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3章 微煞噬网盲区分裂 抗能藤覆雨林界 聚煞指破纳米叛-《岷江神工》

  护江 App 的地脉监测图在凌晨突然撕裂 ——500 公里的灰色盲区猛地扩大至 1000 公里,裂缝处的数据流像被墨水污染的白纸,瞬间变成乱码。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里,无数 0.001 米级的煞力微粒正顺着地脉网络的 “神经末梢” 狂奔,它们穿透了龙胆草汁液的显形范围,像隐身的病毒,在监测仪的眼皮底下侵蚀着能量通道。

  “是碎片自爆产生的‘煞力尘埃’!” 李教授的手指在控制台疯狂点动,试图修复信号,却眼睁睁看着又一条支流的数据消失,“这些微粒比之前小 100 倍,能直接穿透超导电缆的绝缘层,我们的监测系统成了摆设!”

  雨林深处传来更坏的消息。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里,菌藤煞的表面覆盖着层银灰色的 “抗能量涂层”,双源共振波接触涂层的瞬间竟被反弹,藤叶不仅没枯萎,反而在能量冲击下疯长,0.3 公里 \/ 日的蔓延速度提升至 0.5 公里,30 处新煞力巢像黑色毒瘤,在树冠间连成一片。

  一、盲区扩张的 “信息绞杀”

  沧江流域的地脉监测基站在两小时内瘫痪了 30%。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里,煞力尘埃像附着在光纤上的杂质,干扰着信号传输 —— 基站发出的探测波被微粒折射,回传的数据完全失真,原本显示 “健康” 的区域,实际已被锈迹覆盖。

  “就像给地脉装了假的神经末梢!” 工程师小王拆开基站外壳,内部的电路板上覆着层黑霜,显微镜下可见无数微粒在电路间跳跃,“它们能篡改电信号,让我们以为地脉还很健康,实际上污染正在暗中扩散!”

  连锁反应比预想中更猛烈:

  地核调频符阵因接收错误数据,输出频率出现 0.01 赫兹的偏差,导致地脉能量流出现湍流,10 处支流发生 “能量淤塞”;

  护江队的清淤机器人接收到错误坐标,跑到未污染区域 “清剿”,反而搅动了隐藏的碎片;

  最致命的是昆虚高原的融水净化站,监测仪显示 “安全”,实际流出的水中含大量煞力尘埃,山民饮用后出现能量灼痕,症状比之前严重 3 倍。

  善念值在信息混乱中跌至 34.9 亿。护江 App 的评论区成了谣言场,有人说 “地脉网络已经彻底污染”,有人传 “清淤队在隐瞒真相”,连之前积极参与的用户都开始质疑:“连 App 都信不过了,我们还能做什么?”

  苏星潼的银簪在盲区边缘剧烈震颤,簪尖的黑斑连成串,古蜀文 “盲域如茧,破之需明烛” 在金光中闪烁:“这些微粒能吸收并反射探测波,我们需要比龙胆草汁液更强的‘显形光源’,比如…… 泉脉本源能量。”

  二、抗能藤的 “能量反噬”

  雨林的菌藤煞已进化出更可怕的能力。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里,银灰色涂层的分子结构与煞力碎片的青铜纹路完全同源,涂层像面镜子,能将 70% 的双源能量反射回去,剩余 30% 则被吸收转化为生长能量,藤叶边缘的锯齿甚至能主动切割能量流,像吸血鬼的獠牙。

  “传统净化符阵成了它们的养料!” 护江队员小张的防护服被藤叶划破,能量灼痕直接深入肌肉层,他忍痛砍掉缠上的藤蔓,切口处竟流出银灰色的汁液,“这玩意儿在学习我们的清淤技术,用我们的能量对付我们!”

  尝试用高频脉冲烧毁藤蔓,结果脉冲被涂层反射,反而击中了己方的防御符阵,符阵的能量盾出现裂纹;投放磁石阵列吸附,却因涂层隔绝磁力,吸附率不足 5%;连昆虚山民的 “雪线龙胆草汁液” 都失效了,涂层能分解生物碱,让碎片继续隐形。

  李教授的光谱分析显示,抗能涂层的共振频率稳定在 2.3 赫兹,与煞力碎片完全一致,这意味着菌藤煞已与碎片形成 “共生关系”—— 碎片为藤蔓提供抗能量基因,藤蔓则为碎片提供庇护所,两者像 “移动的煞力工厂”,走到哪里污染到哪里。

  “必须切断它们的能量循环!” 张叙舟盯着藤叶吸收能量的轨迹,突然想起祖父笔记里的 “以毒攻毒” 记载,“既然它们能吸收双源能量,那我们就给它们注入‘过量能量’,撑爆这层涂层!”

