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叶葭音的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她合上日记本,走到儿子的房间。叶曦睡得正香,小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仿佛世间所有的烦恼都与他无关。
叶葭音轻轻为儿子掖好被角,在他的额头上印下一个晚安吻。看着孩子纯真的睡颜,她心中最后的一丝阴霾也消散了。是啊,为了孩子,她也应该学会彻底放下过去,拥抱更宽广的人生。
第二天一早,叶葭音亲自去了那家为叶父叶母安排工作的养老院。院长热情地接待了她,并带她参观了养老院的环境。
您放心,我们严格按照您的要求,没有给他们特殊待遇。院长边走边说,他们被安排在保洁部门,工作内容是打扫公共区域和老人房间,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休息一天。
叶葭音点点头:他们适应得怎么样?
说实话,刚开始有些吃力。院长坦诚道,毕竟年纪大了,体力活做起来不容易。但这一周来看,他们很珍惜这份工作,从没迟到早退过。
走到活动区时,叶葭音远远看到了叶母的身影。她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窗户,动作虽然缓慢,但十分认真。旁边的叶父则在拖地,时不时停下来揉揉腰,然后又继续工作。
叶葭音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静静观察了一会儿。她注意到叶母在擦拭窗台时,会细心地把上面的花盆挪开,擦干净后再放回去;叶父拖地时,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会主动让路,还微笑着点头致意。
他们和这里的老人相处得不错。院长说,特别是您母亲,经常陪孤寡老人聊天,很受大家欢迎。
这个发现让叶葭音有些意外。在她的记忆里,养父母从来不是这么体贴的人。或许,生活的磨难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我们去办公室谈吧。叶葭音收回目光。
在院长办公室,叶葭音详细了解了一下养老院的运营情况。这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养老院,主要接收普通收入的老人,收费合理,但设施和服务都相当不错。
我打算以基金会的名义,为养老院捐赠一批康复设备。叶葭音对院长说,另外,我想设立一个专项基金,用于改善员工待遇和培训。
院长喜出望外:那真是太感谢了!我们正缺一些专业的康复器材呢。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叶葭音平静地说,不要告诉任何人这笔捐赠与我有关,特别是叶先生和叶女士。
院长理解地点头:我明白。
离开院长办公室,叶葭音在走廊上遇见了正好出来倒垃圾的叶母。两人四目相对,都愣了一下。
叶母局促地放下垃圾桶,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工作还适应吗?叶葭音率先开口,语气平和。
适应,适应。叶母连连点头,这里很好,院长和同事都很照顾我们。谢谢你,葭音。
不用谢我,这是你们自己劳动换来的。叶葭音说,好好工作,安度晚年吧。
她准备离开,叶母却突然叫住她:葭音...那个...你弟弟他...
叶葭音停下脚步,但没有回头。
他听说我们在这里工作,想来投靠我们。叶母的声音带着哽咽,但我们没答应。我们知道不能再拖累你了...
他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叶葭音淡淡地说,你们也是。
说完,她径直走向电梯,没有回头。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她透过缝隙看到叶母依然站在原地,抬手擦着眼睛。
回程的车上,叶葭音的心情复杂。她以为自己会为养父母的落魄感到快意,但实际上,她只感到一种淡淡的悲哀。人这一生,为何总要等到失去一切,才明白什么是最珍贵的?
接下来的几周,叶葭音忙于基金会的各项事务,渐渐将叶父叶母的事情抛在脑后。直到有一天,她接到养老院院长的电话。
叶董,有件事想向您汇报。院长的声音有些紧张,您父亲昨天工作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扭伤了脚踝。
叶葭音的心猛地一紧:严重吗?
不严重,已经处理过了。但他坚持要继续工作,我们劝他休息,他怎么都不听。院长为难地说,我想,或许您的话他会听。
叶葭音沉默片刻:我过来一趟。
当她赶到养老院时,叶父正一瘸一拐地在活动室里摆放椅子,为下午的老人活动做准备。他的右脚踝肿得老高,每走一步都皱着眉头,却不肯停下来休息。
你在做什么?叶葭音站在门口,声音不大,却让叶父浑身一颤。
他转过身,脸上闪过一丝慌乱:葭音?你怎么来了?我...我就是收拾一下...
院长说你受伤了,为什么不休息?叶葭音走进活动室,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叶父低下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我...我不能休息。这份工作是你好不容易帮我们找的,我不能偷懒...
