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流域的潮汐分流符阵突然发出刺耳的电流声时,张叙舟正盯着瀚海电磁实验室的频谱监测仪。
屏幕上的银蓝色能量波形突然炸开,那些原本顺滑如绸的曲线被撕裂成无数锯齿,锯齿的尖端泛着刺眼的白光 —— 那是 m 级太阳耀斑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正穿透地球磁层形成电磁脉冲,像把无形的凿子,疯狂敲击着地脉网络的电子设备。护江力的数值从
点(1.30 倍)骤跌至
点(1.29 倍),数值面板边缘爬满蛛网状的焦黑纹路,像被雷劈过的电路板。
“符阵控制器短路了!” 苏星潼的声音裹着水汽从通讯器传来,背景是沧江的浪涛声,“银蓝色能量流漫出管道,在江面上凝成无数游动的光蛇,每道蛇影都带着电磁干扰,附近的监测站屏幕全黑了!”
云脊山观测站的实时画面里,主控台的屏幕正在以每秒 3 台的速度黑屏,残留的影像中,地脉管道的压力表指针疯狂逆时针转动,管道连接处渗出的能量流在地面织出杂乱的网,网眼处不断闪过赵山河煞力杂质的墨色虚影 —— 这些虚影在电磁脉冲中异常活跃,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正顺着设备短路的缝隙钻进地脉核心。
“1859 年的超级耀斑记录里有一模一样的虚影。” 星穹老院士举着泛黄的宣纸冲进实验室,纸上清代司天监手绘的 “磁暴脉变图” 中,墨色雾气的流动轨迹与当前能量流的紊乱走向完全重合,“古卷说‘日暴穿磁,煞如附骨’,他们当年就是靠磁石阵天然抗磁,才没让煞力趁机污染地脉。”
话音未落,实验室的灯光突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张叙舟发现星轨罗盘正在发出奇异的光芒 —— 铜制盘面渗出的紫金纹路,在桌面上投射出组精确坐标:北纬 0°,东经 115°,正是星穹研究院刚定位的赤道地脉带电磁薄弱区。更惊人的是,纹路组成的抗磁校准符阵,与 1859 年磁石阵的遗址分布图完全吻合,像有人提前在罗盘里藏了张 “抗磁地图”。
“青铜神雀有反应了!” 老郑指着实验室的观测窗,那道熟悉的金影正悬在云层上方,展开的双翅投射出巨大的耀斑防御符阵。符阵的外环标注着太阳耀斑的实时频谱数据,内环则刻着超导抗磁材料的分子结构,环心处的赤金色光点不断闪烁,旁边用能量流写着行字:“需 9 亿善念值激活屏障”。
全球地脉联盟的警报声同时响彻各节点。护江 App 的 “耀斑防御” 话题下,网友上传的设备失灵画面刷屏:雪脉山枢纽的能量转换器屏幕跳着乱码,北纬 30° 地脉带的监测仪数值全部归零,南极科考站的超导线路在电磁脉冲中爆出火花 —— 善念值的数字从 25 亿骤跌至 24.8 亿,每刷新一次就减少 100 万,像不断失血的伤口。
“地脉自动调控系统的瘫痪风险升至 30%!” 星穹研究院的通报声带着电流杂音,“如果 72 小时内没完成设备改造,90% 的节点要退回手动调控,到时候光是雪脉山的能量分流,就需要 2000 人 24 小时轮班!”
苏星潼的双域银簪突然刺入地脉电磁防护仪。簪尖的南洋茶种根系顺着设备线路蔓延,在显示屏上织出淡绿色的网,网眼处浮现出 1859 年磁石阵的细节:每块磁石的摆放角度、石阵与地脉的连接点、甚至磁石表面天然形成的抗磁纹路 —— 这些细节与防护仪显示的超导材料频率参数完全匹配,像把打开抗磁密码的钥匙。
“瀚海护江队的超导符材到了!” 老郑推着辆装载着黑色合金的推车冲进实验室,合金表面的陨铁纹路在应急灯下泛着冷光,“这是用月球陨铁混合石墨烯做的,抗磁强度是普通材料的 3 倍,刚才测试时,能让电磁脉冲的干扰率下降 40%!”
张叙舟突然将星轨罗盘按在超导符材上。铜盘与合金接触的瞬间,紫金纹路顺着材料蔓延,在实验室的地面拼出完整的耀斑防御符阵。当他把搪瓷杯扣在阵眼处,杯底 “一磁连日月” 的刻字突然亮起,将 9 亿善念值的需求数字消去一角 —— 护江 App 的实时数据显示,全球网友正在疯狂参与 “虚拟抗磁改造”,每 3500 万次有效操作,就有 1% 的超导材料完成能量注入。
“赤道地脉带的防御屏障启动了!” 苏星潼指着主控台的全息投影,赤道上空正在形成道紫金相间的光墙,墙面上的能量流顺着磁石阵遗址的走向流动,将漫出管道的银蓝光流逼回正轨,“30% 的设备恢复功能了!沧江的光蛇在消退,云脊山的屏幕开始重启!”
