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听完齐博的汇报,紧绷的神经终于略微松弛了一些。他低声说道:“好,辛苦你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透着几分坚定,票据的事情,就不要再跟别人提起了。如果有人查账,能想起来就如实说,要是想不起来,就说自己记不清了。总之,尽量避免和杨益民扯上关系。”
齐博的脸上仍带着几分忧虑,他小心翼翼地问道:“楚乡长,杨乡长的事情,会不会牵扯到我们?”
楚君沉默了片刻,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和杨乡长在经济上没有任何往来,应该扯不上我们。只是我们不知道县检察院到底掌握了哪些证据……不过有一点我可以保证,我个人从未拿过公家和私人的一分钱,所以我不担心。还有,我给你买的车、手机,千万别跟外人说,免得给你惹麻烦。”
齐博连忙点头:“楚乡长,你放心,日久见人心,我的为人,时间长了,你就明白了。”
就在这时,尕依提急匆匆地推门进来。楚君赶紧挂掉电话,也顾不上客套,起身迎了上去,紧紧握住他的手,两人迅速坐在沙发上。楚君有些着急,急切地问道:“尕依提乡长,杨乡长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尕依提面色如霜,神情严肃,愤懑说道:“是县财政局局长路翔勇被抓了,在他的交代材料里牵出了杨益民。这次共有五个人牵扯其中,据说证据确凿,这几个人算是彻底完了。现在的人真是坏透了,马上就要换届选举了,这次县纪委、县检察院个别人都是从跟我关系不错的老领导和同事下手,为了搞垮我,不惜做出这种下三烂的事情,可恶至极。楚乡长,我现在真的有点担心啊!”
楚君的心猛地一沉,他马上追问道:“你担心什么?”
尕依提犹豫了半天,似乎在权衡着什么,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他叹了口气,焦虑说道:“楚乡长,你跟我交个底,你有没有接受过谁送你的钱,或者是高档礼品?”
楚君听到这话,心中不禁一惊,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尕依提乡长,我以党性和我个人的荣誉向你保证:我没有拿过一分不属于我的东西。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
尕依提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语气中满是无奈:“楚乡长,你分管农业和乡镇企业,过手的资金有上百万元。上面有人跟我提起过,说县纪委等部门收到过关于你受贿的举报信,因为是匿名,所以没有深究下去。你自己想一想,如果我的两个副手都出事了,我还好得了吗?”
楚君听到这话,心中猛地一震。他知道尕依提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但这种无端的猜测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他挺直了脊梁,声音中透着一股正气:“尕依提乡长,你放心,我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光明磊落,经得起任何调查。杨益民的事情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局面,不能让乡政府的工作陷入瘫痪。”
就在两人说话间,一辆白色蓝条纹小车缓缓驶入办公区,车身上印着醒目的“检察”二字,一看就知道是检察院的车。车上下来两人,径直走进办公区,朝施孝仁的办公室走去。
两人站在窗口,目光紧紧盯着那辆检察院的小车。尕依提叹了口气,无奈地说:“现在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县检察院的人已经去了施书记的办公室,不知道又是谁要倒霉。县里现在风声鹤唳,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楚乡长,听你这样说,我心里有底了。还是那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让时间去证明吧!”
