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一,酉时初刻(下午五点),紫禁城,西苑麟德殿。
今日乃清湘郡主朱禧君于大婚前夜,嘉靖皇帝朱厚熜特设家宴,既为郡主添妆送嫁,亦是与宗室近亲、少数心腹重臣小聚,以示天家恩宠。虽名为“家宴”,规格却丝毫不低,受邀者非宗室至亲,便是简在帝心的股肱之臣,可谓荣宠备至。
华灯初上,麟德殿侧殿的宴厅——绛雪轩内,已是灯火辉煌,流光溢彩。数十盏造型精美的宫灯高悬于描金彩绘的穹顶之下,烛影摇红,将整个殿堂映照得如同白昼。地上铺着厚厚一层来自波斯、织有繁复金线图案的猩红地毯,踩上去柔软无声,极尽奢华。四周墙壁皆以明黄云缎装裱,其上用金线绣满腾云驾雾的五爪金龙与祥云纹样,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无上的皇家威仪与气派。
轩中央,设一张巨大的紫檀木嵌螺钿浮雕祥云瑞兽大圆桌,桌上已摆满御膳房精心烹制的山珍海味、珍馐美馔。盛放菜肴的器皿,皆为金银打造或上等美玉雕琢,杯盘碗盏,流光溢彩,与殿内的金碧辉煌交相辉映。空气中,弥漫着名贵龙涎香与醇厚酒香、佳肴香气混合在一起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馥郁气息。
宾客已陆续而至,依品级高低、亲疏远近,在司礼监太监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入席。虽是为郡主送嫁的喜宴,但天子在场,气氛依旧庄重而略显拘谨,喜庆中透着一丝天家独有的威严。
首位自然是当今圣上,嘉靖皇帝朱厚熜。他并未穿着庄重繁复的朝服,而是选择了一身较为随和的杏黄色缂丝云龙纹常服袍,头戴乌纱翼善冠。虽年仅弱冠,但面容清癯,眼神深邃沉静,已颇具帝王威仪。他端坐主位,神色平静,偶尔与身旁的太后、皇后低语一两句,目光偶尔扫过席间众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掌控。
紧挨皇帝右侧而坐的,是正宫娘娘陈皇后。她身着正红色织金云凤纹礼服,头戴九龙四凤冠,珠翠环绕,容颜端丽,举止雍容得体,尽显中宫气度。她面带微笑,应对着周遭的问候与奉承,但若细看,其眼神深处,似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与疏离,仿佛与这满堂的喜庆隔着一层无形的薄纱。
皇帝左侧的上首,依次为两位皇太后,辈分最高,地位尊崇。
昭圣慈寿皇太后张太后(嘉靖伯母,正德帝皇后)身着深青色织金凤纹大衫,头戴双凤翊龙冠,珠翠宝玉,仪态端庄雍容。虽年近五旬,但保养得宜,眉宇间带着历经正德、嘉靖两朝风云的沉稳与威仪,目光扫过众人时,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
章圣皇太后蒋太后(嘉靖皇帝生母)则穿着更为家常些的绛紫色绣百子嬉戏图常服,头戴珠冠,面容慈祥中透着一丝作为皇帝生母的矜贵与满足。她的目光更多停留在自己的儿子嘉靖皇帝和即将出嫁的侄女清湘郡主身上,带着长辈的关爱。
再下首,是庄肃皇后夏皇后(嘉靖皇嫂,正德帝夏皇后)。她身着真红大袖翟衣,织金云龙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深青霞帔垂落膝下,缀着的玉坠子随其细微动作轻轻摇曳。头戴九龙四凤冠,点翠工艺制成的凤鸟口中衔着珍珠串,在鬓边轻颤,博鬓两侧的金龙与珍珠宝钿相映生辉。她姿态娴静,话语不多,保持着前朝皇后的得体与距离感。
在妃嫔席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晋宠妃宁嫔陆栖兰。她坐在稍次之位,却因其独特的气质而格外出众。她并未像其他妃嫔那般浓妆艳抹、珠翠满头,只穿着一身月白底绣淡粉折枝玉兰的宫装,料子素雅,剪裁合体。乌黑的长发松松绾成一个慵懒风情的坠马髻,仅簪一支素银点翠蝴蝶步摇,淡扫蛾眉,薄施脂粉,通身上下透着一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空灵气质,在这满堂金玉辉煌、锦绣堆砌中,反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如同一株悄然绽放的空谷幽兰。她安静地坐在那里,眼帘微垂,纤长的手指轻轻拨动着腕上一串沉香木念珠,仿佛心神已超然物外,不食人间烟火,与周遭的喧闹喜庆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吸引着皇帝的目光。