如果你伤得更重,以后都做不了工,那才是真正的麻烦。叶葭音叹了口气,去医务室,我陪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医务室,医生重新为叶父处理了伤处。叶葭音站在一旁,看着养父花白的头发和布满老茧的双手,突然意识到他真的老了。那个曾经对她呼来喝去的男人,如今只是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
医生说你需要休息一周。叶葭音对包扎好的叶父说,这一周算带薪病假,我会和院长说。
叶父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休息两天就好了...
这是规定。叶葭音不容反驳地说,员工受伤,理应享受带薪病假。
叶父怔住了,眼中泛起泪光:葭音,我们...我们以前那样对你,你为什么不恨我们?
叶葭音没有立即回答。她看着窗外的阳光,良久才轻声说:恨一个人太累了,我选择放下。
她扶着叶父回到宿舍。这是养老院为员工提供的小单间,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叶母正在房间里缝补衣服,看到叶葭音扶着叶父回来,急忙起身。
这是怎么了?她关切地问。
不小心扭了一下,没事。叶父摆摆手,在床边坐下。
叶葭音环顾这个小小的房间。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是很多年前拍的,照片上的她还是个少女,弟弟还是个小男孩,养父母也年轻许多。时光荏苒,一切都已改变。
这张照片...叶葭音有些惊讶,你们还留着?
叶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老家带出来的唯一一张照片。虽然...虽然你不认我们了,但毕竟是我们唯一的全家福。
叶父叹了口气:葭音,我们知道不配做你的父母。但这些日子,我们想了很多。以前是我们糊涂,总觉得儿子才是依靠,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现在才明白,亲情不该分男女,更不该用钱来衡量。
叶母擦着眼泪接话:我们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是自作自受。你不计前嫌帮我们,我们真的...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叶葭音看着这对老人,心中最后的一点芥蒂也消散了。他们确实伤害过她,但他们也给了她一个童年,尽管那不是完美的童年。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她轻声说,你们现在好好生活,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离开员工宿舍时,叶母追出来,塞给叶葭音一个小布包。
这是什么?叶葭音问。
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芝麻糖。叶母不好意思地说,我偷偷在厨房做的,可能没以前好吃了...
叶葭音接过那个还温热的布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记得小时候,只有考试得了第一名,养母才会做这种芝麻糖奖励她。那是少有的温暖记忆。
谢谢。她轻声说,将布包小心地放进包里。
回程的路上,叶葭音打开布包,取出一块芝麻糖放进嘴里。甜香在口中化开,带着记忆中的味道。她忽然明白,原谅不是软弱,而是给自己自由。当她选择放下仇恨,不仅释放了别人,也解放了自己。
几天后,叶葭音接到院长的电话,说叶父的脚伤好得差不多了,但养老院考虑到他的年纪,想给他调一个轻松点的岗位。
我们想让他做门卫,工作轻松些,工资不变。院长说,但他坚持要继续做保洁,说不能搞特殊。
叶葭音想了想:我来和他说。
周末,叶葭音带着叶曦一起去养老院。这是她第一次带儿子来见养父母。
他们是妈妈的养父母,你可以叫他们爷爷奶奶。在去的路上,叶葭音对儿子说。
叶曦好奇地问:就像苏奶奶是妈妈的亲生妈妈一样吗?
不太一样。叶葭音耐心解释,他们是抚养妈妈长大的人,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对妈妈有养育之恩。
叶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当叶父叶母看到叶葭音带着孩子来看他们时,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叶母更是眼泪汪汪,想抱抱叶曦又不敢上前。
曦曦,叫爷爷奶奶。叶葭音轻声对儿子说。
叶曦乖巧地叫了一声:爷爷奶奶好。
这一声呼唤让叶父叶母热泪盈眶。叶母颤抖着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玩具:奶奶没什么好东西,这个...这个给你玩。
那是一个手工编织的小蚂蚱,用棕榈叶编成,栩栩如生。叶曦接过小蚂蚱,爱不释手:谢谢奶奶!真好看!
看着祖孙三代的温馨场面,叶葭音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不执着于过去的恩怨,而是珍惜当下的温情。
她趁机提出了调岗的事:做门卫没什么不好,同样是工作。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健康最重要。
这一次,叶父没有再坚持,点头同意了。
夕阳西下,叶葭音带着叶曦告别养老院。叶父叶母站在门口,依依不舍地挥手。
妈妈,爷爷奶奶人很好啊。车上,叶曦把玩着那只小蚂蚱,为什么以前我们不来看他们?
