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长乐宫光洁的地面上,驱散了些许连日来的阴霾,却驱不散弥漫在宫人心头的沉重与不安。
朱秀宁早已起身,坐在梳妆台前,由心灵手巧的冬雪为她梳理发髻。她今日并未穿着繁复华丽的宫装,而是换上了一身颇为特别的服饰——一件月白色云纹绉纱道袍,腰系玄色丝绦,头戴一顶小巧的沉香木道冠,手持一柄白玉拂尘。这身打扮,褪去了几分公主的雍容华贵,却平添了几分出尘飘逸的气质,宛如一位从仙境降临、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仙真,眉宇间却又隐隐流露出一丝属于天家贵胄的威仪,形成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风韵。
张绥之站在一旁,看着镜中朱秀宁的装扮,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与疑惑,忍不住问道:“宁儿,你今日这身打扮是……?”
朱秀宁从镜中看到他困惑的样子,唇角微扬,勾起一抹狡黠而神秘的弧度,轻摆拂尘,笑道:“傻小子,这你就不懂了吧?陛下近年来醉心修道,希求长生,对这丹道玄门之事颇为推崇。我这般打扮,既是投其所好,显得姐弟同心;二来嘛……这身行头宽松自在,行动方便,待会儿若有什么‘热闹’可看,也免得束手束脚。至于第三嘛……” 她拖长了语调,凤眸流转,瞥了张绥之一眼,“等到了地方,你自然就知道了。”
张绥之恍然,心中暗赞朱秀宁心思缜密。正说话间,秋棠捧着几套宫女服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朱秀宁转头对张绥之道:“绥之,还有个麻烦事。你昨日穿着太监服饰随我去乾清宫,皇弟已然见过。今日若再以此装扮随行,难免惹他生疑,以为你我形影不离,反倒不美。”
张绥之一怔,这确实是个问题:“那……我该如何是好?总不能隐身吧?”
朱秀宁眼中狡黠之色更浓,上下打量着张绥之,掩口笑道:“隐身自然不能。不过嘛……我们绥之弟弟生得这般俊俏,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若是换上女装,稍作打扮,想必也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儿呢!”
“什么?!”张绥之闻言,如遭雷击,俊脸瞬间涨得通红,连连摆手,“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宁儿休要胡闹!我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岂能作此女儿态?成何体统!”
“哎呀,事急从权嘛!”秋棠也在一旁捂嘴偷笑,帮腔道,“张大人,您就委屈一下嘛!也是为了查案需要呀!”
冬雪虽然依旧表情清淡,但眼中也难得地闪过一丝笑意,默默地将一套湖蓝色绣折枝玉兰的宫装和配套的头面首饰放到了桌上。
朱秀宁起身,走到张绥之面前,伸出纤纤玉指,轻轻抬起他滚烫的下巴,眼中带着戏谑和不容拒绝的意味:“怎么?绥之弟弟是怕扮了女装,就不俊了?还是……怕被那些秀女比了下去?放心,有姐姐们在,定把你打扮得比真姑娘还漂亮!” 说着,对秋棠、冬雪使了个眼色。
秋棠、冬雪会意,立刻笑嘻嘻地一拥而上。秋棠负责按住挣扎的张绥之,冬雪则手脚麻利地开始解他的外袍。张绥之还要反抗,朱秀宁却叉腰佯怒道:“怎么?连姐姐的话都不听了?这可是为了正事!再乱动,我可要生气了!”
张绥之见她柳眉倒竖,虽知是假,却也心中一虚,加上双拳难敌四手,尤其还是两位“武功高强”的姑娘,只得哀叹一声,任命般地闭上了眼睛,任由她们摆布,心中悲呼:“想我张绥之,好歹也是新科进士,天子门生,如今竟要……唉!”
一时间,寝殿内充满了女子们的嬉笑声和张绥之无奈的抗议声。秋棠和冬雪显然对此道极为熟练,手脚利落。先是褪去他的男子衣冠,换上柔软的中衣和衬裙,然后开始为他敷粉描眉。张绥之皮肤本就白皙,五官清俊,线条柔和,略施粉黛后,竟真减少了几分阳刚,平添了几分清丽。秋棠又用细笔蘸了淡淡的胭脂,小心地晕染在他的唇上颊边。冬雪则为他梳理头发,巧妙地盘了一个未出室宫女常见的双环髻,插上几支素雅的珠花和一支点翠蝴蝶簪。
最后,套上那身略显紧窄的湖蓝色宫装,系好丝绦。秋棠还坏心眼地在他耳垂上夹了一对小巧的珍珠耳坠(无耳洞用夹的)。
“大功告成!”朱秀宁拍手笑道,拉着浑身僵硬、面红耳赤的张绥之走到一人高的琉璃镜前。
张绥之忐忑地睁开眼,看向镜中——只见镜中人,云鬓花颜,眉如远山,目似秋水,唇若涂朱。湖蓝色的宫装衬得“她”肌肤胜雪,腰肢被束得盈盈一握。若非身高比寻常女子略高,喉结微微凸起,以及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属于男子的别扭与窘迫,活脱脱便是一位清冷出尘、我见犹怜的绝色佳人!
