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同种子,一旦破土,便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
苏亦承左腿的康复进程,在那一厘米的抬腿之后,仿佛按下了加速键。
虽然距离健步如飞还遥遥无期,但一些质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他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左腿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够完成的自主活动幅度也越来越大。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陆文生的搀扶和肘拐的辅助下,他“行走”的距离从房间内延伸到了廊下,甚至能在阳光晴好时,被陆文生半扶半抱着,极其缓慢地挪到庭院中的石凳上小坐片刻。
每一次微小的突破,都让苏亦承眼中的光芒更盛一分。
这天,陆文生从镇上带回了一个消息。
省里组织了一个基层干部交流学习团,要去邻省几个乡村振兴示范点考察,为期一周,镇里有一个名额。
老书记特意找陆文生谈了话,意思很明确,希望他能去。
这不仅是一次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更是对他这个新晋副镇长能力的一种认可和培养。
晚上,陆文生一边帮苏亦承做睡前按摩,一边语气平淡地提起了这件事。
“……大概就是下月初。”他最后总结道,手下动作不停,力道均匀地按压着小腿肌肉。
苏亦承靠在床头,安静地听着。
他能感觉到陆文生语气里那丝几不可察的迟疑。
他知道,陆文生心动了。
对于一心扑在金饰村、永安镇发展上的陆文生而言,这样的机会无疑是宝贵的。
但他更知道,陆文生的迟疑是因为自己。
“去。”苏亦承几乎没有犹豫,开口打断了陆文生的按摩,抓住他的手腕,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你必须去,文生。”
陆文生抬起头,对上他清亮而认真的眼睛。
“这是个好机会。”苏亦承继续说道,语气平稳而有力,“你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把好的经验带回来。咱们金饰村,咱们永安镇,不能总是闭门造车。”
他顿了顿,嘴角牵起一个安抚的弧度,“至于我,你不用担心。毛豆和老陈叔他们都在,我现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多了很多,一周时间,很快的。”
他说得轻松坦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或不快。
他是真心为陆文生考虑,也为他们共同关心的这片土地考虑。
陆文生沉默地看着他,深邃的眼眸里情绪翻涌。
他看到了苏亦承眼中的真诚、支持,以及那份日益增长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立和力量。
他的苏亦承,是能够理解他、支持他,甚至推动他前行的伴侣。
过了好一会儿,陆文生才反手握住苏亦承的手,低沉地应了一声:“好。”
他没有说谢谢,也不需要。
他们之间,早已超越了客套的范畴。
“那我跟老书记回复。”陆文生说着,重新开始按摩,只是这次的力道,似乎比刚才更轻柔了些,“我会把家里都安排好,每天给你打电话。”
“嗯。”苏亦承放松地靠回去,闭上眼睛,感受着他指尖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记得多拍点照片回来。”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陆文生一边更加细致地照料苏亦承的康复,一边开始为出差做准备。
他不仅将未来一周苏亦承的饮食、用药、训练计划事无巨细地列成清单交给毛豆和老陈叔,还反复确认了家里各种设施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苏亦承看着他忙碌,心中没有丝毫即将分离的不安,反而充满了对陆文生此行收获的期待。
他知道,他们的根在这里,但目光应该投向更远的地方。
出发前夜,陆文生将行李最后检查了一遍。
苏亦承操控轮椅来到他身边,将一个小巧的、充满电的随身电源塞进他的行李侧袋。
“路上用。”苏亦承说。
陆文生看着那个小巧的玩意,眸光微动,点了点头。
夜深了,两人并肩躺在床上。
月光如水,透过窗户洒进室内。
“等我回来,”陆文生在黑暗中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你应该就能尝试用单拐了。”
这不是询问,而是基于对苏亦承恢复情况的精准判断和全然的信心。
苏亦承在黑暗中笑了起来,侧过身,面向陆文生,尽管看不清他的脸,却能感受到他平稳的呼吸和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
“好,”他轻声回应,带着同样的笃定,“我等你回来验收。”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与共同前行。
