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平、谢卫江、丁向群等县领导在楚君等人的恭敬簇拥下,缓步来到了大桥跟前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
已经建设完工泰来克大桥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荣耀,雄伟壮观地横跨在两岸之间,宛如一条巨龙,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承载着村民们世代的希望与梦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发展与变迁的传奇故事。
泰来克村村主任吾守尔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步伐间透露出庄重与自信。他来到主席台前,先与楚君热情握手寒暄,脸上满是亲切的笑容。楚君微笑着向其介绍了各位县领导。领导们一一与吾守尔握手,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亲切地交谈着,现场充满了融洽的气氛。
领导们登上主席台,环顾四周,大桥的雄伟身姿尽收眼底。孟广平感慨道:“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我们县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谢卫江、丁向群等领导观望着新建的大桥,也是颇为感慨,频频点头称是。
随后,孟书记与村干部们亲切交流,询问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村干部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
新开垦的荒地、建设中的大棚,新盖的住宅、孩子们的新衣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新的变化正在悄然展开。
吾守尔站在孟广平面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脸上洋溢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仿佛心中有太多的话语想要倾诉。他挺直了脊背,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如同激昂的乐章,直击人心。
他郑重地说道:“敬爱的孟书记,我代表泰来克村1682名村民,向县委、县政府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党为我们派来了像楚君这样优秀的引路人。这座泰来克大桥,不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通途,更是一座通往幸福的桥梁。它改写了泰来克河30年来没有大桥的历史,为我们的村庄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我们泰来克村的村民们将永远铭记这份恩情,铭记共产党给予我们的关怀和支持。为了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为了将这份深情永久镌刻在村民们的心中,我们村委会已经决定,在泰来克大桥的桥头立一块石碑。石碑上将详细记录这项令人振奋的工程,记录下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记录下乡党委书记楚君为建大桥四方筹钱的业绩,记录下每一位为大桥建设付出汗水和智慧的人的姓名。让路过这座桥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这段建桥的历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感念到这份温暖和力量。”
“孟书记,您放心,我们泰来克村会在亚尔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更加努力地建设我们的村庄,在党的领导下,让泰来克村的明天更加美好。这座大桥,将成为我们村的骄傲,成为我们全体村民心中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泰来克河之上,见证着泰来克村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的声音在大桥上久久回荡,每一个字都宛如晶莹的珍珠,饱含着对党和政府的深深感激。
村民们听到这番话,仿佛被点燃了内心的激情,马上就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如同清晨草尖上的露珠,纯净而动人。
泰来克村的村妇女主任,身着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民族服饰,宛如一位热情的精灵,带着一众妇女,手捧着温热的大碗奶茶,热情地迎了上来。她们的脸上洋溢着淳朴而真挚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对领导们的敬意与感激,用着农村古老质朴的方式,诉说着内心的喜悦与感恩。
妇女们将温热的大碗奶茶递到每一位领导手中,奶茶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如同一股温暖的暖流,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孟广平接过奶茶,他环顾四周,看着一张张质朴而幸福的面孔,眼中闪着温暖的光芒,说道:“吾守尔主任,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大桥的建成,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支持和配合,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尽了应尽的责任,希望这座大桥能为泰来克村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发展。”
他举起手中的奶茶,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让我们为这座大桥的落成,为我们美好的未来,干杯!”