楚君点了点头,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尕依提乡长,清者自清。如果检察院找我,我会配合他们的调查,把事情搞清楚。乡里的工作不能停,你得撑住局面。”
两人正说着话,施孝仁推门进来,后面跟着两位穿着制服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尕依提认出了两人,赶紧起身和他们握手寒暄。
楚君却被晾在一边,无人理会。
施孝仁脸上带着客套的笑容,对尕依提说:“尕依提乡长,县检察院有事找楚乡长谈话,请您先回避一下。”
尕依提看了一眼刚才还满脸笑意,瞬间变得一脸严肃的两位检察官,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施孝仁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愉悦地给楚君介绍道:“楚乡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县检察院的检察官,张科长和李检察官。他们有些事情要找你了解一下,希望你配合。”
楚君点了点头,平静地说:“好,没有问题。”
张检察官点了点头,语气严肃地说:“楚乡长,我们是来了解一些情况的。希望你能配合我们的调查。”
楚君因为前期的铺垫工作,心里有底,平静地说:“好,我会全力配合。”
施孝仁站在一旁,眼神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他故意拖长了声音说:“楚乡长,你可要如实回答检察官的问题哦,法律上的事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楚君没有理会施孝仁的挑衅,只是微微皱了皱眉,然后转向两位检察官,语气平静地问道:“两位检察官,我想看看两位同志的证件,以证明你们这次调查的合法性。”
两位检察官微微一愣。在以往的检查中,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专业的质询。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楚君,他们没想到他竟能提出如此严肃的问题。
张科长从上衣口袋中掏出工作证,展开给楚君看过。随后,他从文件夹中拿出一张纸,在楚君眼前晃了晃,语气严肃地说:“楚君,工作证你已经看过。这是县检察院出具的搜查证。根据相关程序,现在需要对你的个人物品进行检查和封存,你的手机也要交出来,暂时交给我们保管。”
楚君沉默片刻,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轻轻放在张科长的手中。张科长接过手机,动作熟练地将它放入一个透明的封存袋中,随后贴上封条,并在上面工整地写上日期和楚君的名字。
一切处理妥当后,张科长向身旁的李检察官示意,示意他可以开始工作。李检察官从随身携带的工具箱中取出封条,开始对楚君办公桌上的纸质材料、书架进行仔细检查。他动作谨慎,一丝不苟,仿佛在寻找任何可能的线索。
大约一刻钟后,检查结束。张科长将所有检查过的物品重新整理好,贴上封条,并郑重地告知楚君:“楚君同志,我正式通知你,我们会将这些物品全部封存,稍后会有检察院的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
楚君站在一旁,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这次调查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原因,但他也清楚,自己做事一向光明磊落,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他的心中虽然有些波澜,但表面上却保持着镇定,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施孝仁站在旁边,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脸上挂着一抹幸灾乐祸的笑容,似乎在等着看楚君的笑话。他那副得意的模样,仿佛已经提前庆祝自己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占据了上风。
楚君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乡政府的一把手,即使是刚刚到任,这些事情与他无关,但他也理应为下属发声。只有这样,以后手下的人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他出力卖命。而施孝仁如此低劣的人格表现,恰恰说明了他的能力和水平之低。他的领导风格和人品,就像楚君在农行和他做同事时所了解的一样,这么多年过去,没有半点提升和升华,依旧是那么狭隘、自私,甚至有些小人得志的嘴脸。
楚君装作没看见施孝仁的幸灾乐祸,并不理会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沉静,等待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张科长转身对施孝仁说:“施书记,接群众举报,县里有起案子涉及楚君,我们需要带他回去协助调查。”
施孝仁闻言,脸上露出愉悦的表情,他很爽快地点点头,说道:“那当然,一切按程序来,楚君同志肯定也会配合的。”
楚君听到“协助调查”这几个字,心中微微一沉,但他很快调整了情绪,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张科长,语气坚定地说:“好的,我配合调查。”
张科长点点头,语气严肃地说:“楚君同志,我们只是依法办事,希望你能理解。只要你清白,自然不会有问题。现在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吧。”
两位检察官走上前来,象征性挟着楚君的胳膊,带着他走出了办公室。
楚君表情淡定,步伐稳健而从容。
施孝仁跟在后面,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愉悦,仿佛一场好戏即将上演,而他就是这场戏的看客。
当楚君等人快步穿过走廊时,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纷纷走到门口,探出头来查看情况。
施孝仁站在人群前,表面上严厉地呵斥道:“有什么好看的?都回自己的办公室,做自己的事情!”然而,他的语气中却透着难以掩饰的愉悦。
此时的楚君心如止水。他深知:清白与否,自有公论;是非曲直,终将大白于天下。他心中默默念道:施孝仁,等我回来吧,只要我在亚尔乡,你以后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施孝仁站在大门的台阶上,嘴角挂着一抹冷笑。他身后的玉苏甫低声说道:“楚乡长平时看着很正直的一个人,没想到会做这种事情。”
施孝仁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人心隔肚皮,外表怎能看得清!”
