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提名楚君的吾买尔,施孝仁并不认识,但是李顺福是本地人,工作几十年,风土人情,无所不知,世间百态,不无体察,既然他都说此人影响力深远,应该不是空话。
李顺福还介绍道:这位老人曾在本村担任过多年的党支部书记,深受本村甚至是全乡村民的爱戴,他的提议极有可能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这一消息的反馈,这是让施孝仁感到坐立不安。
如今,这样一个颇具争议、颇具竞争力的人物被提名为乡党委书记的候选人,施孝仁深感:一场更为凶险、更为猛烈、更具破坏力的风暴即将来临,这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现在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
回想起楚君被县检察院带走的那几天,全乡那么多人自愿上访静坐为他请愿,那声势浩大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现在想起来,往往都是后背发凉。如果以这样的声势参加选举,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可想而知,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施孝仁仿佛已经看见自己在选举中大败而回,卷着铺排卷滚出亚尔乡的狼狈模样。
施孝仁闭上双眼,甩甩头,似乎让自己清醒一下。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双手紧紧攥着桌角,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他知道,此刻他不能慌乱,必须冷静下来,寻找应对之策。
施孝仁抬起头,目光死死地盯着李福顺,试探性地问道:“能不能撤销提议?
面对如此重大的事项,一个主席团的副主席,李福顺哪敢随意乱说?他不由自主地看向尤努斯,眼神中全是求助之意。
尤努斯虽是受县委委派前来指导选举工作的,倘若选举工作出现意外,他同样难辞其咎,难以置身事外。他接过那份提议表,仔细端详着每一个字,审视着这场选举的每一个细节。
随后,尤努斯也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抬起头来,语气沉稳而坚定,他说:“这份提议是按照人大规定的正常程序办理的,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倘若主席团贸然提议撤销,那无疑将是违法之举。”
施孝仁刚刚从银行调到地方工作,面对这种复杂的政治局势,他完全乱了阵脚,惊慌失措,心里乱作一团,毫无招架之力。他深知自己缺乏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经验,于是只能谦虚地向尤努斯请教:“尤努斯部长,您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以您以往的经验,您认为眼下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尤努斯微微皱眉,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当务之急,是先把这25名提议代表的名单列出来。主席团成员每人负责三个人,逐一和他们进行谈话。我们要建议他们慎重考虑,最好能撤销提议。但如果他们坚持己见,务必让他们以大局为重,以亚尔乡的经济发展和长远利益为重,将组织内定的候选人选上去。”
施孝仁立马点头称是,心中稍感安慰。他立刻安排人去准备25人的名单,并通知主席团成员做好谈话准备。他知道,这场选举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而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整个亚尔乡的未来。
尤努斯看着施孝仁忙碌的身影,心中也有些感慨。他知道,这次选举不仅是一场政治博弈,更是一场对所有人责任感和大局观的考验。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众人都匆匆忙忙地出去处理紧急事务了,只剩下施孝仁独自一人坐在桌前。他望着空荡荡的房间,心中突然涌起一阵不安,脑海中浮现出叔叔施佳俊的身影。
施孝仁不敢耽搁,迅速掏出手机,拨通了施佳俊的电话。电话很快接通,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将事情的经过简单地向叔叔汇报了一遍。
电话那头,施佳俊听完后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他沉重的叹息声:“孝仁啊,我早就提醒过你,做事要小心谨慎,做人要低调。可你呢?一天到晚风风火火,咋咋呼呼的,好像天下就你最能耐。看看现在,你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施佳俊的声音中带着责备,但更多的是担忧:“我之前就跟你说了,要多留意楚君的一举一动。你当时那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现在呢?是不是跟我猜测的一样,楚君被提名为候选人了?我早就提醒过你,你不信,现在可怎么办?”
施孝仁握着手机,脸上露出尴尬和无奈。他知道叔叔说的都是实话,自己确实没有把楚君的动向放在心上,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他低声说道:“叔叔,我知道错了。我太轻敌了,没想到楚君的动作这么快。”
施佳俊叹了口气,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孝仁,这次的事情给你敲响了警钟。在官场,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楚君可不是个简单人物,他年纪虽轻,但做事果断,眼光长远。你要是再不长记性,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施孝仁点了点头,虽然叔叔看不到,但他还是认真地回应道:“叔叔,我记住了。以后我一定小心行事,不会再这么鲁莽了。但是眼前这件事,该如何处理,你倒是给我提点建议啊?”
