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速成班外,邓愈鬼鬼祟祟张望,虽认出数名熟识将领,却遍寻不着常遇春身影。

  他缩回身子蹑足离去,在廊柱下与俞氏兄弟及王保国碰头,懊恼道:常将军竟不在速成班,学员名册明明登记在列!本想讨教武艺,这可如何是好!

  邓愈捶胸顿足。

  俞通海捻须沉吟:莫非常将军入学之事乃障眼法?实则已秘密领兵出征?

  这番推测如晴天霹雳击中王保保——若常遇春出征,目标莫非是叔父大人?

  他顿时方寸大乱。

  必须即刻将此事禀报叔父。

  (诸位兄弟,※※※

  颍州战场西翼。

  尖锐的哨声刺破苍穹。

  这奇异哨音极具穿透力,即便混在号角声中亦清晰可辨。

  察罕立于本阵之中,听闻动静,嘴角微微上扬。

  朱慕同样察觉异样,眉头紧锁,举起望远镜望向西侧。

  元军右翼步兵阵中,一支队伍猛然掀开土黄披风,露出与中原截然不同的灰色装束。

  这些士兵背负巨型长弓,弓身长度惊人,甚至超过常人两米有余。

  他们身形各异——驼背、肩线歪斜,行走时姿态古怪如蹒跚野鸭。

  然而朱慕丝毫不敢轻视。

  这是……鹰格兰长弓兵。

  此军在原时间线战史上威名赫赫。

  长弓兵射速骇人, 力惊人。

  1346年克雷西战役,鹰军九千对阵高卢四万,长弓手连续击退十五次冲锋,杀得高卢弩兵与重骑溃不成军。

  此役高卢伤亡逾万,鹰军仅损两百,堪称碾压。

  那遮天箭雨,恐成高卢士卒终生梦魇!

  (实战中,此非数字游戏,而是生死攸关。重骑冲锋二百米仅需十五秒,唯密集箭雨可阻。)

  朱慕心中惊疑:察罕何时与鹰格兰勾结?

  忽又醒悟——长弓兵实源自威尔士,此时威尔士尚未并入鹰格兰。

  此乃威尔士长弓兵!

  确如他所料,这些弓手乃威尔士雇佣军,受札尼别汗所雇东来助阵。

  (不妙!

  朱慕急收望远镜,厉声喝令:速遣快马告知蓝玉,火铳兵即刻散阵前压,提防敌弓袭!

  传令兵迅速离开,朱慕环顾四周,又对身旁几名背着各色旗帜的士兵说道:“时间紧迫,立刻找一处高地,向蓝玉发旗语,同时用唢呐警示。”

  滴滴答滴滴答滴滴答滴答……

  嗯?

  蓝玉正紧锁眉头,盯着蒙古骑兵从两侧溃逃,忽闻唢呐声传来,猛然回头,便见汉王本阵后方的小山坡上,几面鲜艳的旗帜正急促挥舞。

  他凝神细看,脸色骤变,不好!

  “吹唢呐!全军散开!”他厉声吼道。

  唢呐声起,大军迅速向四周分散。

  然而,似乎还是慢了一步。

  咻咻咻咻——尖锐的破空声骤然响起,三百步外,一片黑压压的箭雨腾空而起。

  “蹲下!低头!”蓝玉高喊,唢呐手憋足了劲吹响警报。

  蓝玉心中仍存一丝侥幸,以为敌箭未必能穿透己方钢甲,伤亡或许不会太重。

  可下一秒,他的瞳孔猛然收缩。

  一支支利箭落下,携着骇人的力道,轻易洞穿了士兵的新式铠甲。中箭者无一幸免,钢甲竟如薄纸般脆弱。

  什么?!

  蓝玉心如刀绞,懊悔不已。若早知钢甲挡不住箭矢,就该让火铳兵继续分散,总好过此刻密集挨射。

  “ ,散开!全散开!别蹲了!”他额头青筋暴起,怒吼道。

  这时,后方马蹄声如雷。

  一直休整的骑兵终于动了。

  骑兵自火铳兵军阵两翼冲出,直扑那一万威尔士长弓兵,试图从侧翼撕开敌阵。

  然而蒙古骑兵早有防备,原本撤离战场的蒙古骑兵兜转回来,死死护在长弓兵两侧。

  见汉军骑兵冲来,拓跋卡冷着脸吹响号角,蒙古骑兵迎面截击。

  黄大力身为汉军重骑兵统领,见轻骑兵被蒙古人缠住,难以突破,迅速权衡局势。即便自己率重骑兵加入,也无法快速打开缺口。

  他当即决断。

  “弟兄们!火铳兵兄弟正遭敌箭压制,咱们得为他们争取时间!跟我从中间冲过去!”

  中间正是长弓兵射程之内,黄大力清楚,此去凶多吉少,或许无人能活。

  但他更明白,身后的火铳兵关乎此战胜负。

  他愿为大汉、为汉王赴死,他相信,麾下弟兄亦如此。

  作为从流民一路晋升至重骑兵统领的黄大力,其能力毋庸置疑。他果断做出了战场上的最佳决策。

  汉军重骑兵统领黄大力在瞬息之间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他率领麾下一千重骑兵,避开混乱的两翼战场,直插 ,向两百步外的长弓兵发起冲锋。

  “该死!”长弓兵统领库拉尔怒吼道,“这些汉兵疯了吗?!”