“如何?绥之‘妹妹’?可还满意?”朱秀宁绕着他转了一圈,笑得花枝乱颤。
张绥之看着镜中陌生的自己,羞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结结巴巴地道:“宁……宁儿!你……你们……这……这像什么样子!”
“像极了!”秋棠笑嘻嘻地道,“保管没人认得出来!张……哦不,是‘绥儿’姑娘,待会儿可要跟紧殿下,莫要走丢了!”
一番笑闹过后,众人收拾心情。朱秀宁神色一正,对秋棠、朱槿和素蘅吩咐道:“今日我们三人前去西苑,宫中事宜交由你们打理。切记我昨夜之言,紧闭宫门,无我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你三人务必同进同出,绝不可落单!这把短铳留给你们防身。” 她将另一把备用的精致手铳交给最为稳重的秋棠,再三叮嘱。
秋棠三人也知道事态严重,郑重接过,齐声应道:“殿下放心!奴婢等定当谨守宫规,绝不给贼人可乘之机!”
安排妥当,朱秀宁手持拂尘,冬雪捧着一个小巧的锦盒(内装可能用到的物品),张绥之则低眉顺眼、浑身不自在地跟在最后,三人出了长乐宫,乘坐早已备好的软轿,一路向西苑行去。
这是张绥之第一次踏入皇家禁苑西苑。与紫禁城那规整肃穆、充满权力压迫感的宫殿群不同,西苑完全是另一番天地。轿子穿过重重宫门,视野豁然开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浩瀚无垠的太液池。池水澄碧,烟波浩渺,在初夏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着万点金鳞。北海、中海、南海三海相连,水光潋滟,碧波千顷,天空的湛蓝与白云清晰地倒映在如镜的池面上,与岸边那已开始泛黄的垂柳丝绦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巨大的天然画卷。
几只装饰华丽的官船静静地停靠在汉白玉砌成的码头边,更有一些小太监和宫女撑着轻盈的乌篷小船,在田田的荷叶与初绽的荷花间灵活穿行,采摘着新鲜的莲蓬,惊起几只栖息的水鸟,振翅飞向湛蓝的天空,留下清脆的鸣叫。远处的琼华岛上,元朝遗存的太湖石叠嶂嶙峋,造型奇崛,在茂密葱郁的林木掩映中,一座巍峨的宫殿——广寒殿,若隐若现,如同仙境楼阁,俯瞰着这片皇家园林与远处的紫禁城。
空气中弥漫着水汽的清新、荷花的淡雅和草木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池畔芦苇丛生,时有羽毛艳丽的水禽探出头来。在一些林木尤其茂盛幽静之处,甚至能看到苑中豢养的丹顶鹤悠然踱步,体态优雅;还有几只梅花鹿,警觉地竖着耳朵,在树荫下觅食,见到车驾经过,便敏捷地跳开隐匿。相比于紫禁城的庄严肃杀,这里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灵秀之气,仿佛一处被隔离开来的世外桃源。
三人弃轿登舟,乘坐一艘小巧精致的画舫,向着南海中心的岛屿驶去。船行碧波上,清风拂面,荷香阵阵,张绥之虽身着女装,十分别扭,但也被这美景所吸引,暂时忘却了尴尬。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南海的昭和殿。此殿建于明天顺年间,周围种植了无数芙蓉(即荷花),此时正值初夏,虽未到盛花期,但已是碧叶接天,无数花苞亭亭玉立,蓄势待放,景色极为优美清幽,确实是进行一些私密活动的理想场所。
画舫靠岸,早有在此等候的、同样身着道袍的宫女太监迎上前来,见到朱秀宁这般“仙姑”打扮,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纷纷跪倒行礼,齐声高呼:“奴婢(才)等参见长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声音在空旷的水面上传开,带着几分玄门的清寂。
朱秀宁手持拂尘,微微颔首,语气平淡中带着威严:“平身吧。陛下可到了?”
