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虚名与实利-《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荀彧踉跄后退。

  他的后背重重撞在冰冷的纪念碑上。

  巨大的石碑,此刻却无法给他丝毫支撑。

  他的眼神空洞,失去了所有焦距,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魂魄。

  唇瓣无意识地翕动着,发出破碎而痛苦的音节。

  “错了……”

  “难道我一生坚守的……都错了……”

  信仰的殿堂已然崩塌,露出了底下残酷的虚无。他一生为之奋斗、为之不惜牺牲一切的“名分”与“大义”,在李峥那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被证明只是一个虚伪的谎言。

  这种从根基上的彻底否定,比任何刀剑加身都要痛苦万倍。

  李峥没有乘胜追击,更没有露出胜利者的姿态。

  他看着眼前这个精神濒临崩溃的老人,眼中反而流露出一丝复杂的,近乎怜悯的情绪。

  他上前一步。

  在荀彧即将滑倒的瞬间,他的手伸了出来,温和却坚定地扶住了荀彧颤抖的手臂。

  “先生,你没有错。”

  李峥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却带着一股直指人心的力量。

  荀彧猛地抬起头,空洞的眼神望向他,充满了不解与迷茫。

  李峥直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先生毕生的追求,是‘匡扶汉室,济世安民’。”

  “这八个字,前半句是手段,后半句,才是目的。”

  “先生一生的悲剧,并非选错了目的,而是在于当手段已经无法达成目的时,却依旧死死抱着那腐朽不堪的手段,忘记了自己真正的初心。”

  这句话,如晨钟暮鼓,重重敲在荀彧的心上!

  他的身躯,猛地一震。

  是啊……

  匡扶汉室……济世安民……

  曾几何时,这两者在他心中是完全统一的。他以为,只要匡扶了汉室,天下自然就能安民。

  可从何时开始?当汉室的权威早已沦丧,当“汉室”这个名号本身,已经成为各路军阀攫取私利的工具,成为天下动乱的根源时,自己为何还要死死抱着它不放?

  他为了维护“汉室”这个符号,不惜与曹操决裂,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可他维护的,究竟是什么?

  是一个早已名存实亡的朝廷?还是刘氏一家一姓的私产?

  这和“济世安民”的初心,还有关系吗?

  当他执着于“匡扶汉室”这个手段时,他是不是已经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其实是想让这天下的百姓,能有一个活路?

  荀彧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看着自己的双手,仿佛第一次认识自己。

  他看到了一生的执念,看到了一生的画地为牢。

  李峥的声音继续响起,仿佛带着一种魔力,为他剖析着他从未看清的内心。

  “我所行的,正是先生‘济世安民’的初心。”

  “我所废弃的,也只是‘汉室’这个早已腐朽、被证明彻底失败的手段。”

  “所以,我与先生,并非敌人。”

  李峥顿了顿,声音陡然变得洪亮而庄严,带着一种追溯千古的厚重感。

  “我所继承的,也并非什么犯上作乱的歪理!”

  “我继承的,是自上古尧舜禹汤以来,华夏先贤们代代相传的至高理想——”

  “天下为公!”

  最后四个字,如同一道创世的惊雷,狠狠劈开了荀彧脑海中所有的迷雾!

  天下为公!

  是啊,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

  这才是华夏文明最古老、最崇高的政治理想!

  尧舜禅让,禹传子,家天下始。但“天下为公”的火种,却从未熄灭,它流淌在每一个真正胸怀苍生的读书人的血脉里。

  李峥所做的,不是篡逆,不是颠覆。

  是“归正”!

  是将这个被扭曲了千年的“家天下”,重新拨回到“公天下”的正轨上来!

  这个全新的道统,这个足以替代“汉室正统”的、更高级的理念,像一道光,猛地照进了荀彧那片崩塌破碎的精神废墟之中。

  这给了他一个台阶。

  一个足以让他放下“汉臣”这个沉重身份,而不会感到背叛的理由。

  因为他将要追随的,是一个比“汉”更古老、更伟大的道统!

  荀彧眼中的空洞与迷茫,正在迅速褪去。

  那片死寂的灰烬之下,似乎有了一点微弱的火星,重新燃起。

  他看着李峥,眼神变了。

  不再是看着一个乱臣贼子,而是看着一个……开创了全新道路的先行者。

  李峥看着他,缓缓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那只手,干净,有力,掌心的纹路清晰可见。

  “荀彧先生,不,荀文若。”

  李峥的称呼变了,变得更加亲近与尊重。

  “你不是汉臣。”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斩断了束缚荀彧一生的枷锁。

  “你是这天下的士大夫,是这华夏的读书人!”

  这句话,又给了他一个更广阔、更崇高的身份。

  李峥的目光灼灼,声音充满了力量与诚挚。

  “你的才华,你的抱负,不应该为一个早已腐朽的、行将就木的王朝殉葬。”

  “它,应该为一个崭新的、充满生机的世界,贡献智慧与力量!”

  “放下‘汉臣’的虚名,才能得到‘安民’的实利。”

  阳光穿过云层,洒在这片广场上,也洒在李峥伸出的手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虚名与实利……

  荀彧怔怔地看着那只手,又抬头看了看身后那座纪念碑。

  阳光下,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在无声地注视着他。

  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一个新世界的诞生。

  而自己,还要为那个早已被他们抛弃的旧世界,做最后的殉葬品吗?

  不。

  不该是这样。

  他眼中的挣扎,第一次彻底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澄澈与平静。

  他没有立刻去握那只手。

  而是抬起头,用一种近乎求道的眼神看着李峥,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委员长将要建立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

  他的声音沙哑,却无比清晰。

  “可有……可有蓝图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