“干杯!”众位领导以及村民们齐声高呼,声音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直冲云霄。
他们将手中的奶茶一饮而尽,这一刻,大桥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仿佛彼此的心灵已经交融在这一杯奶茶之中。
在大桥落成仪式的高潮时刻,孟广平、谢卫江、丁向群、楚君等领导们齐聚在大桥的中央,站在精心布置的剪彩台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为这一刻增添了一份庄重与神圣。他们手中各自握着一把崭新的剪刀,彩带在微风中轻轻飘扬,仿佛是即将开启新旅程的绸缎。
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孟广平率先举起剪刀,剪断了那根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彩带。彩带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随后缓缓飘落,宛如天女散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谢卫江、丁向群和楚君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剪断了彩带,彩带的碎片如同花瓣般洒落,为大桥增添了一份喜庆与祥和。
剪彩的瞬间,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村民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彩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乐队奏响了欢快的乐曲,舞者们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整个大桥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仪式结束后,村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纷纷走上大桥,亲身感受这座连接两岸的纽带所带来的便利与希望。大桥上,人群涌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村民们或驻足观看,或互相交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桥上欢快地奔跑,笑声回荡在河谷之间,仿佛在为这座大桥的落成欢呼。
村主任吾守尔带着几位村干部,簇拥着孟广平、谢卫江、丁向群、楚君等领导。他热情地建议道:“孟书记,今天这座大桥的落成,离不开你们领导的支持。按照咱们村的习俗,大桥落成时,第一个过桥的车辆会给自己和村里带来好运。所以,今天就请你们的车子第一个通过新大桥,为大桥祈福,为咱们村祈福!”
孟广平谦虚地说:“吾守尔主任,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既然这是你们村的习俗,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中巴车缓缓启动,村民们自发地让开一条通道,目送着车辆缓缓驶上大桥。车上的领导们纷纷挥手致意,村民们也热情地回应,欢呼声、掌声不绝于耳。中巴车稳稳地驶过大桥,成为这座新桥的第一批过客,象征着泰来克村开启了新的篇章。
艳阳高照,金色的阳光洒在大桥上,为这座新桥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村民们站在大桥上,望着缓缓驶远的中巴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泰来克村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仿佛新大桥的落成,不仅仅是一座桥梁的建成,更是泰来克村通往更加美好未来的起点。
正午时分,县委调研组一行人抵达亚尔乡政府食堂,一场简约而不失庄重的工作午餐在此展开。遵循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四菜一汤的餐食搭配,虽无酒水,却饱含着对工作的专注与敬业。这顿简单的午餐,不仅为调研组提供了片刻的休憩,更彰显了亚尔乡务实、清正的工作作风,为接下来的实地考察之旅开了好头。
下午四点整,调研组一行人驱车来到了山口村。按照事先的调研内容,调研组的工作聚焦在医疗条件的改善情况上。他们穿梭在各个家庭,仔细询问村民患病、就医、治疗、付费等详情,了解村民就医的便利程度,认真询问卫生所、计生办的工作状况,询问医疗设备的更新情况。随后,他们又深入到“五保户”“困难户”“老党员”的家中,与他们促膝长谈。在与这些困难群众的交流中,调研组感受到了亚尔乡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也看到了村里在关爱行动中所付出的努力。这些走访,不仅让调研组对亚尔乡的民生关怀工作有了更直观地了解,更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走访“困难户”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按照既定的流程,乡政府已为调研组精心准备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这些物品由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们手提肩扛,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作为慰问品逐户发放给生活困难的村民。在慰问活动结束后,村民们特别推选了一位口才出众的老人来向县领导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在慰问品发放完毕后,老人如大家预期的那样,站在调研组面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感谢词。然而,事情的发展忽然出现了转折。这位老人并没有像事先约定的那样结束发言,而是脱离剧本,依着自己的想法说出了一件题外的事情。
老人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楚君、热西提等乡领导都大吃一惊。楚君下意识地用眼神寻找齐博,寻求解决办法。
此时,齐博同样紧张得不行,他紧紧地贴在老人身后,就像一只时刻准备扑上去的猎豹,生怕老人会说出一些出格的话来。幸运的是,老人向孟书记反映情况时,他使用的是维吾尔语,虽然在场的大部分领导都能听懂维语,但孟书记听不懂维语,他需要谢卫江给他翻译。因为有这样的“语言障碍”,意外地为现场的领导们争取到了宝贵的缓冲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去思考应对之策。
老人用维语嘀哩咕哩说了一大串话,孟广平一脸迷茫,他只能焦急地看向身旁的谢卫江。谢卫江则一脸不安地看看楚君,再看看孟书记。
而旁边一直紧张注视着局势的楚君和热西提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来,这位老人曾经是村里德高望重的党支部书记,他反映的问题是,现在村里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年龄实在太大了。有些老同志已经到了六十五岁的高龄,却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不舍得让出位置。尽管三年一次的换届选举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有的人却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岗位上稳如泰山。他们每天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仅没有给村子带来发展,甚至还阻碍了新鲜血液的注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楚书记上任之后,仿佛给这个村子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月复一月,总能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怀着满腔的热忱,郑重地提交入党申请书。这些年轻人,知识渊博,干劲十足;还有新奇的点子,想法超前。他们就像初升的太阳,散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面对这样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来带领村子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呢?