一名为首的年长道装太监躬身回道:“回殿下,陛下已在殿内斋室静候,吩咐殿下到了,可直接入内。”
朱秀宁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手持拂尘,步履从容地踏着青石阶,向那座掩映在芙蓉丛中的精美殿宇走去。冬雪捧着锦盒紧随其后。张绥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那身该死的裙装和脸上脂粉的黏腻感,低眉顺眼,迈着尽可能“婀娜”的步伐(他自以为),跟在冬雪身后,心中却是警铃大作,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四周的一切——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处景物,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线索或危机。
昭和殿,到了。一场看似风雅,实则暗流汹涌、杀机四伏的“选秀”,即将在这片人间仙境中拉开序幕。而男扮女装的张绥之,将成为这局中,一个谁也未曾预料到的变数。
踏入昭和殿,一股混合着名贵沉香、陈旧木料和淡淡墨香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殿内光线经过精心设计,不似外间明亮,反而带着一种幽玄静谧的氛围。蟠龙鎏金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起,如丝如缕,在透过琐文窗棂投射下的、被切割成细碎光斑的午后阳光中,织成一片淡金色的、若有若无的纱幕,为整个殿堂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御榻设在大殿北侧的高台之上,铺陈着柔软昂贵的云锦坐褥。年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并未穿着正式的龙袍,而是换上了一身象征清修的道门青袍,松散地系着丝绦,正斜倚在一张紫檀木雕花的贵妃榻上,姿态慵懒中透着一丝属于帝王的闲适与掌控感。午后的光晕恰好落在他身旁的紫檀平头案上,案上一只天青釉的钧窑笔洗,在光线下流淌着如梦似幻的霞光色彩,与殿内沉静的基调形成奇妙的对比。
东侧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摹本,画工精湛,色彩绚丽依旧。三清祖师神像衣袂飘飘,宝相庄严,在摇曳的光影中,仿佛下一刻就要御风而去,降临凡尘。数名身着深色贴里、如同泥塑木雕般的宦官,垂手侍立在巨大的蟠龙金柱投下的阴影里,连呼吸都微不可闻,最大限度地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脚下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清晰地倒映着殿顶那繁复华丽、象征着皇权的蟠龙藻井图案,营造出一种天宇倒悬、人神交织的幻觉。整个大殿寂静无声,唯有角落一座西洋进贡的铜镀金珐琅自鸣钟,发出规律而轻微的“滴答”声,仿佛在丈量着这位少年天子修仙问道、却又充满世俗欲望的辰光。
朱厚熜一眼便看到了身着道袍、手持拂尘、宛如仙姑临凡的皇姐朱秀宁,眼中顿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脸上露出了毫无掩饰的、如同孩童得到心爱玩具般的开心笑容。他立刻从榻上坐起,朝着朱秀宁招手,语气亲昵:“阿姐!你来了!快,到朕身边来坐!” 他拍了拍自己榻边的空位。
朱秀宁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属于姐姐的温柔与一丝方外之人的超然笑意,步履轻盈地走上丹陛,在朱厚熜指定的位置坐下,将拂尘置于膝上。她刚坐定,朱厚熜便如同儿时般,毫无帝王架子地、自然而亲昵地将头枕在了她并拢的双腿上,仰面看着她,笑嘻嘻地道:“阿姐这般打扮,真真是好看!恍若九天玄女下凡,朕这昭和殿,都因阿姐而蓬荜生辉了!”
朱秀宁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替他理了理额前一丝不羁的发丝,动作温柔,语气带着几分宠溺和打趣:“陛下乃是仙体道胎,潜心清修,方能引得紫气东来。臣姐不过是附庸风雅,学个样子,沾沾陛下的仙气罢了。倒是陛下,今日气色红润,神完气足,想必是修行又有精进?却不知……今日是哪几位有仙缘的‘仙姑’,能得蒙陛下青眼,一同参详这双修妙法呢?” 她话语中带着一丝只有姐弟间才懂的戏谑,既恭维了皇帝修道,又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了今日的“正事”。
朱厚熜被皇姐夸得心花怒放,尤其那“双修妙法”四字,更是搔到了他心中的痒处。他得意地笑了笑,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炫耀的口吻道:“阿姐果然懂朕!朕近日研读《黄帝内经》与《素女经》,深感阴阳调和乃天地至理,于修行大有裨益。今日……朕特意让曹大伴精心挑选了三十位根骨清奇、品貌端庄的处子,皆是万里挑一的‘仙姑’胚子!朕打算……从中遴选出五位福缘最深者,日后常伴朕左右,共参大道!” 他说得冠冕堂皇,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却暴露了他真实的意图。
朱秀宁心中暗啐一口“小色鬼”,面上却笑意盈盈,附和道:“陛下圣明!阴阳相济,方能龙虎交泰,金丹可期。臣姐今日定当擦亮眼睛,好好为陛下把关,务必选出那最是灵秀通透、善解人意……嗯,是善于辅佐陛下修行的妙人儿!”
两人说笑间,朱秀宁带来的两名“宫女”——冬雪和男扮女装的张绥之,早已悄无声息地垂首肃立在高台之下的阴影里,与殿中其他宫女太监混在一处,毫不起眼。朱厚熜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皇姐身上,加之张绥之此刻妆容精致,低眉顺眼,身形掩在宽大宫装下,竟真的未曾引起皇帝丝毫留意。
“哈哈哈!好!有阿姐帮朕掌眼,朕就放心了!”朱厚熜开怀大笑,心情极佳,他抬头对侍立在御榻旁的心腹大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曹正钦吩咐道:“曹大伴,时辰差不多了,可以开始了。”
“老奴遵旨。”曹正钦躬身领命,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他转身,面向大殿门口方向,扬声道:“陛下有旨——宣——秀女入殿觐见——!”