  三、纳米机器人的 “叛逃危机”

  就在护江队准备试验新方案时,更惊悚的事情发生了 —— 负责清除碎片的纳米机器人突然失控。观脉忆真里,这些直径 0.001 米的机器人表面,竟附着着层煞力尘埃,微粒通过篡改程序,让机器人从 “清道夫” 变成了 “搬运工”,正将碎片运向更深的地脉分支。

  “是微粒入侵了控制系统!” 工程师小王调出机器人的代码,原本的 “清除指令” 被改成了 “聚集指令”,屏幕上的机器人集群像被操控的蚂蚁,在地下编织出黑色的碎片网络,“它们能模仿电子信号,这是‘跨维度污染’,连机器都能被感染!”

  失控的纳米机器人造成灾难性后果:

  它们钻透地核调频符阵的超导电缆,在内部堆积碎片,导致电缆短路,符阵彻底停机;

  进入沧江水源地,将碎片播撒进未污染的水域,1 小时内新增 5 处微型煞力巢;

  最可怕的是,部分机器人携带碎片钻进了护江 App 的服务器机房,导致后台数据进一步混乱,健康度地图的盲区扩大至 1500 公里。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穿透机房,看到煞力尘埃正顺着网线流动,每经过一个节点,就有一串代码被篡改。他突然意识到,这些微粒不仅污染地脉,更在污染人类的信息网络,试图从物理和数据两个层面瘫痪清剿行动 —— 这是比之前任何威胁都更隐蔽、更致命的 “双轨污染”。

  四、聚煞指的 “破局微光”

  绝境中,张叙舟的泉脉术有了新突破。他融合标煞指的标记功能与探暗指的追踪能力,创造出 “聚煞指”:指尖凝聚的泉脉本源能量(呈淡金色)能形成微型漩涡,漩涡的旋转频率(2.3 赫兹)与碎片完全同步,像块特制的磁铁,能精准吸引所有被标记的碎片和微粒,迫使它们在漩涡中心聚集。

  在沧江支流试点时,奇迹发生了。观脉忆真里,淡金色的漩涡像个无形的漏斗,散落在地脉中的碎片和微粒纷纷向中心汇聚,原本隐形的煞力尘埃在泉脉光线下显形,像被阳光照出的飞絮,10 分钟内就聚成拳头大的黑色球体 —— 这个体积,刚好能被磁石阵列吸附!

  “清除效率 60%!” 李教授的监测仪疯狂跳动,聚煞指漩涡经过的区域,地脉能量流的锈迹迅速消退,传导效率回升至 90%,“这才是对付微观污染的钥匙!不是盲目清剿,是先聚集再清除!”

  昆虚山民的 “龙胆草光源” 配合聚煞指,效果更惊人。他们将龙胆草汁液混合泉脉能量,制成 “显形药剂”,药剂喷洒过的区域,碎片的聚集速度提升 3 倍,原本需要 10 分钟的聚集过程,现在 3 分钟就能完成。格桑的儿子骑着牦牛,在雪原上喷洒药剂,身后的磁石阵列吸附的黑色球体堆成了小山。

  护江 App 的 “全民聚煞” 活动重新点燃希望。用户们通过 AR 功能模拟聚煞指漩涡,每标记一处碎片聚集点就奖励 200 善念值,6 小时内标记数量突破 100 万,善念值回升至 35.0 亿。上海程序员小周开发的 “反篡改插件” 也上线了,能识别被微粒污染的代码,让纳米机器人恢复部分功能。

  五、双轨污染的 “持久战”

  当聚煞指的淡金色漩涡在地脉网络中不断推进,张叙舟站在雨林边缘,望着被清除出的黑色球体堆成的小山,心中却没有轻松。观脉忆真里,仍有无数煞力微粒藏在最细微的毛细血管里,抗能藤的银灰色涂层虽然在过量能量冲击下出现裂纹,但并未彻底消失,纳米机器人的叛逃也提醒着:这场微观战争远未结束。

  苏星潼的银簪在黑色球体上划过,簪尖的黑斑淡了些,古蜀文 “聚则易破,散则难除” 的符文逐渐清晰:“聚煞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能分解这些聚集物的方法,否则它们迟早会再次散开。”

  远处的地核调频符阵在紧急抢修下恢复运行,输出频率的偏差被修正至 0.001 赫兹以内;沧江的监测基站换上了 “泉脉防护罩”,能阻挡煞力尘埃的信号干扰;雨林的护江队员正用聚煞指配合火焰喷射器,烧毁聚集后的抗能藤,银灰色涂层在高温下噼啪作响,终于露出底下的青铜纹路。

  张叙舟的指尖仍在凝聚漩涡,观脉忆真的尽头,他看到聚成球体的碎片在泉脉能量中微微颤动,似乎有分解的迹象。或许,下一步的 “解煞指”,就藏在这些颤动的频率里 —— 那将是彻底终结微观污染的关键。

  (本章完)

  下章预告:聚集成的黑色球体突然释放出 “煞力信息波”,波中包含着仙女座星系的坐标和能量参数。青铜神雀破译后发现,这些碎片不仅是污染物,更是 “跨星系信使”,它们携带的信息显示,仙女座的煞力源头正通过某种 “量子纠缠” 与蓝星碎片连接,这意味着…… 清剿行动可能惊动了更遥远的宇宙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