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三国》正式开拍-《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

  胡成栋的婚礼已经过去三天了。

  贺凡在香江待了几天,拜访了一些朋友,结识了很多名流,甚至还被香江大学校长邀请到学校去讲了一堂书法课。

  讲课的当天,不但整个学校的学生争着去听课,甚至香江的一些书法爱好者也争相“混”进学校里,一时之间把个偌大的学校挤得满满的。

  最后没办法,校方领导只好把讲堂设在了学校的体育馆里,这才容纳下那么多的人。

  而这堂持续了三个小时的书法课事后也被上传到了网上,让那些书法爱好者,甚至专业者都是受益匪浅,于是贺凡一下子又被冠以老师的称号。

  ……

  转眼之间三个月过去了,《三国演义》已经开始了紧密锣鼓的拍摄。

  在演员方面,贺凡亲自进行了把关。

  像那些所谓的流量明星,小鲜肉之类的一个都没有要,剧中的扮演者基本都是实力演员。

  为什么说基本呢,因为贺凡在找人的时候完全是按照书中人物形象来选的,最后发现有些人物,专业的演员不论是从扮相还是人物特点都不合适,反而是一些圈外人,穿上服装,画好妆更符合原着形象。

  同时,贺凡把各个人物的定妆照发在了网上让大家讨论。贺凡一直觉得,高手一直在民间,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

  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自然是剧中戏份最多的三位“君主”了。

  魏国的曹操,贺凡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了跟前世相象的那位演员,只是其中颇有一番曲折。

  因为那位叫做包国安的演员已经接近70岁了,基本处于息影的状态,其家中子女也不希望老人家再操劳,对此贺凡带着服装等道具亲自登门拜访。

  一开始,人家虽然表示了对三国这部小说的赞誉,但要让出演曹操这个角色也是不愿意的,最后贺凡退而求其次,希望包国安试穿一下戏服。

  这个要求人家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当包国安穿好戏服出现在众人的眼前时,贺凡心中一喜,这就是我要的形象。

  贺凡拿出一段台词,道:“包老师可以吟诵一首诗吗?”

  贺凡拿出的正是名篇《短歌行》。而是还是贺凡亲自用毛笔写的。

  包国安下意识地接到手上,只见上面的字体是写得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好字!”包国安忍不住赞了一声。

  贺凡笑道:“包老师,您就把自己想象成曹操来吟诵这首诗就行了。”

  包国安正了正神,深吸了口气。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包国安把这首《短歌行》吟诵得如痴如醉,其他人听了也是陶醉不已。

  旋即,大家掌声响起,都在为包国安精彩的演绎喝彩。

  贺凡看着此时的包国安老师,简直就是曹操在世嘛。

  “包老师,今天打搅了,这首诗就送与您老了,希望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