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儿食剩骨,正食奉母!-《抖音通古代,盘点短视频名场面!》

  与此同时,天幕之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标题,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连余华都写不出的四大人间疾苦!】

  在大秦位面中,

  始皇帝嬴政站在宏伟的宫殿前,抬头凝视着天幕中播放的视频,他那威严的面庞上,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团。

  “人间疾苦?”

  他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屑和不满。

  “要论苦,谁能有寡人苦?”

  他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那时的嬴政还只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却被送到赵国作为人质。

  在异国他乡,他遭受着他人的欺凌和侮辱,生活充满了苦难和艰辛。

  然而,这些并没有击垮他,反而磨砺了他的意志。

  终于,嬴政在13岁时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大秦的君主。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苦难就此结束。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和困难。

  22岁时,嬴政开始亲政,他毅然决然地铲除了嫪毐之乱,展现出了他的果敢和决断。

  这一路走来,他历经磨难,受尽苦楚,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

  如今,他站在权力的巅峰,俯瞰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也明白百姓们的生活并不容易。

  然而,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治理国家,就能让大秦变得更加强大,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大明位面,洪武年间,

  朱元璋站在宫殿的高台上,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和落寞。

  他甩了甩衣袖,似乎想要把心中的烦恼和忧愁都甩出去,但那些沉重的情绪却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

  他抬起头,凝视着天幕之中的视频,画面中展现的是人间的种种疾苦。

  朱元璋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痛苦。

  “人间疾苦?”

  他喃喃自语道,

  “要说疾苦,咱见到的可太多了!

  咱爹娘要不是为了省点口粮,也不会饿死!还有太多的百姓,他们过得也苦啊!”

  朱元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愤,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那时候,家里贫困潦倒,常常吃不饱饭。

  他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们能活下去,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有时候还要去讨饭。

  然而,即使如此艰难,他们最终还是没能逃脱饿死的命运。

  朱元璋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像他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

  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着饥饿、疾病和战争的折磨。

  他决定要改变这一切,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消除人间的疾苦,让这个国家变得繁荣昌盛。

  【第一刀,儿食剩骨,正餐奉母!

  在一天中午,老师来到教室,发现班里有一名学生不见了,可问班里的同学才得知原来那名同学,正在食堂里吃着别人吃剩喜爱的食材。】

  【学生:“他正在吃骨头,吃我们剩下的骨头!”

  老师:“他在餐厅吃你们剩下的骨头?”】

  【老师得知此事后,立马前往食堂去寻找孩子,可到了却发现,孩子已经将别人吃剩下的骨头,收集到了自己面前。

  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孩子说自己年纪小随随便便吃点就饱了。

  可经过老师得调查才得知,原来是孩子把学校免费午餐都给了自己患有智力障碍的妈妈,

  当孩子每天去上学的时候,他的妈妈就会一直在学校门口守着,孩子怕妈妈在学校门口受饿,所以就把自己的饭给了他。】

  【可更让人动容的是,母亲不仅患有智力残疾,就连他的父亲也因为意外离开了人世。

  甚至家里还有姐姐和弟弟,平时他一家人就生活在叔叔家里。】

  在大汉位面的长安城皇宫里,

  刘邦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中的视频,脸上露出惊叹之色。

  他不禁赞叹道:

  “好一个孝子啊!竟然将正餐拿给母亲食用,而自己却甘愿吃剩下的骨头!这是何等的孝顺啊!”

  站在一旁的太子刘盈,同样被视频中的情景所打动,眼眶渐渐泛红,神色中充满了感动。

  他激动地对刘邦说道:

  “父皇,此子的行为实在是令人感天动地啊!

  儿臣认为,他的孝顺故事应当被记录下来,以供后世子孙学习效仿。”

  刘邦听后,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

  “此儿如此孝顺,确实堪称天下人的楷模。

  子房,立刻将此事记录下来,让它流传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张良俯首行礼:“诺!陛下!”

  北宋位面。

  赵匡胤看着天幕之中的视频,眼眶通红,眼神之中满是感动。

  “此子还真是孝顺,将唯一的餐食给母亲吃,自己却吃同学剩下的骨头!

  在最需要自尊的年纪,他选择了孝顺!宁愿自己饿着也要让母亲吃饱,二十四孝可以多出一孝了!”

  赵普眼含热泪,不禁想起了自己早逝的母亲,他还未来的尽孝,可母亲却不在了。

  “此子真孝顺啊!陛下,微臣认为,科举制度也应考查一下学子的品德,若是不孝顺父母的,即使再有才也不能当官!”

  赵匡胤点了点头,“确实!一个人品德高尚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才能!朕准了,赵爱卿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办!”

  在大明位面的洪武年间,

  谨身殿内一片寂静。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凝视着天幕中播放的视频,视频中的画面让他深受触动。

  只见画面中,一个瘦弱的孩子正站在街边,他手中紧握着一个破旧的碗,碗里装着他唯一的午饭。

  孩子的母亲坐在一旁,面容痴傻,大口大口吃着碗里的餐食。

  而孩子则默默地回到学校餐厅,捡起了别人丢弃在餐桌上的骨头,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

  尽管这些骨头已经没有多少肉了,但孩子似乎并不在意,他吃得很满足。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不禁感叹道:

  “此子做法,当真是感天动地啊!

  将自己唯一的午饭给自己的母亲,而自己却吃别人剩下的骨头。如此孝顺的孩子,实在是难得!”

  一旁的朱标也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他感慨道:“此子小小年纪,却如此孝顺。

  为了让母亲吃饱,他竟然放下了自尊,去吃别人剩下的骨头。

  这等孝心,实乃罕见!

  父皇,儿臣认为,应该将此子孝顺母亲的事迹重新加在 24 孝中,成为 25 孝!让天下读书人都能以此为榜样!”

  朱元璋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朱标的提议。

  他心想,这样的孝顺故事确实值得被宣扬,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到这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