电话那头,施佳俊沉默了片刻,声音严肃地说:“孝仁,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眼下的局势。楚君既然已经被提名为候选人了,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应对。如果能化危为机,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机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具体到你这件事,首先就是要找到提名人,尽量要求他撤销提名。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不容易改变,因为既然他敢提名,那肯定是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绝对不可能是一时兴起。接下来就是做那25人的思想工作,这更加不容易。因为那25人同时签名复议,这就说明,这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有预谋的行动。我敢大胆预测一下:这是有人在暗中组织这次提名复议行动,包括明天的选举投票,都被这人控制了。”
施孝仁听得心惊胆战,他知道叔叔说的都是实情。施佳俊接着说道:“你今天晚上就不要休息了。一方面,组织人马开始做这25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和组织意图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在代表座位上下点功夫,把所有的村代表用场镇代表隔开、打乱,绝对不让他们在投票前互相沟通、交流、通气、协商。你还要召集所有代表连夜开会,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把实现组织意图上升到党员的党性这一高度上。这些工作你一定要做深做细,要讲深讲透,不要流于形式。”
施孝仁深吸一口气,急切地问道:“叔叔,这些工作全部认真做完,那明天的选举就有希望了吗?”
施佳俊在电话那头轻叹一声,无奈地说道:“孝仁,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补救措施。这是尽人事,也是你必须去做的。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你如何去选?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胜负问题,而是关乎你未来的方向。这些工作全部认真做完之后,就只能静等明天上午的选举了。你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如果选举还是失败,那就是天意了,我也无能为力。”
施孝仁握紧手机,手指微微颤抖。他明白叔叔的意思,这些努力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却是他唯一能抓住的稻草。他低声说道:“叔叔,我明白了。我会拼尽全力去做的。”
施佳俊的态度温和了许多:“孝仁,记住,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要保持冷静。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对失败的勇气。无论明天的结果如何,你都要坦然面对。”
挂断电话后,施孝仁坐在办公桌前,久久没有动弹。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风声在耳边呼啸。他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将是决定他命运的关键时刻。他必须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每一个细节,全力以赴去争取最后的希望。
“冷静,冷静。”施孝仁在心里默念着,他知道,只有冷静,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站起身,拿起桌上的提名复议单,开始仔细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找到西尼尔村的党代表吾买尔,关键就在于他能否撤回那份提议。
主席团成员们围坐在小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每个人都神情严肃。他们正在商讨应对之策,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施孝仁并不认识吾买尔,但主席团成员、纪委书记木哈提与吾买尔是儿女亲家,这种关系让木哈提在说话时自然更有分量。于是,谈话的任务便交给了木哈提。
吾买尔被叫到了木哈提的办公室。木哈提热情地起身,与他亲切握手寒暄,随后请他在长沙发上落座,又亲自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两人先是聊了几句家常,直到气氛足够融洽,木哈提才慢慢地回到正题。他温和地问道:“亲家,我想了解一下,是谁让你提名楚君的?”
吾买尔已经六十多岁了,花白的胡子衬得他愈发精神矍铄。他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地说道:“是我儿子的亲家。”
木哈提瞬间明白了他指的是谁——居住在乌拉台村的村民库尔班老人。他的女儿嫁给了吾买尔的儿子,两家也是儿女亲家。
木哈提追问道:“是库尔班吗?他为什么要让你去提名楚君呢?”
