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的老城区,仿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斑驳的墙壁爬满藤蔓,空气中弥漫着老木头和岁月沉淀的特殊气息。“城市记忆修复计划”的首次实地考察,就在这样一个充满故事感的清晨开始了。
项目组一行人走在略显狭窄的街巷里,立刻引来了老街坊们好奇的目光。这支队伍实在过于醒目——干练的文旅集团工作人员、充满活力的“不卷”团队、气质出众的建筑师宋清远,以及那四位画风各异、却同样吸睛的“特邀顾问”。
徐莹洁和宋清远自然而然地走在队伍最前面。宋清远背着专业的测绘工具,一边走,一边如数家珍地向徐莹洁介绍着沿途建筑的年代、风格和背后的典故。
“你看这扇雕花木窗,是典型的晚清风格,可惜破损严重……这面马头墙,原本应该有更精美的灰塑……”
徐莹洁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在这里设置一个互动装置,用光影技术还原它当年的精美,会不会让路过的人更有感触?”
“很好的想法!”宋清远眼睛一亮,“我们可以考虑用AR技术,扫描墙体就能在手机上演化出历史影像……”
两人越聊越投入,专业的碰撞激发出无数灵感火花,那种智力上的默契和相互欣赏,几乎形成了无形的屏障。
而这屏障,深深刺痛了后面四位大佬的眼睛和神经。
陆璟琛率先出手。他不动声色地操作着手中的平板,一台小巧的无人机悄然升空,发出轻微的嗡鸣,开始对这片街区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扫描和数据采集。
“徐小姐,”陆璟琛上前两步,声音平稳地插入对话,“根据初步扫描数据,这片区域建筑密度高,巷道平均宽度不足三米,消防通道存在隐患。任何大型互动装置的设置,必须优先考虑安全疏散问题。”他递过平板,上面是实时生成的三维模型和密密麻麻的数据分析。
专业,冷静,直接拔高了讨论的技术门槛。宋清远不得不停下讲解,认真查看数据:“陆总考虑得很周全,这点我们会在设计阶段重点评估。”
顾夜见状,立刻开启了他的“人气攻势”。他摘下口罩(立刻引起远处几个年轻游客的小声惊呼),拿出手机,对着老街景色和周围好奇观望的老街坊们拍摄起来。
“家人们看!这就是我们海市最有味道的老街!正在进行的‘城市记忆修复计划’超级有意义!大家有没有关于这条老街的故事或者老照片?欢迎发到‘不卷宇宙’的官方平台哦!有机会获得我的签名照和‘灵感星球’限定礼包!”他对着手机镜头活力四射地宣传,瞬间将严肃的考察现场变成了明星户外直播现场。
几个大胆的阿姨围上来要求合影,顾夜来者不拒,顺便还用他无敌的笑脸和亲和力,从阿姨们口中套出了不少关于老街的趣闻轶事,算是意外收获。
韩阳则走的是“文化渗透”路线。他看到巷子口一位老爷爷正在悠闲地拉着二胡,便缓步上前,静静聆听。一曲终了,韩阳轻轻鼓掌,用标准的本地方言与老爷爷交流起来,从二胡曲调聊到老街当年的戏台盛况,再引经据典,探讨起传统音乐与建筑空间的声音共鸣。老爷爷听得眉开眼笑,直夸韩阳是“懂行的文化人”。韩阳顺势将话题引向“不卷”计划中关于“声音记忆”收集的部分,赢得了老爷爷的连声赞同,文化人的逼格瞬间拉满。
然而,最“简单粗暴”的,还属秦屿。
他看似漫不经心地跟在队伍后面,双手插在皮衣口袋里,眼神却像最精准的雷达,时刻锁定着徐莹洁和宋清远之间的距离。
当宋清远为了指给徐莹洁看一处屋檐下的特殊结构,下意识地稍微靠近时,秦屿动了。
他仿佛脚下被一块凸起的青石板“绊”了一下,一个“踉跄”,高大的身躯就极其“自然”地插到了徐莹洁和宋清远中间,手臂还“不小心”碰到了宋清远拿着图纸的手,图纸散落一地。
“哎呀,不好意思啊,宋工,这路不太平。”秦屿语气毫无诚意地道歉,手上却利落地帮(或者说挡)着徐莹洁,避免她被“误伤”。
宋清远好脾气地蹲下去捡图纸:“没关系,秦先生小心。”
过了一会儿,队伍走到一个窄巷拐角,宋清远很绅士地侧身想让徐莹洁先过。秦屿又一个“箭步”上前,嘴里说着“这地方窄,我看看承重结构”,硬是用肩膀把宋清远挤开了一点,自己率先穿过,然后回头对徐莹洁伸出手:“来,洁哥,这地儿滑。”
徐莹洁看着他那副“我很认真在考察”的别扭样子,又好气又好笑,无奈地拍开他的手:“我自己能走!”
