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谁愿当副将?-《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

  “第一,此计由朕而出,其中虚实变化,攻守之要,朕最为清楚。若由他人领兵,恐难尽得其妙。”

  “第二,朕此番北上,本就是为了阻止北伐。如今北伐虽止,但若朕不亲自做出些成绩,如何向天下交代?如何向益州百姓交代?”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朕要让天下人看到,大汉的天子,不是深宫中养尊处优的摆设,而是能够与将士同甘共苦,能够亲临战阵,为国杀敌的真龙天子!”

  “朕要用这一战,告诉所有人,大汉,还有希望!”

  这三点论证,压下了反对之声。

  帐内众将,无不动容。

  “不过……”

  “朕非是去冲锋陷阵,而是去坐镇指挥。朕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用兵谨慎的宿将,为朕辅佐,统领三军。”

  话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再次变得灼热起来。

  副将!

  辅佐天子,统领奇袭大军的副将!

  这同样是天大的功劳和荣耀!

  魏延刚刚领了佯攻的任务,自然没有机会。马岱、吴班、张嶷……每一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期盼。

  就在这时,一直侍立在侧的诸葛亮,再次躬身。

  但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多了一份轻松与笃定。

  “既然陛下已决意亲征,那老臣便斗胆,为陛下举荐一人。”

  刘禅眼睛一亮:“相父请讲。”

  诸葛亮转过身,目光落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平身上。

  “王平。”

  被丞相的目光注视,王平明显一愣,似乎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自己。

  他连忙从队列中走出,躬身行礼。

  “末将,在!”

  诸葛亮看着他,缓缓开口:

  “王子均。”

  “此人虽出身行伍,识字不多,然其用兵谨慎,步步为营,从不冒进。更难得的是,他深得士卒拥戴,令行禁止,军中威望极高。”

  诸葛亮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陛下此行,乃是奇袭,是以雷霆之势,行霹雳手段。但越是如此,越需要一位稳重之人,在关键时刻,能压住阵脚,不为小利所动,不因战局变化而自乱阵脚。”

  “若陛下亲征南安,老臣以为,王平,当为副将!辅佐陛下,统领三军!有他在,可保大军后路无忧,进退有据!”

  这番评价,可谓极高。

  王平闻言,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他万万没想到,丞相会如此看重自己。

  魏延用兵,是“奇”,是“险”,是“攻”。

  而王平用兵,是“稳”,是“正”,是“守”。

  刘禅的计划,本身已经足够疯狂,足够冒险。那么,为这支疯狂的军队,配上一位最稳健的副将,便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用王平的“稳”,来中和刘禅的“奇”。

  这,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

  刘禅心中,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相父,不愧是相父!

  他看向那个依旧面色平静,只是呼吸略微有些急促的王平,朗声问道:“王子均!”

  “末将在!”王平再次应诺,声音中已带上了一丝激动。

  “朕命你为征西偏将军,为朕副手,总领奇袭南安之一应军务!你,可敢担此重任?!”

  王平没有丝毫犹豫,他猛地单膝跪地,头颅深深低下,充满了决死之志!

  “承蒙陛下、丞相信重!末将,万死不辞!”

  “好!”

  刘禅大笑,豪情万丈。

  主帅、副将已定,大局便已定下。

  他再次走向沙盘,声音变得更加迅疾,一道道命令,如行云流水般发出:

  “赵统。”

  “末将在!”赵统立刻出列。

  “你率白毦精兵三百,为朕亲卫,随朕出征。”

  “末将遵命!”赵统大声应诺。

  “马岱!”

  “末将在!”

  “你熟悉羌胡言语,此番随朕出征,负责与羌胡各部联络,争取他们的支持。”

  “末将领命!”马岱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张嶷。”

  “末将在!”

  “你善于安抚夷人,此番随朕出征,负责收拢南安郡的百姓,务必让他们心甘情愿地随我军撤回蜀中。”

  “末将遵命!”张嶷躬身应道。

  “吴班!”

  “末将在!”

  “朕命你率本部兵马为右翼,护卫大军粮道,确保侧翼万无一失!”

  “末将领命!”

  刘禅一连点了数位将领的名字,将此次奇袭南安的班底,迅速搭建起来。

  每一个人,都是精挑细选。

  有勇有谋,有攻有守,有文有武。

  这支奇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此战,朕亲率精兵五千,奇袭南安。”刘禅环视众将,“王平为副将,赵统统白毦精兵为亲卫,马岱负责联络羌胡,张嶷负责安抚百姓。”

  “出征之日,定在三日后。”

  “这三日内,各部务必做好准备。粮草、兵器、马匹,一样都不能少。”

  “其余各部,皆归丞相节制!逐退祁山大营,以为我军之后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遵命!”众将齐声应诺。

  “丞相。”刘禅看向诸葛亮,“朕出征期间,大营便交由相父坐镇。魏延佯攻街亭,也需相父从中调度。”

  “陛下放心。”

  “还有。”刘禅沉吟片刻,“朕出征之事,务必严格保密。除在座诸位外,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半个字。”

  “臣等明白。”

  ……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一场惊天动地的战略转移,便已部署完毕。

  离间、佯攻、奇袭、策应、殿后……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诸葛亮心中对刘禅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这份战略眼光,就连他这位丞相,也不得不佩服。

  “好了。”刘禅拍了拍手,“此战的大致方略,朕已经说完了。具体的细节,还需诸位共同商议。”

  “相父,你来主持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走到沙盘前。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对整个作战计划的细化。

  从行军路线,到粮草辎重,从兵力分配,到撤退方案,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确保万无一失。

  刘禅虽然是主帅,但他并没有独断专行。

  他虚心听取每一位将领的意见,该采纳的采纳,该否决的否决,展现出了一位成熟统帅应有的气度。

  这一商议,便是整整一夜。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帐帘照进来时,众人才终于敲定了所有细节。

  定下了名震后世的【陇右三步计划】。

  【第一步,全军佯装撤退,麻痹敌人!】

  【第二步,派人将‘劝降诏书’和‘夏侯令牌’送往陈仓,让郭淮‘截获’,引他入局!】

  【第三步,趁郭淮率军驰援长安,防线空虚之际,刘禅亲率精兵,奇袭南安!魏延牵制张合,吸引司马懿的注意。】

  “三步走完,我军便可满载而归,全身而退!”

  “此战,我们不求攻城略地,只求人口钱粮!”

  “打完就跑,绝不恋战!”

  “诸位,可明白了?”

  “明白!”

  “散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