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上的光核又震了一下,比刚才更清晰。李文的手指停在星图边缘,目光没有移开。
他立刻起身,掀开帐帘,对守在外侧的传令兵道:“请云姬过来,就说我有要事相询。”
传令兵快步离去。李文回到案前,将罗盘轻轻转了个方向,让那点微弱波动正对着自己。他没有再看水囊、化验纸或淤泥样本,那些东西已经说了太多。现在他需要的是能穿透距离的眼睛。
不多时,脚步声由远及近。云姬走进帐中,衣袖微动,发丝被风带起一缕,落在肩头。她没说话,只是走近案台,目光落在罗盘上。
“你感觉到了?”李文问。
她点头,指尖悬于光核上方,未触碰,却像是感知到了什么。片刻后,她闭上眼,呼吸放缓,整个人像沉入某种无形的流动之中。
李文静静等着。
约莫半盏茶工夫,云姬睁开眼,声音很轻:“北面百里外,地下三十丈,有一股稳定的水流。它穿过岩层时,带动了空间的细微震颤,普通人察觉不到,但我能捕捉到那条轨迹。”
李文眼神一凝:“水质如何?有没有杂质?”
“目前无法确定具体成分,但那里的地脉未受扰动,不像被人动过手脚。而且……”她顿了顿,“水流经过的空间裂隙很干净,没有毒物残留的痕迹。”
李文沉默了一瞬,随即提笔在羊皮地图上画了一道线,从营地延伸至北方标记点。
“这个位置太远。”他说,“若是派大队人马前往,路上耗水反而更多。可若只派小队,一旦遇袭,难以回援。”
云姬看了他一眼:“我可以带队。我的感知能避开危险区域,也能预判地形变化。只要路线规划得当,不会走冤枉路。”
李文摇头:“你不能出险。你是我们唯一能精准定位空间异常的人。如果路上出了意外,后续所有布局都会断。”
帐外传来铠甲摩擦的声音。呼衍铁走了进来,抱拳行礼:“将军,刚巡完岗。西面坑洞已封死,空陶罐全部收缴。巡逻队发现两处新脚印,但不是皮履,像是流民穿的草鞋,可能是误入。”
李文点头:“看来敌人暂时收手了。但这不代表他们会放弃。”
他转向云姬:“我打算让你和呼衍铁一起行动。他带五十名驼峰骑兵护送,你负责导航。三名农战师随行,携带药藤过滤器和陶瓮样本,现场取水化验。”
云姬没有反对:“什么时候出发?”
“天亮就走。”李文说,“我会在罗盘上设一道感应印记,你把它贴身带着。只要你们在路上,我就能知道大致方位。若有异常,立即传讯回来。”
呼衍铁应道:“末将领命。骑兵已整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动。”
李文又补充:“路线由云姬决定,你只管护卫。途中不得擅自更改方向,哪怕看起来更近也不行。我知道你想快,但这次不是打仗,是找活路。”
呼衍铁郑重点头:“明白。”
云姬从袖中取出一枚薄如蝉翼的银片,放在罗盘中央。银片微微发亮,与光核产生共鸣。她低声念了几句,那光芒便缓缓沉入罗盘纹路之中。
“印记已成。”她说,“你在营中可随时感应我们的位置。”
李文伸手覆在罗盘上,感受到一丝温热的回应。
三人商议完毕,各自离开准备。李文留在帐中,重新铺开地图,用朱砂笔圈出几处可能的中途歇脚点。他知道,这一趟不只是找水,更是赌一场时间。
天还未亮,营地东侧已集结好队伍。五十名驼峰骑兵列成两列,马匹安静地站着,鼻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三辆轻车装载着工具和备用陶瓮,紧随其后。
云姬站在最前方,披着一件灰白色斗篷,长发束起,脸上看不出情绪。呼衍铁翻身上马,检查了腰间短刀和信号箭筒,然后朝她点头:“ ready。”
云姬迈步向前,没有回头。
队伍缓缓出发,踏进黎明前的昏暗里。
李文立于帐前,手中罗盘忽然轻颤一下。他知道,他们已经启程。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他几乎寸步未离案台。每隔一段时间,罗盘就会传来一次轻微震动——那是云姬沿途激活印记的信号。每一次,都代表他们安全通过了一个节点。
中午时分,赤奴前来报到:“安置区那边稳住了。百姓听说有队伍去找新水源,情绪好了不少。有几个老匠人主动提出帮忙烧制陶瓮,说多做一个就多存一瓢水。”
李文点头:“让他们干。把最好的窑火留出来,优先烧储水容器。”
赤奴犹豫了一下:“你说他们真能找到?”
