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破局-《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

  京城布商的抵制并未能阻挡麻韧布前进的脚步。

  兵部派员详细检验了布料的耐磨性与成本后,一纸订单直接送到了靖王府。

  首批订购五千匹,用于制作西北边军的作训服及部分军需用品。

  萧景珩将兵部的文书递给乔兰菁:“卿卿,看来你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第一步走得很成功。”

  乔兰菁看着文书上清晰的数字和兵部大印,脸上露出笑容:“军方订单稳定且量大,正好让西北的作坊熟练工艺,扩大生产。有了这个开端,那些布商的抵制,就显得可笑了。”

  “不仅如此,”萧景珩补充,“工部也看中了这布料,打算采购一批用于官道修缮民夫的工服。开源节流,他们算得很精。”

  “这是好事!”乔兰菁眼睛更亮,“需求越多,西北的产业就越稳固,百姓也能多得实惠。”

  景一在一旁回禀:“世子,王妃,西北作坊已按计划扩大,招募了更多当地百姓,目前运转顺利。只是……京城那些布商,似乎仍未死心,暗中有些小动作,散播些流言蜚语。”

  萧景珩神色淡漠:“跳梁小丑,不必理会。守住质量和价格,他们掀不起风浪。”

  太医院选派的三名年轻医官正式入驻女子医学院进行交流学习。

  起初,他们面对一院子女子,还有些拘谨和不自在。

  但很快,严谨的学习氛围和女医们扎实的基础知识让他们收起了轻视之心。

  负责带教交流生的周小丫,如今已沉稳许多,正拿着一份脉案与一位姓陈的太医讨论:“陈太医,您看这位妇人脉象弦细,情志不舒,是否应以疏肝解郁为主,辅以安神?”

  陈太医仔细看了脉案,又询问了几句,点头道:“周大夫判断无误。太医院常用逍遥散加减,不知贵院常用何方?”

  周小丫流畅地回答:“我们常用自拟的‘解郁安神汤’,重在调和肝脾,效果亦不错。这是方子,请您指教。”

  陈太医接过方子细细看去,眼中露出讶异与欣赏:“君臣佐使,配伍精当,颇合药理。周大夫年纪轻轻,于妇人科已有如此见解,佩服。”

  周小丫微微脸红:“陈太医过奖,是先生们教得好,病例看得多。”

  类似的交流在各个科室进行着。

  太医院医官带来了更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宫廷秘方思路,而女子医学院则提供了大量贴近民间的病例和实践经验。

  双方都在这种交流中获益匪浅,女子医学院的地位在无形中再次提升。

  乔林梁与姜悦兮的婚期将近,乔府上下喜气洋洋。

  然而,这日姜家却派人匆匆送来消息,姜悦兮的祖母,也就是姜维之的母亲,前两日染了风寒,原本以为不碍事,谁知今日突然加重,卧床不起了。

  姜悦兮是祖母最疼爱的孙女,老人病中拉着她的手,念叨着希望能亲眼看到她风光出嫁。

  姜家虽知婚期已定,诸事已备,但老人这般情况,实在忧心。

  王巧心接到消息,立刻找来乔魏恒和乔林梁商议。

  “这可如何是好?”王巧心发愁,“婚期就在五日后,请柬都发出去了。若推迟,于礼不合,也怕惹人闲话。可若不推迟,姜家老太太病着,悦兮那孩子定然心中难安,这婚结得也不痛快。”

  乔林梁急得团团转:“娘,那怎么办?总不能不顾悦兮祖母的身体吧?”

  乔魏恒沉吟片刻,看向儿子:“林梁,你亲自去一趟姜府,探望老太太,也问问悦兮和她父母的意思。我们乔家不能失了礼数,但也需体谅亲家的难处。”

  乔林梁连忙点头:“我这就去!”

  乔兰菁得知此事,也赶了过来,对王巧心道:“三婶别急,我先去看看姜家老太太的病况。若只是寻常风寒加重,或许能用些猛药先控制住病情,至少让老太太能精神些撑过婚礼。”

  王巧心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对对对!菁儿你快去看看!你的医术,三婶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