吾买尔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缓缓说道:“因为库尔班不是党员,不是党代表,没有投票权。我们两人经常在场镇饭馆一起吃饭,每次吃饭时,他总是跟我说:‘楚乡长每次进村看到村里的情况,多次批评村主任和村支书,说他们带领村民致富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再这样下去,就只能让村民重新选举了。现在这些当官的都怕当不上官,听到楚乡长这么批评,工作起来都特别积极,办乡镇企业、建设蔬菜大棚,修缮小学,办了好多好事。现在村民手里有了钱,日子好过了,这些都是楚乡长的功劳’”
吾买尔顿了顿,继续说道:“亚尔乡这些年来了多少书记乡长,真正能办实事的又有几人?楚乡长到亚尔乡不到一年,却为村民办了很多实事,乡亲们有目共睹。在山口村,他重新启动了被封多年的煤矿,让煤矿重新运转,村民开始进矿当工人,有了稳定的收入。在山口村等三个村,他带领大家开垦荒地,建设蔬菜大棚,让村民们在冬天也能有钱挣,生活有了盼头。他还带领三个村的村民在大山半山腰修建公路,把深山的村庄和外界连接起来,让村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语气中带着自豪:“就说前几天的雪灾吧,要不是他提前安排,我们村的损失可就大了。库尔班对我说:‘你是党代表,你一定要代表我们村民投上楚乡长一票’我当时答应了他,现在我只是在兑现承诺。另一方面,楚乡长在我们村里乡里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即使没有亲家委托,我自己也是要提名他的。如果让他当了书记,他就会带领我们全乡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吾买尔停顿了一下,非常期待地说:“我的很多老哥们都跟我说:‘像楚乡长这样的干部,就应该得到重用和提拔,让他为我们老百姓办更多的好事’乡亲们的心声,我不能不听。楚乡长的实干精神和政绩,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相信,他一定能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木哈提沉默了片刻,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提名问题,而是村民们对楚君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支持。楚君在村民们心中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赞誉。
“亲家,你明白这次提名的分量吗?”木哈提沉声问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提名,这关系到整个乡未来的发展方向。”
吾买尔回答得毫不犹豫,语气坚定:“我当然明白。我们需要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楚乡长做到了,他值得这份提名。”
木哈提点点头,心中对楚君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他清楚地知道,楚君的实干精神和政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场提名背后所涉及的利益和关系错综复杂,绝非一句“实干”就能轻易化解。
他斟酌着措辞,缓缓说道:“亲家,楚君的能力我们都有目共睹,但乡里的工作是集体领导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能片面地归结到一个人的身上,这是不公平的。你的这次提名,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乡里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这次的选举,组织上早已做出安排,组织决定是不会轻易改变。”
吾买尔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我理解组织的安排,但我也希望组织能听到村民的心声。楚乡长的实干精神和政绩,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为村民们做了很多实事,这些是无法否认的。”
木哈提叹了口气,无奈地说:“亲家,我知道你的意思。但这次的提名和选举,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乡的稳定和发展。我们需要在大局和细节之间找到平衡。”
李顺福还介绍道:这位老人曾在本村担任过多年的党支部书记,深受本村甚至是全乡村民的爱戴,他的提议极有可能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这一消息的反馈,这是让施孝仁感到坐立不安。
如今,这样一个颇具争议、颇具竞争力的人物被提名为乡党委书记的候选人,施孝仁深感:一场更为凶险、更为猛烈、更具破坏力的风暴即将来临,这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现在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
回想起楚君被县检察院带走的那几天,全乡那么多人自愿上访静坐为他请愿,那声势浩大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现在想起来,往往都是后背发凉。如果以这样的声势参加选举,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可想而知,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施孝仁仿佛已经看见自己在选举中大败而回,卷着铺排卷滚出亚尔乡的狼狈模样。
施孝仁闭上双眼,甩甩头,似乎让自己清醒一下。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双手紧紧攥着桌角,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他知道,此刻他不能慌乱,必须冷静下来,寻找应对之策。
施孝仁抬起头,目光死死地盯着李福顺,试探性地问道:“能不能撤销提议?