嘉靖帝不时会看她一眼,眼神温和,带着欣赏,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宗室女眷以永淳长公主朱秀宁为首。她今日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穿着一身杏黄缂丝彩凤穿牡丹纹宫装,华美夺目,梳着高耸华丽的牡丹髻,簪着赤金红宝石衔珠凤钗,璎珞垂肩,环佩叮咚,明艳照人,如同怒放的牡丹。她笑语嫣然,周旋于太后、皇后与各宫妃嫔之间,言谈举止得体又亲切,显得游刃有余,充分展现了长公主的尊贵与亲和力。然而,她那流转的眼波,却不经意间频频瞥向轩门入口的方向,唇角噙着一丝期待的笑意,显然在等待某个特定的人。
今日宴会的主角清湘郡主朱禧君,坐在朱秀宁的下首。她穿着为明日大婚预备的、略次于正式婚服的吉服——一件绯红色绣金缠枝莲纹大袖衫,头戴珠翠花冠,妆容精致,容颜绝丽,如同含苞待放的玫瑰。然而,与这身喜庆装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眉宇间那层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愁绪与茫然。面对满桌佳肴和周围不绝于耳的祝福之声,她只是勉强挤出笑容,眼神却时常飘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纤纤玉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她的命运,明日便将定格,嫁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面对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夫君,这份忐忑与无助,难以掩饰。
在靠近末席的位置,坐着张绥之。他穿着六品官员的青色鹭鸶补子官袍,在这满堂朱紫(一品至五品绯袍)、金玉辉煌中,显得格外低调朴素。但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温润,气质清正从容,非但没有被这富贵之气淹没,反而因其独特的书卷气与沉稳神态,引来不少好奇与探究的目光。他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恪守臣子礼仪,但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敏锐的鹰隼,时刻关注着对面勋贵重臣席位上那几个关键人物,心中暗自盘算着今晚的每一步棋。
就在这时,司礼太监拖长了音调的高声唱喏,打破了殿内相对和谐的气氛:
“长——平——侯——陆宏渊陆侯爷——到——!”
“工部左侍郎陈以勤陈大人——到——!”
唱喏声落,全场目光瞬间聚焦于殿门入口处。只见一位年约四旬、身材魁梧健硕、面容刚毅、目光锐利如鹰的中年男子,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昂首而入。他身穿一品侯爵的麒麟补子绯色常服,腰束玉带,虽在御前刻意收敛,但眉宇间那股久居上位、执掌权柄(漕运、京营)的倨傲与精明,以及军旅出身特有的杀伐之气,却难以完全掩饰。正是长平侯陆宏渊。
而更让张绥之瞳孔微缩的是,陆宏渊并非独自前来,他身侧,竟跟着一位面容清癯、气质儒雅、身着绯色孔雀补子侍郎官袍的中年官员——正是工部左侍郎,明日新郎官陈知澜的父亲,陈以勤!
张绥之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这老狐狸!果然狡猾!” 陆宏渊此举,用意深远!携陈以勤同来,一则可显示他与即将成为皇亲的陈家关系密切,巩固其地位;二则,在某种程度上,陈以勤也成了他应对今晚可能出现的“意外”的一张牌,或者说……“人质”?毕竟,若有人欲借玄极观工程发难,陈以勤作为工程实际负责人,首当其冲!陆宏渊将他带在身边,既可随时“统一口径”,也可在必要时让其“挡箭”!真是好算计!
陆宏渊与陈以勤二人,快步走至御前,撩袍跪倒,行大礼参拜:“臣陆宏渊(陈以勤),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参见两位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郡主殿下!”
