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来自深渊的复仇,数十个漆黑的阴影撕破了蔚蓝的海面!
那不是一两艘潜艇,而是整整一个水下狼群!
它们属于反抗军与“北风军团”联合水下舰队,早已利用复杂的海底地形和先进的静音技术潜伏多时。
嗖——嗖——嗖——!
无数条致命的白色航迹如同死神的标枪,从不同方向射向庞大的航母战斗群!这是饱和式鱼雷攻击!
“鱼雷!左舷大量鱼雷接近!”
“右舷也有!”
“近防系统拦截!”
战斗群的防空驱逐舰疯狂地发射反鱼雷诱饵和进行机动规避,近防炮试图拦截那些冲在最前面的鱼雷。海面上炸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接连响起!
一艘护卫舰首当其冲,被至少两枚重型鱼雷命中舰体中部,几乎瞬间断成两截,迅速下沉。
一艘驱逐舰的舰尾被撕开巨大口子,动力丧失,开始倾斜。
而“亨特号”航母这头巨兽,成为了狼群最主要的猎物。
尽管它拼命转向,释放干扰,但面对从多个角度、不同深度袭来的智能鱼雷,它的规避显得笨拙而徒劳。
连续数声闷雷般的巨响从水下传来,重重地砸在航母的舰体上!
巨大的冲击力让整个航母如同被巨锤击中,猛地一震!
飞行甲板上的飞机像玩具一样被抛起、滑落、相互撞击、起火爆炸。
恐怖的裂痕在甲板上蔓延,海水疯狂地从舰体侧面的破口涌入,舰体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倾斜。
“我们被击中了!多处水线下破损!损管失效!”
“反应堆紧急停机!”
“弃舰!弃舰!”
绝望的呼喊和警报声淹没在更多的爆炸声中。
这艘曾经象征着庇护联盟海上霸权的庞然大物,在东龙国海的海面上燃烧、倾斜。
最终带着无数未能逃生的船员和它的荣耀,缓缓沉入冰冷的深渊。
航母战斗群的其他舰只也大多带伤,在失去核心和指挥后,或被后续的鱼雷、潜艇发射的反舰导弹逐一击沉,或升起白旗选择投降。
与此同时,在靠海的羊城、港城、圳城、厦城、魔都、津卫等繁华都市,无数市民和残余的治安军目睹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
靠近海岸线的海面上,如同巨鲸换气一般,上百艘涂着反抗军或北风军团徽记的各类潜艇——
从庞大的战略核潜艇到小巧的攻击型常规潜艇——
同时破水而出,展现出令人窒息的水下力量!
它们毫不留情,用艇载的鱼雷和巡航导弹,将停泊在军港内或试图逃离的治安军剩余舰只一一送入海底。
港区的设施、防空阵地、指挥部也在精确打击下化为火海。
紧接着,更加震撼的景象出现。
在新型大型登陆潜艇敞开的舱门内,以及从一些特制运输潜艇中,反抗军的第一波登陆部队汹涌而出!
打头阵的依旧是无穷无尽的机械狼群和低空盘旋的无人机群,它们如同潮水般涌上海滩,迅速建立警戒线,清除滩头残存的火力点。
紧随其后的,是数十辆造型奇特、兼具两栖行驶和强大信息战能力的“海麒麟”两栖信息战车。它们不仅能提供强大的战场通讯中继和电子压制,其配备的武器模块也能提供可观的火力支援。
在这些无人单位和信息化装备的掩护下,反抗军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们才乘坐两栖装甲车和气垫登陆艇,开始进行实质性的占领和控制。
抵抗是微弱而零星的。
失去海上支援和统一指挥,目睹了舰队覆灭和无人洪流的沿海城市守军,意志早已崩溃。
随着沿海城市被牢牢掌控,西北、西南、东北大片区域彻底解放,反抗军的战略包围圈已然成型。
龙国境内的治安军主力及其重装备集团,被彻底孤立、压缩在中原腹地以及长江中游的两个相对孤立的区域内,如同瓮中之鳖。
反抗军的战略意图清晰而果断:
避免陷入京城和冀省可能存在的重兵防守和潜在巷战泥潭,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插敌人核心重兵集团!