南风温柔,夜色宁静,将这份彼此支撑、共同成长的情感,酝酿得愈发醇厚。
苏亦承左腿的康复进程,在那一厘米的抬腿之后,仿佛按下了加速键。
虽然距离健步如飞还遥遥无期,但一些质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他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左腿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够完成的自主活动幅度也越来越大。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陆文生的搀扶和肘拐的辅助下,他“行走”的距离从房间内延伸到了廊下,甚至能在阳光晴好时,被陆文生半扶半抱着,极其缓慢地挪到庭院中的石凳上小坐片刻。
每一次微小的突破,都让苏亦承眼中的光芒更盛一分。
这天,陆文生从镇上带回了一个消息。
省里组织了一个基层干部交流学习团,要去邻省几个乡村振兴示范点考察,为期一周,镇里有一个名额。
老书记特意找陆文生谈了话,意思很明确,希望他能去。
这不仅是一次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更是对他这个新晋副镇长能力的一种认可和培养。
晚上,陆文生一边帮苏亦承做睡前按摩,一边语气平淡地提起了这件事。
“……大概就是下月初。”他最后总结道,手下动作不停,力道均匀地按压着小腿肌肉。
苏亦承靠在床头,安静地听着。
他能感觉到陆文生语气里那丝几不可察的迟疑。
他知道,陆文生心动了。
对于一心扑在金饰村、永安镇发展上的陆文生而言,这样的机会无疑是宝贵的。
但他更知道,陆文生的迟疑是因为自己。
“去。”苏亦承几乎没有犹豫,开口打断了陆文生的按摩,抓住他的手腕,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你必须去,文生。”
陆文生抬起头,对上他清亮而认真的眼睛。
“这是个好机会。”苏亦承继续说道,语气平稳而有力,“你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把好的经验带回来。咱们金饰村,咱们永安镇,不能总是闭门造车。”
他顿了顿,嘴角牵起一个安抚的弧度,“至于我,你不用担心。毛豆和老陈叔他们都在,我现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多了很多,一周时间,很快的。”
他说得轻松坦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或不快。
他是真心为陆文生考虑,也为他们共同关心的这片土地考虑。
陆文生沉默地看着他,深邃的眼眸里情绪翻涌。
他看到了苏亦承眼中的真诚、支持,以及那份日益增长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立和力量。
他的苏亦承,是能够理解他、支持他,甚至推动他前行的伴侣。
过了好一会儿,陆文生才反手握住苏亦承的手,低沉地应了一声:“好。”
他没有说谢谢,也不需要。
他们之间,早已超越了客套的范畴。
“那我跟老书记回复。”陆文生说着,重新开始按摩,只是这次的力道,似乎比刚才更轻柔了些,“我会把家里都安排好,每天给你打电话。”
“嗯。”苏亦承放松地靠回去,闭上眼睛,感受着他指尖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记得多拍点照片回来。”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陆文生一边更加细致地照料苏亦承的康复,一边开始为出差做准备。
他不仅将未来一周苏亦承的饮食、用药、训练计划事无巨细地列成清单交给毛豆和老陈叔,还反复确认了家里各种设施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苏亦承看着他忙碌,心中没有丝毫即将分离的不安,反而充满了对陆文生此行收获的期待。
他知道,他们的根在这里,但目光应该投向更远的地方。
出发前夜,陆文生将行李最后检查了一遍。
苏亦承操控轮椅来到他身边,将一个小巧的、充满电的随身电源塞进他的行李侧袋。
“路上用。”苏亦承说。
陆文生看着那个小巧的玩意,眸光微动,点了点头。
夜深了,两人并肩躺在床上。
月光如水,透过窗户洒进室内。
“等我回来,”陆文生在黑暗中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你应该就能尝试用单拐了。”
这不是询问,而是基于对苏亦承恢复情况的精准判断和全然的信心。
苏亦承在黑暗中笑了起来,侧过身,面向陆文生,尽管看不清他的脸,却能感受到他平稳的呼吸和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
“好,”他轻声回应,带着同样的笃定,“我等你回来验收。”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与共同前行。
南风温柔,夜色宁静,将这份彼此支撑、共同成长的情感,酝酿得愈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