旨意一层层传了下去。片刻寂静后,殿外隐约传来环佩叮当、细碎脚步声。旋即,一股浓郁而奇异的香风,率先涌入殿中。这香气并非单一的花香或檀香,而是混合了多种名贵香料、胭脂水粉,甚至带有异域风情的馥郁气息,甜腻醉人,与殿内原本的清幽沉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仿佛瞬间将人从清修幻境拉回了软红十丈的俗世。
朱秀宁端坐榻上,目光平静地望向殿门方向。只见以曹正钦为首,数名太监引导下,一队身着各色华丽衣裙、精心打扮过的年轻女子,迈着细碎的步子,低垂着头,鱼贯而入。她们按照事先排练好的位置,在御榻前丹陛下的金砖地上,整齐地排成了数行。
朱秀宁的目光缓缓扫过这群女子。果然如名册所载,这些女子环肥燕瘦,各具风姿。有出身官宦之家、举止端庄、眉宇间带着书卷气的闺秀;有小家碧玉、眉眼含羞、我见犹怜的少女;更有甚者,其中竟真的混有几位明显带有异域特征的女子!一位身材高挑、深目高鼻、肌肤雪白、着一身火红色胡裙的西域舞姬,尤其引人注目;还有一位穿着色彩斑斓、露出纤细腰肢的南疆女子,手腕脚踝戴着银铃,行动间叮咚作响,充满了野性的魅力。
她们个个屏息凝神,不敢抬头,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紧抿的唇瓣,暴露了内心的紧张与期盼。这三十名女子,如同三十件精心包装的贡品,等待着至高无上的帝王检阅、挑选。她们的命运,将从踏入这座宫殿的那一刻起,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朱秀宁的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冰冷的弧度。好一场“选秀”!好一个“共参大道”!这看似香艳风流的场面之下,不知隐藏着多少龌龊算计与……致命的杀机!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台下阴影中,那个低垂着头、身姿却依旧挺拔的“宫女”。绥之,你,可看出了什么端倪?
而此刻的张绥之,正强压着内心的翻江倒海,借助低头的姿势,用眼角的余光,如同最敏锐的猎鹰般,飞速地扫视着殿内的每一个人,每一处角落,试图从这片锦绣繁华、暗香浮动的表象之下,找出那可能存在的、一丝不和谐的杀意。
昭和殿内,沉香袅袅,气氛微妙。三十名精心挑选的秀女,如同三十朵含苞待放、姿态各异的鲜花,屏息静气地垂首立于丹陛之下,等待着决定她们命运的时刻。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名贵的香料气息,更有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紧张与期盼。
御榻之上,嘉靖皇帝朱厚熜惬意地枕在皇姐朱秀宁的膝上,半眯着眼睛,目光懒洋洋地扫过下方那一张张年轻娇艳的脸庞。他虽年少,但久居帝位,自有一番不怒自威的气度,此刻虽看似闲适,但那审视的目光,依旧让不少秀女感到压力,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朱秀宁手持白玉拂尘,姿态娴雅,目光平静如水,缓缓扫过众女。她并未急于开口,而是任由这份寂静持续了片刻,方才用那清越中带着一丝慵懒磁性的嗓音,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殿内每个人的耳中:
“陛下且看,左首第三位,着月白襦裙的那位姑娘。” 她拂尘微扬,指向一名气质清冷、眉目如画的少女,“此女眉疏目朗,骨骼清奇,颇有林下之风,似是修行有缘之相。只是……这眼神过于清冽,少了些许烟火气,恐不解风情,难以体察圣意,于阴阳调和之道,或有隔阂。”
朱厚熜闻言,顺着她所指望去,见那女子果然气质出众,但神情淡漠,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他微微蹙眉,点了点头:“阿姐所言极是。修仙虽要清心,但亦需懂得人情世故,这般冷美人,侍奉左右,怕是乏味了些。” 言语间,已将那女子排除在外。
朱秀宁微微一笑,拂尘又点向另一名身着鹅黄衫子、体态丰腴、面若银盘的少女:“再看右列第五位,珠圆玉润,笑靥如花,倒是福相,瞧着便让人心生欢喜。只是……这举止略显轻浮,眼神流转过于活络,恐非安分守己之人。陛下清修静地,需的是沉静温婉之伴,此女……似不太相宜。”
朱厚熜仔细打量,见那少女虽努力低着头,但眼波不时悄悄流转,偷眼觑向上方,被他目光一扫,立刻羞红了脸低下头去,更添几分媚态。他心中一动,这本是他平日
朱秀宁早已起身,坐在梳妆台前,由心灵手巧的冬雪为她梳理发髻。她今日并未穿着繁复华丽的宫装,而是换上了一身颇为特别的服饰——一件月白色云纹绉纱道袍,腰系玄色丝绦,头戴一顶小巧的沉香木道冠,手持一柄白玉拂尘。这身打扮,褪去了几分公主的雍容华贵,却平添了几分出尘飘逸的气质,宛如一位从仙境降临、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仙真,眉宇间却又隐隐流露出一丝属于天家贵胄的威仪,形成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风韵。
张绥之站在一旁,看着镜中朱秀宁的装扮,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与疑惑,忍不住问道:“宁儿,你今日这身打扮是……?”