考察行程过半,在一处相对开阔的旧时庭院休息时,竞争进入了白热化。
宋清远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递给徐莹洁:“徐总,走了这么久,喝点热水吧?我自己泡的桂花乌龙,还温着。”
体贴,周到,极具杀伤力。
徐莹洁刚要说谢谢,四道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陆璟琛:“我让助理订的鲜榨果汁和功能性饮料到了,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更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指向巷口,果然有个穿着“陆氏集团”logo衣服的人提着箱子走来)
顾夜:“洁哥!喝这个!我代言的0糖0卡气泡水!新品!清爽解渴!”(变戏法似的从自己背包里掏出好几瓶)
韩阳:“晨露初曦,最宜润喉。我带了今春的明前龙井,用便携茶具冲泡,徐小姐可要一试?”(已经开始优雅地摆弄他那套小巧精致的茶具)
秦屿:“……”他什么都没说,直接走到旁边一个小卖部,买了一瓶最冰镇的、瓶身还挂着水珠的海市老牌橘子汽水,“砰”一声撬开瓶盖,递到徐莹洁面前,眼神仿佛在说:“跟他们那些花里胡哨的比,这个才最解渴!”
徐莹洁看着眼前几乎能开个小卖部的各式饮品,陷入了沉默。她感觉自己不是来考察的,是来参加“饮品品鉴大会”的。
宋清远看着这四位“护法”如临大敌、各显神通的场面,先是一愣,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带着些许无奈的微笑,默默收回了自己的保温杯。
一整天的考察,就在这种时而专业深入、时而鸡飞狗跳、时而醋意弥漫的诡异氛围中结束了。成果颇丰,笑料十足,徐莹洁身心俱疲。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被太多人“关心”,有时候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而这场围绕着她无声展开的“雄竞”,显然才刚刚拉开序幕。
项目组一行人走在略显狭窄的街巷里,立刻引来了老街坊们好奇的目光。这支队伍实在过于醒目——干练的文旅集团工作人员、充满活力的“不卷”团队、气质出众的建筑师宋清远,以及那四位画风各异、却同样吸睛的“特邀顾问”。
徐莹洁和宋清远自然而然地走在队伍最前面。宋清远背着专业的测绘工具,一边走,一边如数家珍地向徐莹洁介绍着沿途建筑的年代、风格和背后的典故。
“你看这扇雕花木窗,是典型的晚清风格,可惜破损严重……这面马头墙,原本应该有更精美的灰塑……”
徐莹洁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在这里设置一个互动装置,用光影技术还原它当年的精美,会不会让路过的人更有感触?”