嘉靖皇帝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平身吧。今日家宴,不必多礼。赐座。”
“谢陛下!” 二人起身。陆宏渊又领着陈以勤,向席间的两位太后、皇后、长公主等一一躬身行礼,礼数周全,无可挑剔。轮到清湘郡主时, 陈以勤作为未来公公,更是格外恭敬地深施一礼,朱禧君也连忙起身,敛衽还礼,脸上飞起两抹红霞,更添娇羞。
就在这一片看似和谐的氛围中,一个杏黄色的身影,悄无声息地溜到了张绥之身旁的空位上坐下。一股淡淡的、混合着皂角与某种冷冽香气的味道飘来。
张绥之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来了。他微微侧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诧异与无奈:“徐千户?你怎么也来了?这可是陛下家宴,受邀者非宗即贵,或是朝廷重臣。你……莫非也是陛下亲戚?” 他记得徐舒月是魏国公府出身,虽是勋贵,但似乎与嘉靖皇帝这一支的宗室关系并非直系近亲。
徐舒月今日穿着一身利落的杏黄飞鱼服,虽为女子,却英姿飒爽,眉宇间自带一股不让须眉的英气与傲气,与周遭那些身着华丽宫装、环佩叮咚的贵妇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她闻言,白了张绥之一眼,同样压低声音,语气带着惯有的桀骜与一丝得意:“怎么?就许你张大人靠着长公主殿下的面子来蹭宴席,就不许本官来?告诉你,太宗皇帝(成祖朱棣)的仁孝徐皇后,乃是我魏国公府祖上!论起来,本官与陛下,那也是血脉相连的亲戚!怎么?不行吗?”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弧度,凑近些,带着挑衅的语气低声道:“倒是你,张绥之,和长公主殿下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好意思坐在这里?脸皮可真够厚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张绥之被她呛得俊脸微红,没好气地低声回敬:“徐千户,注意你的言辞!此乃御前!下官是奉旨赴宴,何来‘蹭席’一说?倒是你,身为北镇抚司千户,不在衙门办案,跑来参加宴会,莫非是案子有了突破性进展,特意来向陛下报喜?” 他故意将话题引向案件,既是反击,也是试探。
徐舒月冷哼一声,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显然清音阁之行并无实质收获。她避开话题,语气转为严肃,低声道:“少贫嘴!本官来此,自有要事。你那边……计划进行得如何?陈知澜那边,可安排妥当了?” 她虽与张绥之不对付,但关乎案情大局,倒也分得清轻重。
张绥之见她说起正事,也收敛了玩笑之色,微微颔首,用极低的声音快速道:“已安排妥当。信物已交,计划已告知陈知澜。他今夜子时前后会行动。但……我担心陆宏渊这边会有察觉或阻挠。还需徐千户你暗中调派得力可靠的缇骑,在清音阁至陈府沿途暗中保护,以防不测。切记,只需暗中跟随,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暴露行踪,更不能插手干预!一切以接出人为首要目标!”
徐舒月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明白了。此事关乎重大,本官会亲自安排最信得过的人手。你放心赴你的宴,外面的事,交给我。” 难得地,她的话语中透出一丝合作的态度。
就在两人低声交谈之际,一个沉稳而略带威严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哦?这位年轻官员,还有这位……女千户,看着面生得很。今日陛下家宴,为何有此二位在座?不知是哪位宗亲,或是哪位大人的家眷?”
张绥之与徐舒月心中同时一凛,抬头望去,只见长平侯陆宏渊,不知何时已结束了与几位宗室的寒暄,正端着酒杯,缓步走到了他们这一席前!他脸上带着看似随和的笑容,但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却如同探照灯般,在张绥之和徐舒月身上来回扫视,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一丝若有若无的……压迫感!
显然,张绥之这个陌生的六品推官,和徐舒月这个身着飞鱼服的女千户,在这满堂朱紫贵戚中,显得格外扎眼,引起了这位权势熏天的侯爷的注意和……警惕?
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起来!