朱秀宁从镜中看到他困惑的样子,唇角微扬,勾起一抹狡黠而神秘的弧度,轻摆拂尘,笑道:“傻小子,这你就不懂了吧?陛下近年来醉心修道,希求长生,对这丹道玄门之事颇为推崇。我这般打扮,既是投其所好,显得姐弟同心;二来嘛……这身行头宽松自在,行动方便,待会儿若有什么‘热闹’可看,也免得束手束脚。至于第三嘛……” 她拖长了语调,凤眸流转,瞥了张绥之一眼,“等到了地方,你自然就知道了。”
张绥之恍然,心中暗赞朱秀宁心思缜密。正说话间,秋棠捧着几套宫女服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朱秀宁转头对张绥之道:“绥之,还有个麻烦事。你昨日穿着太监服饰随我去乾清宫,皇弟已然见过。今日若再以此装扮随行,难免惹他生疑,以为你我形影不离,反倒不美。”
张绥之一怔,这确实是个问题:“那……我该如何是好?总不能隐身吧?”
朱秀宁眼中狡黠之色更浓,上下打量着张绥之,掩口笑道:“隐身自然不能。不过嘛……我们绥之弟弟生得这般俊俏,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若是换上女装,稍作打扮,想必也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儿呢!”
“什么?!”张绥之闻言,如遭雷击,俊脸瞬间涨得通红,连连摆手,“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宁儿休要胡闹!我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岂能作此女儿态?成何体统!”
“哎呀,事急从权嘛!”秋棠也在一旁捂嘴偷笑,帮腔道,“张大人,您就委屈一下嘛!也是为了查案需要呀!”
冬雪虽然依旧表情清淡,但眼中也难得地闪过一丝笑意,默默地将一套湖蓝色绣折枝玉兰的宫装和配套的头面首饰放到了桌上。
朱秀宁起身,走到张绥之面前,伸出纤纤玉指,轻轻抬起他滚烫的下巴,眼中带着戏谑和不容拒绝的意味:“怎么?绥之弟弟是怕扮了女装,就不俊了?还是……怕被那些秀女比了下去?放心,有姐姐们在,定把你打扮得比真姑娘还漂亮!” 说着,对秋棠、冬雪使了个眼色。
秋棠、冬雪会意,立刻笑嘻嘻地一拥而上。秋棠负责按住挣扎的张绥之,冬雪则手脚麻利地开始解他的外袍。张绥之还要反抗,朱秀宁却叉腰佯怒道:“怎么?连姐姐的话都不听了?这可是为了正事!再乱动,我可要生气了!”
张绥之见她柳眉倒竖,虽知是假,却也心中一虚,加上双拳难敌四手,尤其还是两位“武功高强”的姑娘,只得哀叹一声,任命般地闭上了眼睛,任由她们摆布,心中悲呼:“想我张绥之,好歹也是新科进士,天子门生,如今竟要……唉!”
一时间,寝殿内充满了女子们的嬉笑声和张绥之无奈的抗议声。秋棠和冬雪显然对此道极为熟练,手脚利落。先是褪去他的男子衣冠,换上柔软的中衣和衬裙,然后开始为他敷粉描眉。张绥之皮肤本就白皙,五官清俊,线条柔和,略施粉黛后,竟真减少了几分阳刚,平添了几分清丽。秋棠又用细笔蘸了淡淡的胭脂,小心地晕染在他的唇上颊边。冬雪则为他梳理头发,巧妙地盘了一个未出室宫女常见的双环髻,插上几支素雅的珠花和一支点翠蝴蝶簪。
最后,套上那身略显紧窄的湖蓝色宫装,系好丝绦。秋棠还坏心眼地在他耳垂上夹了一对小巧的珍珠耳坠(无耳洞用夹的)。
“大功告成!”朱秀宁拍手笑道,拉着浑身僵硬、面红耳赤的张绥之走到一人高的琉璃镜前。
张绥之忐忑地睁开眼,看向镜中——只见镜中人,云鬓花颜,眉如远山,目似秋水,唇若涂朱。湖蓝色的宫装衬得“她”肌肤胜雪,腰肢被束得盈盈一握。若非身高比寻常女子略高,喉结微微凸起,以及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属于男子的别扭与窘迫,活脱脱便是一位清冷出尘、我见犹怜的绝色佳人!
