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名声大噪-《四合院:饭盒?喂狗也不喂秦淮如》

  马华正好端着一盆刚出锅的菜出来,听到胖子的话,也笑着对众人接口,语气充满自豪:

  “没错,是何主任的秘方,何主任说了,工人兄弟们干活辛苦,伙食上不能亏待大家。

  这秘方,就是专门为大锅菜改良的,以后啊,咱们轧钢厂的伙食标准,得往上提一提。”

  刘岚一边擦着桌子,一边也喜滋滋地补充:“何主任心系咱们工人,这刚上任,就想着法子让大家吃好。

  这秘方,他自己都没藏着掖着,拿出来让大伙儿都受益,这样的好主任,上哪找去?”

  二食堂的工人们听得清清楚楚,顿时炸开了锅!

  “嚯!原来是何主任的秘方?”

  “傻柱……不,何主任,牛逼啊!”

  “我说呢,怎么几个食堂的菜都变好吃了,原来是何主任的功劳!”

  “秘方都贡献出来了?何主任大气,真为咱们工人着想。”

  “以后有口福了,跟着何主任干,错不了。”

  “何主任好样的、好榜样。。”

  “……”

  赞美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工人们脸上洋溢着吃到好饭的满足感和对何雨柱由衷的敬佩与感激。

  何主任的名号,在这一顿午饭之间,彻底响彻了整个红星轧钢厂。

  不再是抓敌特的英雄,更是实实在在改善了他们伙食的贴心好领导。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其他食堂。

  一、三、四、五食堂的工人们也很快知道了“秘方”和“何主任”的名字。

  “原来是何雨柱主任的秘方。”

  “难怪!我说怎么突然变好吃了。”

  “何主任这人,能处,办实事儿。”

  “抓敌特是好汉,管食堂也是好手,服了。”

  一时间,各个食堂的用餐区,议论的中心都变成了“何雨柱”和他神奇的“蜜汁调料”。

  工人们吃得香,夸得也真心实意。

  何雨柱的形象,从高高在上的“英雄主任”,瞬间变得接地气、有人情味儿起来。

  人群中。

  许大茂端着饭盒,里面是同样变得可口的大锅菜。

  他听着周围对何雨柱铺天盖地的赞美,脸色铁青,嫉妒得心都在滴血。

  傻柱怎么会那么容易得到众人的爱戴,他不服,自己不会输给傻柱的,今天下午自己就和娄半城的女儿扯证了。

  自己也会很快当官。

  “妈的,不就是点破调料吗?显摆什么?收买人心。”

  他心里咒骂着,恨恨地扒拉着饭菜,却怎么也压不下心头的邪火,大口大口的吞咽饭菜。

  傻柱这风头,出得也太大了,连他妈的大锅菜都能让他玩出花儿来。

  自己当官了,也要干出一番政绩出来。

  ……

  厂部办公室:

  李怀德站在窗边,正好能看到厂区道路上涌动的人流和各个食堂门口的热闹景象。

  秘书刚刚兴奋地向他汇报了食堂“盛况”和工人们对何雨柱的如潮好评。

  李怀德端着茶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看着二食堂的方向,眼神深邃。

  “蜜汁调料?改善大锅菜?”

  “何雨柱啊何雨柱……你给我的惊喜,真是一个接一个,看来,把你放在食堂,是屈才了?

  不……这步棋,似乎下对了,民心所向,这根基……打得够快,够稳!”

  他抿了一口茶,眼中精光闪烁,一个更大胆的计划轮廓,在他心中愈发清晰。

  二食堂,主任办公室:

  何雨柱没有去用餐大厅感受那热烈的气氛。

  他坐在办公室里,听着一阵高过一阵的、夹杂着他名字的欢呼和赞美。

  他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嘴角微微向上弯起一个几不可察的弧度。

  开局第一步,这“蜜汁调料”的棋,落子有声,效果……远超预期。

  民心,是基础,也是最好的护身符。

  接下来,该走第二步了。

  他目光扫过桌上的日历,周末……越来越近了,还真有些期待可人儿。

  可惜,今天是星期二。

  不过,现在官已经当这么大了,该去实施自己的计划,他可没有忘记的异菜榜,这才是自己的根本。

  自己如今是食堂主任,有权利,也有权限去其他省出差,至于任务,还不是自己来定。

  ……

  厂长办公室。

  何雨柱恭敬地打招呼,“李哥。”

  “柱子?来来来,坐!”

  李怀德放下笔,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正想找你呢。食堂那边反响非常好,工人同志们干劲都足了,你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得漂亮。”

  “谢谢李哥夸奖,都是我应该做的。”

  何雨柱谦虚了一句,随即切入正题,“厂长,我今天来,是有个想法,想跟您请示一下。”

  “哦?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李怀德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何雨柱语气恳切:“李哥我想去闽省一趟,最近我想研究新菜品,要用到海鲜,而我们四九城没有。”

  新菜品?

  这让李怀德想到了玄黄菜,药膳也不过如此。

  “嗯,想法不错。”

  “开发新菜品,这是好事儿,不过……这些食材,让采购科去办不就行了?还用你亲自跑一趟?”

  等的就是这句话。

  何雨柱脸上露出一丝“专业”的认真:“李哥,你有所不知,好的食材,尤其是这些地域性强的特产,讲究一个‘地道’和‘时令’。

  采购科去,很可能买到的是次品或者存放过久的陈货。

  而且,开发新菜,需要对食材的特性有最直接的感受,对当地的做法也要有所了解。

  光靠看书本资料和听人描述,很难把握精髓。

  我想亲自去一趟闽省的原产地,实地考察、挑选最优质的货源。

  这样才能保证带回来的东西和开发出的菜品,都是最顶级的,最好的食膳。”

  李怀德:“柱子!你说真的?”

  “千真万确,有些海鲜要特定时节采摘的才有效才新鲜。” 何雨柱语气笃定。

  李怀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有些期待了,何雨柱这新研究的菜式。

  玄黄菜功效如此逆天,这新菜式没道理不逆天。

  他立刻拉开抽屉,拿出介绍信和钢笔,刷刷刷地写了起来,嘴里还念叨着:“单位介绍信……我这就给你开。

  以厂里派你外出考察学习、引进新食材的名义,时间……给你开半个月,够不够?”

  “够了,厂长,半个月足够了!”

  何雨柱心中一定,其实根本就用不了半个月,慢则一周,快则三五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