叶葭音透过车窗,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两个身影,轻声回答:因为妈妈以前不明白,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叶葭音轻轻为儿子掖好被角,在他的额头上印下一个晚安吻。看着孩子纯真的睡颜,她心中最后的一丝阴霾也消散了。是啊,为了孩子,她也应该学会彻底放下过去,拥抱更宽广的人生。
第二天一早,叶葭音亲自去了那家为叶父叶母安排工作的养老院。院长热情地接待了她,并带她参观了养老院的环境。
您放心,我们严格按照您的要求,没有给他们特殊待遇。院长边走边说,他们被安排在保洁部门,工作内容是打扫公共区域和老人房间,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休息一天。
叶葭音点点头:他们适应得怎么样?
说实话,刚开始有些吃力。院长坦诚道,毕竟年纪大了,体力活做起来不容易。但这一周来看,他们很珍惜这份工作,从没迟到早退过。
走到活动区时,叶葭音远远看到了叶母的身影。她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窗户,动作虽然缓慢,但十分认真。旁边的叶父则在拖地,时不时停下来揉揉腰,然后又继续工作。
叶葭音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静静观察了一会儿。她注意到叶母在擦拭窗台时,会细心地把上面的花盆挪开,擦干净后再放回去;叶父拖地时,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会主动让路,还微笑着点头致意。
他们和这里的老人相处得不错。院长说,特别是您母亲,经常陪孤寡老人聊天,很受大家欢迎。
这个发现让叶葭音有些意外。在她的记忆里,养父母从来不是这么体贴的人。或许,生活的磨难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我们去办公室谈吧。叶葭音收回目光。
在院长办公室,叶葭音详细了解了一下养老院的运营情况。这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养老院,主要接收普通收入的老人,收费合理,但设施和服务都相当不错。
我打算以基金会的名义,为养老院捐赠一批康复设备。叶葭音对院长说,另外,我想设立一个专项基金,用于改善员工待遇和培训。
院长喜出望外:那真是太感谢了!我们正缺一些专业的康复器材呢。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叶葭音平静地说,不要告诉任何人这笔捐赠与我有关,特别是叶先生和叶女士。
院长理解地点头:我明白。
离开院长办公室,叶葭音在走廊上遇见了正好出来倒垃圾的叶母。两人四目相对,都愣了一下。
叶母局促地放下垃圾桶,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工作还适应吗?叶葭音率先开口,语气平和。
适应,适应。叶母连连点头,这里很好,院长和同事都很照顾我们。谢谢你,葭音。
不用谢我,这是你们自己劳动换来的。叶葭音说,好好工作,安度晚年吧。
她准备离开,叶母却突然叫住她:葭音...那个...你弟弟他...
叶葭音停下脚步,但没有回头。
他听说我们在这里工作,想来投靠我们。叶母的声音带着哽咽,但我们没答应。我们知道不能再拖累你了...
他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叶葭音淡淡地说,你们也是。
说完,她径直走向电梯,没有回头。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她透过缝隙看到叶母依然站在原地,抬手擦着眼睛。
回程的车上,叶葭音的心情复杂。她以为自己会为养父母的落魄感到快意,但实际上,她只感到一种淡淡的悲哀。人这一生,为何总要等到失去一切,才明白什么是最珍贵的?
接下来的几周,叶葭音忙于基金会的各项事务,渐渐将叶父叶母的事情抛在脑后。直到有一天,她接到养老院院长的电话。
叶董,有件事想向您汇报。院长的声音有些紧张,您父亲昨天工作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扭伤了脚踝。
叶葭音的心猛地一紧:严重吗?
不严重,已经处理过了。但他坚持要继续工作,我们劝他休息,他怎么都不听。院长为难地说,我想,或许您的话他会听。
叶葭音沉默片刻:我过来一趟。
当她赶到养老院时,叶父正一瘸一拐地在活动室里摆放椅子,为下午的老人活动做准备。他的右脚踝肿得老高,每走一步都皱着眉头,却不肯停下来休息。
你在做什么?叶葭音站在门口,声音不大,却让叶父浑身一颤。
他转过身,脸上闪过一丝慌乱:葭音?你怎么来了?我...我就是收拾一下...
院长说你受伤了,为什么不休息?叶葭音走进活动室,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叶父低下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我...我不能休息。这份工作是你好不容易帮我们找的,我不能偷懒...