  此次东征,库拉尔本满怀期待。不仅因札尼别汗许诺丰厚报酬,更因他对传说中富庶神秘的东方充满向往。

  抵达后,他并未失望。虽非遍地黄金,但东方确实富饶——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还有来自南方的自鸣钟、玻璃镜等珍奇之物,令他垂涎不已。

  因此,当察罕发动战争时,库拉尔全力支持。察罕承诺,长弓兵劫掠所得皆归己有。

  起初一切顺利,察罕轻松攻占颍州城,库拉尔随蒙古人入城劫掠,收获颇丰。

  然而局势急转直下。汉军来势汹汹,即便察罕麾下的欧洲精锐以多敌少,仍节节败退。

  尤其是汉 铳兵,虽射程与精度不及长弓,但威力惊人。库拉尔甚至盘算着偷带几支火铳回威尔士,想必能卖个好价钱。

  这份轻松念头,在黄大力率重骑兵决死冲锋时彻底粉碎。

  当那些身披黑甲的铁骑踏着震地步伐,以疯狂之势直扑而来时,库拉尔震惊了。

  在欧洲,从未有骑兵敢直面长弓兵冲锋。无论愚蠢还是英勇,这支军队的悍不畏死令他肃然起敬。

  他吹响颈间哨子,长弓手改抛射为平射,箭雨呼啸而出,穿透重骑兵的铠甲。

  不断有人倒下,但冲锋未止。

  “ ,这他娘是什么弓箭手!!”

  蓝玉双目赤红,怒吼震天。他的一个错误决定,几乎葬送了黄大力的重骑兵,火铳兵亦损失惨重,给这位骄傲的将领沉重一击。

  但他无暇愤怒,也无暇悲伤,黄大力正用决死的冲锋为他争取时间。

  他绝不能辜负这份心意,不能让那些重甲骑兵白白牺牲。

  传令,全军分散,以三三阵型快速推进,多采用卧姿射击。冷静下来的蓝玉,面容冷峻如冰。

  新式燧发枪已实现后装填弹,精度更高,使火铳兵能采用更多射击姿势,必要时可不列密集阵型。

  三三阵型是近代步兵的经典战术,源自某支华夏军队在血火中淬炼出的战法。

  这种散兵阵型能最大限度削弱密集火力的 效果,在提升战斗效率的同时增强步兵生存能力。

  乌格拖侥幸生还,趁着拓跋卡冲锋之际拼命奔逃,一直跑到威尔士长弓兵的右翼。

  这些从钦察汗国借调来的弓兵,训练有素。方才的齐射竟压制了汉 铳兵,让乌格拖一度以为胜券在握。

  他停下脚步,抽出佩刀,准备在汉军溃败时冲杀立功,将功折罪。

  然而转眼间,汉军重骑兵已排山倒海般压来。

  长弓兵平射的利箭穿透重甲,一个个骑兵应声 ,但冲锋的洪流丝毫未减。

  乌格拖紧握钢刀,喉头发紧,浑身战栗,想说些什么却发不出声。

  近千名死士的决死冲锋,那股骇人气势令直面者肝胆俱颤!

  库拉尔面色涨红,机械地重复着拉弓放箭的动作,周围弓兵亦是如此。

  他们全神贯注应对重骑兵的冲锋,却未察觉后方散开的火铳兵正悄然逼近。

  而拓跋卡的骑兵,已被以命相搏的汉军轻骑死死缠住。

  够了,已经够了......蓝玉含泪高呼,快撤!快撤啊!

  此刻散兵线已成,即便敌军逼近亦不足为惧。

  轰!

  汉军重骑兵最后的数十骑,在距离长弓兵仅十余步之处轰然倒下,遍地黑甲残躯铺满了冲锋之路。

  “老天,不妙!”

  库拉尔猛然惊呼。

  “老天,不妙!”

  威尔士长弓兵首领库拉尔陡然厉喝。

  他的目光越过那些疯狂冲锋的骑兵尸骸,只见无数黑甲汉 铳兵三人一组,弓身疾奔而来。

  “快!放箭!”

  库拉尔怒吼着吹响哨音,抽箭搭弦。

  倏然,肩头传来撕裂般的剧痛——方才射速过快,筋肉已然拉伤。

  短短半柱香内,他麾下的长弓兵面对黄大力骑兵的冲锋,竟连射十二轮箭。

  这并非寻常弓箭,而是需强拉硬木长弓,每箭皆需半满弦力,方能破甲。此刻,随着激战后的肾上腺素消退,长弓手们的动作肉眼可见地迟缓下来。

  咻咻咻——

  箭雨再度升空,却收效甚微。汉 铳兵分散突进,箭矢命中率骤降。四轮箭雨过后,汉军仅折损八十余人。

  而此刻,长弓兵已踏入火铳射程。

  汉军铳兵或跪或趴,自由瞄准射击。

  嘭!嘭嘭!

  零散的铳声虽无齐射之威, 却分毫不减。前排长弓兵接连栽倒,哀嚎翻滚者、无声毙命者比比皆是。

  藏身军阵侧的乌格拖再度被恐惧攫住,战意尽丧,踉跄逃窜。

  嘭嘭嘭!

  铳声不绝,长弓兵如刈麦般倒下。他们赖以成名的精准箭术,在这前所未见的散兵阵型前,竟毫无用武之地。

  当世列国,从无这般散兵接敌之法。

  长弓兵的精准体现在密集箭雨覆盖特定区域,而非单兵射击的精准。个别天赋异禀的射手或许能做到,但多数人只能保证箭矢落向大致范围。

  随着敌军散兵阵型逼近,火铳的准星与笔直弹道展现出压倒性优势,越来越多的长弓兵倒在 之下。

  库拉尔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浸透,他半拉弓弦却找不到明确目标——散乱的敌群反而比密集方阵更难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