面对如此重大的事项,一个主席团的副主席,李福顺哪敢随意乱说?他不由自主地看向尤努斯,眼神中全是求助之意。
尤努斯虽是受县委委派前来指导选举工作的,倘若选举工作出现意外,他同样难辞其咎,难以置身事外。他接过那份提议表,仔细端详着每一个字,审视着这场选举的每一个细节。
随后,尤努斯也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抬起头来,语气沉稳而坚定,他说:“这份提议是按照人大规定的正常程序办理的,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倘若主席团贸然提议撤销,那无疑将是违法之举。”
施孝仁刚刚从银行调到地方工作,面对这种复杂的政治局势,他完全乱了阵脚,惊慌失措,心里乱作一团,毫无招架之力。他深知自己缺乏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经验,于是只能谦虚地向尤努斯请教:“尤努斯部长,您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以您以往的经验,您认为眼下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尤努斯微微皱眉,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当务之急,是先把这25名提议代表的名单列出来。主席团成员每人负责三个人,逐一和他们进行谈话。我们要建议他们慎重考虑,最好能撤销提议。但如果他们坚持己见,务必让他们以大局为重,以亚尔乡的经济发展和长远利益为重,将组织内定的候选人选上去。”
施孝仁立马点头称是,心中稍感安慰。他立刻安排人去准备25人的名单,并通知主席团成员做好谈话准备。他知道,这场选举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而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整个亚尔乡的未来。
尤努斯看着施孝仁忙碌的身影,心中也有些感慨。他知道,这次选举不仅是一场政治博弈,更是一场对所有人责任感和大局观的考验。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众人都匆匆忙忙地出去处理紧急事务了,只剩下施孝仁独自一人坐在桌前。他望着空荡荡的房间,心中突然涌起一阵不安,脑海中浮现出叔叔施佳俊的身影。
施孝仁不敢耽搁,迅速掏出手机,拨通了施佳俊的电话。电话很快接通,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将事情的经过简单地向叔叔汇报了一遍。
电话那头,施佳俊听完后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他沉重的叹息声:“孝仁啊,我早就提醒过你,做事要小心谨慎,做人要低调。可你呢?一天到晚风风火火,咋咋呼呼的,好像天下就你最能耐。看看现在,你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施佳俊的声音中带着责备,但更多的是担忧:“我之前就跟你说了,要多留意楚君的一举一动。你当时那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现在呢?是不是跟我猜测的一样,楚君被提名为候选人了?我早就提醒过你,你不信,现在可怎么办?”
施孝仁握着手机,脸上露出尴尬和无奈。他知道叔叔说的都是实话,自己确实没有把楚君的动向放在心上,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他低声说道:“叔叔,我知道错了。我太轻敌了,没想到楚君的动作这么快。”
施佳俊叹了口气,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孝仁,这次的事情给你敲响了警钟。在官场,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楚君可不是个简单人物,他年纪虽轻,但做事果断,眼光长远。你要是再不长记性,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施孝仁点了点头,虽然叔叔看不到,但他还是认真地回应道:“叔叔,我记住了。以后我一定小心行事,不会再这么鲁莽了。但是眼前这件事,该如何处理,你倒是给我提点建议啊?”
电话那头,施佳俊沉默了片刻,声音严肃地说:“孝仁,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眼下的局势。楚君既然已经被提名为候选人了,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应对。如果能化危为机,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机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具体到你这件事,首先就是要找到提名人,尽量要求他撤销提名。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不容易改变,因为既然他敢提名,那肯定是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绝对不可能是一时兴起。接下来就是做那25人的思想工作,这更加不容易。因为那25人同时签名复议,这就说明,这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有预谋的行动。我敢大胆预测一下:这是有人在暗中组织这次提名复议行动,包括明天的选举投票,都被这人控制了。”
施孝仁听得心惊胆战,他知道叔叔说的都是实情。施佳俊接着说道:“你今天晚上就不要休息了。一方面,组织人马开始做这25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和组织意图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在代表座位上下点功夫,把所有的村代表用场镇代表隔开、打乱,绝对不让他们在投票前互相沟通、交流、通气、协商。你还要召集所有代表连夜开会,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把实现组织意图上升到党员的党性这一高度上。这些工作你一定要做深做细,要讲深讲透,不要流于形式。”
施孝仁深吸一口气,急切地问道:“叔叔,这些工作全部认真做完,那明天的选举就有希望了吗?”
施佳俊在电话那头轻叹一声,无奈地说道:“孝仁,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补救措施。这是尽人事,也是你必须去做的。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你如何去选?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胜负问题,而是关乎你未来的方向。这些工作全部认真做完之后,就只能静等明天上午的选举了。你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如果选举还是失败,那就是天意了,我也无能为力。”
施孝仁握紧手机,手指微微颤抖。他明白叔叔的意思,这些努力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却是他唯一能抓住的稻草。他低声说道:“叔叔,我明白了。我会拼尽全力去做的。”
施佳俊的态度温和了许多:“孝仁,记住,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要保持冷静。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对失败的勇气。无论明天的结果如何,你都要坦然面对。”
挂断电话后,施孝仁坐在办公桌前,久久没有动弹。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风声在耳边呼啸。他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将是决定他命运的关键时刻。他必须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每一个细节,全力以赴去争取最后的希望。
“冷静,冷静。”施孝仁在心里默念着,他知道,只有冷静,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站起身,拿起桌上的提名复议单,开始仔细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找到西尼尔村的党代表吾买尔,关键就在于他能否撤回那份提议。
主席团成员们围坐在小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每个人都神情严肃。他们正在商讨应对之策,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施孝仁并不认识吾买尔,但主席团成员、纪委书记木哈提与吾买尔是儿女亲家,这种关系让木哈提在说话时自然更有分量。于是,谈话的任务便交给了木哈提。
吾买尔被叫到了木哈提的办公室。木哈提热情地起身,与他亲切握手寒暄,随后请他在长沙发上落座,又亲自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两人先是聊了几句家常,直到气氛足够融洽,木哈提才慢慢地回到正题。他温和地问道:“亲家,我想了解一下,是谁让你提名楚君的?”
