位叔伯,这宏大的想法,并非出自我这老朽之口。”
众人皆是一愣。
乔正松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骄傲,缓缓道:“提出这想法的,是我家二房的四孙女,兰菁那丫头。”
“兰菁丫头?”
“就是那个在府城读书,张罗着开铺子的?”
“一个女娃娃,能有这般见识?”
惊叹声、质疑声低低响起。
乔正松肯定地点头:“正是她。这丫头心思灵透,眼光也看得远。养鸡场是她提议,这村落规划,也是她看出咱们村发展的瓶颈,才有的想法。”
他看向族长和里长:“具体该如何做,这丫头脑子里似乎已有成算。若各位叔伯觉得此事可行,不如……让她进来,细细分说?”
族长与里长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一丝期待。
“好!”族长一锤定音,“便请兰菁丫头进来!听听我这小辈孙侄女,有何等高见!”
守在门外的乔兰菁,听到爷爷的传唤,深吸一口气,抚平衣角,挺直脊背,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满是村中权柄老人的堂屋。
一场可能改变乔家村命运的对谈,即将由这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女,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