青铜神雀的啼鸣突然变得高亢。它俯冲而下,用喙尖轻触超导符材,翅羽上的频谱数据与防护仪同步更新,将太阳耀斑的最新爆发频率注入屏障。屏障的强度瞬间提升 20%,那些在能量流中活跃的墨色虚影发出刺耳的尖叫,被紫金光墙压成薄薄的片状,贴在管道表面动弹不得。
“善念值 25.1 亿了!” 老郑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指着屏幕上的全球抗磁校准仪式画面,中国的道士在磁石阵遗址前焚香,埃及的祭司用超导符材复刻太阳历石碑,巴西的土着将合金碎片埋入雨林 —— 每处仪式现场都升起道光柱,与赤道屏障连成直线,护江力的数值开始缓慢回升:、、……
张叙舟盯着实验室地面的符阵。那些紫金纹路正在与 1859 年的磁石阵产生共振,在全息投影中织出幅跨越 164 年的抗磁图谱:清代司天监的观测记录、现代超导材料的参数、网友上传的虚拟改造方案…… 这些看似无关的碎片,在电磁脉冲的催化下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像代际接力的守护者,共同为地脉撑起保护伞。
当最后一组超导符材完成能量注入时,赤道屏障的强度达到 70%。护江力的数值稳定在
点(1.305 倍),数值面板的焦黑纹路开始剥落,露出底下崭新的虹彩纹路。实验室的灯光全部亮起,主控台的屏幕上,全球地脉设备的修复率正在以每分钟 1% 的速度增长,雪脉山的能量转换器重新显示出流畅的波形。
“星穹研究院刚发现个奇迹!” 星穹老院士举着最新的检测报告,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那些被煞力污染的节点,在电磁脉冲和超导材料的双重作用下,抗磁强度反而比普通节点高 15%—— 就像被烈火淬炼过的精钢!”
张叙舟望着搪瓷杯底的刻字,突然明白 “一磁连日月” 的真正含义。当他将杯子贴近防护仪,屏幕上自动弹出太阳耀斑的活跃期预报:未来 3 天将有 3 次爆发,最强的一次能量强度是当前的 1.5 倍。预报图的角落,青铜神雀的虚影正用喙尖指向雪脉山的方向,那里的能量转换器核心,隐约有超导符材的冷光在闪烁。
实验室外的夜空,赤道屏障的紫金光芒格外清晰。张叙舟知道,这场电磁防御战才刚刚开始,而那些躺在雪脉山的超导符材,那些藏在 1859 年记录里的智慧,那些在护江 App 上不断跳动的善念值,终将组成对抗太阳耀斑的最强防线。
屏幕上的银蓝色能量波形突然炸开,那些原本顺滑如绸的曲线被撕裂成无数锯齿,锯齿的尖端泛着刺眼的白光 —— 那是 m 级太阳耀斑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正穿透地球磁层形成电磁脉冲,像把无形的凿子,疯狂敲击着地脉网络的电子设备。护江力的数值从
点(1.30 倍)骤跌至
点(1.29 倍),数值面板边缘爬满蛛网状的焦黑纹路,像被雷劈过的电路板。
“符阵控制器短路了!” 苏星潼的声音裹着水汽从通讯器传来,背景是沧江的浪涛声,“银蓝色能量流漫出管道,在江面上凝成无数游动的光蛇,每道蛇影都带着电磁干扰,附近的监测站屏幕全黑了!”
云脊山观测站的实时画面里,主控台的屏幕正在以每秒 3 台的速度黑屏,残留的影像中,地脉管道的压力表指针疯狂逆时针转动,管道连接处渗出的能量流在地面织出杂乱的网,网眼处不断闪过赵山河煞力杂质的墨色虚影 —— 这些虚影在电磁脉冲中异常活跃,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正顺着设备短路的缝隙钻进地脉核心。
“1859 年的超级耀斑记录里有一模一样的虚影。” 星穹老院士举着泛黄的宣纸冲进实验室,纸上清代司天监手绘的 “磁暴脉变图” 中,墨色雾气的流动轨迹与当前能量流的紊乱走向完全重合,“古卷说‘日暴穿磁,煞如附骨’,他们当年就是靠磁石阵天然抗磁,才没让煞力趁机污染地脉。”
话音未落,实验室的灯光突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张叙舟发现星轨罗盘正在发出奇异的光芒 —— 铜制盘面渗出的紫金纹路,在桌面上投射出组精确坐标:北纬 0°,东经 115°,正是星穹研究院刚定位的赤道地脉带电磁薄弱区。更惊人的是,纹路组成的抗磁校准符阵,与 1859 年磁石阵的遗址分布图完全吻合,像有人提前在罗盘里藏了张 “抗磁地图”。
“青铜神雀有反应了!” 老郑指着实验室的观测窗,那道熟悉的金影正悬在云层上方,展开的双翅投射出巨大的耀斑防御符阵。符阵的外环标注着太阳耀斑的实时频谱数据,内环则刻着超导抗磁材料的分子结构,环心处的赤金色光点不断闪烁,旁边用能量流写着行字:“需 9 亿善念值激活屏障”。
全球地脉联盟的警报声同时响彻各节点。护江 App 的 “耀斑防御” 话题下,网友上传的设备失灵画面刷屏:雪脉山枢纽的能量转换器屏幕跳着乱码,北纬 30° 地脉带的监测仪数值全部归零,南极科考站的超导线路在电磁脉冲中爆出火花 —— 善念值的数字从 25 亿骤跌至 24.8 亿,每刷新一次就减少 100 万,像不断失血的伤口。
“地脉自动调控系统的瘫痪风险升至 30%!” 星穹研究院的通报声带着电流杂音,“如果 72 小时内没完成设备改造,90% 的节点要退回手动调控,到时候光是雪脉山的能量分流,就需要 2000 人 24 小时轮班!”
