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话像一道惊雷,劈散了苏明脸上残留的兴奋。旅社前台有人打听!这意味着他们的行踪已经暴露!结合刚刚那个令人不安的仓库经历,一股寒意瞬间从三人脚底窜上脊梁骨。
“退房?现在就走?”苏明声音发颤,“可……可房钱……”
“顾不上了!安全第一!”林凡斩钉截铁,语速快得像射击,“苏明,你马上去前台,就说家里有急事,必须立刻赶回去,房钱不用找了!态度自然点,别慌!陈大哥,快!把所有现金、样品磁带、还有我们的证件,收拾到一个小包里!其他衣服杂物全不要了!”
没有一丝犹豫,军人出身的陈远立刻行动,展现出惊人的效率。他一把扯过床单,将藏在枕头下的现金、林凡的笔记本、几盘最重要的样品磁带和苏晚晴给的介绍信等核心物品迅速包裹起来,扎成一个紧实的小包袱。那些刚买的、还没来得及细看的新潮衣服和零碎商品,被毫不犹豫地舍弃在房间里。
苏明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走向前台。林凡则快速扫视房间,抹去他们居住的明显痕迹。
几分钟后,苏明回来了,脸色苍白但强作镇定:“办……办好了,我说我娘突发急病,得赶紧回去,那服务员还挺同情,没多问。”
“好!我们从后门走!”林凡记得来时观察过,旅社厨房旁边有个小门通向后巷。
三人不敢走正门,拎着那个小小的、却装着他们全部希望和本钱的包袱,悄无声息地溜下楼梯,穿过油腻的厨房,从后门钻进了那条堆满垃圾和杂物的狭窄后巷。潮湿污浊的空气扑面而来,但与此刻心中的危机感相比,已不算什么。
“现在去哪?”陈远警惕地观察着巷口,手握住了别在后腰的钢管。阳光从巷口照进来,在那片光亮与巷内昏暗的交界处,仿佛潜伏着未知的危险。
林凡大脑飞速运转,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对方既然能找到旅社,说明盯梢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个码头仓库的老张,恐怕也靠不住!货物现在可能已经不安全了!必须立刻找到新的、绝对安全的落脚点,然后想办法确认货物情况,甚至……可能需要动用刘建军这条线,但风险极大!
“不能住店了,太容易被查。”林凡压低声音,“去找那种不用登记、或者登记很松的大车店、澡堂子,最好在火车站或者汽车站附近,人多眼杂,反而安全,而且万一有事,走也方便!”
这是当下最无奈但也最实际的选择。80年代初的广州,这种面向底层流动人口的住宿场所管理相对松散。
不敢耽搁,三人压低帽子,混入街上的人流,专挑小街巷穿行,尽可能避开大路。每到一个路口,陈远都先探头观察,确认安全才快速通过。他们的心跳得如同擂鼓,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让他们心惊肉跳。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在距离广州站不远的一条嘈杂小巷里,找到了一家名为“为民”的国营浴池。这种浴池晚上通常兼做住宿,接待南来北往的旅客,登记往往流于形式。
走进充满皂荚味和湿热水汽的大厅,林凡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疲惫而正常,用带着江州口音的普通话对柜台后打着瞌睡的老头说:“老师傅,还有通铺吗?我们三个,住一晚。”
老头抬起眼皮,懒洋洋地打量了他们一眼,特别是他们手里那个不起眼的小包袱,扔出一个油腻的登记本:“三个人,一块五,自己写。”
林凡快速写下三个假名字和随意编造的单位,递过去一块五毛钱。老头看都没看,扔过来三个挂着木牌的钥匙:“楼上,男部大通铺,自己找空位。”
所谓的“大通铺”,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雾气弥漫的房间,两排长长的木板床铺挨着墙,中间是狭窄的过道。已经躺了不少人,各种体味、汗味、脚臭味混合着消毒水的气息,令人窒息。空气中回荡着鼾声、梦呓和咳嗽声。
三人找了个靠墙的角落,和衣躺下。硬木板硌得人生疼,但此刻谁也顾不上这些。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疲惫和后怕。
“林子……那批货,怎么办?”黑暗中,苏明的声音带着哭腔,那几乎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啊!
陈远也忧心忡忡:“那个老张,肯定有问题!还有打听我们的人……是不是一伙的?”