如果你伤得更重,以后都做不了工,那才是真正的麻烦。叶葭音叹了口气,去医务室,我陪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医务室,医生重新为叶父处理了伤处。叶葭音站在一旁,看着养父花白的头发和布满老茧的双手,突然意识到他真的老了。那个曾经对她呼来喝去的男人,如今只是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
医生说你需要休息一周。叶葭音对包扎好的叶父说,这一周算带薪病假,我会和院长说。
叶父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休息两天就好了...
这是规定。叶葭音不容反驳地说,员工受伤,理应享受带薪病假。
叶父怔住了,眼中泛起泪光:葭音,我们...我们以前那样对你,你为什么不恨我们?
叶葭音没有立即回答。她看着窗外的阳光,良久才轻声说:恨一个人太累了,我选择放下。
她扶着叶父回到宿舍。这是养老院为员工提供的小单间,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叶母正在房间里缝补衣服,看到叶葭音扶着叶父回来,急忙起身。
这是怎么了?她关切地问。
不小心扭了一下,没事。叶父摆摆手,在床边坐下。
叶葭音环顾这个小小的房间。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是很多年前拍的,照片上的她还是个少女,弟弟还是个小男孩,养父母也年轻许多。时光荏苒,一切都已改变。
这张照片...叶葭音有些惊讶,你们还留着?
叶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老家带出来的唯一一张照片。虽然...虽然你不认我们了,但毕竟是我们唯一的全家福。
叶父叹了口气:葭音,我们知道不配做你的父母。但这些日子,我们想了很多。以前是我们糊涂,总觉得儿子才是依靠,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现在才明白,亲情不该分男女,更不该用钱来衡量。
叶母擦着眼泪接话:我们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是自作自受。你不计前嫌帮我们,我们真的...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叶葭音看着这对老人,心中最后的一点芥蒂也消散了。他们确实伤害过她,但他们也给了她一个童年,尽管那不是完美的童年。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她轻声说,你们现在好好生活,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离开员工宿舍时,叶母追出来,塞给叶葭音一个小布包。
这是什么?叶葭音问。
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芝麻糖。叶母不好意思地说,我偷偷在厨房做的,可能没以前好吃了...
叶葭音接过那个还温热的布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记得小时候,只有考试得了第一名,养母才会做这种芝麻糖奖励她。那是少有的温暖记忆。
谢谢。她轻声说,将布包小心地放进包里。
回程的路上,叶葭音打开布包,取出一块芝麻糖放进嘴里。甜香在口中化开,带着记忆中的味道。她忽然明白,原谅不是软弱,而是给自己自由。当她选择放下仇恨,不仅释放了别人,也解放了自己。
几天后,叶葭音接到院长的电话,说叶父的脚伤好得差不多了,但养老院考虑到他的年纪,想给他调一个轻松点的岗位。
我们想让他做门卫,工作轻松些,工资不变。院长说,但他坚持要继续做保洁,说不能搞特殊。
叶葭音想了想:我来和他说。
周末,叶葭音带着叶曦一起去养老院。这是她第一次带儿子来见养父母。
他们是妈妈的养父母,你可以叫他们爷爷奶奶。在去的路上,叶葭音对儿子说。
叶曦好奇地问:就像苏奶奶是妈妈的亲生妈妈一样吗?
不太一样。叶葭音耐心解释,他们是抚养妈妈长大的人,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对妈妈有养育之恩。
叶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当叶父叶母看到叶葭音带着孩子来看他们时,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叶母更是眼泪汪汪,想抱抱叶曦又不敢上前。
曦曦,叫爷爷奶奶。叶葭音轻声对儿子说。
叶曦乖巧地叫了一声:爷爷奶奶好。
这一声呼唤让叶父叶母热泪盈眶。叶母颤抖着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玩具:奶奶没什么好东西,这个...这个给你玩。
那是一个手工编织的小蚂蚱,用棕榈叶编成,栩栩如生。叶曦接过小蚂蚱,爱不释手:谢谢奶奶!真好看!
看着祖孙三代的温馨场面,叶葭音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不执着于过去的恩怨,而是珍惜当下的温情。
她趁机提出了调岗的事:做门卫没什么不好,同样是工作。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健康最重要。
这一次,叶父没有再坚持,点头同意了。
夕阳西下,叶葭音带着叶曦告别养老院。叶父叶母站在门口,依依不舍地挥手。
妈妈,爷爷奶奶人很好啊。车上,叶曦把玩着那只小蚂蚱,为什么以前我们不来看他们?
叶葭音透过车窗,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两个身影,轻声回答:因为妈妈以前不明白,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