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紫禁城深处,长乐宫(永淳长公主朱秀宁在宫中的居所)内,气氛却与张绥之家中的温馨截然不同。
寝殿内,烛火通明,熏香袅袅,陈设极尽奢华雅致。然而,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低气压。永淳长公主朱秀宁,此刻正裹着一床柔软的云锦蚕丝被,侧身躺在宽大的紫檀木拔步床上,背对着殿门,只露出一个乌黑的后脑勺和一小截白皙的脖颈。她一动不动,但微微耸动的肩膀和偶尔传来的、极力压抑的抽气声,显露出主人心情的极度不佳。
殿内侍立的几名宫女太监,个个屏息凝神,垂首肃立,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这位明显正在气头上的金枝玉叶。唯有秋棠和冬雪,作为从小陪伴公主长大的贴身侍女,还能稍微靠近一些。
秋棠端着一碗温热的燕窝粥,小心翼翼地走到床边,柔声劝道:“殿下,您都一天没怎么吃东西了,好歹用点燕窝粥垫垫肚子吧?御膳房刚炖好的,最是滋润。”
朱秀宁猛地一掀被子,露出那张依旧美得惊心动魄、此刻却布满寒霜和委屈的俏脸,没好气地道:“不吃!拿走!气都气饱了!” 声音带着明显的鼻音,眼圈也有些泛红。
冬雪也上前,拿起一把玉梳,想为她梳理有些凌乱的长发,轻声道:“殿下,何必为那些不相干的人气坏了凤体?太医说了,您近日忧思过度,需得好生静养……”
“不相干?”朱秀宁猛地坐起身,被子滑落,露出穿着杏色软绸寝衣的窈窕身段,她瞪着冬雪,眼圈更红了,“连你也觉得他不相干?那你们当初干嘛怂恿我……怂恿我……” 她说不下去,想起自己主动亲吻张绥之的场景,又羞又气,一把夺过被子重新裹紧,扭过头去,闷声道:“你们都出去!让我一个人静静!”
秋棠和冬雪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无奈和心疼。她们太了解这位殿下了,性子看似高傲,实则单纯重情,这次在张绥之那里碰了这么个大钉子,怕是伤得不轻。
秋棠深吸一口气,决定再试一次。她凑近床边,用极低的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和讨好地说道:“殿下,您先别急着生气。奴婢刚才……刚才得了外头的消息。”她故意顿了顿,观察着朱秀宁的反应。
果然,朱秀宁虽然没回头,但裹着被子的身体似乎微微僵了一下,耳朵也不易察觉地动了动。
秋棠心中暗笑,继续道:“是……是关于张行人的。他……他明日想递牌子进宫,说是有案情细节,需当面……禀报殿下您。” 她特意在“禀报殿下”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朱秀宁猛地转过身,脸上闪过一丝极快的惊喜,但立刻又被更浓的委屈和怒气覆盖,她撅起娇艳欲滴的红唇,哼道:“不见!谁要见他!让他滚!本宫没空听他禀报什么案情!他不是要划清界限吗?不是一口一个‘臣罪该万死’吗?那就让他滚远点,本宫眼不见心不烦!”
她嘴上说得决绝,但那闪烁的眼神和微微急促的呼吸,却瞒不过从小看她长大的秋棠和冬雪。两个丫头心中了然,殿下这分明是口是心非,心里其实盼着呢!
冬雪立刻接口,语气带着几分煽风点火:“就是!殿下说得对!那张行人也太不识抬举了!殿下您金枝玉叶,何等尊贵?对他青眼有加,那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他倒好,端起架子来了!真是可恶!不过……”她话锋一转,狡黠地眨眨眼,“殿下,您想啊,他这会儿知道主动来求见了,说明什么?说明他后悔了!知道错了!心里肯定还是惦记着殿下的!说不定啊,这会儿正在家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呢!”
秋棠也连忙帮腔:“冬雪说得是!殿下,您就给他个机会嘛!让他进来,好好训斥他一顿!让他跪在殿下面前认错!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对殿下不敬!到时候,是打是罚,还不是殿下您一句话的事?总好过现在这样,殿下您自己生闷气,伤身不是?”
