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

  这明明是神仙打架,怎么把他给拉进来了?

  他感到一阵头疼,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

  女人,果然复杂。

  苏牧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转移话题,不再掺和这些事。

  “凤舞,你跟黄蓉说说看。”他说道。

  与其讨论这些敏感话题,不如让于凤舞回答黄蓉的问题,这样既能解决黄蓉的疑惑,也能暂时平息邀月和凤舞之间的明争暗斗。

  “既然你开口,我当然没问题。”于凤舞没有反对,反而爽快地答应了。

  邀月目光闪烁,似有深意。

  但她最终也没说什么,算是默许了这个安排。

  反正她不急,这样也行。

  苏牧轻咳一声,打断了黄蓉和柳萱儿的争执,提醒黄蓉:“你先别和柳萱儿争了,好好听凤舞怎么说。”

  既然你这么想知道,现在机会来了,就认真听吧。

  “好的,凤舞姐姐,麻烦你给我讲一讲吧!”黄蓉确实很想知道答案,立刻摆出认真听讲的姿态。

  “没问题。”

  于凤舞不介意给黄蓉解答,一方面是苏牧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黄蓉身份特殊。

  这一位,能不得罪就尽量不得罪。

  虽然她和邀月走得近,但走得近并不代表什么。

  更何况,于凤舞心里清楚,苏牧已经在制定后宫的规则,而黄蓉必然会担任一个重要职务。

  说白了,她在宫里是有位置的,而且还是关键位置。

  就像现在,她是大总管。

  管的事情可不少。

  “其实敌军的战斗力没有变化,只是士气不再低落,也就是说,通过某些手段,夏军的意志和士气重新回来了。”于凤舞一边心里想着,嘴上却一点不慢,继续向黄蓉解释。

  “是什么呢?”黄蓉眨了眨眼,仍然不太明白。

  于凤舞并不意外,只是微微一笑,仿佛早就料到她会这么问。

  随后,她继续道:“当兵之人,求的不过是功名利禄。如今……别忘了,城中尚有不少财富,此时拿出些许,足以安抚这些士兵了。”

  黄蓉终于明白过来,惊呼:“难道说……”

  见于凤舞一脸平静地耸肩,她随即微笑答道:“没错,某些大户要遭殃了,这也是他们应得的。平日里搜刮了太多不义之财,如今不过是让他们吐出来罢了。”

  稍作停顿,于凤舞眼中闪着光,轻声笑道:“当然,现在倒霉的只是一些富商,像那些世家大族还未被清算。这些人朝廷不好动,特别是如今冀州州牧安云天,不就出身世家吗?”

  说到这里,于凤舞似乎想到什么,又说道:“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暗中推动。”

  黄蓉:“……”

  看来,我还是太年轻了!

  面对眼前局面,黄蓉只能承认自己确实太过稚嫩。

  但很快,黄蓉回过神来,提出疑问:“但敌人也不傻,他们会任由我们这样继续吗?”

  这次回答的不是于凤舞,而是苏牧。

  他平静说道:“外部压力在,夏军别无选择,只能继续下去,除非他们能等到援军。但援军不是说来就来的。”

  而且,就当前形势来看,坚持下去容易吗?

  显然很难。所以这件事……确实难说。

  “这么说,我们还要继续这样下去?”黄蓉若有所思地问。

  如果按照苏牧的说法,那就要继续下去。

  可这样持续下去,我们这边能支撑得住吗?

  虽然飞凤军勇猛,但黄蓉认为后勤补给是个大问题。

  我们的后勤能跟上吗?

  苏牧看着黄蓉,轻声问:“怎么?你觉得这样不好吗?有人替我们清理邺城的毒瘤,这是好事。先让他们自己举起屠刀,到时候……”

  黄蓉立刻接话:“收买人心?”

  苏牧沉默片刻,才开口道:“我不需要收买那些世家大族的人心。对我而言,百姓才是关键。要让百姓明白,在谁的治理下生活更好,这才是重点。”

  黄蓉思索着说:“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所有世家大族都是恶人吧?说到底,你也需要大量人才,不是吗?”

  无论如何,人才至关重要。

  百姓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足够的官员,机构如何运转?

  总不能连官员也要从百姓中随便选吧?

  这不太可能。

  “人才不是问题,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人,而人才也没必要局限在世家大族里。”

  “再者,世家大族看重出身、血统,我这种武夫出身,又没什么雄厚背景,也不是没落世家,自然不受看重。”

  天下大乱之时,世家自会抬头。

  一旦联合,便是又一个王朝。

  总而言之,世家不太可能支持他苏牧。

  就像并州的晋阳李家——

  呵呵,估计已经开始了吧?

  要说李渊那边毫无动静,苏牧是不信的。

  即便这不是历史上的李家,在综武世界又能有何不同?

  存异心,是必然的。

  一旦大夏王朝覆灭,李家必会起兵。

  甚至不必等到大夏覆灭,现在他们多半已在谋划起事。

  否则,并州援军为何迟迟不至?

  幽州尚有理由,是要偷袭宣州,可并州呢?

