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1章 星脉密码战!陶罐共振破 73 秒死锁-《岷江神工》

  跨星通讯频道的杂音突然变成刺耳的啸叫。张叙舟盯着信号监测屏上的 “0% 接通率”,指腹在埃及陶罐(Sqm-005)的裂纹上摩挲 ——a 星系的通讯符文正以每 73 秒一次的频率变换密钥,银簪的固定密钥系统像被锁在旋转门里,每次解密都慢半拍,护江力的数值被这股通讯中断的焦虑拽得剧烈波动,±180 点,第 11 次尝试破解时,陶罐突然震颤,内壁浮现的星脉波纹竟与 a 星图的能量轨迹重合。

  “是星脉波动的节奏!” 苏星潼将银簪插入陶罐的注水口,簪尖触到液体的瞬间,波纹突然凝成金色的代码流,“祖父在陶罐底刻了‘星脉记时符’,能记录 a 星脉的 73 秒周期规律,就像老式收音机的调谐旋钮 —— 但得用混沌道源能‘润开’符纹,让它跟着星脉一起‘呼吸’。” 她突然调出祖父 1973 年的电台日志,泛黄的纸页上,摩尔斯电码的间隔规律,竟与星脉波动周期完全一致,“爷爷早就发现了!星脉加密和电台发报的原理一样,都是‘节奏即密钥’!”

  全球 “跨星通讯支援” 频道瞬间被数据流淹没。a 星系通讯兵上传的 “星脉波动加密口诀” 在热评区刷屏,口诀里的 “73 拍强弱规律”,与陶罐记录的波纹频率分毫不差;甘肃王栓柱的直播画面里,他孙子用铅笔在纸上画波浪线:“跟着爷爷收音机的滴答声画”,歪扭的线条刚画满 73 道,监测屏的接通率突然跳至 1%,杂音中渗出微弱的 a 语呼救声。

  善念值在 79.0 亿处掀起银蓝色浪涛,79.1 亿→79.3 亿。张叙舟的掌心贴着陶罐外壁,突然感到一阵熟悉的震颤 —— 这与 1998 年祖父教他发摩尔斯电码时,电台按键的震动频率完全一致。记忆闪回那个夏夜,老人敲着电键说:“密码再复杂,也躲不过规律,就像岷江的汛期总在端午前后。” 那时他不懂,此刻将混沌道源能注入陶罐,突然明白:所谓星脉加密,不过是把 a 星脉的 “脉搏” 转化成密钥,而陶罐里的星脉记时符,就是能 “听出脉搏规律” 的听诊器,73 秒的周期,恰是 a 主星自转与星脉共振的 “自然密码”。

  但加密系统的反扑带着精密的恶意。当动态密钥库刚生成 30%,a 通讯符文突然分裂成 73 组干扰波,每组都带着不同的频率伪装,护江力骤跌 200 点,→,监测屏尖叫着显示:“母巢植入‘频率病毒’,密钥库被污染!” 观战区的弹幕瞬间凝固,就在这时,全球用户上传的 “纯净星脉样本” 顺着信号涌来 —— 云南丽江的地脉观测站记录的 “未污染星脉波”、a 前使者留下的 “原始星脉记录仪”,这些纯净频率像杀毒软件,硬生生将干扰波从密钥库中剥离。

  “用双频共振当手术刀!” 张叙舟将纯净样本与陶罐记录的星脉波叠加,两组频率在银簪中形成 “拍频”,像两把错开的梳子互相清理杂质。这是神话能量体系里藏着的 “星脉共鸣解密术”:地球地脉与 a 星脉虽频率不同,但在 “73 秒周期” 上存在公约数,用这个公约数当 “基准音”,能过滤所有伪装频率。当银簪的解密进度条冲至 100%,啸叫突然停止,通讯频道里清晰传出 a 主星幸存者的声音:“我们在星脉最密集区…… 坐标是……”

  观战区的善念值像火山喷发,79.3 亿的数字稳稳跳动。护江力的指针疯狂回弹,→→( 250 点)。当张叙舟将接收到的坐标输入星图,陶罐内壁的星脉波纹突然与坐标点形成连线 —— 原来这些波纹不仅是密钥,更是 a 主星的 “星脉导航图”,每个波动峰值都对应一处能量节点。

  “是爷爷藏的导航密码。” 苏星潼的银簪与星图共振,投射的全息影像里,祖父正将星脉记录仪的数据刻进陶罐,旁边写着 “通讯即定位”。张叙舟摸着还在发烫的陶罐,突然懂了这场密码战的深意:所谓加密逻辑分歧,从不是单纯的技术障碍,是史前联盟设下的 “身份验证”,只有能同时理解地球电台规律与 a 星脉节奏的文明,才能接收到幸存者的信号 —— 就像两个文明隔着星空敲摩尔斯电码,懂节奏的人才能听懂呼救。

  当观战区的用户用星脉波动规律编成 “通讯口诀”,星图上的坐标点突然闪烁红光,与 3072 章要破解的净化符文坐标完全重叠。张叙舟握紧陶罐,突然听见银簪发出轻鸣,像是在说:“下一站,该去净化污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