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灵感枯竭与“不速之客”-《同时攻略五男神,我成了全网公敌》

  “矛盾之境”的设计,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将徐莹洁牢牢困住。东方禅意的“静”与赛博朋克的“动”,古典哲学的“内观”与未来科技的“外显”,这两组截然相反的力在她脑中激烈拉扯,却始终无法找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设计草图堆满了办公桌,数字模型建了又删,灵感仿佛枯竭的泉眼,再也冒不出一滴清流。

  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徐莹洁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脾气也像绷紧的弦,一触即发。团队气氛低迷,大家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四位大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各自施展神通,试图“帮助”她。

  陆璟琛送来了厚厚一摞关于“矛盾空间理论”、“认知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全球顶尖沉浸式体验案例数据分析报告”的打印件,严谨得像在给博士生布置课题。徐莹洁看着那堆能砸死人的资料,感觉脑子更乱了。

  顾夜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据说是某北欧设计师打造的、造型极其抽象扭曲的“灵感激发椅”,非让徐莹洁坐上去感受一下,结果徐莹洁坐了十分钟,只感觉腰酸背痛,灵感没来,只想打人。

  韩阳则带来了几卷意境高远的山水古画和一套香气沉静的檀香,试图让她在古典氛围中寻找禅意。奈何徐莹洁看着那云雾缭绕的山峦,脑子里却不受控制地开始脑补全息投影如何实现,赛博朋克的霓虹灯该如何与这墨色交融……思路更加混乱。

  秦屿最实在,他搬来了一箱红牛和一堆高热量的零食,拍了拍徐莹洁的肩膀,言简意赅:“补补脑子,缺啥补啥。” 结果徐莹洁因为摄入过多咖啡因和糖分,心跳加速,更加焦躁。

  这些“关心”如同火上浇油,徐莹洁感觉自己快要爆炸了。她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对着空白的屏幕,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席卷而来。难道真的要向凌承认失败吗?

  就在她几乎要被自我怀疑吞噬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谁?!”徐莹洁没好气地问,她现在谁也不想见。

  门外安静了一下,然后传来一个低沉悦耳、让她意想不到的声音:“是我,凌。”

  徐莹洁愣住了。凌?他怎么来了?而且是在这么晚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打开了门。

  凌站在门外,没有穿白天那身正式的着装,而是换了一身深色的休闲服,少了几分商界的凌厉,多了些许随和。他手里没有拿任何文件或电脑,只提着一个……看起来十分古朴的食盒。

  “听说你遇到了瓶颈。”凌的声音很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我带了些夜宵,或许能帮你换换脑子。”

  徐莹洁有些迟疑地让他进来。凌将食盒放在茶几上打开,里面是几样造型精致、香气诱人的广式点心和一壶冒着热气的普洱茶。

  “先吃点东西。”凌自顾自地倒了两杯茶,将其中一杯推到她面前,动作自然得仿佛他是这里的主人。“思维陷入死胡同时,强行突破只会头破血流。有时候,需要完全跳出来。”

  徐莹洁确实饿了,也顾不上那么多,拿起一个虾饺皇咬了一口,鲜美的滋味在口中蔓延,紧绷的神经似乎松弛了一点点。

  “跳出来?谈何容易。”她叹了口气,“‘禅意’和‘赛博朋克’,就像水和油,我试了无数种方法,它们就是无法相容。”

  凌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深邃的眼眸:“你为什么一定要让它们‘相容’?”

  徐莹洁一怔:“不然呢?您的需求不就是融合吗?”

  “是融合,但不是混合。”凌轻轻吹开茶沫,“水和油无法混合,但你可以做一个瓶子,上半部分是水,下半部分是油,中间或许只用一层极薄的、若有若无的膜隔开。它们彼此独立,却又共存于一个整体之中。观察者既能清晰看到它们的界限,又能同时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质感。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并置本身,不就是一种更高级的‘矛盾’与‘统一’吗?”

  他顿了顿,看着徐莹洁骤然亮起的眼睛,继续道:“禅意是‘心’的向内探索,是静态的;赛博朋克是‘物’的向外延伸,是动态的。你的空间,为什么不能同时容纳这两种状态?让进入者自己选择,是沉浸在科技感官的刺激中,还是回归到内心深处的宁静里?或者,让他在极致的科技冰冷中,偶然触碰到一丝温暖的禅意;在绝对的宁静空灵中,突然窥见一线未来的光影。这种突如其来的转折和碰撞,或许比强行融合,更能直击人心。”

  轰——!

  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浓重的迷雾!徐莹洁猛地站起身,眼睛瞪得大大的,脑海中之前所有纠缠不清的线头,在这一刻被凌这番举重若轻的话语,瞬间理清了!

  对啊!她为什么要执着于创造一个“融合”的风格?她可以创造一个“切换”的、甚至“对立”的空间!利用高科技的隔断、光影、声音引导,让空间本身具有“双重人格”,让体验者在其中自主探索,感受那种在极致矛盾中穿梭的巨大张力和哲学思辨!

  “我……我明白了!”徐莹洁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她看着凌,眼中充满了感激和豁然开朗的兴奋,“谢谢您!凌先生!您点醒了我!”

  凌看着她闪闪发光的眼睛,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将另一杯茶往她面前推了推:“明白了就好。先把点心吃完,灵感来了,也需要体力支撑。”

  他的点拨,如同围棋国手闲庭信步间落下的一子,看似随意,却瞬间盘活了全局。没有冗长的理论,没有复杂的数据,只有一种直达问题本质的洞察力。

  徐莹洁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点心,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之前所有的疲惫和焦躁一扫而空。她迫不及待地坐回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飞舞起来,新的思路如同泉涌。

  凌并没有久留,他安静地喝完那杯茶,收拾好食盒,便起身告辞。临走前,他只说了一句:“期待你的新方案。”

  送走凌,徐莹洁沉浸在创作的狂热中,完全没有注意到,办公室楼下阴影里,停着四辆熟悉的车。

  陆璟琛、顾夜、韩阳、秦屿,他们几乎是同时收到“凌深夜独自进入徐莹洁办公室”的消息后,以最快速度赶来的。他们看着凌进去,又看着他在一个多小时后独自离开,然后看到徐莹洁办公室的灯亮了一整夜。

  四个人,四辆车,在寂静的夜里,沉默地守候着,各自心中五味杂陈。

  凌的这次深夜到访,不仅带来了关键的灵感,更像一块巨石,投入了本就暗流涌动的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