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斑能沉脉-《岷江神工》

  墨海海沟探测站的耐压观察窗突然泛起靛蓝色涟漪时,张叙舟正盯着深海压力监测仪的波形图。

  屏幕上,代表地脉压力的银白曲线像被无形巨手攥住般剧烈震颤,每 16 小时就会出现一次尖峰 —— 海王星黑斑风暴释放的行星大气能量波正顺着地脉网络冲击深海枢纽,墨海海沟的地脉压力在 ±10% 区间疯狂波动。更刺眼的是,沧江入海口的海底管道在压力骤升时崩出两道裂缝,银蓝色的地脉能量混着海水喷涌,在深海形成旋转的能量雾,雾中漂浮的微生物被能量激化,发出诡异的荧光,像无数微小的警示灯。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从

  点(1.36 倍)跌至

  点(1.35 倍),数值面板边缘浮现出细密的 “压力冲击纹”,像被深海压强压出的裂纹。

  “墨海枢纽的能量转换器报警了!” 深海护江队队长的声音透过水声通讯器传来,带着电流的滋滋声,“耐压壳的应力值突破安全阈值,再这样下去,30 公里外的地脉主管道会因压力过载断裂 —— 探测器拍到管道外壁已经出现蛛网状裂痕!”

  探测站的环形屏幕上,全球深海节点的异常画面触目惊心,所有现象均局限于地球物理边界内:

  墨海海沟地脉交汇带,能量波汇聚成直径 50 米的靛蓝色漩涡,漩涡中心的压力是正常水平的 1.5 倍,地脉纤维在压力下被拉伸成透明的丝,每根丝断裂都会引发一次微型能量爆;

  沿海地脉带的监测井喷出银白与靛蓝交织的水柱,水柱的高度随黑斑能量波强度变化,最高达 3 米,落回海面时激起的涟漪与海王星黑斑的旋转频率完全同步;

  最危险的是,深海地脉的 “压力记忆系统” 出现紊乱 —— 原本能自动调节 ±3% 波动的缓冲机制失效,导致江南沿海的潮汐发电站出现间歇性停机,停机时长与管道裂缝的能量溢出量成正比。

  “善念值 30.3 亿。” 老郑举着平板在探测站的抗压通道里奔跑,屏幕上护江 App 的 “海王星斑能” 话题下,星穹研究院的深海监测直播观看量突破 300 亿,“网友拍到青岛的渔船在近海漂浮时,船底吸附着层靛蓝色的能量膜,膜的厚度每小时增加 0.1 毫米 —— 恐慌指数比天王星磁扰时高 25%,# 深海溃脉 #的话题阅读量已经破 600 亿。”

  张叙舟突然将星轨罗盘按在压力监测仪的感应区。铜制盘面在深海压强下渗出幽蓝色光流,在屏幕上显影出组精确坐标:北纬 20°,东经 115°,正是墨海海沟地脉交汇带的能量波汇聚区。更惊人的是,罗盘显影的斑能疏导符阵,与 1846 年海王星发现时渔民记录的 “海底能量异常疏导点” 完全重合,古记录中 “每十六时辰,能量聚于墨海之眼” 的描述,恰好对应当前能量波的 16 小时增强周期。

  “青铜神雀有反应了!” 老郑指着探测站的穹顶投影,那道熟悉的金影正悬浮在能量波三维模型上空,展开的双翅投射出巨大的 “深海缓冲符阵”。符阵的外环标注着海王星黑斑的频谱数据(旋转周期 16.1 小时),内环刻着深海地热能量参数,环心的幽蓝色光点旁用能量流写着行字:“需注入 12 亿善念值 黑斑频谱数据 深海地热能量,方可稳定压力”。

  深海护江队传来急报:“墨海枢纽的压力已经突破 ±10% 临界值!地脉主管道的裂痕扩大至 0.5 米,探测器显示,再扩大 0.3 米就会引发连锁断裂 —— 沿海城市的地脉预警系统全部拉响红色警报!”

  张叙舟抓起搪瓷杯冲向斑能 - 地脉压力仪。杯底 “一斑连深海” 的刻字与仪器碰撞,迸出的幽蓝光流瞬间稳住监测仪的波形,但更多的能量波正从海王星方向涌来,像不断冲击堤坝的巨浪。他盯着光流中浮现的深海地图,心脏猛地一缩 —— 那些压力冲击纹的分布规律,竟与《山海经》“大荒东经” 记载的 “深海玄波” 轨迹完全吻合,只是古卷中用 “波如靛蓝,脉随波裂” 描述的灾难,此刻正以更剧烈的方式上演。

  “1846 年的渔民记录里有解决办法!” 星穹老院士举着泛黄的《海洋异闻录》冲进探测站,书中记载清代渔民曾用 “海底火山石阵” 疏导过类似的能量波,“他们发现深海地热能量能中和斑能的压力冲击,墨海海沟的地热晶体正好含与海王星大气同源的元素 —— 这些晶体在 1846 年的记录里被称为‘海底炎玉’!”