楚君被带到了一辆公务车上,上了车,张科长和程检察官一左一右地坐在他身边,将他夹在中间。
车门关上的那一刻,他深吸了一口气,靠在座位上,闭上眼睛,开始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他知道,这场调查背后肯定隐藏着复杂的关系和利益纠葛,但他也清楚,自己问心无愧。
两个小时后,小车缓缓驶进了县检察院。
楚君被带到了里玉县检察院的地下室,送进一个狭小的房间。刚进门,他便被要求交出身上所有的随身物品:钥匙、钱包、手包,甚至连皮带也被抽走,换了一根短绳子用来系裤子。房间里空荡荡的,没有钟表,也没有窗户,只有一盏长明灯亮着,但灯的开关却在外面,他无法控制,因此也无法判断时间。
房间里没有床,四面的墙壁都是软包,靠墙摆放着一个长度不到一米的软包长条凳,既不能舒服地坐下,也无法躺下休息。每到吃饭时间,便有人将一张馕饼和一瓶水放在门口,但楚君的心境糟透了,哪有心思去吃。
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房间里安静得只剩下楚君的呼吸声和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没有人来找他谈话,也没有任何解释,这种被忽视和被遗忘的感觉让他更加焦虑。他坐在那条狭窄的长条凳上,双手抱膝,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
他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到底被卷入了什么漩涡?
与此同时,施孝仁给党政办的齐博打了一个电话,语气严肃地说:“楚副乡长被县检察院带走了。你马上通知各村,要求他们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上级领导的处理意见为准!”
齐博嘴上连忙应着:“好,我马上去办。”然而,挂了电话后,他心里却骂开了:这个施孝仁,手段真是够狠!他这一招,明面上是维持局面,实际上却是在给楚君泼脏水。
楚君平时在乡里口碑那么好,只要这个电话打出去,那么楚立刻就会声名狼藉,名誉扫地,而且你还抓不到把柄去反驳,真是阴险至极!
乡里的风气就是这样,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楚君被抓的消息犹如一阵狂风,很快刮遍了整个亚尔乡。
齐博越想越气,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既然施孝仁下了这样的命令,那他只能先照做。齐博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他和楚君共事这么久,知道楚君是个正直的人,绝不可能做出违法乱纪的事。
现在楚君被带走,肯定是有小人在背后搞鬼。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沉着冷静,遇事不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齐博的脸上仍带着几分忧虑,他小心翼翼地问道:“楚乡长,杨乡长的事情,会不会牵扯到我们?”
楚君沉默了片刻,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和杨乡长在经济上没有任何往来,应该扯不上我们。只是我们不知道县检察院到底掌握了哪些证据……不过有一点我可以保证,我个人从未拿过公家和私人的一分钱,所以我不担心。还有,我给你买的车、手机,千万别跟外人说,免得给你惹麻烦。”
齐博连忙点头:“楚乡长,你放心,日久见人心,我的为人,时间长了,你就明白了。”
就在这时,尕依提急匆匆地推门进来。楚君赶紧挂掉电话,也顾不上客套,起身迎了上去,紧紧握住他的手,两人迅速坐在沙发上。楚君有些着急,急切地问道:“尕依提乡长,杨乡长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尕依提面色如霜,神情严肃,愤懑说道:“是县财政局局长路翔勇被抓了,在他的交代材料里牵出了杨益民。这次共有五个人牵扯其中,据说证据确凿,这几个人算是彻底完了。现在的人真是坏透了,马上就要换届选举了,这次县纪委、县检察院个别人都是从跟我关系不错的老领导和同事下手,为了搞垮我,不惜做出这种下三烂的事情,可恶至极。楚乡长,我现在真的有点担心啊!”
楚君的心猛地一沉,他马上追问道:“你担心什么?”
尕依提犹豫了半天,似乎在权衡着什么,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他叹了口气,焦虑说道:“楚乡长,你跟我交个底,你有没有接受过谁送你的钱,或者是高档礼品?”
楚君听到这话,心中不禁一惊,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尕依提乡长,我以党性和我个人的荣誉向你保证:我没有拿过一分不属于我的东西。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
尕依提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语气中满是无奈:“楚乡长,你分管农业和乡镇企业,过手的资金有上百万元。上面有人跟我提起过,说县纪委等部门收到过关于你受贿的举报信,因为是匿名,所以没有深究下去。你自己想一想,如果我的两个副手都出事了,我还好得了吗?”