孟书记没有急着回答老人的问题,他的目光温和而深邃,静静地落在楚君身上,仿佛在说:“这是你的舞台,我想听听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楚君心里清楚,这不单是回答一个问题,这是县委书记当众在考验自己呢。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快速梳理着思绪。片刻后,他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说:“大爷,您反映的问题,也是村民们心里的结。咱村现在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多亏了老一辈党员和干部的辛勤付出。他们的功劳咱永远不会忘,但村子要发展,就得有新办法、新气象。年轻同志有知识、有干劲,让他们参与进来,是对村子负责,也是对老一辈的最好传承。”
他接着说道:“您反映的问题,乡党委已经注意到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组织预备党员进行培训和交流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同时也会鼓励老党员传帮带。几年下来,新老结合必然会形成新老更替,村子的发展就能更上一层楼。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让咱村变得越来越好。”
老人听了楚君的话,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透着对村子未来的期待。他点头笑说:“楚书记,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年轻人有冲劲,老同志有经验,结合起来肯定能干大事。我相信你们能把咱村搞得更好。”
旁边的村干部们也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有了村干部的大力支持,楚君心里有了信心。
已经建设完工泰来克大桥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荣耀,雄伟壮观地横跨在两岸之间,宛如一条巨龙,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承载着村民们世代的希望与梦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发展与变迁的传奇故事。
泰来克村村主任吾守尔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步伐间透露出庄重与自信。他来到主席台前,先与楚君热情握手寒暄,脸上满是亲切的笑容。楚君微笑着向其介绍了各位县领导。领导们一一与吾守尔握手,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亲切地交谈着,现场充满了融洽的气氛。
领导们登上主席台,环顾四周,大桥的雄伟身姿尽收眼底。孟广平感慨道:“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我们县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谢卫江、丁向群等领导观望着新建的大桥,也是颇为感慨,频频点头称是。
随后,孟书记与村干部们亲切交流,询问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村干部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
新开垦的荒地、建设中的大棚,新盖的住宅、孩子们的新衣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新的变化正在悄然展开。
吾守尔站在孟广平面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脸上洋溢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仿佛心中有太多的话语想要倾诉。他挺直了脊背,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如同激昂的乐章,直击人心。
他郑重地说道:“敬爱的孟书记,我代表泰来克村1682名村民,向县委、县政府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党为我们派来了像楚君这样优秀的引路人。这座泰来克大桥,不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通途,更是一座通往幸福的桥梁。它改写了泰来克河30年来没有大桥的历史,为我们的村庄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我们泰来克村的村民们将永远铭记这份恩情,铭记共产党给予我们的关怀和支持。为了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为了将这份深情永久镌刻在村民们的心中,我们村委会已经决定,在泰来克大桥的桥头立一块石碑。石碑上将详细记录这项令人振奋的工程,记录下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记录下乡党委书记楚君为建大桥四方筹钱的业绩,记录下每一位为大桥建设付出汗水和智慧的人的姓名。让路过这座桥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这段建桥的历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感念到这份温暖和力量。”
