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雨润青衿,心照夜灯-《九零之路,并肩星光》

  深秋的晨雾还未散尽,巷口的老槐树就浸在一片朦胧的乳白里,枝桠间漏下的晨光被雾气揉碎,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点。陈阳推着那辆半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走出巷口时,傅星已经站在槐树下等他,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滑动,似乎在默记单词。

  听到脚步声,傅星抬起头,眼里的专注褪去,漾起一层温和的笑意:“早,今天怎么骑车了?”

  “昨晚跟我爸说膝盖好多了,他让我骑车上学,省点时间复习。”陈阳把自行车停在路边,顺手从车筐里拿出一个保温袋,“我妈早上煮了红糖姜枣粥,说入秋了驱寒,给你带了一碗,还热着。”

  保温袋是浅蓝色的,上面印着小小的梅花图案,是陈阳特意找出来的,保温效果好。傅星接过保温袋,指尖触到温热的袋身,心里也泛起一阵暖意:“又麻烦阿姨了,其实不用这么客气的。”

  “我妈说你学习辛苦,让你多补补。”陈阳笑了笑,目光落在傅星手里的英语词典上,“早上就开始背单词?”

  “嗯,英语完形填空总错,想多记点固定搭配。”傅星打开保温袋,拿出里面的搪瓷碗,粥的香气混着姜枣的甜香漫出来,很是诱人。他低头喝了一口,温热的粥滑进胃里,暖融融的,驱散了清晨的凉意。

  “完形填空我有技巧,等晚自习的时候教你。”陈阳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高频短语和语境搭配,每个短语都附了真题例句,你看看能不能用上。”

  笔记本的封面有些磨损,是陈阳用了两年的错题本,后面几页专门用来整理英语知识点,字迹工整,重点短语用红笔圈出,甚至标注了在真题中出现的频率。傅星接过笔记本,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纸页,心里暖暖的:“谢谢你,每次都这么细心。”

  “咱们互相帮衬着,考试才能都拔尖。”陈阳挠了挠头,耳根微微泛红,“快把粥喝完,一会儿该凉了,今天早上有英语小测,得早点去学校准备。”

  傅星点点头,加快了喝粥的速度,粥的甜度恰到好处,姜味也不冲,显然是陈阳妈妈特意按他的口味煮的——他不爱吃太甜的东西,陈阳记得清清楚楚。喝完粥,傅星把搪瓷碗小心地放进保温袋,递给陈阳:“替我谢谢阿姨,粥很好喝。”

  “知道了。”陈阳接过保温袋,放进车筐里,“上来吧,我带你去学校,比走路快。”

  傅星愣了一下,看着陈阳挺直的后背,犹豫了片刻,还是轻轻跨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双手下意识地抓住了车座边缘。陈阳感受到后座的重量,脚下用力蹬了一下脚踏板,自行车缓缓向前驶去。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自行车驶过巷口的石板路,发出轻微的颠簸,傅星的身体偶尔会轻轻碰到陈阳的后背,带着淡淡的体温,让陈阳的心跳莫名快了几分,脚下的力道也稳了些。

  “昨天模拟联考的数学卷子,最后那道概率题你听懂了吗?”傅星轻声问,声音被风带着,飘进陈阳的耳朵里,温温柔柔的。

  “听懂了大半,就是最后一步的分布列计算有点模糊。”陈阳放慢了车速,“你当时怎么做出来的?我看你很快就写完了。”

  “那道题要先判断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再分情况讨论……”傅星耐心地讲解着,指尖偶尔会轻轻碰一下陈阳的胳膊,示意他注意某个关键点。陈阳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两人的声音混在清晨的风声里,格外清晰。

  到了学校门口,陈阳把自行车停在车棚里,傅星跟在他身后,手里还拿着陈阳的英语笔记本。走进教室时,班里已经来了不少同学,都在埋头复习,教室里只剩下翻书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轻响。

  两人各自回到座位,陈阳坐在傅星斜后方,刚拿出英语书,就见傅星转头看过来,手里捏着一支蓝色的圆珠笔:“你整理的短语里,有两个固定搭配的用法我有点疑问,等小测结束咱们讨论一下?”

  “好。”陈阳点点头,看着傅星转回去的背影,心里莫名安定。他拿出傅星上次给的记叙文范例,放在桌角,打算趁小测前的时间再翻一翻,巩固一下细节描写的技巧。

  英语小测在早读课后进行,试卷发下来,陈阳快速浏览了一遍,发现完形填空中有几道题正好考到了他给傅星整理的短语搭配,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他抬头看向傅星,对方正低头认真答题,眉头微蹙,神情专注,阳光落在他的发顶,泛着淡淡的光泽。

  小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交卷,教室里响起一阵小声的讨论。傅星拿着试卷走到陈阳的座位旁,拉了把椅子坐下,指着完形填空中的一道题:“你看这道题,‘take care’和‘care for’的区别,你笔记里写的语境搭配很有用,我一下子就选对了。”

  “这两个短语确实容易混,我之前也错了好几次。”陈阳接过试卷,指着另一道题,“这道题的介词搭配,你是怎么判断的?”