楚君听到这话,心中猛地一震。他知道尕依提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但这种无端的猜测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他挺直了脊梁,声音中透着一股正气:“尕依提乡长,你放心,我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光明磊落,经得起任何调查。杨益民的事情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局面,不能让乡政府的工作陷入瘫痪。”
就在两人说话间,一辆白色蓝条纹小车缓缓驶入办公区,车身上印着醒目的“检察”二字,一看就知道是检察院的车。车上下来两人,径直走进办公区,朝施孝仁的办公室走去。
两人站在窗口,目光紧紧盯着那辆检察院的小车。尕依提叹了口气,无奈地说:“现在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县检察院的人已经去了施书记的办公室,不知道又是谁要倒霉。县里现在风声鹤唳,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楚乡长,听你这样说,我心里有底了。还是那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让时间去证明吧!”
楚君点了点头,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尕依提乡长,清者自清。如果检察院找我,我会配合他们的调查,把事情搞清楚。乡里的工作不能停,你得撑住局面。”
两人正说着话,施孝仁推门进来,后面跟着两位穿着制服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尕依提认出了两人,赶紧起身和他们握手寒暄。
楚君却被晾在一边,无人理会。
施孝仁脸上带着客套的笑容,对尕依提说:“尕依提乡长,县检察院有事找楚乡长谈话,请您先回避一下。”
尕依提看了一眼刚才还满脸笑意,瞬间变得一脸严肃的两位检察官,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施孝仁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愉悦地给楚君介绍道:“楚乡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县检察院的检察官,张科长和李检察官。他们有些事情要找你了解一下,希望你配合。”
楚君点了点头,平静地说:“好,没有问题。”
张检察官点了点头,语气严肃地说:“楚乡长,我们是来了解一些情况的。希望你能配合我们的调查。”
楚君因为前期的铺垫工作,心里有底,平静地说:“好,我会全力配合。”
施孝仁站在一旁,眼神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他故意拖长了声音说:“楚乡长,你可要如实回答检察官的问题哦,法律上的事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楚君没有理会施孝仁的挑衅,只是微微皱了皱眉,然后转向两位检察官,语气平静地问道:“两位检察官,我想看看两位同志的证件,以证明你们这次调查的合法性。”
两位检察官微微一愣。在以往的检查中,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专业的质询。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楚君,他们没想到他竟能提出如此严肃的问题。
张科长从上衣口袋中掏出工作证,展开给楚君看过。随后,他从文件夹中拿出一张纸,在楚君眼前晃了晃,语气严肃地说:“楚君,工作证你已经看过。这是县检察院出具的搜查证。根据相关程序,现在需要对你的个人物品进行检查和封存,你的手机也要交出来,暂时交给我们保管。”
楚君沉默片刻,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轻轻放在张科长的手中。张科长接过手机,动作熟练地将它放入一个透明的封存袋中,随后贴上封条,并在上面工整地写上日期和楚君的名字。
一切处理妥当后,张科长向身旁的李检察官示意,示意他可以开始工作。李检察官从随身携带的工具箱中取出封条,开始对楚君办公桌上的纸质材料、书架进行仔细检查。他动作谨慎,一丝不苟,仿佛在寻找任何可能的线索。
大约一刻钟后,检查结束。张科长将所有检查过的物品重新整理好,贴上封条,并郑重地告知楚君:“楚君同志,我正式通知你,我们会将这些物品全部封存,稍后会有检察院的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
楚君站在一旁,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这次调查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原因,但他也清楚,自己做事一向光明磊落,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他的心中虽然有些波澜,但表面上却保持着镇定,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施孝仁站在旁边,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脸上挂着一抹幸灾乐祸的笑容,似乎在等着看楚君的笑话。他那副得意的模样,仿佛已经提前庆祝自己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占据了上风。
