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秘阁探幽-《在灭世前当神医》

  沉重的青铜门轴发出悠长而艰涩的呻吟,如同推开了一扇尘封千载的时光之门。一股混合着陈年墨香、樟木气息与淡淡霉味的奇异气流,随着缓缓开启的门缝扑面而来,带着沉淀了无数岁月的厚重与冰冷。

  门内,并非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一片幽深、静谧到令人心悸的黑暗。唯有几盏镶嵌在墙壁上的长明琉璃灯,散发着微弱而恒定的青白色冷光,勉强勾勒出庞大的空间轮廓。高耸至穹顶的乌木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一排排、一列列,向着黑暗深处无限延伸。书架上密密麻麻堆叠着的,并非寻常书册,而是形态各异的古老载体:厚重的竹简被丝绳捆扎,成堆码放;古朴的帛书卷轴盛于檀木函中,层层叠叠;泛黄脆弱的纸页被精心托裱在硬木夹板内;甚至还有刻画着奇异符号的龟甲兽骨、铭刻着古老文字的青铜板片…空气仿佛凝固,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只有尘埃在微弱的光柱中无声飞舞。

  这便是大胤王朝乃至前朝珍藏天下秘典的圣地——天禄阁。林玄与秦越人,在太子萧景琰亲自签发的金漆手令和一位沉默寡言、眼神锐利如鹰的老太监(掌阁太监王瑾)引领下,终于踏入了这片被皇家气运与古老禁制层层守护的智慧坟茔。

  “二位先生,请。” 王瑾的声音干涩沙哑,如同砂纸摩擦。他手中提着一盏特制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宫灯,光线只能照亮身周数尺之地,更远处依旧被深邃的黑暗吞噬。“阁中书册,皆按‘天、地、人、神、灵、兵、法、医、卜、杂’十部归类。医卜星象之属,在‘灵’部深处。请紧随老奴,万勿触碰非请之书,亦不可擅动灯火。” 他的目光在秦越人腰间的金针囊和林玄看似空无一物的双手上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踏入书海,脚下是冰凉坚硬的金砖,每一步都发出轻微的回响,在寂静中被放大。空气中弥漫的“文华之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林玄识海中的《素问》玉简早已不再仅仅是悸动,而是如同苏醒的活物,散发出温润而急切的青色光晕,在他意念深处无声地嗡鸣、指引!那感应指向黑暗深处,比他在外间感应时更加清晰、更加迫切!

  王瑾引着两人在巨大的书架迷宫中穿行。光线所及之处,是浩瀚典籍构成的沉默森林。秦越人锐利的目光扫过那些古老的标签:“《神农本草经》古帛本”、“《难经》金匮石刻拓片”、“《灵枢·九针十二原》玉版残篇”…每一件都足以让外界医者疯狂!但他强压下心头的震撼,目光紧紧追随着林玄。他看出,林玄的脚步并非完全跟随王瑾,而是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在黑暗中循着某种无形的路径,目标极其明确。

  终于,在“灵”部最深处,一处被巨大书架三面环抱的幽静角落,林玄停下了脚步。这里的光线更加昏暗,空气也似乎更加阴冷。他的目光,牢牢锁定了书架最上层一个毫不起眼的乌木匣子。那匣子古朴无华,没有任何标记,蒙着厚厚的灰尘。

  “是它!” 林玄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指向那木匣。识海中的玉简光芒已炽烈到顶点,嗡鸣声如同实质的呼唤!

  王瑾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惊异。这天禄阁藏书浩如烟海,便是他这守阁数十年的老奴,也不敢说尽知其位。这年轻人,如何能如此精准地找到这蒙尘之物?他默不作声地取来一架特制的高梯,动作轻巧得如同狸猫,攀爬上去,小心翼翼地拂去匣上厚厚的积尘,将木匣取下。

  木匣开启,并无宝光四射。里面静静躺着的,是三件物品:

  1. 一块残缺的深青色玉板: 约莫两尺长,一尺宽,厚约半寸。边缘断裂处光滑圆润,显然是被外力击碎。玉质温润内敛,非金非石,触手生温。板面上并非雕刻文字,而是布满了无数细密到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天然生成的玄奥纹路!这些纹路并非静止,在微弱光线下,竟隐隐流转着极其淡薄、却精纯无比的青碧色生命气息!林玄识海中的玉简与之共鸣,青光流转,他瞬间明悟——此乃《太素》残篇!非是文字记载,而是天地生成、蕴含生命本源奥秘的“道纹”载体!其珍贵程度,远超想象!

  2. 一卷色泽暗沉、薄如蝉翼的银灰色金属箔片: 卷轴形式,展开后约有尺半见方。箔片不知是何金属所制,轻盈坚韧,散发着淡淡的星辰冷光。其上以极其纤细、闪烁着微芒的金线,蚀刻着密密麻麻的经络穴位图!这图谱与现存的《甲乙经》图谱截然不同!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走向更加繁复玄奥,如同星河运转!更标注了数百个闻所未闻、闪烁着微光的“隐穴”节点!每一处穴位的标注旁,都伴有极其微小的古篆注释,阐述其勾连星辰、引动天地元气的玄妙作用!秦越人只看了一眼,便觉心神剧震,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人体宇宙奥秘的新大门!这绝非人间医者所能绘制的图谱!