林凡躺在坚硬的板铺上,望着天花板上昏黄灯泡周围飞舞的小虫,眼神却异常冷静。恐惧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尽快行动。
“货,必须尽快弄清楚情况。”林凡的声音很低,但很清晰,“明天一早,陈大哥,你辛苦一趟,去那个码头仓库附近盯着,别靠近,就看有没有我们的货被运出来,或者有什么异常。苏明,你留在澡堂,哪里也别去,看好东西。”
“那你呢?”两人同时问。
“我去找公共电话,再联系一次刘建军。”林凡沉声道,“现在能指望上的,只有他了。必须问清楚那个老张的底细!”
这是一步险棋。刘建军是否可信?他会不会和老张是一伙的?但眼下,这是唯一可能挽回损失的途径。
一夜无眠。三人在污浊的空气和嘈杂的声音中,睁着眼等到天亮。
第二天清晨,三人早早离开澡堂,在路边摊胡乱吃了点东西,便分头行动。
陈远凭借在部队练就的侦察本领,悄然潜回码头区,在能远远看到“昌盛货栈”仓库门口的一个隐蔽角落蹲守。
林凡则找到另一个较远的邮局,再次拨通了刘建军办公室的电话。这次,他的语气不再像上次那样客气,而是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焦急和质问。
“刘同志!是我,林凡!昨天我们按您给的地址,把货送到昌盛货栈一个叫老张的人手里了。可我们回去就发现被人盯梢,住的旅社也被人打听了!刘同志,这老张到底靠不靠得住?那批货是我们全部的本钱,可不能出事啊!”
电话那头的刘建军显然没料到这个情况,沉默了几秒,语气有些慌乱:“乜话?被人盯梢?唔会呱?老张……老张都做咗好多年嘎啦,虽然……虽然系粗鲁滴,但都算讲信用嘎……”(什么?被人盯梢?不会吧?老张……老张都干了好多年了,虽然……虽然是粗鲁点,但还算讲信用的啊……)
林凡心里一沉,刘建军的反应不像是装的,他似乎也不知内情,但显然对老张的“信用”也并非十足把握。
“刘同志,不是我们不信您,是这事太蹊跷了!货刚送走,盯梢的就上门了!您看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那批货……还在不在仓库?或者,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确保货安全上车?”林凡放低姿态,带着恳求。
“呢个……”刘建军显得很为难,“我同佢都系通过朋友识得,唔系好熟……我帮你问下啦,但唔保证得啊……”(这个……我跟他也是通过朋友认识的,不是很熟……我帮你问问吧,但不能保证啊……)
“拜托您了刘同志!这批货要是没了,我们就全完了!您一定帮帮忙!”林凡再三恳求后,挂断了电话。心情更加沉重。刘建军这条线,似乎也不那么牢靠了。
中午,三人在约定的小公园碰头。
陈远带来了更坏的消息:“我在仓库对面蹲了一上午,看到有几辆三轮车来送货,也有一辆小货车来拉走了一些木箱,但没看到我们的编织袋!而且,仓库门口多了两个生面孔在晃荡,不像干活的人!”
货物可能已经被转移,或者被扣下了!仓库还加了看守!
结合刘建军含糊的态度,一个可怕的结论浮现在林凡脑中:他们很可能落入了一个圈套!那个老张,根本不是什么可靠的渠道,而可能是个黑吃黑的角色!刘建军或许是被蒙蔽,或许……也牵扯不深但无力控制。
怎么办?硬抢?他们三个人,人生地不熟,对方明显有防备,无疑是鸡蛋碰石头。报警?且不说证据不足,在这种地方,报警会不会引来更大的麻烦?找刘建军施压?他显然能量有限。
难道辛辛苦苦采购的第一批货,就这么打了水漂?南下广州的雄心壮志,出师未捷就要夭折?
烈日下,林凡感到一阵眩晕。挫败感和无力感像潮水般涌来。但他看着身边同样面色惨白、眼带绝望的陈远和苏明,猛地一咬牙。
不!绝不能就这么放弃!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还有最后一个办法,一个风险极大,但或许能绝处逢生的办法。他需要再打一个电话,不是打给刘建军。
而是打回江州,打给那个或许能提供一线希望的人。
“走,回邮局!”林凡拉起几乎要瘫软的苏明,对陈远说道,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这广州的水再浑,我也要蹚出一条路来!”
