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地道惊魂-《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丞相府的书房内,一片狼藉。

  曹操一把将桌案上所有代表着权力的竹简与文书,狠狠扫落在地。

  他剧烈地喘息着,那张曾经让无数人畏惧的脸上,只剩下灰败与疯狂。

  “轰!”

  府邸的朱红大门,在巨木的撞击下,发出一声不甘的悲鸣,轰然倒塌。

  震天的喊杀声,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灌满了整座府邸。

  “打倒曹贼,迎接共和!”

  “活捉曹操!”

  那一声声口号,像一柄柄烧红的铁锥,狠狠扎进曹操的耳朵里。

  许褚提着环首刀,身上已添了数道新伤,他那魁梧的身躯如同一座铁塔,死死地挡在书房门口。

  “主公!末将护着您杀出去!”

  一名浑身是血的将领冲了进来,脸上满是决绝。

  “丞相!我们跟他们拼了!许都城内尚有数千精锐,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曹操猛地回头,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拼?”

  他喉咙里发出一声干涩的冷笑。

  “用什么拼?人心吗?”

  “外面喊的,是我的屯田兵!是我治下的百姓!他们……都在帮着李峥杀我!”

  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

  那名将领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羞愧地低下了头。

  是啊。

  大势已去。

  曹操看了一眼皇宫的方向,眼神复杂得如同翻涌的墨汁。

  汉献帝。

  他手中最后一张,也是最重要的一张牌。

  但现在,这张牌,已经变成了催命的符咒。

  李峥的《论共和》,像一把最锋利的刀,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这块遮羞布,彻底割得粉碎。

  他现在若还带着皇帝,便坐实了“汉贼”之名,天下再无容身之处。

  一丝狠厉,在他眼中闪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走!”

  他不再有丝毫犹豫,转身,大步走向书房最深处的墙壁。

  那名将领还想再劝,却被许褚一把抓住。

  “听主公的!”许褚的声音,低沉而又压抑。

  曹操走到墙边,在一排不起眼的书架上摸索了片刻。

  “嘎吱——”

  伴随着一阵沉闷的机括声,整个书架,连同后面的墙壁,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黑漆漆的洞口。

  一股混合着泥土与霉味的阴冷气息,从洞口扑面而来。

  这是他为自己准备的,最后一条退路。

  一条连他最心腹的谋士都不知道的,通往城外的绝密地道。

  他从未想过,自己真的有要用上它的这一天。

  “主公请!”

  许褚与另外几名最忠心的亲卫,立刻围了上来,将曹操护在中间。

  曹操看了一眼那深不见底的黑暗,没有说话,只是弯下腰,第一个钻了进去。

  曾经叱咤风云,谈笑间便决定数十万人生死的北方霸主,此刻,收起了他所有的骄傲与威严,像一只惶恐的鼹鼠,钻进了冰冷潮湿的地下。

  许褚等人紧随其后。

  最后一名亲卫在进入地道后,反手触动机关。

  石壁,缓缓合拢。

  将府内震天的喊杀声,与那熊熊燃烧的火光,彻底隔绝。

  地道内,一片死寂。

  只有几支火把,在黑暗中,摇曳着微弱的光芒,映出众人惨白的脸。

  地道很狭窄,仅容一人勉强直立行走。

  脚下,是湿滑泥泞的土地,一脚踩下去,便是一个深坑,冰冷的泥水瞬间没过脚踝。

  曹操踉跄前行。

  他身上那件用金线绣成的华贵朝服,此刻早已被泥水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冰冷刺骨。

  发髻散了,几缕湿漉漉的头发,黏在他蜡黄的额头上,让他看起来狼狈不堪。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与粗重的呼吸声。

  就在这时。

  头顶之上,隐约传来一阵阵闷雷般的欢呼。

  “万胜!”

  “共和万胜!”

  那声音,穿透了厚厚的土层,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曹操的身体,猛地一僵。

  他知道,那是起义军攻破了丞相府,或是城门失守时,才会发出的欢呼。

  那声音,如同千万根钢针,狠狠扎在他的心上。

  那曾经是属于他的荣耀。

  如今,却成了为他送葬的丧钟。

  “噗。”

  他再也压抑不住,一口鲜血,喷在了身前湿冷的泥壁上。

  “主公!”