“很好的想法!”宋清远眼睛一亮,“我们可以考虑用AR技术,扫描墙体就能在手机上演化出历史影像……”
两人越聊越投入,专业的碰撞激发出无数灵感火花,那种智力上的默契和相互欣赏,几乎形成了无形的屏障。
而这屏障,深深刺痛了后面四位大佬的眼睛和神经。
陆璟琛率先出手。他不动声色地操作着手中的平板,一台小巧的无人机悄然升空,发出轻微的嗡鸣,开始对这片街区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扫描和数据采集。
“徐小姐,”陆璟琛上前两步,声音平稳地插入对话,“根据初步扫描数据,这片区域建筑密度高,巷道平均宽度不足三米,消防通道存在隐患。任何大型互动装置的设置,必须优先考虑安全疏散问题。”他递过平板,上面是实时生成的三维模型和密密麻麻的数据分析。
专业,冷静,直接拔高了讨论的技术门槛。宋清远不得不停下讲解,认真查看数据:“陆总考虑得很周全,这点我们会在设计阶段重点评估。”
顾夜见状,立刻开启了他的“人气攻势”。他摘下口罩(立刻引起远处几个年轻游客的小声惊呼),拿出手机,对着老街景色和周围好奇观望的老街坊们拍摄起来。
“家人们看!这就是我们海市最有味道的老街!正在进行的‘城市记忆修复计划’超级有意义!大家有没有关于这条老街的故事或者老照片?欢迎发到‘不卷宇宙’的官方平台哦!有机会获得我的签名照和‘灵感星球’限定礼包!”他对着手机镜头活力四射地宣传,瞬间将严肃的考察现场变成了明星户外直播现场。
几个大胆的阿姨围上来要求合影,顾夜来者不拒,顺便还用他无敌的笑脸和亲和力,从阿姨们口中套出了不少关于老街的趣闻轶事,算是意外收获。
韩阳则走的是“文化渗透”路线。他看到巷子口一位老爷爷正在悠闲地拉着二胡,便缓步上前,静静聆听。一曲终了,韩阳轻轻鼓掌,用标准的本地方言与老爷爷交流起来,从二胡曲调聊到老街当年的戏台盛况,再引经据典,探讨起传统音乐与建筑空间的声音共鸣。老爷爷听得眉开眼笑,直夸韩阳是“懂行的文化人”。韩阳顺势将话题引向“不卷”计划中关于“声音记忆”收集的部分,赢得了老爷爷的连声赞同,文化人的逼格瞬间拉满。
然而,最“简单粗暴”的,还属秦屿。
他看似漫不经心地跟在队伍后面,双手插在皮衣口袋里,眼神却像最精准的雷达,时刻锁定着徐莹洁和宋清远之间的距离。
当宋清远为了指给徐莹洁看一处屋檐下的特殊结构,下意识地稍微靠近时,秦屿动了。
他仿佛脚下被一块凸起的青石板“绊”了一下,一个“踉跄”,高大的身躯就极其“自然”地插到了徐莹洁和宋清远中间,手臂还“不小心”碰到了宋清远拿着图纸的手,图纸散落一地。
“哎呀,不好意思啊,宋工,这路不太平。”秦屿语气毫无诚意地道歉,手上却利落地帮(或者说挡)着徐莹洁,避免她被“误伤”。
宋清远好脾气地蹲下去捡图纸:“没关系,秦先生小心。”
过了一会儿,队伍走到一个窄巷拐角,宋清远很绅士地侧身想让徐莹洁先过。秦屿又一个“箭步”上前,嘴里说着“这地方窄,我看看承重结构”,硬是用肩膀把宋清远挤开了一点,自己率先穿过,然后回头对徐莹洁伸出手:“来,洁哥,这地儿滑。”
徐莹洁看着他那副“我很认真在考察”的别扭样子,又好气又好笑,无奈地拍开他的手:“我自己能走!”
考察行程过半,在一处相对开阔的旧时庭院休息时,竞争进入了白热化。
宋清远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递给徐莹洁:“徐总,走了这么久,喝点热水吧?我自己泡的桂花乌龙,还温着。”
体贴,周到,极具杀伤力。
徐莹洁刚要说谢谢,四道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陆璟琛:“我让助理订的鲜榨果汁和功能性饮料到了,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更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指向巷口,果然有个穿着“陆氏集团”logo衣服的人提着箱子走来)
顾夜:“洁哥!喝这个!我代言的0糖0卡气泡水!新品!清爽解渴!”(变戏法似的从自己背包里掏出好几瓶)
韩阳:“晨露初曦,最宜润喉。我带了今春的明前龙井,用便携茶具冲泡,徐小姐可要一试?”(已经开始优雅地摆弄他那套小巧精致的茶具)
秦屿:“……”他什么都没说,直接走到旁边一个小卖部,买了一瓶最冰镇的、瓶身还挂着水珠的海市老牌橘子汽水,“砰”一声撬开瓶盖,递到徐莹洁面前,眼神仿佛在说:“跟他们那些花里胡哨的比,这个才最解渴!”
徐莹洁看着眼前几乎能开个小卖部的各式饮品,陷入了沉默。她感觉自己不是来考察的,是来参加“饮品品鉴大会”的。
宋清远看着这四位“护法”如临大敌、各显神通的场面,先是一愣,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带着些许无奈的微笑,默默收回了自己的保温杯。
一整天的考察,就在这种时而专业深入、时而鸡飞狗跳、时而醋意弥漫的诡异氛围中结束了。成果颇丰,笑料十足,徐莹洁身心俱疲。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被太多人“关心”,有时候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而这场围绕着她无声展开的“雄竞”,显然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