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踩着雪走路好像也没那么冷了。
要不是怕灌一肚子风,高低得唱上两句。
从村口的小树林里出来,背篓里面就多了五斤面粉。
六个大骨头,还有两根干海带,两斤用报纸裹好的韭菜。
还有两斤卤猪头肉和十几个大苹果,还有一瓶他特意选的白酒和一瓶橙汁,一圈鞭炮。
回到家把东西往炕边一放,老四就端着杯热水来了,“三哥快喝杯热水暖暖身子。”
几个小的也“三叔三叔的叫着”
陈志远坐在炕上喝着热水,看着陈母收拾东西,又听见几个小的大呼小叫的。
收拾好东西,陈母坐到炕上对陈志远说:“老三啊,你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啊?”
陈志远眼珠一转:“爹,娘,我下个月初八就要去县里上班了。”
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小孩看见大人那么严肃也不闹了。
“啥,老三你说啥呢?”陈母怕是自己听错了,又问。
“是真的,在县里参加完培训就能上班了。”
‘就算没有分配工作不是还有空间兜底嘛,没有,我送礼也得送一个工作出来。’当然这话可不能说出来。
“好好,老三出息了,咱家可是越来越好了。”陈父高兴的说
陈母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老三啊,去了县里可得好好干,别给咱家里人丢脸。”
“娘,您放心吧,我肯定好好干。”陈志远拍着胸脯保证。
陈父接着说:“到了县里人生地不熟的,你要跟同事们搞好关系,有啥不懂的多问问人家。”
“知道了爹,我肯定能和大家处好。”
这时,老四在一旁插了句嘴:“三哥,你去县里上班,以后是不是就很少回来了呀?”
陈志远摸了摸老四的头,“不会的,我有空就回来看你们,而且等我在县里站稳脚跟了,就把你们都接过去。”
几个小的一听,都欢呼起来。
当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陈志远带回来的卤猪头肉炖的土豆,热热闹闹地。
窗外的雪还在下着,但屋里却温暖又温馨。
陈志远心里暗暗想,一定要在县里闯出一片天,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大年三十这天,天还没亮,陈志远就被灶房的声音给吵醒了。
他一骨碌爬起来,和两个小的一起贴春联。
老五拿着浆糊,陈志远则负责把春联往门框上贴。
老四在旁边指挥:“往左,往左,多了多了,往右来点。”
那红红火火的春联一贴上,年味儿一下子就更浓了。
卫生前几天就被家里的几个妇女同志打理了一遍,房顶的雪也被大哥二哥扫过了。
早上一家人随便吃了点,就开始轮流洗澡,洗头,寓意辞旧迎新。
——————————
陈母在灶房里炖着大骨头海带汤,香味儿顺着烟囱飘出老远。
老四和几个小的在一旁帮忙择韭菜,准备包饺子。
等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围坐在热乎的炕桌前,桌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
红烧鱼、红烧肉、大骨头炖海带,还有热气腾腾的韭菜猪肉馅饺子。
陈父端起酒杯,“来,一家人一起喝一杯,祝咱老三在县里工作顺利,也祝咱家日子越过越好!”
大家纷纷举杯,欢声笑语回荡在这小小的屋子里。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坐在炕上着,不知道怎么说的,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陈志远的终身大事。
陈母就问“老三,你这去了县里,要不让你大嫂二嫂这几天给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好见一见,到时候上了班了天天在县里可咋整?”