“必须找到。”李文盯着罗盘,“我们撑不了太久。”
话音刚落,罗盘猛然一震,光核闪出一道蓝光。
李文立刻俯身查看。
这是约定好的紧急信号。
他迅速写下命令:“调三百工匠,按预定路线铺设导水管线,优先保障安置区与前线将士用水。雪莲精灵随队驻守新水源点,持续净化周边水质。”
传令兵接过纸条飞奔而去。
傍晚时分,第一桶净水被送回营地。
李文亲自打开陶瓮盖子,捧起一碗,仰头喝下。
水清冽甘甜,毫无异味。
他放下碗,长长吐出一口气。
帐外传来脚步声,是呼衍铁回来了。
“找到了。”他进门就说,“地下三十丈,水量稳定,水质纯净,还带一丝灵气。农战师当场做了三次检测,确认无毒。云姬发现了旧石渠,稍加修缮就能引水。我们已经在起点挖通了第一段导流口,植物精灵正在往回铺根系网络。”
李文问:“路上有麻烦吗?”
“遇到两拨流寇,绕开了。还有一片移动沙丘,原本的路线被掩埋,是云姬提前察觉,改走西侧残谷,才避过去。”
“她没事吧?”
“没事,就是有点累。但她坚持留在现场监督施工,说要确保第一段管线不出问题。”
李文点头:“让她多休息。这趟辛苦了。”
呼衍铁退下后,李文走到帐外。
夜色渐深,营地灯火次第亮起。有人抬着新运来的陶瓮走过,脚步匆匆。几名工匠围在图纸前讨论管线走向,声音不高,但透着干劲。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罗盘,指针平稳指向北方,光核稳定闪烁。
这场水危机,终于有了转机。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开始。
远处沙地上,一辆满载陶瓮的轻车正缓缓驶向北门。拉车的驼兽步伐稳健,蹄下扬起细尘。车轮压过一处低洼,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云姬站在新开的导流口旁,望着地下涌出的清泉,伸手接了一捧。
水从指缝间滑落,滴进沙地,瞬间消失。
她忽然抬头,看向东南方的天空。
那里,一团云影正缓慢移动,形状古怪,不像寻常风势能形成的模样。
他立刻起身,掀开帐帘,对守在外侧的传令兵道:“请云姬过来,就说我有要事相询。”
传令兵快步离去。李文回到案前,将罗盘轻轻转了个方向,让那点微弱波动正对着自己。他没有再看水囊、化验纸或淤泥样本,那些东西已经说了太多。现在他需要的是能穿透距离的眼睛。
不多时,脚步声由远及近。云姬走进帐中,衣袖微动,发丝被风带起一缕,落在肩头。她没说话,只是走近案台,目光落在罗盘上。
“你感觉到了?”李文问。
她点头,指尖悬于光核上方,未触碰,却像是感知到了什么。片刻后,她闭上眼,呼吸放缓,整个人像沉入某种无形的流动之中。
李文静静等着。
约莫半盏茶工夫,云姬睁开眼,声音很轻:“北面百里外,地下三十丈,有一股稳定的水流。它穿过岩层时,带动了空间的细微震颤,普通人察觉不到,但我能捕捉到那条轨迹。”
李文眼神一凝:“水质如何?有没有杂质?”
“目前无法确定具体成分,但那里的地脉未受扰动,不像被人动过手脚。而且……”她顿了顿,“水流经过的空间裂隙很干净,没有毒物残留的痕迹。”
李文沉默了一瞬,随即提笔在羊皮地图上画了一道线,从营地延伸至北方标记点。
“这个位置太远。”他说,“若是派大队人马前往,路上耗水反而更多。可若只派小队,一旦遇袭,难以回援。”
云姬看了他一眼:“我可以带队。我的感知能避开危险区域,也能预判地形变化。只要路线规划得当,不会走冤枉路。”
李文摇头:“你不能出险。你是我们唯一能精准定位空间异常的人。如果路上出了意外,后续所有布局都会断。”
帐外传来铠甲摩擦的声音。呼衍铁走了进来,抱拳行礼:“将军,刚巡完岗。西面坑洞已封死,空陶罐全部收缴。巡逻队发现两处新脚印,但不是皮履,像是流民穿的草鞋,可能是误入。”
李文点头:“看来敌人暂时收手了。但这不代表他们会放弃。”
他转向云姬:“我打算让你和呼衍铁一起行动。他带五十名驼峰骑兵护送,你负责导航。三名农战师随行,携带药藤过滤器和陶瓮样本,现场取水化验。”
云姬没有反对:“什么时候出发?”
