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钥在掌心旋转的节奏变了,不再像先前那样平稳跳动,而是间歇性地发烫,每一次升温都伴随着罗盘背面星图的微光闪烁。李文将它从油布中取出,直接按在罗盘中央的凹槽处。光斑立刻剧烈震颤,原本指向精绝荒漠边缘的那一点,开始以不规则频率明灭,像是被某种外力干扰。
他抬头看向云姬。她正站在石碑旁,袖口微扬,一缕银沙垂落指尖。沙粒尚未落地,便在空中凝滞,随即扭曲成螺旋状,缓缓下沉。
“风不对。”她说。
李文没接话,转身走向镇外。红柳枝围成的边界线外,沙地表面浮着一层细尘,本该随风滚动,此刻却静止不动,仿佛被无形之力压住。他蹲下身,召出一株麦芒精灵,让它根须探入地底。不到三息,根尖传回震动信号——不是来自地脉,而是远距离的、有规律的踏地声,间隔一致,数量庞大。
“不是流寇。”李文站起身,“是骑兵,整编制推进。”
消息传回镇内时,李元正站在田埂上盯着一株正在翻土的青稻精灵。听见通报,他猛地转身:“你说什么?匈奴?他们怎会知道这里?”
“他们不是冲着人来的。”李文走回石台旁,将密钥重新嵌入罗盘,“是冲着这个。”
罗盘上的光斑再次跳动,这次呈现出清晰的波形——三短一长,与高昌地脉初启时的节律完全相反。那是攻击性的共振频率,与楼兰祭坛下封印室的开启节奏同源。
李元盯着那道光纹,脸色发白。“你动了不该动的东西。”
“东西本就在那儿。”李文收起罗盘,“我们只是让它重新运转。现在的问题是,有人也在用同样的方式驱动它。”
当晚,沙暴来了。
风从精绝方向卷来,不是寻常的横扫,而是呈螺旋状层层推进,像一只巨手缓缓合拢。云姬在镇外布下银沙阵,试图捕捉气流轨迹,却发现风向违背自然规律,每转一圈,中心就向高昌逼近半里。
“有人在导引。”她回来说,“不是天气,是术法。”
李文点头,召出胡萝卜精灵。这类精灵夜间活性最强,根系能分泌出特殊黏液,在沙层中形成稳定通道。他让它们在沙暴间隙潜行至十里外,埋下数十株“听地藤”——一种由麦芒与红柳杂交培育出的传感植物,根须可捕捉千米内震动,并通过神经网络传递信号。
第二日清晨,反馈陆续传回。听地藤捕捉到密集马蹄震动,行军速度远超正常骑兵,且队列整齐,无杂音。更异常的是,每当沙暴旋转到某一角度,震动频率就会与密钥产生微弱共鸣。
“他们在用风掩护行军。”李文摊开沙盘,“但风本身也是武器,压制视线,扰乱感知,让我们误判距离。”
李元坐在议事棚里,手指敲着桌面。“精灵能种田,不代表能打仗。你若让它们上阵,便是开了杀戒之先,天地有灵,必降灾祸。”
“灾祸已经来了。”李文取出一株青稻精灵,放在桌面上,“它昨晚诵读的是《吴子·治兵》第三章:‘凡战,以轻行远,以重行阵。’你可知它为何懂这些?”
李元皱眉:“你教的?”