  傅星低头看着试卷,指尖轻轻点在题目上:“这里有个隐含的时间状语,结合前面的时态,应该用‘in’而不是‘on’……”他讲解得条理清晰,陈阳听得豁然开朗,两人凑在一起小声讨论,偶尔有眼神交汇,都带着几分默契的笑意。

  赵磊拿着试卷凑过来,一脸愁容:“你们俩都写完了?我完形填空错了一半,英语这次肯定又考不好了。”

  “别着急,”傅星抬头看向他,语气温和,“等午休的时候,我和陈阳帮你分析错题,把高频考点过一遍,下次肯定能进步。”

  “真的吗?太好了!”赵磊眼睛一亮,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还是你们够意思,等我下次考好了,请你们吃冰棍!”

  陈阳和傅星相视一笑,都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赵磊虽然基础薄弱,但一直很努力,帮他一把,也是帮整个学习小组共同进步——最近班里按成绩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他们三人正好在一组,组长是傅星。

  上午的数学课,老师宣布了下周要进行期中考试,并且会按成绩重新划分座位,成绩在前二十名的可以自主选择座位。这个消息让班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同学们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劲头,连平时爱偷懒的几个男生都埋头刷题了。

  下课铃响后,老师刚走出教室,傅星就转头对陈阳说:“期中考试咱们争取都进前十,这样就能选靠窗的位置,复习的时候光线好。”

  “好,我一定努力。”陈阳用力点头,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动力。他想和傅星坐得近一些,这样复习的时候就能随时请教,也能更方便地互相交流。

  傅星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嘴角弯了弯,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递过去:“这是我整理的数学易错点,都是期中考试的重点题型,你对照着看看,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笔记本很小巧,方便随身携带,里面的内容按章节分类,每个易错点都配了典型例题和解题思路,甚至还有傅星自己总结的解题口诀,简单好记。陈阳接过笔记本,心里暖暖的:“你总是帮我整理这么多资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咱们是朋友,说这些就太见外了。”傅星笑了笑,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陈阳看着他的背影,低头翻开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心有丘壑,目有星光,何惧路长。”字迹清秀,像傅星的人一样,温和而有力量。

  中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习小组的几个人都留在教室里复习,赵磊拿着数学题问个不停,陈阳和傅星轮流给他讲解,偶尔两人同时开口,又默契地停下,让对方先说,眼里都带着淡淡的笑意。

  陈阳讲题的时候,傅星就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笔,偶尔在草稿纸上补充几步关键步骤,等陈阳讲完,他再轻声补充一两句,让解题思路更完整。赵磊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说:“你们俩配合得也太默契了,简直像一个人似的。”

  陈阳的脸颊微微发烫,抬头看向傅星,正好对上他的目光,两人都有些不自然地移开视线,耳根悄悄泛红。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阳光落在两人身上,暖意融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青春的悸动。

  下午第三节课快结束时,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迅速蔓延了整个天空。下课铃响后,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很快就变成了倾盆大雨,夹杂着阵阵秋风,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糟了,我没带伞!”赵磊看着窗外的大雨,一脸懊恼,“早知道今天带伞了,这下怎么回家啊?”

  陈阳也皱了皱眉,他早上骑车来的,虽然带了伞,但自行车放在车棚,淋雨回去肯定会湿透。傅星从书包里拿出一把黑色的折叠伞,说:“我带伞了,一会儿咱们一起走,先送你回家,赵磊。”

  “那你和陈阳怎么办?”赵磊问。

  “我们住得近,一起走就行。”傅星说着,看向陈阳,“你骑车不方便,不如把车停在学校,明天再来取,咱们一起打伞回去。”

  陈阳点点头:“好,听你的。”

  三人收拾好书包,傅星撑开伞,伞面很大,足够遮住三个人。赵磊走在中间,叽叽喳喳地说着话,陈阳和傅星走在两边,伞沿偶尔会碰到一起,肩膀也时不时轻轻靠在一起,带着彼此的体温,驱散了雨天的寒意。

  送赵磊到家门口后,雨势丝毫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大,风也更急了。傅星收起伞,抖了抖上面的水珠,重新撑开,对陈阳说:“走吧,咱们快回去,别淋着雨。”

  两人并肩走进雨幕,伞面微微倾斜,尽量遮住彼此。雨水顺着伞沿流下,形成一道小小的水帘,把两人和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巷子里很安静,只有雨声和两人的脚步声,偶尔有风吹过,带着雨丝打在脸上,凉凉的。

  “你靠里走点,外面雨大。”傅星轻声说,把伞又往陈阳那边倾斜了些,自己的肩膀却露在了外面,很快就被雨水打湿了一片。

  陈阳注意到他的动作,心里一暖,连忙把伞往傅星那边推:“别光顾着我,你也淋湿了。”

  两人推让了几句,最后干脆靠得更近了些,肩膀紧紧贴在一起,伞面稳稳地罩在两人头顶。陈阳能闻到傅星身上淡淡的墨香,混合着雨水的清新,格外好闻。他侧头看了一眼傅星,雨水打湿了他的额发,几缕发丝贴在额头上,眼神却依旧温和,像雨后的星光。

  走到巷口的老槐树下时,傅星突然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递过去:“这个给你。”

  陈阳接过塑料袋,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双黑色的毛线手套,针脚细密,看起来很暖和。“这是你织的?”他惊讶地问。

  “嗯,周末没事的时候织的,”傅星的脸颊微微泛红,避开他的目光,“入秋了,骑车的时候戴着手套,手就不会冻僵了,也能握紧车把。”

  陈阳拿着手套,指尖触到柔软的毛线,心里泛起一阵暖流。他能想象到傅星坐在灯下,一针一线织手套的样子,专注而认真。“太好看了,谢谢你。”他把手套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我一定会好好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