“孟书记,您放心,我们泰来克村会在亚尔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更加努力地建设我们的村庄,在党的领导下,让泰来克村的明天更加美好。这座大桥,将成为我们村的骄傲,成为我们全体村民心中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泰来克河之上,见证着泰来克村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的声音在大桥上久久回荡,每一个字都宛如晶莹的珍珠,饱含着对党和政府的深深感激。
村民们听到这番话,仿佛被点燃了内心的激情,马上就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如同清晨草尖上的露珠,纯净而动人。
泰来克村的村妇女主任,身着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民族服饰,宛如一位热情的精灵,带着一众妇女,手捧着温热的大碗奶茶,热情地迎了上来。她们的脸上洋溢着淳朴而真挚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对领导们的敬意与感激,用着农村古老质朴的方式,诉说着内心的喜悦与感恩。
妇女们将温热的大碗奶茶递到每一位领导手中,奶茶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如同一股温暖的暖流,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孟广平接过奶茶,他环顾四周,看着一张张质朴而幸福的面孔,眼中闪着温暖的光芒,说道:“吾守尔主任,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大桥的建成,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支持和配合,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尽了应尽的责任,希望这座大桥能为泰来克村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发展。”
他举起手中的奶茶,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让我们为这座大桥的落成,为我们美好的未来,干杯!”
“干杯!”众位领导以及村民们齐声高呼,声音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直冲云霄。
他们将手中的奶茶一饮而尽,这一刻,大桥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仿佛彼此的心灵已经交融在这一杯奶茶之中。
在大桥落成仪式的高潮时刻,孟广平、谢卫江、丁向群、楚君等领导们齐聚在大桥的中央,站在精心布置的剪彩台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为这一刻增添了一份庄重与神圣。他们手中各自握着一把崭新的剪刀,彩带在微风中轻轻飘扬,仿佛是即将开启新旅程的绸缎。
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孟广平率先举起剪刀,剪断了那根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彩带。彩带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随后缓缓飘落,宛如天女散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谢卫江、丁向群和楚君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剪断了彩带,彩带的碎片如同花瓣般洒落,为大桥增添了一份喜庆与祥和。
剪彩的瞬间,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村民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彩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乐队奏响了欢快的乐曲,舞者们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整个大桥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仪式结束后,村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纷纷走上大桥,亲身感受这座连接两岸的纽带所带来的便利与希望。大桥上,人群涌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村民们或驻足观看,或互相交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桥上欢快地奔跑,笑声回荡在河谷之间,仿佛在为这座大桥的落成欢呼。
村主任吾守尔带着几位村干部,簇拥着孟广平、谢卫江、丁向群、楚君等领导。他热情地建议道:“孟书记,今天这座大桥的落成,离不开你们领导的支持。按照咱们村的习俗,大桥落成时,第一个过桥的车辆会给自己和村里带来好运。所以,今天就请你们的车子第一个通过新大桥,为大桥祈福,为咱们村祈福!”