  3. 数张颜色枯黄、边缘破碎的古老兽皮: 兽皮上的文字并非墨书,而是用一种暗红色的、仿佛干涸血液的颜料书写,透着一股苍凉悲壮的气息。文字极其古老,形如蝌蚪鸟迹,林玄和秦越人皆不识得。但奇异的是,当林玄的目光落在其上,识海中的《素问》玉简微微一颤,一股温和的意念流涌出,竟将那晦涩的古文在他意念中自动“翻译”成了可理解的片段信息!

  王瑾默立一旁,如同石雕,只负责守护,绝不窥探。

  林玄深吸一口气,将意念沉入那兽皮古卷传递的信息洪流中。刹那间,宏大而破碎的画面与信息涌入他的脑海:

  · 五帝争锋,神魔并起: 画面中,天地并非如今模样。苍穹高远,大地广袤,元气充盈如海。有伟岸身影(五帝?)驾驭神龙火凤,移山填海,划分疆域;亦有狰狞巨魔自九幽地底爬出,吞吐毒瘴,役使妖兽,涂炭生灵!战争并非凡俗之争,而是法则的碰撞,神通的绞杀!大地崩裂,江河倒流,星辰摇落!

  · 天柱倾塌,法则崩坏: 画面核心,聚焦于天地四极,矗立着四根支撑天地、沟通寰宇的擎天巨柱——天柱!其材质非金非玉,流光溢彩,蕴含着维系世界平衡的至高法则!然而,在一场无法想象的、波及天地四极的恐怖大战中,一根位于西方、最为古老恢弘的天柱,被某种无法理解的、缠绕着毁灭黑气的巨力击中!伴随着响彻寰宇的哀鸣,那根天柱…崩塌了!如同玉山倾倒,星辰陨落!刹那间,天穹撕裂出巨大的、流淌着混沌气息的伤口(法则伤口)!大地板块移位,火山喷发,洪水滔天!原本充盈有序的天地元气(五运六气)变得狂暴混乱,急剧衰减!清浊之气分离,神魔通道断绝(绝地天通),生灵陷入前所未有的浩劫!

  · 余波与残留: 天柱崩塌的余波席卷整个天地。画面最后,聚焦于那崩塌的天柱废墟深处,似乎有粘稠如墨、散发着无尽恶念与吞噬欲望的污秽黑气(幽影之源?)自混沌伤口中渗出,如同跗骨之蛆,侵蚀着破碎的世界法则根基…而那崩塌的废墟本身,则化作了后世传说中的禁忌绝地——葬龙渊、归墟海眼、白骨荒原…

  信息洪流戛然而止。林玄猛地睁开眼,脸色苍白,额头渗出细密冷汗,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亲身经历了那场毁天灭地的浩劫!秦越人见他神色有异,立刻上前一步,一股精纯平和的真气渡入其体内,助他稳定心神。

  “林兄?如何?” 秦越人低声问道,眼中充满关切与凝重。他虽未直接读取信息,但从林玄的反应和那兽皮卷轴散发的苍凉悲意,已感事情非同小可。

  林玄定了定神,眼中残留着震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秦兄…我们…我们可能找到了天地异变、五运六气失衡的…源头!上古…天柱倾塌!法则崩坏!幽影…可能便源自那崩塌废墟的深处!” 他简要将兽皮中记载的天柱倾塌传说和引发的后果告知秦越人。

  秦越人闻言,瞳孔骤然收缩!饶是他心志坚毅如铁,也被这颠覆性的上古秘辛惊得心神剧震!葬龙渊的幽影裂缝、河洛府的影疫、乃至当前天地间失衡的五运六气…一切仿佛都有了贯穿古今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联系!

  “《太素》残板,蕴含生命本源之秘…《甲乙经》金箔,直指星辰经络之奥…再加上这记载天柱倾塌、法则伤口的兽皮古卷…” 秦越人看着木匣中的三件至宝,声音凝重无比,“林兄,此三物,恐怕已非简单的医道传承,而是关乎此方天地根本奥秘的钥匙!”

  林玄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那《太素》残板。他尝试着将一丝极其微弱的意念,小心翼翼地探向玉板。这一次,不再是外界的意念入侵,而是源自同源玉简的共鸣呼唤!

  嗡——

  《太素》残板上的玄奥纹路骤然亮起!青碧色的生命光华如同水波般流淌起来!不再是抗拒,而是一种久别重逢般的欣喜!一股庞大、精纯、蕴含着无限生机造化之意的信息流,如同温和的暖流,主动涌向林玄的意念!并非具体的文字功法,而是关于“精、气、神”三者如何更深层次地与天地元气、与星辰之力、甚至与那冥冥中维系世界的法则本源相感应的玄妙意境!许多《素问》中晦涩难明的篇章(如《宝命全形论》、《八正神明论》),此刻竟豁然开朗,有了全新的、更深邃的理解!他停滞已久的修为瓶颈,竟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

  收获巨大!然而,林玄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更加沉甸甸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天柱倾塌的伤口仍在,幽影的污染如同附骨之疽,皇甫明与那更深的幽影阴影潜伏暗处。手中这三件得自天禄阁的至宝,不仅是无价的传承,更是沉重的使命。

  他小心地将三件宝物重新放入乌木匣中。王瑾默默上前,合上匣盖,依旧一言不发,但看向林玄的目光深处,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走出天禄阁厚重青铜门的那一刻,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身后,是尘封的历史与无尽的智慧;前方,是危机四伏的现实与莫测的未来。林玄与秦越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燃烧的火焰与凝重的决心。

  秘阁探幽,揭开的不仅是尘封的典籍,更是一个关乎天地存续的古老伤口。西行之路的目标,已然无比清晰——崩塌的西方天柱废墟,法则伤口的根源之地,幽影的巢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