  再怎么准备,这些天过去,先锋部队也该到了。

  但遗憾的是,没有。

  不仅没有部队,连物资也不见踪影。

  因此,苏牧有理由怀疑,李家已在暗中行动。

  不过,苏牧话音刚落,于凤舞站了出来,表示有话要说。

  “主上,眼下我们确实缺人,许多政务需我协助处理,但我不仅负责政务,还要兼顾军务……咳咳,您应是明白的。”

  苏牧:“……”

  凤舞,你有时说话真不合时宜。

  随着苏牧沉默,黄蓉强忍笑意,于凤舞像是意识到了什么。

  她补充道:“主上,不如在邺城之战后,发布一道求贤令,您看如何?”

  苏牧沉吟片刻,开口道:“倒也可行。功名利禄,谁不追求?就这么办吧。”

  求贤令么?

  没什么问题,苏牧同意了。

  况且,苏牧深知天下人中,追求功名者不在少数。若能当官,为何不当?

  说到底,在谁手下做官不是官?

  若在朝廷,想要出头难如登天。

  但在苏牧这里不同。

  真有才能,德行尚可,都不是问题。

  见苏牧未反对,于凤舞暗暗松了口气。

  随后,她再次开口:“没错,世上少不了这种人,或许有人居心不良,但在我们这里生事并不容易,因此我认为主上不必过分防备。”

  虽然于凤舞说得有理,苏牧还是提醒道:“地方治理十分关键,那些只会空谈的人,根本担不起重任。重要职位上,我也不能立刻任用这些人。”

  他顿了顿,接着说:“能者居之,就看这些投效之人是否真有才干。”

  “没问题。”于凤舞点头,随后补充:“范围可以再缩小一些,就限定在我们控制的区域。宣州或许人才难寻,但冀州不同。”

  提到冀州,苏牧眉头微皱,似乎想起什么。他随即沉声道:“冀州确实不同,但问题不少。例如现在……锦衣卫已呈上多份奏报,都是关于我们控制的冀州北部,莱阳、清河等地的问题。”

  冀州的确特别,麻烦却很多。目前看来,冀州北部的治理需要足够的军力维持。

  那些世家和士绅并不配合,导致北府军不得不调动部分兵力维持秩序。总不能任他们闹下去吧?既然不肯好好谈,那就只能动刀了。

  这样做有利有弊,但就眼下局势,唯有此法最为简便。毕竟苏牧没精力与世家大族周旋,若不肯好好谈,便直接派军入驻,厂卫清场。

  于凤舞轻蹙眉头,犹豫片刻才道:“其实冀州北部,主要是莱阳、清河等地的世家麻烦。若真下狠手,解决起来并不难。”

  苏牧何尝不知这样做简单,却并未直接下令,只是吩咐北府军与厂卫以**为主。为何如此?

  一方面是需要时间审理这些世家,避免冤案;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人力。

  “我当然明白,但下狠手并不容易。世家势力盘根错节,常牵连众多百姓,总不能连他们都杀了吧?”

  “再者,我需要精壮劳力。除非罪大恶极、无可宽恕,否则我倾向于让他们劳改。”

  苏牧如此解释。处死固然简单,却不划算。冀州人口虽不少,苏牧却仍觉不足。

  因为无论宣州还是冀州,眼下仍急需大量精壮劳力,无论开垦农田、修建水利,还是器械制造,都需要很多人手。

  总而言之,劳动力确实短缺,能够劳动改造的,还是抓去劳改比较好。

  “那些世家子弟从小娇生惯养,指望他们出力?这不可能。”黄蓉虽非世家出身,但听黄药师提过不少世家的事,很清楚这些人干不了重活。

  “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哪来这么多挑剔?”苏牧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几分深意。

  命都给你留着了,还不懂珍惜?

  要是这都不珍惜,那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顿了顿,苏牧接着说道:“再说了,世家和士绅家里仆从众多,我指望的是这些人。至于世家子弟,能干也得干,不能干——也得干。”

  黄蓉:“呃……”

  好吧,我还能说什么?

  既然你都这么安排了,我自然没别的话讲。

  对苏牧这一番布置,黄蓉并无意见,反倒觉得若真如此,或许会挺有意思。

  那些世家子弟,哪一个不是平日里嚣张跋扈?

  更重要的是,他们仗势欺人、放纵享乐的事没少做,若全拉去做苦力,倒也不是坏事。

  “主上,若是按这样甄别,我们需要投入不少时间与精力去办理。”于凤舞提醒道,她认为这样的安排需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

  “那是必然的,但这么做,能让百姓看清谁站在他们这边。从今往后,就不用再怕被世家大族和士绅豪强欺压了。”

  苏牧觉得这样做大有好处,至少能让老百姓明白,谁的统治能带给他们安稳的生活。

  说到底,民心可用才是关键。

  至于世家大族?

  他们不添乱就谢天谢地了,别指望他们真心效劳。

  在世家眼里,家族永远排第一,苏牧从不指望他们真心出力。

  幸好他有系统在,人手目前虽缺,但只要关键位置是自己人,军权也握在手中,将来人手自然会多起来。

  文臣武将,他并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