“退房?现在就走?”苏明声音发颤,“可……可房钱……”
“顾不上了!安全第一!”林凡斩钉截铁,语速快得像射击,“苏明,你马上去前台,就说家里有急事,必须立刻赶回去,房钱不用找了!态度自然点,别慌!陈大哥,快!把所有现金、样品磁带、还有我们的证件,收拾到一个小包里!其他衣服杂物全不要了!”
没有一丝犹豫,军人出身的陈远立刻行动,展现出惊人的效率。他一把扯过床单,将藏在枕头下的现金、林凡的笔记本、几盘最重要的样品磁带和苏晚晴给的介绍信等核心物品迅速包裹起来,扎成一个紧实的小包袱。那些刚买的、还没来得及细看的新潮衣服和零碎商品,被毫不犹豫地舍弃在房间里。
苏明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走向前台。林凡则快速扫视房间,抹去他们居住的明显痕迹。
几分钟后,苏明回来了,脸色苍白但强作镇定:“办……办好了,我说我娘突发急病,得赶紧回去,那服务员还挺同情,没多问。”
“好!我们从后门走!”林凡记得来时观察过,旅社厨房旁边有个小门通向后巷。
三人不敢走正门,拎着那个小小的、却装着他们全部希望和本钱的包袱,悄无声息地溜下楼梯,穿过油腻的厨房,从后门钻进了那条堆满垃圾和杂物的狭窄后巷。潮湿污浊的空气扑面而来,但与此刻心中的危机感相比,已不算什么。
“现在去哪?”陈远警惕地观察着巷口,手握住了别在后腰的钢管。阳光从巷口照进来,在那片光亮与巷内昏暗的交界处,仿佛潜伏着未知的危险。
林凡大脑飞速运转,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对方既然能找到旅社,说明盯梢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个码头仓库的老张,恐怕也靠不住!货物现在可能已经不安全了!必须立刻找到新的、绝对安全的落脚点,然后想办法确认货物情况,甚至……可能需要动用刘建军这条线,但风险极大!
“不能住店了,太容易被查。”林凡压低声音,“去找那种不用登记、或者登记很松的大车店、澡堂子,最好在火车站或者汽车站附近,人多眼杂,反而安全,而且万一有事,走也方便!”
这是当下最无奈但也最实际的选择。80年代初的广州,这种面向底层流动人口的住宿场所管理相对松散。
不敢耽搁,三人压低帽子,混入街上的人流,专挑小街巷穿行,尽可能避开大路。每到一个路口,陈远都先探头观察,确认安全才快速通过。他们的心跳得如同擂鼓,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让他们心惊肉跳。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在距离广州站不远的一条嘈杂小巷里,找到了一家名为“为民”的国营浴池。这种浴池晚上通常兼做住宿,接待南来北往的旅客,登记往往流于形式。
走进充满皂荚味和湿热水汽的大厅,林凡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疲惫而正常,用带着江州口音的普通话对柜台后打着瞌睡的老头说:“老师傅,还有通铺吗?我们三个,住一晚。”
老头抬起眼皮,懒洋洋地打量了他们一眼,特别是他们手里那个不起眼的小包袱,扔出一个油腻的登记本:“三个人,一块五,自己写。”
林凡快速写下三个假名字和随意编造的单位,递过去一块五毛钱。老头看都没看,扔过来三个挂着木牌的钥匙:“楼上,男部大通铺,自己找空位。”
所谓的“大通铺”,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雾气弥漫的房间,两排长长的木板床铺挨着墙,中间是狭窄的过道。已经躺了不少人,各种体味、汗味、脚臭味混合着消毒水的气息,令人窒息。空气中回荡着鼾声、梦呓和咳嗽声。
三人找了个靠墙的角落,和衣躺下。硬木板硌得人生疼,但此刻谁也顾不上这些。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疲惫和后怕。
“林子……那批货,怎么办?”黑暗中,苏明的声音带着哭腔,那几乎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啊!
陈远也忧心忡忡:“那个老张,肯定有问题!还有打听我们的人……是不是一伙的?”