吾买尔已经六十多岁了,花白的胡子衬得他愈发精神矍铄。他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地说道:“是我儿子的亲家。”
木哈提瞬间明白了他指的是谁——居住在乌拉台村的村民库尔班老人。他的女儿嫁给了吾买尔的儿子,两家也是儿女亲家。
木哈提追问道:“是库尔班吗?他为什么要让你去提名楚君呢?”
吾买尔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缓缓说道:“因为库尔班不是党员,不是党代表,没有投票权。我们两人经常在场镇饭馆一起吃饭,每次吃饭时,他总是跟我说:‘楚乡长每次进村看到村里的情况,多次批评村主任和村支书,说他们带领村民致富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再这样下去,就只能让村民重新选举了。现在这些当官的都怕当不上官,听到楚乡长这么批评,工作起来都特别积极,办乡镇企业、建设蔬菜大棚,修缮小学,办了好多好事。现在村民手里有了钱,日子好过了,这些都是楚乡长的功劳’”
吾买尔顿了顿,继续说道:“亚尔乡这些年来了多少书记乡长,真正能办实事的又有几人?楚乡长到亚尔乡不到一年,却为村民办了很多实事,乡亲们有目共睹。在山口村,他重新启动了被封多年的煤矿,让煤矿重新运转,村民开始进矿当工人,有了稳定的收入。在山口村等三个村,他带领大家开垦荒地,建设蔬菜大棚,让村民们在冬天也能有钱挣,生活有了盼头。他还带领三个村的村民在大山半山腰修建公路,把深山的村庄和外界连接起来,让村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语气中带着自豪:“就说前几天的雪灾吧,要不是他提前安排,我们村的损失可就大了。库尔班对我说:‘你是党代表,你一定要代表我们村民投上楚乡长一票’我当时答应了他,现在我只是在兑现承诺。另一方面,楚乡长在我们村里乡里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即使没有亲家委托,我自己也是要提名他的。如果让他当了书记,他就会带领我们全乡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吾买尔停顿了一下,非常期待地说:“我的很多老哥们都跟我说:‘像楚乡长这样的干部,就应该得到重用和提拔,让他为我们老百姓办更多的好事’乡亲们的心声,我不能不听。楚乡长的实干精神和政绩,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相信,他一定能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木哈提沉默了片刻,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提名问题,而是村民们对楚君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支持。楚君在村民们心中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赞誉。
“亲家,你明白这次提名的分量吗?”木哈提沉声问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提名,这关系到整个乡未来的发展方向。”
吾买尔回答得毫不犹豫,语气坚定:“我当然明白。我们需要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楚乡长做到了,他值得这份提名。”
木哈提点点头,心中对楚君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他清楚地知道,楚君的实干精神和政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场提名背后所涉及的利益和关系错综复杂,绝非一句“实干”就能轻易化解。
他斟酌着措辞,缓缓说道:“亲家,楚君的能力我们都有目共睹,但乡里的工作是集体领导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能片面地归结到一个人的身上,这是不公平的。你的这次提名,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乡里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这次的选举,组织上早已做出安排,组织决定是不会轻易改变。”
吾买尔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我理解组织的安排,但我也希望组织能听到村民的心声。楚乡长的实干精神和政绩,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为村民们做了很多实事,这些是无法否认的。”
木哈提叹了口气,无奈地说:“亲家,我知道你的意思。但这次的提名和选举,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乡的稳定和发展。我们需要在大局和细节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