“天亮就走。”李文说,“我会在罗盘上设一道感应印记,你把它贴身带着。只要你们在路上,我就能知道大致方位。若有异常,立即传讯回来。”
呼衍铁应道:“末将领命。骑兵已整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动。”
李文又补充:“路线由云姬决定,你只管护卫。途中不得擅自更改方向,哪怕看起来更近也不行。我知道你想快,但这次不是打仗,是找活路。”
呼衍铁郑重点头:“明白。”
云姬从袖中取出一枚薄如蝉翼的银片,放在罗盘中央。银片微微发亮,与光核产生共鸣。她低声念了几句,那光芒便缓缓沉入罗盘纹路之中。
“印记已成。”她说,“你在营中可随时感应我们的位置。”
李文伸手覆在罗盘上,感受到一丝温热的回应。
三人商议完毕,各自离开准备。李文留在帐中,重新铺开地图,用朱砂笔圈出几处可能的中途歇脚点。他知道,这一趟不只是找水,更是赌一场时间。
天还未亮,营地东侧已集结好队伍。五十名驼峰骑兵列成两列,马匹安静地站着,鼻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三辆轻车装载着工具和备用陶瓮,紧随其后。
云姬站在最前方,披着一件灰白色斗篷,长发束起,脸上看不出情绪。呼衍铁翻身上马,检查了腰间短刀和信号箭筒,然后朝她点头:“ ready。”
云姬迈步向前,没有回头。
队伍缓缓出发,踏进黎明前的昏暗里。
李文立于帐前,手中罗盘忽然轻颤一下。他知道,他们已经启程。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他几乎寸步未离案台。每隔一段时间,罗盘就会传来一次轻微震动——那是云姬沿途激活印记的信号。每一次,都代表他们安全通过了一个节点。
中午时分,赤奴前来报到:“安置区那边稳住了。百姓听说有队伍去找新水源,情绪好了不少。有几个老匠人主动提出帮忙烧制陶瓮,说多做一个就多存一瓢水。”
李文点头:“让他们干。把最好的窑火留出来,优先烧储水容器。”
赤奴犹豫了一下:“你说他们真能找到?”
“必须找到。”李文盯着罗盘,“我们撑不了太久。”
话音刚落,罗盘猛然一震,光核闪出一道蓝光。
李文立刻俯身查看。
这是约定好的紧急信号。
他迅速写下命令:“调三百工匠,按预定路线铺设导水管线,优先保障安置区与前线将士用水。雪莲精灵随队驻守新水源点,持续净化周边水质。”
传令兵接过纸条飞奔而去。
傍晚时分,第一桶净水被送回营地。
李文亲自打开陶瓮盖子,捧起一碗,仰头喝下。
水清冽甘甜,毫无异味。
他放下碗,长长吐出一口气。
帐外传来脚步声,是呼衍铁回来了。
“找到了。”他进门就说,“地下三十丈,水量稳定,水质纯净,还带一丝灵气。农战师当场做了三次检测,确认无毒。云姬发现了旧石渠,稍加修缮就能引水。我们已经在起点挖通了第一段导流口,植物精灵正在往回铺根系网络。”
李文问:“路上有麻烦吗?”
“遇到两拨流寇,绕开了。还有一片移动沙丘,原本的路线被掩埋,是云姬提前察觉,改走西侧残谷,才避过去。”
“她没事吧?”
“没事,就是有点累。但她坚持留在现场监督施工,说要确保第一段管线不出问题。”
李文点头:“让她多休息。这趟辛苦了。”
呼衍铁退下后,李文走到帐外。
夜色渐深,营地灯火次第亮起。有人抬着新运来的陶瓮走过,脚步匆匆。几名工匠围在图纸前讨论管线走向,声音不高,但透着干劲。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罗盘,指针平稳指向北方,光核稳定闪烁。
这场水危机,终于有了转机。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开始。
远处沙地上,一辆满载陶瓮的轻车正缓缓驶向北门。拉车的驼兽步伐稳健,蹄下扬起细尘。车轮压过一处低洼,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云姬站在新开的导流口旁,望着地下涌出的清泉,伸手接了一捧。
水从指缝间滑落,滴进沙地,瞬间消失。
她忽然抬头,看向东南方的天空。
那里,一团云影正缓慢移动,形状古怪,不像寻常风势能形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