陈志远脸一红,挠挠头说:“娘,这事儿不急,我想先把工作稳定下来再说。”
陈父在一旁也帮腔:“是啊,孩子要去县里上班,先把事业弄好,感情的事儿后面再说。”
可陈母不依不饶:“这哪能不急啊,你看看村里和你一般大的,那个不是准备结婚,再不济都在相看了。”
这时大嫂笑着说:“三弟,你去了县里,说不定能自己碰到个好姑娘呢。”
二哥也打趣:“就是,老三那么出息,肯定有姑娘
要不是怕灌一肚子风,高低得唱上两句。
从村口的小树林里出来,背篓里面就多了五斤面粉。
六个大骨头,还有两根干海带,两斤用报纸裹好的韭菜。
还有两斤卤猪头肉和十几个大苹果,还有一瓶他特意选的白酒和一瓶橙汁,一圈鞭炮。
回到家把东西往炕边一放,老四就端着杯热水来了,“三哥快喝杯热水暖暖身子。”
几个小的也“三叔三叔的叫着”
陈志远坐在炕上喝着热水,看着陈母收拾东西,又听见几个小的大呼小叫的。
收拾好东西,陈母坐到炕上对陈志远说:“老三啊,你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啊?”
陈志远眼珠一转:“爹,娘,我下个月初八就要去县里上班了。”
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小孩看见大人那么严肃也不闹了。
“啥,老三你说啥呢?”陈母怕是自己听错了,又问。
“是真的,在县里参加完培训就能上班了。”
‘就算没有分配工作不是还有空间兜底嘛,没有,我送礼也得送一个工作出来。’当然这话可不能说出来。
“好好,老三出息了,咱家可是越来越好了。”陈父高兴的说
陈母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老三啊,去了县里可得好好干,别给咱家里人丢脸。”
“娘,您放心吧,我肯定好好干。”陈志远拍着胸脯保证。
陈父接着说:“到了县里人生地不熟的,你要跟同事们搞好关系,有啥不懂的多问问人家。”
“知道了爹,我肯定能和大家处好。”
这时,老四在一旁插了句嘴:“三哥,你去县里上班,以后是不是就很少回来了呀?”
陈志远摸了摸老四的头,“不会的,我有空就回来看你们,而且等我在县里站稳脚跟了,就把你们都接过去。”
几个小的一听,都欢呼起来。
当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陈志远带回来的卤猪头肉炖的土豆,热热闹闹地。
窗外的雪还在下着,但屋里却温暖又温馨。
陈志远心里暗暗想,一定要在县里闯出一片天,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大年三十这天,天还没亮,陈志远就被灶房的声音给吵醒了。
他一骨碌爬起来,和两个小的一起贴春联。
老五拿着浆糊,陈志远则负责把春联往门框上贴。
老四在旁边指挥:“往左,往左,多了多了,往右来点。”
那红红火火的春联一贴上,年味儿一下子就更浓了。
卫生前几天就被家里的几个妇女同志打理了一遍,房顶的雪也被大哥二哥扫过了。
早上一家人随便吃了点,就开始轮流洗澡,洗头,寓意辞旧迎新。
——————————
陈母在灶房里炖着大骨头海带汤,香味儿顺着烟囱飘出老远。
老四和几个小的在一旁帮忙择韭菜,准备包饺子。
等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围坐在热乎的炕桌前,桌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
红烧鱼、红烧肉、大骨头炖海带,还有热气腾腾的韭菜猪肉馅饺子。
陈父端起酒杯,“来,一家人一起喝一杯,祝咱老三在县里工作顺利,也祝咱家日子越过越好!”
大家纷纷举杯,欢声笑语回荡在这小小的屋子里。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坐在炕上着,不知道怎么说的,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陈志远的终身大事。
陈母就问“老三,你这去了县里,要不让你大嫂二嫂这几天给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好见一见,到时候上了班了天天在县里可咋整?”
陈志远脸一红,挠挠头说:“娘,这事儿不急,我想先把工作稳定下来再说。”
陈父在一旁也帮腔:“是啊,孩子要去县里上班,先把事业弄好,感情的事儿后面再说。”
可陈母不依不饶:“这哪能不急啊,你看看村里和你一般大的,那个不是准备结婚,再不济都在相看了。”
这时大嫂笑着说:“三弟,你去了县里,说不定能自己碰到个好姑娘呢。”
二哥也打趣:“就是,老三那么出息,肯定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