楚君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乡政府的一把手,即使是刚刚到任,这些事情与他无关,但他也理应为下属发声。只有这样,以后手下的人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他出力卖命。而施孝仁如此低劣的人格表现,恰恰说明了他的能力和水平之低。他的领导风格和人品,就像楚君在农行和他做同事时所了解的一样,这么多年过去,没有半点提升和升华,依旧是那么狭隘、自私,甚至有些小人得志的嘴脸。
楚君装作没看见施孝仁的幸灾乐祸,并不理会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沉静,等待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张科长转身对施孝仁说:“施书记,接群众举报,县里有起案子涉及楚君,我们需要带他回去协助调查。”
施孝仁闻言,脸上露出愉悦的表情,他很爽快地点点头,说道:“那当然,一切按程序来,楚君同志肯定也会配合的。”
楚君听到“协助调查”这几个字,心中微微一沉,但他很快调整了情绪,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张科长,语气坚定地说:“好的,我配合调查。”
张科长点点头,语气严肃地说:“楚君同志,我们只是依法办事,希望你能理解。只要你清白,自然不会有问题。现在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吧。”
两位检察官走上前来,象征性挟着楚君的胳膊,带着他走出了办公室。
楚君表情淡定,步伐稳健而从容。
施孝仁跟在后面,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愉悦,仿佛一场好戏即将上演,而他就是这场戏的看客。
当楚君等人快步穿过走廊时,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纷纷走到门口,探出头来查看情况。
施孝仁站在人群前,表面上严厉地呵斥道:“有什么好看的?都回自己的办公室,做自己的事情!”然而,他的语气中却透着难以掩饰的愉悦。
此时的楚君心如止水。他深知:清白与否,自有公论;是非曲直,终将大白于天下。他心中默默念道:施孝仁,等我回来吧,只要我在亚尔乡,你以后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施孝仁站在大门的台阶上,嘴角挂着一抹冷笑。他身后的玉苏甫低声说道:“楚乡长平时看着很正直的一个人,没想到会做这种事情。”
施孝仁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人心隔肚皮,外表怎能看得清!”
楚君被带到了一辆公务车上,上了车,张科长和程检察官一左一右地坐在他身边,将他夹在中间。
车门关上的那一刻,他深吸了一口气,靠在座位上,闭上眼睛,开始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他知道,这场调查背后肯定隐藏着复杂的关系和利益纠葛,但他也清楚,自己问心无愧。
两个小时后,小车缓缓驶进了县检察院。
楚君被带到了里玉县检察院的地下室,送进一个狭小的房间。刚进门,他便被要求交出身上所有的随身物品:钥匙、钱包、手包,甚至连皮带也被抽走,换了一根短绳子用来系裤子。房间里空荡荡的,没有钟表,也没有窗户,只有一盏长明灯亮着,但灯的开关却在外面,他无法控制,因此也无法判断时间。
房间里没有床,四面的墙壁都是软包,靠墙摆放着一个长度不到一米的软包长条凳,既不能舒服地坐下,也无法躺下休息。每到吃饭时间,便有人将一张馕饼和一瓶水放在门口,但楚君的心境糟透了,哪有心思去吃。
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房间里安静得只剩下楚君的呼吸声和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没有人来找他谈话,也没有任何解释,这种被忽视和被遗忘的感觉让他更加焦虑。他坐在那条狭窄的长条凳上,双手抱膝,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
他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到底被卷入了什么漩涡?
与此同时,施孝仁给党政办的齐博打了一个电话,语气严肃地说:“楚副乡长被县检察院带走了。你马上通知各村,要求他们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上级领导的处理意见为准!”
齐博嘴上连忙应着:“好,我马上去办。”然而,挂了电话后,他心里却骂开了:这个施孝仁,手段真是够狠!他这一招,明面上是维持局面,实际上却是在给楚君泼脏水。
楚君平时在乡里口碑那么好,只要这个电话打出去,那么楚立刻就会声名狼藉,名誉扫地,而且你还抓不到把柄去反驳,真是阴险至极!
乡里的风气就是这样,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楚君被抓的消息犹如一阵狂风,很快刮遍了整个亚尔乡。
齐博越想越气,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既然施孝仁下了这样的命令,那他只能先照做。齐博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他和楚君共事这么久,知道楚君是个正直的人,绝不可能做出违法乱纪的事。
现在楚君被带走,肯定是有小人在背后搞鬼。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沉着冷静,遇事不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