“是它自己学的。”李文道,“所有精灵每日劳作后,都会接触典籍。农书、兵法、律令,皆在其认知范围内。它们不是牲畜,是地脉孕育的灵体,有思辨之力。现在,我们需要它们不只是耕田,而是守土。”
棚内一片沉默。远处,红柳精灵正在加固沙障,枝条交织成网,根系深入地下三尺,形成三道弧形防线。麦芒精灵则在防线之间布设根网,一旦有外力侵入,震动会立刻传导至中枢。
“你打算怎么打?”李元终于开口。
“不打。”李文说,“我们只防。让地势拖住他们,让风沙困住他们,让时间耗死他们。匈奴骑兵强在突袭,若进不得寸土,退又无粮道,自然溃散。”
第三日,沙暴未停,但听地藤传回的震动频率开始加快。敌军已推进至二十里内,前锋距高昌镇不足十五里。
李文下令启动一级戒备。所有植物精灵进入战时状态,根系统一接入由密钥调控的地脉节律。他将密钥插入罗盘中枢,激发星图共鸣,将整个绿洲的地脉频率调整为“三短一长”的防御波段。刹那间,所有精灵根系同步震颤,地下神经网络全面激活。
荆棘回廊在镇外五里处成型。这是由红柳、麦芒、青稻三类精灵混编的复合防线。红柳负责构建物理屏障,枝条交错如墙;麦芒布设预警网,根须感知震动;青稻则承担指挥协调,通过地脉共振传递指令。
云姬站在回廊起点,银沙洒出一道弧线。沙粒在空中划出三处高危区域,皆位于沙暴旋转的节点上。
“他们会在这些地方试探。”她说。
李文点头,命一株青稻精灵潜入地下,根系延伸至第一处预警点。同时,胡萝卜精灵在防线后方开始培育“爆根藤”——一种根部能积蓄能量、受压时瞬间炸裂的改良物种,专用于迟滞骑兵冲锋。
傍晚,风势突变。原本缓慢旋转的沙暴骤然加速,中心压向荆棘回廊东侧。李文立刻调集麦芒精灵加强该区域根网密度,红柳精灵则迅速增厚屏障。
就在风压最重的那一刻,地面传来一阵沉闷震动。不是马蹄,而是某种重物落地的冲击。紧接着,听地藤捕捉到一股新的频率——低沉、稳定,带着金属质感的回响。
“战鼓。”云姬低声说。
李文握紧罗盘。密钥又一次发烫,光斑剧烈跳动,与那鼓声频率完全同步。
“他们有懂星图的人。”他说,“不是普通匈奴将领。”
李元站在镇内高处,望着远处被风沙遮蔽的天际线,声音发紧:“你真觉得这些精灵能挡住铁骑?”
“它们不是去挡的。”李文望着荆棘回廊的方向,“它们是去告诉敌人——这块地,不是无主之土。”
夜深,风未歇。回廊外的沙地上,一根麦芒的根须悄然探出地表,轻轻颤动了一下。远处,鼓声再次响起,三短一长,与密钥的节律形成对抗。
李文将手按在罗盘上,密钥的温度越来越高,光斑几乎连成一片。他没有移开手,也没有下令出击,只是静静地站着,听着风里的节奏。
鼓声停了。
片刻后,沙暴的旋转轨迹出现一丝偏移,像是某种力量在重新校准方向。
李文睁开眼,对云姬说:“他们发现我们接上了地脉。”
云姬点头,银沙在掌心凝成一线,指向东北方。
沙地上,一粒草籽被风吹动,滚入荆棘回廊的缝隙。
他抬头看向云姬。她正站在石碑旁,袖口微扬,一缕银沙垂落指尖。沙粒尚未落地,便在空中凝滞,随即扭曲成螺旋状,缓缓下沉。
“风不对。”她说。
李文没接话,转身走向镇外。红柳枝围成的边界线外,沙地表面浮着一层细尘,本该随风滚动,此刻却静止不动,仿佛被无形之力压住。他蹲下身,召出一株麦芒精灵,让它根须探入地底。不到三息,根尖传回震动信号——不是来自地脉,而是远距离的、有规律的踏地声,间隔一致,数量庞大。
“不是流寇。”李文站起身,“是骑兵,整编制推进。”
消息传回镇内时,李元正站在田埂上盯着一株正在翻土的青稻精灵。听见通报,他猛地转身:“你说什么?匈奴?他们怎会知道这里?”
“他们不是冲着人来的。”李文走回石台旁,将密钥重新嵌入罗盘,“是冲着这个。”
罗盘上的光斑再次跳动,这次呈现出清晰的波形——三短一长,与高昌地脉初启时的节律完全相反。那是攻击性的共振频率,与楼兰祭坛下封印室的开启节奏同源。
李元盯着那道光纹,脸色发白。“你动了不该动的东西。”
“东西本就在那儿。”李文收起罗盘,“我们只是让它重新运转。现在的问题是,有人也在用同样的方式驱动它。”
当晚,沙暴来了。
风从精绝方向卷来,不是寻常的横扫,而是呈螺旋状层层推进,像一只巨手缓缓合拢。云姬在镇外布下银沙阵,试图捕捉气流轨迹,却发现风向违背自然规律,每转一圈,中心就向高昌逼近半里。
“有人在导引。”她回来说,“不是天气,是术法。”
李文点头,召出胡萝卜精灵。这类精灵夜间活性最强,根系能分泌出特殊黏液,在沙层中形成稳定通道。他让它们在沙暴间隙潜行至十里外,埋下数十株“听地藤”——一种由麦芒与红柳杂交培育出的传感植物,根须可捕捉千米内震动,并通过神经网络传递信号。
第二日清晨,反馈陆续传回。听地藤捕捉到密集马蹄震动,行军速度远超正常骑兵,且队列整齐,无杂音。更异常的是,每当沙暴旋转到某一角度,震动频率就会与密钥产生微弱共鸣。
“他们在用风掩护行军。”李文摊开沙盘,“但风本身也是武器,压制视线,扰乱感知,让我们误判距离。”
李元坐在议事棚里,手指敲着桌面。“精灵能种田,不代表能打仗。你若让它们上阵,便是开了杀戒之先,天地有灵,必降灾祸。”
“灾祸已经来了。”李文取出一株青稻精灵,放在桌面上,“它昨晚诵读的是《吴子·治兵》第三章:‘凡战,以轻行远,以重行阵。’你可知它为何懂这些?”