两个丫头你一言我一语,又是激将又是劝慰,把张绥之描绘成一个幡然醒悟、追悔莫及的可怜虫,把见面说成是公主殿下施恩惩戒的好机会。朱秀宁听着,虽然脸上还绷着,但眼神明显柔和了许多,嘴角甚至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了一下,但很快又强行压下。她扭捏地扯着被角,小声嘟囔:“谁……谁要训斥他……本宫才没那个闲工夫……”
就在这主仆三人“斗智斗勇”的当口,殿外忽然传来内侍尖细悠长的通传声:
“太后娘娘驾到——!”
声音刚落,只见一位身着绛紫色缂丝凤纹常服、头戴点翠凤钗、雍容华贵的中年美妇,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来人正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与永淳长公主朱秀宁的亲生母亲——蒋太后!
需知,如今紫禁城内,有两位太后并尊。一位是嘉靖帝的伯母,先帝正德皇帝的生母,昭圣慈寿皇太后张氏(张太后);另一位,便是因“大礼议”事件而被儿子极力尊崇、如今地位极为尊隆的嘉靖帝生母,章圣皇太后蒋氏(蒋太后)。蒋太后今年不过四十许人,因保养得宜,看起来不过三十五六年纪,面容与朱秀宁有六七分相似,眉宇间却更多了几分历经风波后的沉稳与威仪。因“大礼议”之故,嘉靖帝对生母极为孝顺,几乎言听计从,蒋太后在宫中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
“宁儿!我的宁儿!”蒋太后一进殿,也顾不上仪态,径直快步走到床前,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担忧,一把将还坐在床上的朱秀宁紧紧搂入怀中,“快让母后看看!听说你前几日遭了那么大的罪,可把母后吓坏了!有没有受伤?啊?吓到了没有?” 她一边说,一边上下打量着女儿,心疼得眼眶都红了。
朱秀宁见到母亲,所有的委屈瞬间涌上心头,鼻子一酸,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伏在蒋太后怀里,哽咽道:“母后……女儿……女儿没事……就是……就是心里难受……”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蒋太后拍着女儿的背,连声安慰,随即,她像是想到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事情,脸色微微一变,挥了挥手,示意殿内所有闲杂人等都退下,只留下了秋棠和冬雪这两个绝对的心腹。
待殿门关上,寝宫内只剩下母女三人(及心腹)时,蒋太后凑到朱秀宁耳边,用极低、极轻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启齿的担忧,小心翼翼地问道:“宁儿……你……你实话告诉母后……那起子天杀的贼人……有没有……有没有脏了你的身子?”
这话问得极其直白而敏感!朱秀宁闻言,猛地抬起头,泪眼婆娑中闪过一丝屈辱和决绝,她咬着银牙,语气斩钉截铁:“母后!您把女儿当成什么人了!女儿虽不才,也知廉耻!若真被那畜生玷污了清白之躯,女儿岂有颜面苟活于世?早就一死以全名节,到地下向列祖列宗请罪了!”
“呸呸呸!胡说八道!什么死啊活啊的!”蒋太后吓得连忙用手捂住女儿的嘴,眼中满是后怕和心疼,“傻姑娘!净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母后只要你平平安安的!什么名节不名节的,在母后心里,都没有你的命重要!” 话虽如此,但她听到女儿肯定的回答,明显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也松弛下来。在这个时代,皇家公主的清白,关乎的不仅是个人名誉,更是整个皇室的体面。
安抚好女儿的情绪,蒋太后拉着朱秀宁的手,让她重新靠坐在床头,自己则坐在床沿,仔细端详着女儿依旧闷闷不乐的小脸,忽然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促狭的笑意,压低声音问道:“好了,身子没事,母后就放心了。那……你跟母后说说,这心里难受……是不是为了那个……从云南来的、姓张的八品小行人?”