张绥之心中电转,正要起身回话,坐在上首的章圣皇太后蒋太后却笑着开口了,语气慈祥:“宏渊啊,你久在南京,回京不久,不认识他们也是常情。这位年轻的官员,是顺天府的张绥之张推官,前些日子在朝鲜立了功,是个能干的孩子,陛下和哀家都挺
今日乃清湘郡主朱禧君于大婚前夜,嘉靖皇帝朱厚熜特设家宴,既为郡主添妆送嫁,亦是与宗室近亲、少数心腹重臣小聚,以示天家恩宠。虽名为“家宴”,规格却丝毫不低,受邀者非宗室至亲,便是简在帝心的股肱之臣,可谓荣宠备至。
华灯初上,麟德殿侧殿的宴厅——绛雪轩内,已是灯火辉煌,流光溢彩。数十盏造型精美的宫灯高悬于描金彩绘的穹顶之下,烛影摇红,将整个殿堂映照得如同白昼。地上铺着厚厚一层来自波斯、织有繁复金线图案的猩红地毯,踩上去柔软无声,极尽奢华。四周墙壁皆以明黄云缎装裱,其上用金线绣满腾云驾雾的五爪金龙与祥云纹样,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无上的皇家威仪与气派。
轩中央,设一张巨大的紫檀木嵌螺钿浮雕祥云瑞兽大圆桌,桌上已摆满御膳房精心烹制的山珍海味、珍馐美馔。盛放菜肴的器皿,皆为金银打造或上等美玉雕琢,杯盘碗盏,流光溢彩,与殿内的金碧辉煌交相辉映。空气中,弥漫着名贵龙涎香与醇厚酒香、佳肴香气混合在一起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馥郁气息。
宾客已陆续而至,依品级高低、亲疏远近,在司礼监太监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入席。虽是为郡主送嫁的喜宴,但天子在场,气氛依旧庄重而略显拘谨,喜庆中透着一丝天家独有的威严。
首位自然是当今圣上,嘉靖皇帝朱厚熜。他并未穿着庄重繁复的朝服,而是选择了一身较为随和的杏黄色缂丝云龙纹常服袍,头戴乌纱翼善冠。虽年仅弱冠,但面容清癯,眼神深邃沉静,已颇具帝王威仪。他端坐主位,神色平静,偶尔与身旁的太后、皇后低语一两句,目光偶尔扫过席间众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掌控。
紧挨皇帝右侧而坐的,是正宫娘娘陈皇后。她身着正红色织金云凤纹礼服,头戴九龙四凤冠,珠翠环绕,容颜端丽,举止雍容得体,尽显中宫气度。她面带微笑,应对着周遭的问候与奉承,但若细看,其眼神深处,似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与疏离,仿佛与这满堂的喜庆隔着一层无形的薄纱。
皇帝左侧的上首,依次为两位皇太后,辈分最高,地位尊崇。
昭圣慈寿皇太后张太后(嘉靖伯母,正德帝皇后)身着深青色织金凤纹大衫,头戴双凤翊龙冠,珠翠宝玉,仪态端庄雍容。虽年近五旬,但保养得宜,眉宇间带着历经正德、嘉靖两朝风云的沉稳与威仪,目光扫过众人时,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
章圣皇太后蒋太后(嘉靖皇帝生母)则穿着更为家常些的绛紫色绣百子嬉戏图常服,头戴珠冠,面容慈祥中透着一丝作为皇帝生母的矜贵与满足。她的目光更多停留在自己的儿子嘉靖皇帝和即将出嫁的侄女清湘郡主身上,带着长辈的关爱。
再下首,是庄肃皇后夏皇后(嘉靖皇嫂,正德帝夏皇后)。她身着真红大袖翟衣,织金云龙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深青霞帔垂落膝下,缀着的玉坠子随其细微动作轻轻摇曳。头戴九龙四凤冠,点翠工艺制成的凤鸟口中衔着珍珠串,在鬓边轻颤,博鬓两侧的金龙与珍珠宝钿相映生辉。她姿态娴静,话语不多,保持着前朝皇后的得体与距离感。
在妃嫔席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晋宠妃宁嫔陆栖兰。她坐在稍次之位,却因其独特的气质而格外出众。她并未像其他妃嫔那般浓妆艳抹、珠翠满头,只穿着一身月白底绣淡粉折枝玉兰的宫装,料子素雅,剪裁合体。乌黑的长发松松绾成一个慵懒风情的坠马髻,仅簪一支素银点翠蝴蝶步摇,淡扫蛾眉,薄施脂粉,通身上下透着一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空灵气质,在这满堂金玉辉煌、锦绣堆砌中,反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如同一株悄然绽放的空谷幽兰。她安静地坐在那里,眼帘微垂,纤长的手指轻轻拨动着腕上一串沉香木念珠,仿佛心神已超然物外,不食人间烟火,与周遭的喧闹喜庆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吸引着皇帝的目光。