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溃退”的第三日,消息早已如插翅的飞鸟,传遍了陈仓道以东的曹魏前线。
从街亭到眉县,绵延数百里的魏军营寨,无不陷入了一场近乎癫狂的庆典。
压抑在所有将士心头数月之久的阴云,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天喜讯撕碎,众人皆喜笑颜开。
“诸葛亮败了!”
“蜀军撑不住了!他们的国库空了,百姓饿着肚子,拿什么跟我们斗!”
“哈哈哈,我说什么来着?那诸葛村夫不过是虚张声势,强弩之末罢了!”
篝火烧得噼啪作响,烤羊的油脂滴入火中,发出滋滋的声响,浓郁的肉香混杂着劣质的酒气,在营地弥漫。
士兵们勾肩搭背,将辛辣的酒水灌入喉咙,放肆地吼叫着,宣泄着连日来的紧张。
在他们看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提前迎来了终局。
那不可一世的蜀汉丞相,终究还是败给了大魏雄厚的国力。
胜利,似乎已是唾手可得。
就在这片欢腾的海洋之外,一条通往陈仓的偏僻土路上,一个孤单的身影正牵着一匹瘦马,步履蹒跚地赶路。
此人一身商贾打扮,粗布的衣衫上沾满了尘土,风尘仆仆,神色间却带着一丝与身份不符的慌张。
他便是樊建,表面上,他像一个急于赶路的普通商人,想要避开大路上的兵丁,抄小路前行。然而,他行进的路线却极为诡异,看似在躲避,却又总是不远不近地,在魏军巡逻队的视野边缘徘徊,如同黑夜中扑向烛火,却又畏惧火焰的飞蛾。
他的双眼不停地转动,看似在观察路况,实则眼角的余光,始终牢牢锁定着远处那一队队往来巡弋的魏军斥候。
时机,至关重要。
太早了,蜀军的撤退还未传开,魏军不会起疑。
太晚了,郭淮可能已经得到消息,做出了部署,再截获这封信,便失去了最佳效果。
他必须等。
等蜀军“溃败”的消息传遍魏军前线,等所有人都以为诸葛亮已经国力不支,等郭淮的警惕性降到最低的那一刻。
那时,这封信的出现,才会如同一道惊雷,在郭淮心中炸响。
樊建深吸一口气,抬头望了望天色。
已是第三日午后。
按照时间推算,蜀军撤退的消息,应该已经传遍了曹魏前线。
是时候了。
他拍了拍怀中那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樊建啊樊建,这可是九死一生的差事。”
“但为了大汉,为了陛下,值了。”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疲惫,更加慌张。
然后,他牵着瘦马,向着前方那处魏军哨卡,缓缓走去。
……
哨卡前,几名魏军士兵正百无聊赖地靠在木栅栏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听说了吗?蜀军撤了!”
“撤了?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表哥在张将军麾下当斥候,亲眼看见的!那诸葛亮的大军,拔营南逃,连绵十数里,旗帜都歪了,队伍乱得跟逃难似的!”
“哈哈哈!我就说嘛,那诸葛亮再能耐,也架不住蜀中穷啊!这才打了多久,就撑不住了!”
“可不是!听说益州的百姓都快饿死了,哪还有粮食供他打仗?”
几名士兵笑得前仰后合,仿佛已经看到了蜀汉覆灭的那一天。
就在这时,一个牵着瘦马的文士,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
那文士看起来风尘仆仆,脸色苍白,走路都有些踉跄。
他看到哨卡,明显愣了一下,脚步下意识地顿住,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然后,他似乎想绕开哨卡,从旁边的小路走个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为首那名魏军校尉的注意。
没曾想脚步一个踉跄,仿佛被脚下的石子绊倒,整个人狼狈地向前扑去。
“哎哟!”
一声恰到好处的惊呼。
在他摔倒的瞬间,怀中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也随之滚落在地。
包裹不大,却分量十足,滚落时,一角被尖锐的石子划开,露出了里面被层层包裹的硬物一角,文书?
这细微的一幕,精准地落入了为首那名魏军校尉的眼中。
“站住!”
校尉大喝一声,几名士兵立刻端起长矛,将樊建围了起来。
“什么人?”
樊建脸色一白,手忙脚乱地去捡那个包裹,语无伦次道:“军……军爷,小人……小的是过路的商人,贩些……贩些南货。”
他眼神躲闪,根本不敢与校尉对视,那副做贼心虚的模样,简直是欲盖弥彰的典范。
他越是想将包裹藏进怀里,那笨拙的动作就越是引人注目。
校尉的眉头皱了起来。
“南货?”校尉冷笑一声,翻身下马,一步步向他逼近,“我倒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南货,让你如此宝贝?”
“没……没什么,军爷,真没什么……”樊建抱着包裹连连后退,几乎要哭出来,“就是些……不值钱的土产,不值当军爷过目。”
他越是如此,校令的疑心便越重。
在这蜀军全线溃败,战局即将尘埃落定的当口,任何一丝反常,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商人走官道不好好走,往小路上钻什么?说!你是不是蜀军的奸细!“
“不不不!小的真的只是商人!小的……小的是去长安贩货的!”
“搜!”校尉失去了耐心,冷冷地吐出一个字。
“不!你们不能这样!”樊建的反应激烈得超乎想象,死死护住怀中的包裹,声嘶力竭地喊道,“你们凭什么搜查一个普通商人!”