“如何?绥之‘妹妹’?可还满意?”朱秀宁绕着他转了一圈,笑得花枝乱颤。
张绥之看着镜中陌生的自己,羞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结结巴巴地道:“宁……宁儿!你……你们……这……这像什么样子!”
“像极了!”秋棠笑嘻嘻地道,“保管没人认得出来!张……哦不,是‘绥儿’姑娘,待会儿可要跟紧殿下,莫要走丢了!”
一番笑闹过后,众人收拾心情。朱秀宁神色一正,对秋棠、朱槿和素蘅吩咐道:“今日我们三人前去西苑,宫中事宜交由你们打理。切记我昨夜之言,紧闭宫门,无我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你三人务必同进同出,绝不可落单!这把短铳留给你们防身。” 她将另一把备用的精致手铳交给最为稳重的秋棠,再三叮嘱。
秋棠三人也知道事态严重,郑重接过,齐声应道:“殿下放心!奴婢等定当谨守宫规,绝不给贼人可乘之机!”
安排妥当,朱秀宁手持拂尘,冬雪捧着一个小巧的锦盒(内装可能用到的物品),张绥之则低眉顺眼、浑身不自在地跟在最后,三人出了长乐宫,乘坐早已备好的软轿,一路向西苑行去。
这是张绥之第一次踏入皇家禁苑西苑。与紫禁城那规整肃穆、充满权力压迫感的宫殿群不同,西苑完全是另一番天地。轿子穿过重重宫门,视野豁然开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浩瀚无垠的太液池。池水澄碧,烟波浩渺,在初夏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着万点金鳞。北海、中海、南海三海相连,水光潋滟,碧波千顷,天空的湛蓝与白云清晰地倒映在如镜的池面上,与岸边那已开始泛黄的垂柳丝绦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巨大的天然画卷。
几只装饰华丽的官船静静地停靠在汉白玉砌成的码头边,更有一些小太监和宫女撑着轻盈的乌篷小船,在田田的荷叶与初绽的荷花间灵活穿行,采摘着新鲜的莲蓬,惊起几只栖息的水鸟,振翅飞向湛蓝的天空,留下清脆的鸣叫。远处的琼华岛上,元朝遗存的太湖石叠嶂嶙峋,造型奇崛,在茂密葱郁的林木掩映中,一座巍峨的宫殿——广寒殿,若隐若现,如同仙境楼阁,俯瞰着这片皇家园林与远处的紫禁城。
空气中弥漫着水汽的清新、荷花的淡雅和草木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池畔芦苇丛生,时有羽毛艳丽的水禽探出头来。在一些林木尤其茂盛幽静之处,甚至能看到苑中豢养的丹顶鹤悠然踱步,体态优雅;还有几只梅花鹿,警觉地竖着耳朵,在树荫下觅食,见到车驾经过,便敏捷地跳开隐匿。相比于紫禁城的庄严肃杀,这里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灵秀之气,仿佛一处被隔离开来的世外桃源。
三人弃轿登舟,乘坐一艘小巧精致的画舫,向着南海中心的岛屿驶去。船行碧波上,清风拂面,荷香阵阵,张绥之虽身着女装,十分别扭,但也被这美景所吸引,暂时忘却了尴尬。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南海的昭和殿。此殿建于明天顺年间,周围种植了无数芙蓉(即荷花),此时正值初夏,虽未到盛花期,但已是碧叶接天,无数花苞亭亭玉立,蓄势待放,景色极为优美清幽,确实是进行一些私密活动的理想场所。
画舫靠岸,早有在此等候的、同样身着道袍的宫女太监迎上前来,见到朱秀宁这般“仙姑”打扮,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纷纷跪倒行礼,齐声高呼:“奴婢(才)等参见长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声音在空旷的水面上传开,带着几分玄门的清寂。
朱秀宁手持拂尘,微微颔首,语气平淡中带着威严:“平身吧。陛下可到了?”
