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运朝内部议丹事,各方意见起分歧-《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银膜的裂痕在船板上缓缓延伸,像一道细小的蛛网,无声地爬向玉瓶底座。李文指尖轻点那道缝隙,一丝气运渗入,裂纹微微震颤,随即停住。他收回手,没说话,只是将玉瓶往怀中收了半寸。

  快艇靠岸,甲板相接。接应的将领再次行礼,李文点头示意,带着赤奴与云姬踏上码头。石砖地面坚实,脚步声清晰可闻。远处城门已开,几队巡逻兵列队迎候,旗帜未动,气氛肃然。

  议事殿内灯火通明。李守诚坐在左首首位,袍角压着一份卷册,指节轻轻敲着案沿。他抬眼看见李文进来,目光先落在其胸前——那里隐约有玉瓶轮廓——随后才看向脸。

  “回来了。”他说。

  “回来了。”李文落座主位,将玉瓶置于案前,罗盘紧挨其侧。赤奴站在他右后方,手按矛柄;云姬静立左侧,袖中指尖微动,似在感应什么。

  “我刚看过哨卫传回的记录。”李守诚开口,“你说呼衍枭的追踪断了?”

  “断了。”李文答,“但他留下的咒引还在试探。刚才船上那层封膜出现裂痕,就是证据。”

  李守诚眉头一皱:“他还活着?”

  “至少没死透。”赤奴冷哼一声,“若让我带骑兵出关搜一遍,定能把他从烂泥里挖出来。”

  “不必。”李文摇头,“他现在不敢露面,但会找人替他动手。我们得抢在他之前把根基扎牢。”

  他翻开罗盘,星图纹路微亮,映出一段波动轨迹。“这是仙泉与龙脉共鸣的数据。过去十二个时辰里,共振频率提升了三成。如果不加以引导,三个月内就可能引发地气暴动——轻则田毁,重则城塌。”

  李守诚盯着那条曲线看了许久,终于开口:“你要做什么,直说吧。”

  “双源共养。”李文声音平稳,“用仙泉激活植物精灵,种出带灵性的圣禾;再用圣禾炼丹,反哺丹道体系。农业和修炼不再是两条线,而是一个环。只要环转起来,三年内运朝就能自给自足,十年可称雄西域。”

  殿内一时安静。

  “荒唐。”李守诚放下卷册,“你可知这话说出去,多少人要坐不住?昆仑是古墟禁地,你建什么通天台?丹药一旦流出,外邦使者连夜就会堵上门来要‘分享机缘’。咱们现在的兵力,挡得住一个龟兹,能挡得住三国联军?”

  “所以我们不能等他们打上门。”赤奴往前一步,“正该趁现在没人知道,一口气把丹炼出来,兵练起来!给我五千人,配上淬体丹,我能横扫北境八部!谁敢提条件,我就让他闭嘴!”

  “你是想逼别人联合围攻我们?”李守诚冷笑,“你以为西域那些国君都是傻子?今天你强征药材,明天他们就结盟断粮道。我们靠种田起家,根基在民安,不在战功!”

  “可没有实力,民安也是假的!”赤奴声音拔高,“上次匈奴劫村,死了三百多人!你们还在争论要不要拨两车米去救济!要是那时候我们已经有丹卫营,那一仗根本不会输!”

  “够了。”李文抬手。

  两人同时闭嘴。

  他低头看着罗盘上的数据流,片刻后说道:“我知道你们的顾虑。叔祖怕的是乱局,赤奴急的是强军。但眼下最危险的,不是外敌,也不是内耗,而是时间。”

  他指向罗盘中央一闪而过的红点:“这个信号,是从蓬莱洞府带回的丹诀激活印记。它和植物精灵的能量波频几乎一致——说明它们本属同源。这不是巧合,是规律。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规律,迟早有人会比我们先用起来。”

  云姬这时轻声道:“我可以重现当时的数据场。”

  她抬手,掌心浮现出一层极薄的光幕,如同水波般荡开。画面中,丹诀符文旋转,与一团绿色光晕交织,形成螺旋状能量流。“这是我当时感知到的共振模型。如果把空间晶石嵌入种植区,理论上能实现远程催化——一处产灵谷,多处可炼丹。”

  李守诚盯着那团光影,脸色变了变:“你是说……不用把所有资源集中到一处?”

  “正是。”云姬点头,“分散布点,反而更安全。”

  李文接过话:“所以我决定设三个试点:敦煌稳,楼兰险,龟兹边。每地派十名农官,配一个植物精灵,用限量仙泉激活。三个月为限,看哪一地产出最优。”

  “只试三郡?”赤奴皱眉,“太慢了!至少十郡齐上,才能看出真正潜力!”

  “仙泉只剩七滴。”云姬平静地说,“分散十郡,每处不足半滴,无法完成完整激活流程。失败率超过八成。”

  赤奴张了张嘴,终究没再争。

  李守诚却仍不松口:“人选呢?谁来管这些农官?出了问题谁负责?”

  “由丹农合议庭统管。”李文取出一本册子,当场翻开,“叔祖任监正,掌人事审查与流程监督;赤奴任督战,负责安保与应急调度;云姬主管技术枢要,所有数据归她汇总。重大决策,三人联署,缺一不可。”

  李守诚沉默片刻,伸手接过册子翻看。纸页泛黄,边缘整齐,显然是新制的。他注意到每一页都烙着淡淡的金纹——那是气运封印的痕迹。

  “非我亲启,神识崩毁。”他念出这句话,抬头看向李文,“你信不过我们?”

  “我不是信不过人。”李文直视他眼睛,“我是信不过泄露之后的后果。一旦名单外泄,敌人可以逐个清除,也可以伪装替换。这道封印,不只是防外人,也是保你们自己。”

  殿内又静了下来。

  良久,李守诚合上册子,点头:“我可以当这个监正。但有个条件——三十名农官的背景必须彻查,三代以内无外族通婚,无流民记录,不得有任何可疑往来。”

  赤奴嗤笑:“你还活在二十年前?现在哪有几个纯血中原户?照你这么说,半个运朝都用不了!”

  “那就宁缺毋滥。”李守诚毫不退让,“宁可慢,也不能错。”

  “可以。”李文突然开口,“叔祖负责初审,赤奴派人暗访复核,云姬用空间感知辅助验证身份真实性。三方确认无误后再录入册籍。”

  他顿了顿,补充道:“第一批名单,我已经拟好。”

  说着,他从袖中抽出一张薄纸,平铺于案。纸上三列人名,字迹工整,墨色沉实。他双手覆上,气运缓缓注入,整张纸泛起微光,随即隐没。

  “封印已完成。”他说,“现在只有我能打开。”

  赤奴盯着那张纸,忽然笑了:“你还真是半步都不让啊。”

  “这不是让不让的问题。”李文收起纸页,“是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

  就在此时,云姬忽然侧头,望向殿外。

  她的手指微微一曲,像是触到了什么东西。

  李文察觉异样:“怎么了?”

  “风向变了。”她低声说,“不是自然的变。”

  李守诚正起身整理衣袍,闻言停下动作。

  赤奴手已搭上矛柄。

  李文没有动,只是将手掌重新覆在罗盘上。星图纹路微微一跳,显出一道极细的干扰波痕,一闪即逝。

  他盯着那痕迹,缓缓开口:“刚才那阵风……是从西南方来的?”

  云姬点头。

  “那个方向。”李文的声音低了几分,“正好是昆仑旧墟的下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