孟广平谦虚地说:“吾守尔主任,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既然这是你们村的习俗,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中巴车缓缓启动,村民们自发地让开一条通道,目送着车辆缓缓驶上大桥。车上的领导们纷纷挥手致意,村民们也热情地回应,欢呼声、掌声不绝于耳。中巴车稳稳地驶过大桥,成为这座新桥的第一批过客,象征着泰来克村开启了新的篇章。
艳阳高照,金色的阳光洒在大桥上,为这座新桥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村民们站在大桥上,望着缓缓驶远的中巴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泰来克村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仿佛新大桥的落成,不仅仅是一座桥梁的建成,更是泰来克村通往更加美好未来的起点。
正午时分,县委调研组一行人抵达亚尔乡政府食堂,一场简约而不失庄重的工作午餐在此展开。遵循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四菜一汤的餐食搭配,虽无酒水,却饱含着对工作的专注与敬业。这顿简单的午餐,不仅为调研组提供了片刻的休憩,更彰显了亚尔乡务实、清正的工作作风,为接下来的实地考察之旅开了好头。
下午四点整,调研组一行人驱车来到了山口村。按照事先的调研内容,调研组的工作聚焦在医疗条件的改善情况上。他们穿梭在各个家庭,仔细询问村民患病、就医、治疗、付费等详情,了解村民就医的便利程度,认真询问卫生所、计生办的工作状况,询问医疗设备的更新情况。随后,他们又深入到“五保户”“困难户”“老党员”的家中,与他们促膝长谈。在与这些困难群众的交流中,调研组感受到了亚尔乡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也看到了村里在关爱行动中所付出的努力。这些走访,不仅让调研组对亚尔乡的民生关怀工作有了更直观地了解,更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走访“困难户”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按照既定的流程,乡政府已为调研组精心准备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这些物品由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们手提肩扛,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作为慰问品逐户发放给生活困难的村民。在慰问活动结束后,村民们特别推选了一位口才出众的老人来向县领导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在慰问品发放完毕后,老人如大家预期的那样,站在调研组面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感谢词。然而,事情的发展忽然出现了转折。这位老人并没有像事先约定的那样结束发言,而是脱离剧本,依着自己的想法说出了一件题外的事情。
老人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楚君、热西提等乡领导都大吃一惊。楚君下意识地用眼神寻找齐博,寻求解决办法。
此时,齐博同样紧张得不行,他紧紧地贴在老人身后,就像一只时刻准备扑上去的猎豹,生怕老人会说出一些出格的话来。幸运的是,老人向孟书记反映情况时,他使用的是维吾尔语,虽然在场的大部分领导都能听懂维语,但孟书记听不懂维语,他需要谢卫江给他翻译。因为有这样的“语言障碍”,意外地为现场的领导们争取到了宝贵的缓冲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去思考应对之策。
老人用维语嘀哩咕哩说了一大串话,孟广平一脸迷茫,他只能焦急地看向身旁的谢卫江。谢卫江则一脸不安地看看楚君,再看看孟书记。
而旁边一直紧张注视着局势的楚君和热西提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来,这位老人曾经是村里德高望重的党支部书记,他反映的问题是,现在村里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年龄实在太大了。有些老同志已经到了六十五岁的高龄,却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不舍得让出位置。尽管三年一次的换届选举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有的人却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岗位上稳如泰山。他们每天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仅没有给村子带来发展,甚至还阻碍了新鲜血液的注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楚书记上任之后,仿佛给这个村子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月复一月,总能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怀着满腔的热忱,郑重地提交入党申请书。这些年轻人,知识渊博,干劲十足;还有新奇的点子,想法超前。他们就像初升的太阳,散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面对这样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来带领村子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呢?
孟书记没有急着回答老人的问题,他的目光温和而深邃,静静地落在楚君身上,仿佛在说:“这是你的舞台,我想听听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楚君心里清楚,这不单是回答一个问题,这是县委书记当众在考验自己呢。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快速梳理着思绪。片刻后,他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说:“大爷,您反映的问题,也是村民们心里的结。咱村现在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多亏了老一辈党员和干部的辛勤付出。他们的功劳咱永远不会忘,但村子要发展,就得有新办法、新气象。年轻同志有知识、有干劲,让他们参与进来,是对村子负责,也是对老一辈的最好传承。”
他接着说道:“您反映的问题,乡党委已经注意到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组织预备党员进行培训和交流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同时也会鼓励老党员传帮带。几年下来,新老结合必然会形成新老更替,村子的发展就能更上一层楼。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让咱村变得越来越好。”
老人听了楚君的话,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透着对村子未来的期待。他点头笑说:“楚书记,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年轻人有冲劲,老同志有经验,结合起来肯定能干大事。我相信你们能把咱村搞得更好。”
旁边的村干部们也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有了村干部的大力支持,楚君心里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