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

  总之,安云天认为这根本不算问题,甚至完全不值得担忧。

  “安大人,事情没那么简单。如果将来我们回来,我这个徐州州牧还怎么当下去?”万无量却担心以后重返徐州时,自己的处境会变得尴尬。

  安云天听万无量居然还想着回来,忍不住笑了出来,觉得他这个想法有些可笑。

  你还指望能回来?

  你是对起兵反叛的汉王苏牧了解不够,还是对我大夏朝过于高估了?

  安云天这才缓缓开口:“万大人,你看我和公孙大人,有这种烦恼吗?能不能回来都还是未知数。”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就算我们在洛阳一战中守住,最终也不可能打回去,最多只能形成对峙局面。那时可能还要考虑迁都的事。”

  “回去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守住了洛阳,迁都的事也得提上日程。”

  “安大人,你是不是太悲观了?”万无量听了这话,有些不悦。

  “这不是悲观,是现实。”

  安云天不认为这是悲观,而觉得只是实话实说。

  悲观?

  我这已经是在往好的方面说了,更糟的情况还没提呢。

  比如,如果连洛阳都守不住,那大夏就真的完了,到时候就该考虑后路了。

  “万大人,你没和汉军交过手,是不会明白的。”公孙琦轻叹一声,赞同安云天的话。

  万无量面无表情,心中自问:难道我真的不懂?

  他认为汉军虽强,但洛阳汇聚天下兵马,怎会轻易落败?

  “安大人,公孙大人,不管汉军多强,我们该考虑的不只是他们,更要想想以后。”万无量提醒二人。

  若局势不稳,将来如何应对?

  “别忘了,北方世家与南方世家之间,矛盾可不小。”万无量又补充道。

  若离开根基之地,去了南方,还如何抗衡?

  “事情未必到那一步,况且还有长安。若要迁都,首选自然是长安。”安云天不假思索地回答。

  公孙琦对此保持沉默,未发一言。

  万无量叹气道:“陛下怎么想?朝中博弈如何?这些全是问题。”

  安云天笑了笑,淡然说道:“万大人,眼下我们只需撤回洛阳,未来之事,等守不守得住洛阳再说。”

  未来固然要考虑,但不必想得太远。

  安云天的想法很实际:保命要紧。

  至于去南方还是长安,他并不在意。若形势不利,他自会离开。

  总不能随大夏这艘破船一同沉没。

  他自问做不到。

  “洛阳会守不住吗?”万无量看向安云天与公孙琦,问出这敏感的问题。

  守得住吗?他十分好奇。

  “不知道,但必须做两手准备。”安云天不敢断言,只能表示成败皆需考虑。

  公孙琦终于开口,对守住洛阳表示相当有信心。

  “万大人,我认为问题不大。洛阳非同一般,若能死守,应当可行。”

  万无量听了,却笑了笑,说道:“死守?这里面的学问不小,我得好好学学。”

  公孙琦不理他的挖苦,再次催促万无量和安云天尽快撤离徐州,返回洛阳。

  “万大人,不必多言,我们还是尽快启程为好。若能早日回到洛阳,便能及早投入城防事务。”

  “公孙大人,你这奉承的功夫倒是高明。”安云天与万无量笑着调侃,觉得公孙琦在逢迎方面着实有一套。

  “二位,我并非说笑,该走便走,莫要耽搁。你们可别忘了锦衣卫。”

  一提到锦衣卫,安云天脸色微变,沉声道:“你是说锦衣卫已经得知弃守的消息了?”

  “谁知道呢?”公孙琦摊手叹息,“朝廷或许能保守秘密,但消息传到徐州后,还瞒得住吗?”他又补充道:“万大人,别以为徐州没有锦衣卫的人,我看这里早已千疮百孔。”

  万无量闻言脸色一沉,语气转冷:“公孙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提醒消息多半已经泄露。不是从洛阳传出,就是从徐州走漏。锦衣卫向来无孔不入,我们得小心为上。”公孙琦一脸无辜,语重心长地劝说。

  万无量自然明白其中利害,也无意多言。既然消息可能已经泄露,就该及早准备撤离,尽快退守洛阳。

  “公孙大人,安大人,我公务繁忙,就不奉陪了。”说完,万无量便匆匆离去,着手安排撤退事宜。

  万无量走后,公孙琦看向安云天问道:“安大人,你怎么说?”

  安云天耸了耸肩:“我手中兵马只剩万余,先前在东平陵县折损不少,所以整顿起来很快。倒是公孙大人麾下尚有数万精兵,需要时间部署。”

  “既然如此,我便先去忙了。”公孙琦佯装未解其意,客套一句便匆匆离去。

  ……

  南方,东州。

  大燕国,燕京。

  此地原是东州州府,仅更其名。

  慕容复与父亲的分歧日益加深,终于促使他下定了决心。

  若不是为了父亲的武功,慕容复早已动手。他一忍再忍,如今已无需再忍。

  城西一处宅邸中,大燕皇帝慕容复迈步而入。

  他刚踏进屋内,一道身影缓缓显现。

  随即,一个低沉的男声响起:“慕容复,你已下定决心了么?”