林凡躺在坚硬的板铺上,望着天花板上昏黄灯泡周围飞舞的小虫,眼神却异常冷静。恐惧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尽快行动。
“货,必须尽快弄清楚情况。”林凡的声音很低,但很清晰,“明天一早,陈大哥,你辛苦一趟,去那个码头仓库附近盯着,别靠近,就看有没有我们的货被运出来,或者有什么异常。苏明,你留在澡堂,哪里也别去,看好东西。”
“那你呢?”两人同时问。
“我去找公共电话,再联系一次刘建军。”林凡沉声道,“现在能指望上的,只有他了。必须问清楚那个老张的底细!”
这是一步险棋。刘建军是否可信?他会不会和老张是一伙的?但眼下,这是唯一可能挽回损失的途径。
一夜无眠。三人在污浊的空气和嘈杂的声音中,睁着眼等到天亮。
第二天清晨,三人早早离开澡堂,在路边摊胡乱吃了点东西,便分头行动。
陈远凭借在部队练就的侦察本领,悄然潜回码头区,在能远远看到“昌盛货栈”仓库门口的一个隐蔽角落蹲守。
林凡则找到另一个较远的邮局,再次拨通了刘建军办公室的电话。这次,他的语气不再像上次那样客气,而是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焦急和质问。
“刘同志!是我,林凡!昨天我们按您给的地址,把货送到昌盛货栈一个叫老张的人手里了。可我们回去就发现被人盯梢,住的旅社也被人打听了!刘同志,这老张到底靠不靠得住?那批货是我们全部的本钱,可不能出事啊!”
电话那头的刘建军显然没料到这个情况,沉默了几秒,语气有些慌乱:“乜话?被人盯梢?唔会呱?老张……老张都做咗好多年嘎啦,虽然……虽然系粗鲁滴,但都算讲信用嘎……”(什么?被人盯梢?不会吧?老张……老张都干了好多年了,虽然……虽然是粗鲁点,但还算讲信用的啊……)
林凡心里一沉,刘建军的反应不像是装的,他似乎也不知内情,但显然对老张的“信用”也并非十足把握。
“刘同志,不是我们不信您,是这事太蹊跷了!货刚送走,盯梢的就上门了!您看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那批货……还在不在仓库?或者,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确保货安全上车?”林凡放低姿态,带着恳求。
“呢个……”刘建军显得很为难,“我同佢都系通过朋友识得,唔系好熟……我帮你问下啦,但唔保证得啊……”(这个……我跟他也是通过朋友认识的,不是很熟……我帮你问问吧,但不能保证啊……)
“拜托您了刘同志!这批货要是没了,我们就全完了!您一定帮帮忙!”林凡再三恳求后,挂断了电话。心情更加沉重。刘建军这条线,似乎也不那么牢靠了。
中午,三人在约定的小公园碰头。
陈远带来了更坏的消息:“我在仓库对面蹲了一上午,看到有几辆三轮车来送货,也有一辆小货车来拉走了一些木箱,但没看到我们的编织袋!而且,仓库门口多了两个生面孔在晃荡,不像干活的人!”
货物可能已经被转移,或者被扣下了!仓库还加了看守!
结合刘建军含糊的态度,一个可怕的结论浮现在林凡脑中:他们很可能落入了一个圈套!那个老张,根本不是什么可靠的渠道,而可能是个黑吃黑的角色!刘建军或许是被蒙蔽,或许……也牵扯不深但无力控制。
怎么办?硬抢?他们三个人,人生地不熟,对方明显有防备,无疑是鸡蛋碰石头。报警?且不说证据不足,在这种地方,报警会不会引来更大的麻烦?找刘建军施压?他显然能量有限。
难道辛辛苦苦采购的第一批货,就这么打了水漂?南下广州的雄心壮志,出师未捷就要夭折?
烈日下,林凡感到一阵眩晕。挫败感和无力感像潮水般涌来。但他看着身边同样面色惨白、眼带绝望的陈远和苏明,猛地一咬牙。
不!绝不能就这么放弃!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还有最后一个办法,一个风险极大,但或许能绝处逢生的办法。他需要再打一个电话,不是打给刘建军。
而是打回江州,打给那个或许能提供一线希望的人。
“走,回邮局!”林凡拉起几乎要瘫软的苏明,对陈远说道,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这广州的水再浑,我也要蹚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