  苏星潼的双域银簪突然刺入探测站的地热晶体样本。簪尖的南洋茶种根系顺着晶体的裂隙蔓延,在能量波汇聚区织出淡绿色的网,网眼处浮现出《海洋异闻录》记载的 “炎玉疏导刻度”—— 当刻度与深海地热能量频率吻合时,靛蓝色漩涡的旋转速度明显放缓,银蓝色的地脉能量开始顺着网眼有序流动,像被驯服的激流。

  “斑能 - 地脉压力仪的疏导率 78%!” 老郑盯着仪器屏幕,上面的参数正随着苏星潼的操作跳动,“黑斑频谱匹配 35%,地热能量注入 30%,符阵深度调节 25%—— 还差 22% 就能完成同步!”

  张叙舟突然注意到压力仪旁的 “海底炎玉” 样本。样本在能量波冲击下发出幽蓝色的光,光的频率与海王星黑斑的频谱存在奇妙的互补性。他用星轨罗盘的边缘划开样本,渗出的地热能量顺着罗盘纹路流入压力仪,仪器屏幕上的 “地热能量注入” 参数瞬间跳至 45%,深海缓冲符阵的幽蓝色调节带在墨海海沟延伸了 15 公里。

  “全球网友的‘虚拟压力调节’参与量破 5000 万了!” 老郑举着平板欢呼,护江 App 的实时数据显示,每 5000 万次有效操作(模拟调整符阵深度),压力仪的疏导率就提升 0.5%,此刻疏导率已升至 78.5%,“海南的网友用 AR 技术模拟移动海底火山石阵,刚好让 3% 的管道裂痕停止扩大!”

  青铜神雀的啼鸣突然响彻墨海海沟。它俯冲而下,用喙尖轻触压力仪的感应区,翅羽上的黑斑频谱数据与仪器同步更新,将能量波的最新轨迹注入深海缓冲符阵。符阵的幽蓝色调节带瞬间变得粘稠,像融化的能量胶,银蓝色的地脉能量流穿过带体时,压力波动从 ±10% 收窄至 ±8%,管道裂缝处开始渗出银色的抗压修复液。

  “沿海地脉带的潮汐发电站恢复正常了!” 苏星潼的声音带着惊喜,“墨海枢纽的压力记忆系统重启,缓冲机制能稳定在 ±6% 波动 —— 探测器显示,主管道的裂痕正在自愈,能量溢出量减少 50%!”

  张叙舟盯着全息投影中能量波的轨迹。黑斑风暴的强度每 16 小时增强 5%,而地脉压力的耐受极限是 ±15%—— 这个发现让他突然想起《海洋异闻录》里的一句话:“玄波七日,脉溃则海沸”。他将搪瓷杯扣在压力仪的频谱参数区,杯底的刻字突然亮起,在屏幕上生成组预测曲线:未来 48 小时,若压力波动突破 ±15%,墨海海沟枢纽将坍塌,引发沿海地脉连锁断裂,影响范围波及 280 域。

  “必须在 48 小时内完成疏导!” 他指着曲线的交叉点,“清代渔民当年就是用 72 小时的‘炎玉阵轮转’稳定了压力,我们有现代科技,时间只会更短 ——《海洋异闻录》的‘斑能疏导古诀’说‘一日移一玉,七日阵成’,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每天疏导 15%,48 小时刚好完成!”

  星穹老院士突然举起 “海底炎玉” 的 3d 模型,模型与压力仪的深海缓冲符阵产生共振,在探测站的地面拼出完整的 “斑能疏导古诀”:“炎玉为芯,地脉为渠,斑能顺轨,海晏河清”—— 口诀的每个字都带着幽蓝色的光,光的频率与深海地热能量的波动完全一致。

  “全球斑能疏导仪式开始了!” 老郑的尖叫刺破水声通讯的杂音,屏幕上的全球协作地图中,中国墨海、美国关岛、澳大利亚大堡礁同时升起幽蓝色光柱,光柱的高度与古诀吟诵的声量成正比,“每 8 场仪式,调节带的承压强度就提升 1%,现在已经有 160 场仪式在进行,压力波动收窄至 ±7%!”

  当第 1 亿次虚拟疏导操作完成时,斑能 - 地脉压力仪的疏导率突破 80%。墨海海沟的靛蓝色漩涡缩小至 30 米,地脉纤维的断裂速度减缓 70%;沿海监测井喷出的水柱高度降至 1.5 米,涟漪的频率逐渐稳定;护江力的数值在

  点(1.35 倍)处微微跳动,虽未回升,但压力冲击纹的蔓延速度明显放缓。

  “青铜神雀的深海缓冲符阵在墨海形成完整的调节带了!” 苏星潼指着实时画面,幽蓝色的光带像条深海腰带,将能量波牢牢锁在可控范围,“根据最新预测,48 小时内压力波动不会突破 ±12%,完全在安全阈值内!”

  张叙舟握紧星轨罗盘,盘面上的能量波汇聚区坐标旁,自动浮现出组新的参数:“海王星暗斑能量 72 小时后形成二次叠加”—— 这行小字像根刺,提醒着他们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探测站外的深海中,幽蓝色的调节带与银蓝色的地脉流交织成奇异的光网。张叙舟知道,这场斑能沉脉的疏导战才只是序幕,而那些藏在暗斑叠加里的能量冲击,将是对深海地脉的终极考验 —— 但此刻,看着压力仪上缓缓回落的波形,他突然确信,地球的深海地脉,从来都在与远日行星的能量对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