一名为首的年长道装太监躬身回道:“回殿下,陛下已在殿内斋室静候,吩咐殿下到了,可直接入内。”
朱秀宁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手持拂尘,步履从容地踏着青石阶,向那座掩映在芙蓉丛中的精美殿宇走去。冬雪捧着锦盒紧随其后。张绥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那身该死的裙装和脸上脂粉的黏腻感,低眉顺眼,迈着尽可能“婀娜”的步伐(他自以为),跟在冬雪身后,心中却是警铃大作,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四周的一切——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处景物,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线索或危机。
昭和殿,到了。一场看似风雅,实则暗流汹涌、杀机四伏的“选秀”,即将在这片人间仙境中拉开序幕。而男扮女装的张绥之,将成为这局中,一个谁也未曾预料到的变数。
踏入昭和殿,一股混合着名贵沉香、陈旧木料和淡淡墨香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殿内光线经过精心设计,不似外间明亮,反而带着一种幽玄静谧的氛围。蟠龙鎏金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起,如丝如缕,在透过琐文窗棂投射下的、被切割成细碎光斑的午后阳光中,织成一片淡金色的、若有若无的纱幕,为整个殿堂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御榻设在大殿北侧的高台之上,铺陈着柔软昂贵的云锦坐褥。年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并未穿着正式的龙袍,而是换上了一身象征清修的道门青袍,松散地系着丝绦,正斜倚在一张紫檀木雕花的贵妃榻上,姿态慵懒中透着一丝属于帝王的闲适与掌控感。午后的光晕恰好落在他身旁的紫檀平头案上,案上一只天青釉的钧窑笔洗,在光线下流淌着如梦似幻的霞光色彩,与殿内沉静的基调形成奇妙的对比。
东侧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摹本,画工精湛,色彩绚丽依旧。三清祖师神像衣袂飘飘,宝相庄严,在摇曳的光影中,仿佛下一刻就要御风而去,降临凡尘。数名身着深色贴里、如同泥塑木雕般的宦官,垂手侍立在巨大的蟠龙金柱投下的阴影里,连呼吸都微不可闻,最大限度地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脚下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清晰地倒映着殿顶那繁复华丽、象征着皇权的蟠龙藻井图案,营造出一种天宇倒悬、人神交织的幻觉。整个大殿寂静无声,唯有角落一座西洋进贡的铜镀金珐琅自鸣钟,发出规律而轻微的“滴答”声,仿佛在丈量着这位少年天子修仙问道、却又充满世俗欲望的辰光。
朱厚熜一眼便看到了身着道袍、手持拂尘、宛如仙姑临凡的皇姐朱秀宁,眼中顿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脸上露出了毫无掩饰的、如同孩童得到心爱玩具般的开心笑容。他立刻从榻上坐起,朝着朱秀宁招手,语气亲昵:“阿姐!你来了!快,到朕身边来坐!” 他拍了拍自己榻边的空位。
朱秀宁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属于姐姐的温柔与一丝方外之人的超然笑意,步履轻盈地走上丹陛,在朱厚熜指定的位置坐下,将拂尘置于膝上。她刚坐定,朱厚熜便如同儿时般,毫无帝王架子地、自然而亲昵地将头枕在了她并拢的双腿上,仰面看着她,笑嘻嘻地道:“阿姐这般打扮,真真是好看!恍若九天玄女下凡,朕这昭和殿,都因阿姐而蓬荜生辉了!”
朱秀宁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替他理了理额前一丝不羁的发丝,动作温柔,语气带着几分宠溺和打趣:“陛下乃是仙体道胎,潜心清修,方能引得紫气东来。臣姐不过是附庸风雅,学个样子,沾沾陛下的仙气罢了。倒是陛下,今日气色红润,神完气足,想必是修行又有精进?却不知……今日是哪几位有仙缘的‘仙姑’,能得蒙陛下青眼,一同参详这双修妙法呢?” 她话语中带着一丝只有姐弟间才懂的戏谑,既恭维了皇帝修道,又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了今日的“正事”。
朱厚熜被皇姐夸得心花怒放,尤其那“双修妙法”四字,更是搔到了他心中的痒处。他得意地笑了笑,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炫耀的口吻道:“阿姐果然懂朕!朕近日研读《黄帝内经》与《素女经》,深感阴阳调和乃天地至理,于修行大有裨益。今日……朕特意让曹大伴精心挑选了三十位根骨清奇、品貌端庄的处子,皆是万里挑一的‘仙姑’胚子!朕打算……从中遴选出五位福缘最深者,日后常伴朕左右,共参大道!” 他说得冠冕堂皇,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却暴露了他真实的意图。
朱秀宁心中暗啐一口“小色鬼”,面上却笑意盈盈,附和道:“陛下圣明!阴阳相济,方能龙虎交泰,金丹可期。臣姐今日定当擦亮眼睛,好好为陛下把关,务必选出那最是灵秀通透、善解人意……嗯,是善于辅佐陛下修行的妙人儿!”
两人说笑间,朱秀宁带来的两名“宫女”——冬雪和男扮女装的张绥之,早已悄无声息地垂首肃立在高台之下的阴影里,与殿中其他宫女太监混在一处,毫不起眼。朱厚熜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皇姐身上,加之张绥之此刻妆容精致,低眉顺眼,身形掩在宽大宫装下,竟真的未曾引起皇帝丝毫留意。
“哈哈哈!好!有阿姐帮朕掌眼,朕就放心了!”朱厚熜开怀大笑,心情极佳,他抬头对侍立在御榻旁的心腹大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曹正钦吩咐道:“曹大伴,时辰差不多了,可以开始了。”
“老奴遵旨。”曹正钦躬身领命,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他转身,面向大殿门口方向,扬声道:“陛下有旨——宣——秀女入殿觐见——!”
