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梦想还是要有滴-《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

  良久,宋青方缓缓开口:

  “假若,由你主持一地盐政,政务梳理当以何为先?”

  丁陌几乎不假思索地便答道:

  “学生若掌盐政,应首重‘清厘’与‘立制’。

  清厘,即彻底核查往年账目、盐引,厘清产权、流向,惩处贪腐,此事户部郭郎中正在执行,此举学生以为对国家多有裨益;

  立制,即重新或者改善严密而又透明的盐课制度。引入多方核查,以制度代替人治,是人便有贪念,因此要减少人为操纵空间,使盐利真正归于朝廷,朝廷又能以此利惠及百姓。”

  丁陌的回答,便是升级版的“四柱五核法”思路,把郭堂明的行动做了总结与概括。

  宋青微微点头,心中已得到答案,不再追问盐政之事,转而问道:

  “今日有一首诗传遍玉京,听闻便是你所做。

  那今日便以这‘连覆’为题,限‘青’字韵,赋七绝一首,须臾而成,可有难度?”

  宋青这题来得突然,不仅要求即兴创作,还定了限韵。这不似考试中还有思考的时间,今日要的是急智,难度颇是不小。

  考官们也都知道当日赌斗之事,此时都看向丁陌,想看这位玉京新晋的才子,是否真如那日一般,有出口成章之才。

  丁陌略一沉吟,未用几息便朗声吟道:

  连番试玉在彤庭,覆考真金炉火青。

  未必雕龙矜彩笔,但求经纬济苍生。

  这首诗,前两句紧扣“连覆”场景,以“试玉”、“真金”比喻严格的选拔过程,再以“彤庭”、“炉火青”渲染出庄重与考验的氛围。

  明面上在说考试的场景,实际在夸奖今日诸位考官兢兢业业,为国选材的辛劳。

  在场之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如何还能听不出词义,内心都夸这小子上道……

  后两句笔锋一转,则是表明心迹:

  今日我丁陌并非在炫耀文采,而志向在于经世济民。

  全诗格律工稳,意境高远,且完全符合“青”字韵脚,堪称急智佳作。

  宋青眼中终于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抚须点头:“好一个‘但求经纬济苍生’!有此心志,方不负十年寒窗,不负圣贤之道。”

  丁陌心道:“宋大人,我只读了月余啊……没有十年。”

  连覆结束,所有学子皆回家等消息。最终排名,由宋青与几位教官合议后定夺。

  在回歪帽儿胡同的路上,丁陌心中反倒一片平静。

  尽人事,听天命……

  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已经把自己的学识、见解乃至急智都发挥了出来。

  剩下的,便是听天命,或者看这考官背后的考量了。

  回到歪帽儿胡同,张锦、文雁、陈山虽急切,但见丁陌神色平常,不见悲喜,有心多问一嘴又怕触了霉头,

  也都没多嘴,只是更加细致伺候着。

  期间,周启又跑来一趟,听闻连覆题目涉及盐政和即兴作诗,咋舌不已。

  “我的个小叔叔诶,那宋青是真看得起你,这哪是考童生,殿试也不过如此吧……”

  丁陌只是笑笑,此事并未与周启多言。那日宋青的提问自己心知肚明,打听风向之意要远远大过考校之意。

  自己那番“剜疮挤脓”、“经纬苍生”的言论,想必很快就会通过不同渠道,传到该听到的人的耳中。

  县试连覆结束没几天,放榜的日子到了。

  天刚蒙蒙亮,玉京府衙照壁前,人已经挤得跟下饺子一样,明明知道张榜还需些时辰,但就是忍不住想往前凑。

  毕竟,这回不是看“圆榜”那种“入围名单”,而是真刀真枪排座次的“长榜”。

  尤其是那头名的“县案首”,更是牵动着在场学子的心肝脾肺肾。

  谁不幻想自己能高中头名,即便自知学识一般,但……万一考官老爷瞎眼了呢。

  梦想还是要有滴。

  丁陌与张锦来得也挺早的,但是人群里一站,那股子混合各种汗味儿的味道熏得自己脑仁疼。

  索性俩人出了人群,在斜对过的茶摊找了个座位,点了壶寡淡的粗茶,便优哉游哉地喝茶等放榜。

  “丁爷,您就一点儿不紧张?”

  张锦伸长脖子,眼睛不由自主地老是往照壁那边儿瞅,屁股下的凳子好似长了钉子一般,按捺不住。

  “都已经进了‘圆榜’了,我还紧张个啥?”

  “那‘案首’……”

  丁陌呷了口茶,慢悠悠道:

  “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挤成肉饼也白搭。稍安勿躁……”

  二人一杯茶还没喝完,便见王恒也在几个奴仆陪同下来到衙门口。

  丁陌招招手,王恒指派身边奴仆去衙门口等张榜,自己则来到茶摊。

  “小叔叔……”

  丁陌笑着让王恒坐下,见王恒扭成苦瓜的小脸问道:

  “紧张?圆榜上都有名了,你还怕什么?”

  王恒叹了口气,说道:

  “那日‘圆榜’过后,家父也只是勉励我几句,他老人家还是要看最终正榜的排名……

  昨晚便没睡好,脑子里都在想着万一排名靠后,父亲那张脸……唉。”

  丁陌拍拍王恒肩膀:

  “该做的都做了,紧张亦是无用。何况,名次高低,并非终点,若是怕尚书大人失望,以后努力便是。”

  终于,在这一壶茶快要喝尽之时,锣声“哐”一响……

  刚还略显松散的人群呼啦又都挤在一起。

  张锦“噌”地一下站起来:“你等着,我去看看……”

  丁陌失笑摇头,神闲气定的继续品他的“烂茶”,只不过,心里却并非全无波澜。

  连闯数关,不就是为了今天这个名分嘛,这可是今后踏入权力游戏场的敲门砖,可万万不能砸了。

  更何况,自己要的可是案首之名……否则赵祎襎面前吹过的牛逼,第一关便被PASS了,羞煞人也……

  府衙大门缓缓开启。

  数名衙役簇拥着一名礼房官员走出,手中捧着的,正是那张众人期盼的黄榜。

  虽说今日在场之人都是进了‘圆榜’的学子,但最终听不到唱榜,心里总是不踏实。

  礼房的官员先是环顾下衙门门前,然后气定神闲地展开黄榜,清了清嗓子开始从后往前唱名。

  这官员怕是经常干这活计,丁陌坐在茶摊,远远便能听到清晰的唱榜之声。

  听那官员每每念出一个名字,人群中便能听到喧嚣的狂喜,而其他人则更紧紧握紧拳头。

  这代表那黄榜又少了一个人名,自己的机会也少了几分。

  名字越来越少,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当前十名的名字被格外清晰地念出时,每念一个,都能引起衙门前的一片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