钢铁洪流从已然稳固的晋省高原俯冲而下,如同历史中无数次发生过的那样——
他们通过太行山陉,涌入一马平川的豫中平原。
这里,地势开阔,极其适合大规模装甲集群的机动作战,也将成为决定龙国命运的主战场。
广袤的平原上,引擎轰鸣,大地震颤。
反抗军的装甲突击集群展开了进攻队形,如同一柄寒光闪闪的利剑,直指治安军防线的心脏。
冲锋在最前方的,是象征着绝对力量与防御的“雄狮”重型主战坦克。
它们庞大的身躯(55吨)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稳定性,125滑膛炮在行进间稳稳指向敌方可能出现的方位,其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足以在现役任何治安军坦克的有效射程外将其摧毁。
厚重的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模块,提供了等效超过1000均质钢的正面防护,它们是冲击敌阵、扛住对方反扑火力的中流砥柱。
与“雄狮”协同前进的,是革命性的“麒麟”信火一体中型坦克。
它们重量更轻(30吨),得益于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行进间噪音和红外特征显着降低,具备了更佳的战术隐蔽性。
它们同样装备着威力巨大的125滑膛炮,但其真正的威力远不止于此。
每一辆“麒麟”都是一个移动的信息战中心和微型指挥节点。
全车上下遍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如同敏锐的复眼,360度无死角地扫描着天空和地面。
搭载的微型光子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处理着海量数据,通过高速数据链与战场AI辅佐官及友军单位实时共享情报。
此刻,一辆“麒麟B”型指挥坦克的车长面前,全景战术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由无人机、侦察卫星、以及所有友军“麒麟”和“雄狮”共享信息融合而成的战场实时态势图。
敌方坦克的位置、型号、运动方向,甚至主要火力指向都被精确标注。
“侦测到敌装甲集群,方位1-1-0,距离3500米,T-72B3为主,混杂少量M1A2SEP。数量约40。”
AI辅佐官冷静的声音在车内响起。
那不是一两艘潜艇,而是整整一个水下狼群!
它们属于反抗军与“北风军团”联合水下舰队,早已利用复杂的海底地形和先进的静音技术潜伏多时。
嗖——嗖——嗖——!
无数条致命的白色航迹如同死神的标枪,从不同方向射向庞大的航母战斗群!这是饱和式鱼雷攻击!
“鱼雷!左舷大量鱼雷接近!”
“右舷也有!”
“近防系统拦截!”
战斗群的防空驱逐舰疯狂地发射反鱼雷诱饵和进行机动规避,近防炮试图拦截那些冲在最前面的鱼雷。海面上炸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接连响起!
一艘护卫舰首当其冲,被至少两枚重型鱼雷命中舰体中部,几乎瞬间断成两截,迅速下沉。
一艘驱逐舰的舰尾被撕开巨大口子,动力丧失,开始倾斜。
而“亨特号”航母这头巨兽,成为了狼群最主要的猎物。
尽管它拼命转向,释放干扰,但面对从多个角度、不同深度袭来的智能鱼雷,它的规避显得笨拙而徒劳。
连续数声闷雷般的巨响从水下传来,重重地砸在航母的舰体上!
巨大的冲击力让整个航母如同被巨锤击中,猛地一震!
飞行甲板上的飞机像玩具一样被抛起、滑落、相互撞击、起火爆炸。
恐怖的裂痕在甲板上蔓延,海水疯狂地从舰体侧面的破口涌入,舰体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倾斜。
“我们被击中了!多处水线下破损!损管失效!”
“反应堆紧急停机!”
“弃舰!弃舰!”