朱秀宁被母亲一语道破心事,俏脸“唰”地一下红透了,如同熟透的苹果。她羞恼地一扭身子,背对着蒋太后,赌气道:“母后!您……您怎么也听那些闲言碎语!是!我是
寝殿内,烛火通明,熏香袅袅,陈设极尽奢华雅致。然而,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低气压。永淳长公主朱秀宁,此刻正裹着一床柔软的云锦蚕丝被,侧身躺在宽大的紫檀木拔步床上,背对着殿门,只露出一个乌黑的后脑勺和一小截白皙的脖颈。她一动不动,但微微耸动的肩膀和偶尔传来的、极力压抑的抽气声,显露出主人心情的极度不佳。
殿内侍立的几名宫女太监,个个屏息凝神,垂首肃立,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这位明显正在气头上的金枝玉叶。唯有秋棠和冬雪,作为从小陪伴公主长大的贴身侍女,还能稍微靠近一些。
秋棠端着一碗温热的燕窝粥,小心翼翼地走到床边,柔声劝道:“殿下,您都一天没怎么吃东西了,好歹用点燕窝粥垫垫肚子吧?御膳房刚炖好的,最是滋润。”
朱秀宁猛地一掀被子,露出那张依旧美得惊心动魄、此刻却布满寒霜和委屈的俏脸,没好气地道:“不吃!拿走!气都气饱了!” 声音带着明显的鼻音,眼圈也有些泛红。
冬雪也上前,拿起一把玉梳,想为她梳理有些凌乱的长发,轻声道:“殿下,何必为那些不相干的人气坏了凤体?太医说了,您近日忧思过度,需得好生静养……”
“不相干?”朱秀宁猛地坐起身,被子滑落,露出穿着杏色软绸寝衣的窈窕身段,她瞪着冬雪,眼圈更红了,“连你也觉得他不相干?那你们当初干嘛怂恿我……怂恿我……” 她说不下去,想起自己主动亲吻张绥之的场景,又羞又气,一把夺过被子重新裹紧,扭过头去,闷声道:“你们都出去!让我一个人静静!”
秋棠和冬雪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无奈和心疼。她们太了解这位殿下了,性子看似高傲,实则单纯重情,这次在张绥之那里碰了这么个大钉子,怕是伤得不轻。
秋棠深吸一口气,决定再试一次。她凑近床边,用极低的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和讨好地说道:“殿下,您先别急着生气。奴婢刚才……刚才得了外头的消息。”她故意顿了顿,观察着朱秀宁的反应。
果然,朱秀宁虽然没回头,但裹着被子的身体似乎微微僵了一下,耳朵也不易察觉地动了动。
秋棠心中暗笑,继续道:“是……是关于张行人的。他……他明日想递牌子进宫,说是有案情细节,需当面……禀报殿下您。” 她特意在“禀报殿下”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朱秀宁猛地转过身,脸上闪过一丝极快的惊喜,但立刻又被更浓的委屈和怒气覆盖,她撅起娇艳欲滴的红唇,哼道:“不见!谁要见他!让他滚!本宫没空听他禀报什么案情!他不是要划清界限吗?不是一口一个‘臣罪该万死’吗?那就让他滚远点,本宫眼不见心不烦!”
她嘴上说得决绝,但那闪烁的眼神和微微急促的呼吸,却瞒不过从小看她长大的秋棠和冬雪。两个丫头心中了然,殿下这分明是口是心非,心里其实盼着呢!
冬雪立刻接口,语气带着几分煽风点火:“就是!殿下说得对!那张行人也太不识抬举了!殿下您金枝玉叶,何等尊贵?对他青眼有加,那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他倒好,端起架子来了!真是可恶!不过……”她话锋一转,狡黠地眨眨眼,“殿下,您想啊,他这会儿知道主动来求见了,说明什么?说明他后悔了!知道错了!心里肯定还是惦记着殿下的!说不定啊,这会儿正在家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呢!”
秋棠也连忙帮腔:“冬雪说得是!殿下,您就给他个机会嘛!让他进来,好好训斥他一顿!让他跪在殿下面前认错!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对殿下不敬!到时候,是打是罚,还不是殿下您一句话的事?总好过现在这样,殿下您自己生闷气,伤身不是?”