旨意一层层传了下去。片刻寂静后,殿外隐约传来环佩叮当、细碎脚步声。旋即,一股浓郁而奇异的香风,率先涌入殿中。这香气并非单一的花香或檀香,而是混合了多种名贵香料、胭脂水粉,甚至带有异域风情的馥郁气息,甜腻醉人,与殿内原本的清幽沉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仿佛瞬间将人从清修幻境拉回了软红十丈的俗世。
朱秀宁端坐榻上,目光平静地望向殿门方向。只见以曹正钦为首,数名太监引导下,一队身着各色华丽衣裙、精心打扮过的年轻女子,迈着细碎的步子,低垂着头,鱼贯而入。她们按照事先排练好的位置,在御榻前丹陛下的金砖地上,整齐地排成了数行。
朱秀宁的目光缓缓扫过这群女子。果然如名册所载,这些女子环肥燕瘦,各具风姿。有出身官宦之家、举止端庄、眉宇间带着书卷气的闺秀;有小家碧玉、眉眼含羞、我见犹怜的少女;更有甚者,其中竟真的混有几位明显带有异域特征的女子!一位身材高挑、深目高鼻、肌肤雪白、着一身火红色胡裙的西域舞姬,尤其引人注目;还有一位穿着色彩斑斓、露出纤细腰肢的南疆女子,手腕脚踝戴着银铃,行动间叮咚作响,充满了野性的魅力。
她们个个屏息凝神,不敢抬头,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紧抿的唇瓣,暴露了内心的紧张与期盼。这三十名女子,如同三十件精心包装的贡品,等待着至高无上的帝王检阅、挑选。她们的命运,将从踏入这座宫殿的那一刻起,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朱秀宁的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冰冷的弧度。好一场“选秀”!好一个“共参大道”!这看似香艳风流的场面之下,不知隐藏着多少龌龊算计与……致命的杀机!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台下阴影中,那个低垂着头、身姿却依旧挺拔的“宫女”。绥之,你,可看出了什么端倪?
而此刻的张绥之,正强压着内心的翻江倒海,借助低头的姿势,用眼角的余光,如同最敏锐的猎鹰般,飞速地扫视着殿内的每一个人,每一处角落,试图从这片锦绣繁华、暗香浮动的表象之下,找出那可能存在的、一丝不和谐的杀意。
昭和殿内,沉香袅袅,气氛微妙。三十名精心挑选的秀女,如同三十朵含苞待放、姿态各异的鲜花,屏息静气地垂首立于丹陛之下,等待着决定她们命运的时刻。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名贵的香料气息,更有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紧张与期盼。
御榻之上,嘉靖皇帝朱厚熜惬意地枕在皇姐朱秀宁的膝上,半眯着眼睛,目光懒洋洋地扫过下方那一张张年轻娇艳的脸庞。他虽年少,但久居帝位,自有一番不怒自威的气度,此刻虽看似闲适,但那审视的目光,依旧让不少秀女感到压力,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朱秀宁手持白玉拂尘,姿态娴雅,目光平静如水,缓缓扫过众女。她并未急于开口,而是任由这份寂静持续了片刻,方才用那清越中带着一丝慵懒磁性的嗓音,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殿内每个人的耳中:
“陛下且看,左首第三位,着月白襦裙的那位姑娘。” 她拂尘微扬,指向一名气质清冷、眉目如画的少女,“此女眉疏目朗,骨骼清奇,颇有林下之风,似是修行有缘之相。只是……这眼神过于清冽,少了些许烟火气,恐不解风情,难以体察圣意,于阴阳调和之道,或有隔阂。”
朱厚熜闻言,顺着她所指望去,见那女子果然气质出众,但神情淡漠,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他微微蹙眉,点了点头:“阿姐所言极是。修仙虽要清心,但亦需懂得人情世故,这般冷美人,侍奉左右,怕是乏味了些。” 言语间,已将那女子排除在外。
朱秀宁微微一笑,拂尘又点向另一名身着鹅黄衫子、体态丰腴、面若银盘的少女:“再看右列第五位,珠圆玉润,笑靥如花,倒是福相,瞧着便让人心生欢喜。只是……这举止略显轻浮,眼神流转过于活络,恐非安分守己之人。陛下清修静地,需的是沉静温婉之伴,此女……似不太相宜。”
朱厚熜仔细打量,见那少女虽努力低着头,但眼波不时悄悄流转,偷眼觑向上方,被他目光一扫,立刻羞红了脸低下头去,更添几分媚态。他心中一动,这本是他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