嘉靖帝不时会看她一眼,眼神温和,带着欣赏,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宗室女眷以永淳长公主朱秀宁为首。她今日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穿着一身杏黄缂丝彩凤穿牡丹纹宫装,华美夺目,梳着高耸华丽的牡丹髻,簪着赤金红宝石衔珠凤钗,璎珞垂肩,环佩叮咚,明艳照人,如同怒放的牡丹。她笑语嫣然,周旋于太后、皇后与各宫妃嫔之间,言谈举止得体又亲切,显得游刃有余,充分展现了长公主的尊贵与亲和力。然而,她那流转的眼波,却不经意间频频瞥向轩门入口的方向,唇角噙着一丝期待的笑意,显然在等待某个特定的人。
今日宴会的主角清湘郡主朱禧君,坐在朱秀宁的下首。她穿着为明日大婚预备的、略次于正式婚服的吉服——一件绯红色绣金缠枝莲纹大袖衫,头戴珠翠花冠,妆容精致,容颜绝丽,如同含苞待放的玫瑰。然而,与这身喜庆装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眉宇间那层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愁绪与茫然。面对满桌佳肴和周围不绝于耳的祝福之声,她只是勉强挤出笑容,眼神却时常飘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纤纤玉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她的命运,明日便将定格,嫁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面对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夫君,这份忐忑与无助,难以掩饰。
在靠近末席的位置,坐着张绥之。他穿着六品官员的青色鹭鸶补子官袍,在这满堂朱紫(一品至五品绯袍)、金玉辉煌中,显得格外低调朴素。但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温润,气质清正从容,非但没有被这富贵之气淹没,反而因其独特的书卷气与沉稳神态,引来不少好奇与探究的目光。他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恪守臣子礼仪,但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敏锐的鹰隼,时刻关注着对面勋贵重臣席位上那几个关键人物,心中暗自盘算着今晚的每一步棋。
就在这时,司礼太监拖长了音调的高声唱喏,打破了殿内相对和谐的气氛:
“长——平——侯——陆宏渊陆侯爷——到——!”
“工部左侍郎陈以勤陈大人——到——!”
唱喏声落,全场目光瞬间聚焦于殿门入口处。只见一位年约四旬、身材魁梧健硕、面容刚毅、目光锐利如鹰的中年男子,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昂首而入。他身穿一品侯爵的麒麟补子绯色常服,腰束玉带,虽在御前刻意收敛,但眉宇间那股久居上位、执掌权柄(漕运、京营)的倨傲与精明,以及军旅出身特有的杀伐之气,却难以完全掩饰。正是长平侯陆宏渊。
而更让张绥之瞳孔微缩的是,陆宏渊并非独自前来,他身侧,竟跟着一位面容清癯、气质儒雅、身着绯色孔雀补子侍郎官袍的中年官员——正是工部左侍郎,明日新郎官陈知澜的父亲,陈以勤!
张绥之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这老狐狸!果然狡猾!” 陆宏渊此举,用意深远!携陈以勤同来,一则可显示他与即将成为皇亲的陈家关系密切,巩固其地位;二则,在某种程度上,陈以勤也成了他应对今晚可能出现的“意外”的一张牌,或者说……“人质”?毕竟,若有人欲借玄极观工程发难,陈以勤作为工程实际负责人,首当其冲!陆宏渊将他带在身边,既可随时“统一口径”,也可在必要时让其“挡箭”!真是好算计!
陆宏渊与陈以勤二人,快步走至御前,撩袍跪倒,行大礼参拜:“臣陆宏渊(陈以勤),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参见两位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郡主殿下!”