  慕容复神情冷峻,语气如冰:“天君,愿你不会令我失望。若能制住我父亲,你提的条件,我自会应允。”

  “你父亲勾结阴葵派,背后必是出卖大燕利益。我不一样,对大燕毫无兴趣,仅仅是求你相助。”

  席应曾被天刀宋缺 ** 千里,这口气绝不能咽下。慕容复如今于东南沿海起兵,临近岭南,因此席应欲与之合作。对慕容复而言,这同样是强大助力,一旦得到岭南宋家支持,实力必将大增。

  届时,大燕的根基便算真正打下。

  席应虽不涉争霸,却也看得出大燕根基虚弱,若非阴葵派背后扶持,实在不足为道。

  为何选择慕容复?

  因为慕容复易于操控,也易被说动。

  关键在于,慕容家的大燕乃异族政权,宋缺绝不能容忍。若慕容复寻宋家麻烦,宋缺必不会无动于衷。

  慕容复闻言,目光骤然一寒。

  他再次沉声强调:“天君,我最后说一次,我父亲绝不能死,只可让他倒下,哪怕废了也行,但不可丧命!”

  席应淡然一笑:“燕皇放心,席某做事从无差错。必叫你父亲再无法干涉你的事业。”

  “我明白你的心思,此事必为你办妥,不必多虑。”

  慕容博对慕容复而言确实棘手,但在席应眼中,却不足为惧。

  席应于西域集各家之长,创出“紫气天罗”魔功,实力大涨,信心十足,自不将慕容博放在眼里。

  “既然如此,不必多言,随我入宫。”

  慕容复不再赘言,只命席应随行。

  门被推开。

  一名身穿青衣、文士装扮的男子缓步走入。

  来人含笑问道:“燕皇,此事竟需你亲自前来?”

  慕容复冷冷答道:“只因我不想暴露身份。”

  席应耸肩:“天下知你父亲尚在人世的,寥寥无几,所以……”

  “不代表无人知晓。我们往后尚需合作,你绝不能泄露身份。”慕容复打断他,语带寒意。

  “放心,我此次秘密返回中原,无人知晓,暴露之说无从谈起。”席应语气笃定,自信不会泄露行踪。

  “希望一切顺利,我不想节外生枝。”慕容复神情冷淡地说道,明显倾向稳妥行事,不愿发生意外。

  “燕皇,请带路。”

  闻言,席应不再多言,直接示意慕容复领路。

  慕容复也不愿多话,更担心自己会后悔,因此迅速带着席应回宫。

  虽然已做决定,但他担忧时间拖延会让自己改变主意,于是必须尽快了结此事。

  当慕容复领席应进入宫中时,慕容博正在后院里……不对,是**。

  尽管称为燕国皇宫,实际上这座宫室相当简陋,是由城中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改建而成。

  当然,为了这座所谓的皇宫,曾有不少人丧命。

  刚刚登基便大兴土木,简直如同昏君所为。

  但慕容复并不在意,死去的不过是些平民,对他来说无关紧要。

  能为我大燕国献身,是你们的荣耀。

  “天君,有劳了。”

  慕容复并未将席应带到**,而是让席应独自前往,自己则躲藏起来。

  倘若事情不顺,也能确保自己不被牵连。

  若贸然同去,万一出现意外,岂不是……

  看来慕容复并不愚笨,在这方面懂得保护自己,避免暴露。

  席应自然不在意慕容复是否同行,在他看来,多一个慕容复只会拖累自己。至于说慕容复在场或许能刺激慕容博?

  席应认为毫无意义,不仅无益,反而添乱。

  因此,慕容复的做法在席应看来是最合适的。

  由于席应认为对付慕容博并无难度,他毫不掩饰地迈步而入。

  “来者何人?竟敢擅闯我大燕皇宫!”慕容博转身一指,参合指力隔空射向对方,同时喝问。

  “慕容博,你该躺下了。”

  席应不多言语,一掌挥出,化解了慕容博的参合指力,淡然说道。

  “魔门的人吗?”

  慕容博脸色一沉,心知来者不善。

  “眼力不错,可惜无济于事。”席应没想到慕容博竟能看出自己出自魔门,不由赞了一句。

  “那就手底下见真章吧!”

  慕容博不再废话,率先出手。

  对方功力深厚,非同一般,唯有先发制人。

  般若掌、无相劫指、拈花指等少林绝技,被慕容博一一施展,却尽数被席应轻松化解,自己反而中了一掌。

  若非斗转星移护体,恐怕已受重创。

  席应见状,挑眉沉声道:“斗转星移?”

  慕容博面色苍白,显然极不好受,当即道:“你既是魔门中人,岂不知我与魔门的关系?”

  “阴葵派是阴葵派,我是我。”席应冷然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席应向来守信。”

  “席应!”慕容博脸色一变,“竟然是你?”

  天君席应!

  没想到他竟回来了,还寻上慕容家。

  “席天君,我慕容家与你素无恩怨,何必如此?”慕容博仍试图周旋,盼他看在阴葵派面上收手。

  “少说废话,继续吧!”

  席应双手浮起淡紫,身影一晃,原地消失。

  不妙!

  慕容博欲要反击,却已中招,未及反应便连受数击,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