  许褚大惊,连忙上前扶住他。

  “我没事。”

  曹操摆了摆手,推开了许褚。

  他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血迹,那双在黑暗中依旧锐利的眼睛里,没有绝望,反而燃烧起一股更加怨毒的火焰。

  “李峥……”

  他咀嚼着这个名字,仿佛要将其嚼碎,吞入腹中。

  “今日之辱,我曹孟德记下了!”

  “只要我能活着出去,我定要让你,让你手下那些乱臣贼子,付出千百倍的代价!”

  他不再停留,加快了脚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求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

  不知在黑暗中走了多久,前方,终于透出了一丝微光。

  出口,到了。

  许褚第一个上前,推开伪装成枯井的出口石板。

  一股新鲜的、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涌了进来。

  外面,是许都城西的一片乱葬岗。

  几辆早已备好的、最普通的青布马车,正静静地停在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

  曹操贪婪地呼吸着外面的空气,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回头,最后看了一眼那座在火光中轮廓分明的都城。

  他放弃了他的基业。

  放弃了他挟持的“天子”。

  放弃了他所有的荣耀。

  只为换取这一线生机。

  “走!”

  他钻进马车,嘶哑地吐出一个字。

  马车,在夜色中,向着荆州的方向,疾驰而去。

  ……

  皇宫,承德门前。

  荀彧一身朝服,手按长剑,静静地伫立在宫门之下。

  他的身后,是百余名同样抱着必死决心的文武官员。

  他们,是汉室最后的忠臣。

  当起义的火焰在城内燃起,当赤曦军的总攻号角吹响,他们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自发地聚集到了这里。

  他们要与这座宫殿,与这大汉最后的法统,共存亡。

  荀彧的目光,一直望向丞相府的方向。

  他在等。

  等那个他追随了半生,寄予了匡扶汉室最后希望的男人。

  他相信,以曹操的性格,即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会丢下天子,独自逃生。

  他会来。

  他一定会来。

  然后,他们君臣,将在这里,流尽最后一滴血,为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殉葬。

  就在这时。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长街的尽头传来。

  荀彧精神一振!

  来了!

  然而,当那队骑兵冲到近前时,他的心,却猛地一沉。

  来的,是曹操的虎卫亲兵。

  但为首的,却不是曹操,也不是许褚。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这队骑兵的中间,护卫着的,是一辆空空如也的马车。

  那马车,他认得。

  是丞相日常出行的座驾。

  那队骑兵没有在宫门前停留,甚至没有看荀彧一眼,便呼啸着,向着城门的方向,冲杀而去。

  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那辆空马车,吸引追兵的注意,创造逃跑的时间。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毒蛇,瞬间噬咬住了荀彧的心脏。

  他猛地转头,看向丞相府的方向。

  火光,冲天。

  喊杀声,震耳欲聋。

  但,却再也没有那个人的身影。

  他……逃了?

  他放弃了天子,放弃了许都,放弃了他们这些准备与他一同赴死的忠臣……

  他自己,逃了?

  荀彧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他仿佛听不到周围的厮杀声。

  也看不到那漫天的火光。

  整个世界,都在这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声音与色彩,只剩下一种无边无际的,冰冷的死寂。

  他想起了二十年前,在颍川,他第一次见到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那时的曹操,对着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他想起了官渡之战后,曹操站在袁绍的尸体旁,意气风发地对他说:“文若,天下,自此定矣!”

  他想起了不久之前,曹操从官渡惨败归来,跪在天子面前,声泪俱下地嘶吼:“臣,誓与陛下,与许都,共存亡!”

  一幕幕画面,在眼前闪过。

  然后,破碎。

  碎得,像被风吹散的烟尘。

  “呵……”

  荀彧的喉咙里,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仿佛自嘲般的轻笑。

  他缓缓地,低下了头。

  看着自己身上,那件一尘不染的,代表着汉室臣子最高荣耀的朝服。

  他突然觉得,无比的讽刺。

  “噗通。”

  一声轻响。

  他手中那柄本欲为汉室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长剑,从他那双素来稳如磐石的手中,滑落。

  掉在了冰冷的,沾染着血迹的青石板上。

  发出一声清脆而又绝望的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