嘉靖皇帝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平身吧。今日家宴,不必多礼。赐座。”
“谢陛下!” 二人起身。陆宏渊又领着陈以勤,向席间的两位太后、皇后、长公主等一一躬身行礼,礼数周全,无可挑剔。轮到清湘郡主时, 陈以勤作为未来公公,更是格外恭敬地深施一礼,朱禧君也连忙起身,敛衽还礼,脸上飞起两抹红霞,更添娇羞。
就在这一片看似和谐的氛围中,一个杏黄色的身影,悄无声息地溜到了张绥之身旁的空位上坐下。一股淡淡的、混合着皂角与某种冷冽香气的味道飘来。
张绥之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来了。他微微侧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诧异与无奈:“徐千户?你怎么也来了?这可是陛下家宴,受邀者非宗即贵,或是朝廷重臣。你……莫非也是陛下亲戚?” 他记得徐舒月是魏国公府出身,虽是勋贵,但似乎与嘉靖皇帝这一支的宗室关系并非直系近亲。
徐舒月今日穿着一身利落的杏黄飞鱼服,虽为女子,却英姿飒爽,眉宇间自带一股不让须眉的英气与傲气,与周遭那些身着华丽宫装、环佩叮咚的贵妇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她闻言,白了张绥之一眼,同样压低声音,语气带着惯有的桀骜与一丝得意:“怎么?就许你张大人靠着长公主殿下的面子来蹭宴席,就不许本官来?告诉你,太宗皇帝(成祖朱棣)的仁孝徐皇后,乃是我魏国公府祖上!论起来,本官与陛下,那也是血脉相连的亲戚!怎么?不行吗?”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弧度,凑近些,带着挑衅的语气低声道:“倒是你,张绥之,和长公主殿下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好意思坐在这里?脸皮可真够厚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张绥之被她呛得俊脸微红,没好气地低声回敬:“徐千户,注意你的言辞!此乃御前!下官是奉旨赴宴,何来‘蹭席’一说?倒是你,身为北镇抚司千户,不在衙门办案,跑来参加宴会,莫非是案子有了突破性进展,特意来向陛下报喜?” 他故意将话题引向案件,既是反击,也是试探。
徐舒月冷哼一声,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显然清音阁之行并无实质收获。她避开话题,语气转为严肃,低声道:“少贫嘴!本官来此,自有要事。你那边……计划进行得如何?陈知澜那边,可安排妥当了?” 她虽与张绥之不对付,但关乎案情大局,倒也分得清轻重。
张绥之见她说起正事,也收敛了玩笑之色,微微颔首,用极低的声音快速道:“已安排妥当。信物已交,计划已告知陈知澜。他今夜子时前后会行动。但……我担心陆宏渊这边会有察觉或阻挠。还需徐千户你暗中调派得力可靠的缇骑,在清音阁至陈府沿途暗中保护,以防不测。切记,只需暗中跟随,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暴露行踪,更不能插手干预!一切以接出人为首要目标!”
徐舒月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明白了。此事关乎重大,本官会亲自安排最信得过的人手。你放心赴你的宴,外面的事,交给我。” 难得地,她的话语中透出一丝合作的态度。
就在两人低声交谈之际,一个沉稳而略带威严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哦?这位年轻官员,还有这位……女千户,看着面生得很。今日陛下家宴,为何有此二位在座?不知是哪位宗亲,或是哪位大人的家眷?”
张绥之与徐舒月心中同时一凛,抬头望去,只见长平侯陆宏渊,不知何时已结束了与几位宗室的寒暄,正端着酒杯,缓步走到了他们这一席前!他脸上带着看似随和的笑容,但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却如同探照灯般,在张绥之和徐舒月身上来回扫视,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一丝若有若无的……压迫感!
显然,张绥之这个陌生的六品推官,和徐舒月这个身着飞鱼服的女千户,在这满堂朱紫贵戚中,显得格外扎眼,引起了这位权势熏天的侯爷的注意和……警惕?
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起来!
张绥之心中电转,正要起身回话,坐在上首的章圣皇太后蒋太后却笑着开口了,语气慈祥:“宏渊啊,你久在南京,回京不久,不认识他们也是常情。这位年轻的官员,是顺天府的张绥之张推官,前些日子在朝鲜立了功,是个能干的孩子,陛下和哀家都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