苏星潼的双域银簪突然刺入地脉电磁防护仪。簪尖的南洋茶种根系顺着设备线路蔓延,在显示屏上织出淡绿色的网,网眼处浮现出 1859 年磁石阵的细节:每块磁石的摆放角度、石阵与地脉的连接点、甚至磁石表面天然形成的抗磁纹路 —— 这些细节与防护仪显示的超导材料频率参数完全匹配,像把打开抗磁密码的钥匙。
“瀚海护江队的超导符材到了!” 老郑推着辆装载着黑色合金的推车冲进实验室,合金表面的陨铁纹路在应急灯下泛着冷光,“这是用月球陨铁混合石墨烯做的,抗磁强度是普通材料的 3 倍,刚才测试时,能让电磁脉冲的干扰率下降 40%!”
张叙舟突然将星轨罗盘按在超导符材上。铜盘与合金接触的瞬间,紫金纹路顺着材料蔓延,在实验室的地面拼出完整的耀斑防御符阵。当他把搪瓷杯扣在阵眼处,杯底 “一磁连日月” 的刻字突然亮起,将 9 亿善念值的需求数字消去一角 —— 护江 App 的实时数据显示,全球网友正在疯狂参与 “虚拟抗磁改造”,每 3500 万次有效操作,就有 1% 的超导材料完成能量注入。
“赤道地脉带的防御屏障启动了!” 苏星潼指着主控台的全息投影,赤道上空正在形成道紫金相间的光墙,墙面上的能量流顺着磁石阵遗址的走向流动,将漫出管道的银蓝光流逼回正轨,“30% 的设备恢复功能了!沧江的光蛇在消退,云脊山的屏幕开始重启!”
青铜神雀的啼鸣突然变得高亢。它俯冲而下,用喙尖轻触超导符材,翅羽上的频谱数据与防护仪同步更新,将太阳耀斑的最新爆发频率注入屏障。屏障的强度瞬间提升 20%,那些在能量流中活跃的墨色虚影发出刺耳的尖叫,被紫金光墙压成薄薄的片状,贴在管道表面动弹不得。
“善念值 25.1 亿了!” 老郑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指着屏幕上的全球抗磁校准仪式画面,中国的道士在磁石阵遗址前焚香,埃及的祭司用超导符材复刻太阳历石碑,巴西的土着将合金碎片埋入雨林 —— 每处仪式现场都升起道光柱,与赤道屏障连成直线,护江力的数值开始缓慢回升:、、……
张叙舟盯着实验室地面的符阵。那些紫金纹路正在与 1859 年的磁石阵产生共振,在全息投影中织出幅跨越 164 年的抗磁图谱:清代司天监的观测记录、现代超导材料的参数、网友上传的虚拟改造方案…… 这些看似无关的碎片,在电磁脉冲的催化下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像代际接力的守护者,共同为地脉撑起保护伞。
当最后一组超导符材完成能量注入时,赤道屏障的强度达到 70%。护江力的数值稳定在
点(1.305 倍),数值面板的焦黑纹路开始剥落,露出底下崭新的虹彩纹路。实验室的灯光全部亮起,主控台的屏幕上,全球地脉设备的修复率正在以每分钟 1% 的速度增长,雪脉山的能量转换器重新显示出流畅的波形。
“星穹研究院刚发现个奇迹!” 星穹老院士举着最新的检测报告,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那些被煞力污染的节点,在电磁脉冲和超导材料的双重作用下,抗磁强度反而比普通节点高 15%—— 就像被烈火淬炼过的精钢!”
张叙舟望着搪瓷杯底的刻字,突然明白 “一磁连日月” 的真正含义。当他将杯子贴近防护仪,屏幕上自动弹出太阳耀斑的活跃期预报:未来 3 天将有 3 次爆发,最强的一次能量强度是当前的 1.5 倍。预报图的角落,青铜神雀的虚影正用喙尖指向雪脉山的方向,那里的能量转换器核心,隐约有超导符材的冷光在闪烁。
实验室外的夜空,赤道屏障的紫金光芒格外清晰。张叙舟知道,这场电磁防御战才刚刚开始,而那些躺在雪脉山的超导符材,那些藏在 1859 年记录里的智慧,那些在护江 App 上不断跳动的善念值,终将组成对抗太阳耀斑的最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