两个丫头你一言我一语,又是激将又是劝慰,把张绥之描绘成一个幡然醒悟、追悔莫及的可怜虫,把见面说成是公主殿下施恩惩戒的好机会。朱秀宁听着,虽然脸上还绷着,但眼神明显柔和了许多,嘴角甚至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了一下,但很快又强行压下。她扭捏地扯着被角,小声嘟囔:“谁……谁要训斥他……本宫才没那个闲工夫……”
就在这主仆三人“斗智斗勇”的当口,殿外忽然传来内侍尖细悠长的通传声:
“太后娘娘驾到——!”
声音刚落,只见一位身着绛紫色缂丝凤纹常服、头戴点翠凤钗、雍容华贵的中年美妇,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来人正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与永淳长公主朱秀宁的亲生母亲——蒋太后!
需知,如今紫禁城内,有两位太后并尊。一位是嘉靖帝的伯母,先帝正德皇帝的生母,昭圣慈寿皇太后张氏(张太后);另一位,便是因“大礼议”事件而被儿子极力尊崇、如今地位极为尊隆的嘉靖帝生母,章圣皇太后蒋氏(蒋太后)。蒋太后今年不过四十许人,因保养得宜,看起来不过三十五六年纪,面容与朱秀宁有六七分相似,眉宇间却更多了几分历经风波后的沉稳与威仪。因“大礼议”之故,嘉靖帝对生母极为孝顺,几乎言听计从,蒋太后在宫中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
“宁儿!我的宁儿!”蒋太后一进殿,也顾不上仪态,径直快步走到床前,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担忧,一把将还坐在床上的朱秀宁紧紧搂入怀中,“快让母后看看!听说你前几日遭了那么大的罪,可把母后吓坏了!有没有受伤?啊?吓到了没有?” 她一边说,一边上下打量着女儿,心疼得眼眶都红了。
朱秀宁见到母亲,所有的委屈瞬间涌上心头,鼻子一酸,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伏在蒋太后怀里,哽咽道:“母后……女儿……女儿没事……就是……就是心里难受……”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蒋太后拍着女儿的背,连声安慰,随即,她像是想到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事情,脸色微微一变,挥了挥手,示意殿内所有闲杂人等都退下,只留下了秋棠和冬雪这两个绝对的心腹。
待殿门关上,寝宫内只剩下母女三人(及心腹)时,蒋太后凑到朱秀宁耳边,用极低、极轻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启齿的担忧,小心翼翼地问道:“宁儿……你……你实话告诉母后……那起子天杀的贼人……有没有……有没有脏了你的身子?”
这话问得极其直白而敏感!朱秀宁闻言,猛地抬起头,泪眼婆娑中闪过一丝屈辱和决绝,她咬着银牙,语气斩钉截铁:“母后!您把女儿当成什么人了!女儿虽不才,也知廉耻!若真被那畜生玷污了清白之躯,女儿岂有颜面苟活于世?早就一死以全名节,到地下向列祖列宗请罪了!”
“呸呸呸!胡说八道!什么死啊活啊的!”蒋太后吓得连忙用手捂住女儿的嘴,眼中满是后怕和心疼,“傻姑娘!净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母后只要你平平安安的!什么名节不名节的,在母后心里,都没有你的命重要!” 话虽如此,但她听到女儿肯定的回答,明显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也松弛下来。在这个时代,皇家公主的清白,关乎的不仅是个人名誉,更是整个皇室的体面。
安抚好女儿的情绪,蒋太后拉着朱秀宁的手,让她重新靠坐在床头,自己则坐在床沿,仔细端详着女儿依旧闷闷不乐的小脸,忽然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促狭的笑意,压低声音问道:“好了,身子没事,母后就放心了。那……你跟母后说说,这心里难受……是不是为了那个……从云南来的、姓张的八品小行人?”
朱秀宁被母亲一语道破心事,俏脸“唰”地一下红透了,如同熟透的苹果。她羞恼地一扭身子,背对着蒋太后,赌气道:“母后!您……您怎么也听那些闲言碎语!是!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