“老子搜的就是你!”
……
从街亭到眉县,绵延数百里的魏军营寨,无不陷入了一场近乎癫狂的庆典。
压抑在所有将士心头数月之久的阴云,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天喜讯撕碎,众人皆喜笑颜开。
“诸葛亮败了!”
“蜀军撑不住了!他们的国库空了,百姓饿着肚子,拿什么跟我们斗!”
“哈哈哈,我说什么来着?那诸葛村夫不过是虚张声势,强弩之末罢了!”
篝火烧得噼啪作响,烤羊的油脂滴入火中,发出滋滋的声响,浓郁的肉香混杂着劣质的酒气,在营地弥漫。
士兵们勾肩搭背,将辛辣的酒水灌入喉咙,放肆地吼叫着,宣泄着连日来的紧张。
在他们看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提前迎来了终局。
那不可一世的蜀汉丞相,终究还是败给了大魏雄厚的国力。
胜利,似乎已是唾手可得。
就在这片欢腾的海洋之外,一条通往陈仓的偏僻土路上,一个孤单的身影正牵着一匹瘦马,步履蹒跚地赶路。
此人一身商贾打扮,粗布的衣衫上沾满了尘土,风尘仆仆,神色间却带着一丝与身份不符的慌张。
他便是樊建,表面上,他像一个急于赶路的普通商人,想要避开大路上的兵丁,抄小路前行。然而,他行进的路线却极为诡异,看似在躲避,却又总是不远不近地,在魏军巡逻队的视野边缘徘徊,如同黑夜中扑向烛火,却又畏惧火焰的飞蛾。
他的双眼不停地转动,看似在观察路况,实则眼角的余光,始终牢牢锁定着远处那一队队往来巡弋的魏军斥候。
时机,至关重要。
太早了,蜀军的撤退还未传开,魏军不会起疑。
太晚了,郭淮可能已经得到消息,做出了部署,再截获这封信,便失去了最佳效果。
他必须等。
等蜀军“溃败”的消息传遍魏军前线,等所有人都以为诸葛亮已经国力不支,等郭淮的警惕性降到最低的那一刻。
那时,这封信的出现,才会如同一道惊雷,在郭淮心中炸响。
樊建深吸一口气,抬头望了望天色。
已是第三日午后。
按照时间推算,蜀军撤退的消息,应该已经传遍了曹魏前线。
是时候了。
他拍了拍怀中那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樊建啊樊建,这可是九死一生的差事。”
“但为了大汉,为了陛下,值了。”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疲惫,更加慌张。
然后,他牵着瘦马,向着前方那处魏军哨卡,缓缓走去。
……
哨卡前,几名魏军士兵正百无聊赖地靠在木栅栏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听说了吗?蜀军撤了!”
“撤了?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表哥在张将军麾下当斥候,亲眼看见的!那诸葛亮的大军,拔营南逃,连绵十数里,旗帜都歪了,队伍乱得跟逃难似的!”
“哈哈哈!我就说嘛,那诸葛亮再能耐,也架不住蜀中穷啊!这才打了多久,就撑不住了!”
“可不是!听说益州的百姓都快饿死了,哪还有粮食供他打仗?”
几名士兵笑得前仰后合,仿佛已经看到了蜀汉覆灭的那一天。
就在这时,一个牵着瘦马的文士,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
那文士看起来风尘仆仆,脸色苍白,走路都有些踉跄。
他看到哨卡,明显愣了一下,脚步下意识地顿住,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然后,他似乎想绕开哨卡,从旁边的小路走个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为首那名魏军校尉的注意。
没曾想脚步一个踉跄,仿佛被脚下的石子绊倒,整个人狼狈地向前扑去。
“哎哟!”
一声恰到好处的惊呼。
在他摔倒的瞬间,怀中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也随之滚落在地。
包裹不大,却分量十足,滚落时,一角被尖锐的石子划开,露出了里面被层层包裹的硬物一角,文书?
这细微的一幕,精准地落入了为首那名魏军校尉的眼中。
“站住!”
校尉大喝一声,几名士兵立刻端起长矛,将樊建围了起来。
“什么人?”
樊建脸色一白,手忙脚乱地去捡那个包裹,语无伦次道:“军……军爷,小人……小的是过路的商人,贩些……贩些南货。”
他眼神躲闪,根本不敢与校尉对视,那副做贼心虚的模样,简直是欲盖弥彰的典范。
他越是想将包裹藏进怀里,那笨拙的动作就越是引人注目。
校尉的眉头皱了起来。
“南货?”校尉冷笑一声,翻身下马,一步步向他逼近,“我倒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南货,让你如此宝贝?”
“没……没什么,军爷,真没什么……”樊建抱着包裹连连后退,几乎要哭出来,“就是些……不值钱的土产,不值当军爷过目。”
他越是如此,校令的疑心便越重。
在这蜀军全线溃败,战局即将尘埃落定的当口,任何一丝反常,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商人走官道不好好走,往小路上钻什么?说!你是不是蜀军的奸细!“
“不不不!小的真的只是商人!小的……小的是去长安贩货的!”
“搜!”校尉失去了耐心,冷冷地吐出一个字。
“不!你们不能这样!”樊建的反应激烈得超乎想象,死死护住怀中的包裹,声嘶力竭地喊道,“你们凭什么搜查一个普通商人!”
“老子搜的就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