绝望的呼喊和警报声淹没在更多的爆炸声中。
这艘曾经象征着庇护联盟海上霸权的庞然大物,在东龙国海的海面上燃烧、倾斜。
最终带着无数未能逃生的船员和它的荣耀,缓缓沉入冰冷的深渊。
航母战斗群的其他舰只也大多带伤,在失去核心和指挥后,或被后续的鱼雷、潜艇发射的反舰导弹逐一击沉,或升起白旗选择投降。
与此同时,在靠海的羊城、港城、圳城、厦城、魔都、津卫等繁华都市,无数市民和残余的治安军目睹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
靠近海岸线的海面上,如同巨鲸换气一般,上百艘涂着反抗军或北风军团徽记的各类潜艇——
从庞大的战略核潜艇到小巧的攻击型常规潜艇——
同时破水而出,展现出令人窒息的水下力量!
它们毫不留情,用艇载的鱼雷和巡航导弹,将停泊在军港内或试图逃离的治安军剩余舰只一一送入海底。
港区的设施、防空阵地、指挥部也在精确打击下化为火海。
紧接着,更加震撼的景象出现。
在新型大型登陆潜艇敞开的舱门内,以及从一些特制运输潜艇中,反抗军的第一波登陆部队汹涌而出!
打头阵的依旧是无穷无尽的机械狼群和低空盘旋的无人机群,它们如同潮水般涌上海滩,迅速建立警戒线,清除滩头残存的火力点。
紧随其后的,是数十辆造型奇特、兼具两栖行驶和强大信息战能力的“海麒麟”两栖信息战车。它们不仅能提供强大的战场通讯中继和电子压制,其配备的武器模块也能提供可观的火力支援。
在这些无人单位和信息化装备的掩护下,反抗军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们才乘坐两栖装甲车和气垫登陆艇,开始进行实质性的占领和控制。
抵抗是微弱而零星的。
失去海上支援和统一指挥,目睹了舰队覆灭和无人洪流的沿海城市守军,意志早已崩溃。
随着沿海城市被牢牢掌控,西北、西南、东北大片区域彻底解放,反抗军的战略包围圈已然成型。
龙国境内的治安军主力及其重装备集团,被彻底孤立、压缩在中原腹地以及长江中游的两个相对孤立的区域内,如同瓮中之鳖。
反抗军的战略意图清晰而果断:
避免陷入京城和冀省可能存在的重兵防守和潜在巷战泥潭,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插敌人核心重兵集团!
钢铁洪流从已然稳固的晋省高原俯冲而下,如同历史中无数次发生过的那样——
他们通过太行山陉,涌入一马平川的豫中平原。
这里,地势开阔,极其适合大规模装甲集群的机动作战,也将成为决定龙国命运的主战场。
广袤的平原上,引擎轰鸣,大地震颤。
反抗军的装甲突击集群展开了进攻队形,如同一柄寒光闪闪的利剑,直指治安军防线的心脏。
冲锋在最前方的,是象征着绝对力量与防御的“雄狮”重型主战坦克。
它们庞大的身躯(55吨)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稳定性,125滑膛炮在行进间稳稳指向敌方可能出现的方位,其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足以在现役任何治安军坦克的有效射程外将其摧毁。
厚重的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模块,提供了等效超过1000均质钢的正面防护,它们是冲击敌阵、扛住对方反扑火力的中流砥柱。
与“雄狮”协同前进的,是革命性的“麒麟”信火一体中型坦克。
它们重量更轻(30吨),得益于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行进间噪音和红外特征显着降低,具备了更佳的战术隐蔽性。
它们同样装备着威力巨大的125滑膛炮,但其真正的威力远不止于此。
每一辆“麒麟”都是一个移动的信息战中心和微型指挥节点。
全车上下遍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如同敏锐的复眼,360度无死角地扫描着天空和地面。
搭载的微型光子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处理着海量数据,通过高速数据链与战场AI辅佐官及友军单位实时共享情报。
此刻,一辆“麒麟B”型指挥坦克的车长面前,全景战术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由无人机、侦察卫星、以及所有友军“麒麟”和“雄狮”共享信息融合而成的战场实时态势图。
敌方坦克的位置、型号、运动方向,甚至主要火力指向都被精确标注。
“侦测到敌装甲集群,方位1-1-0,距离3500米,T-72B3为主,混杂少量M1A2SEP。数量约40。”
AI辅佐官冷静的声音在车内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