李元皱眉:“你教的?”
“是它自己学的。”李文道,“所有精灵每日劳作后,都会接触典籍。农书、兵法、律令,皆在其认知范围内。它们不是牲畜,是地脉孕育的灵体,有思辨之力。现在,我们需要它们不只是耕田,而是守土。”
棚内一片沉默。远处,红柳精灵正在加固沙障,枝条交织成网,根系深入地下三尺,形成三道弧形防线。麦芒精灵则在防线之间布设根网,一旦有外力侵入,震动会立刻传导至中枢。
“你打算怎么打?”李元终于开口。
“不打。”李文说,“我们只防。让地势拖住他们,让风沙困住他们,让时间耗死他们。匈奴骑兵强在突袭,若进不得寸土,退又无粮道,自然溃散。”
第三日,沙暴未停,但听地藤传回的震动频率开始加快。敌军已推进至二十里内,前锋距高昌镇不足十五里。
李文下令启动一级戒备。所有植物精灵进入战时状态,根系统一接入由密钥调控的地脉节律。他将密钥插入罗盘中枢,激发星图共鸣,将整个绿洲的地脉频率调整为“三短一长”的防御波段。刹那间,所有精灵根系同步震颤,地下神经网络全面激活。
荆棘回廊在镇外五里处成型。这是由红柳、麦芒、青稻三类精灵混编的复合防线。红柳负责构建物理屏障,枝条交错如墙;麦芒布设预警网,根须感知震动;青稻则承担指挥协调,通过地脉共振传递指令。
云姬站在回廊起点,银沙洒出一道弧线。沙粒在空中划出三处高危区域,皆位于沙暴旋转的节点上。
“他们会在这些地方试探。”她说。
李文点头,命一株青稻精灵潜入地下,根系延伸至第一处预警点。同时,胡萝卜精灵在防线后方开始培育“爆根藤”——一种根部能积蓄能量、受压时瞬间炸裂的改良物种,专用于迟滞骑兵冲锋。
傍晚,风势突变。原本缓慢旋转的沙暴骤然加速,中心压向荆棘回廊东侧。李文立刻调集麦芒精灵加强该区域根网密度,红柳精灵则迅速增厚屏障。
就在风压最重的那一刻,地面传来一阵沉闷震动。不是马蹄,而是某种重物落地的冲击。紧接着,听地藤捕捉到一股新的频率——低沉、稳定,带着金属质感的回响。
“战鼓。”云姬低声说。
李文握紧罗盘。密钥又一次发烫,光斑剧烈跳动,与那鼓声频率完全同步。
“他们有懂星图的人。”他说,“不是普通匈奴将领。”
李元站在镇内高处,望着远处被风沙遮蔽的天际线,声音发紧:“你真觉得这些精灵能挡住铁骑?”
“它们不是去挡的。”李文望着荆棘回廊的方向,“它们是去告诉敌人——这块地,不是无主之土。”
夜深,风未歇。回廊外的沙地上,一根麦芒的根须悄然探出地表,轻轻颤动了一下。远处,鼓声再次响起,三短一长,与密钥的节律形成对抗。
李文将手按在罗盘上,密钥的温度越来越高,光斑几乎连成一片。他没有移开手,也没有下令出击,只是静静地站着,听着风里的节奏。
鼓声停了。
片刻后,沙暴的旋转轨迹出现一丝偏移,像是某种力量在重新校准方向。
李文睁开眼,对云姬说:“他们发现我们接上了地脉。”
云姬点头,银沙在掌心凝成一线,指向东北方。
沙地上,一粒草籽被风吹动,滚入荆棘回廊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