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宫回来的第三日,雨柔正在偏殿整理太后的日记,指尖忽然被书页里夹着的硬物硌了一下。翻开一看,是张泛黄的布帛,上面用朱砂画着张地图,标注着京城外的一处废弃窑厂,旁边写着“影阁京畿坛主藏身地”。
“这是……”雨柔将布帛铺平,地图边缘有处磨损的印记,与皇后凤冠暗格里发现的玄水教图腾重合了一角,“太后早就知道影阁和玄水教的联系?”
沈清寒恰好进来,看到地图时瞳孔骤缩:“这窑厂我去过!三年前查走私案时,发现那里的砖窑总在深夜烧一种黑色陶土,烧出来的瓦当都刻着玄水教的蛇纹!”
秦岳闻讯赶来,手指点在地图中央的红圈处:“这里是窑厂的密室入口。当年玄水教覆灭后,左使就是躲进了窑厂,后来才被影阁灭口——看来影阁早就接管了玄水教的残余势力。”
三人正商议着,圣上身边的太监突然来报:“德妃娘娘,圣上请您去御书房,说有位故人要见您。”
御书房的檀香里混着股熟悉的药味,雨柔推门进去,只见圣上对面坐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妇人,鬓角斑白,左手缺了根小指,正捧着茶碗的手微微发颤。
“阿蛮……”老妇人看到她,突然红了眼眶,茶碗“当”地落在案上,“你长得真像你娘……”
雨柔愣住了。这称呼,是太后日记里翠屏对幼时自己的叫法。
圣上叹了口气:“这是你外祖母,翠屏的亲姐姐,当年玄水教追杀翠屏时,她被砍断小指,装疯卖傻才逃了出来,一直在城郊的尼庵里隐居。”
老妇人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绣着缠枝莲的肚兜,边角磨得发亮:“这是翠屏给阿蛮绣的,她说等孩子满月就给她穿上。后来阿蛮被抱进了宫,我就一直留着……”
雨柔的指尖抚过肚兜上的针脚,忽然注意到布纹里藏着极细的字,对着光才能看清:“窑厂地下三层,有玄水教的‘养蛊池’,影阁用先皇后的血续养长生蛊,坛主是……”后面的字被水洇了,只剩下个模糊的“李”字。
“姓李?”秦岳立刻想起一个人,“吏部尚书的副手李大人,前几日总以探望为名,往冷宫跑,皇后死的那天,他还在宫门外徘徊了半宿!”
老妇人突然抓住雨柔的手,缺指的地方结着厚厚的茧:“我在尼庵里听到影阁的人说,他们要在三月初三用长生蛊血祭,到时候……到时候整个京城的人都会变成毒尸……”
圣上的脸色沉了下来:“三月初三是先帝的忌日,按例要在太庙祭祖,他们是想趁百官齐聚时动手!”
雨柔将肚兜收好,指尖还残留着老妇人掌心的温度:“外祖母可知养蛊池的机关?”
老妇人摇着头,眼泪掉在茶渍斑斑的案上:“翠屏当年只说,池边有面铜镜,能照出蛊虫的弱点……其他的,她没来得及说就……”
秦岳起身抱拳:“圣上,臣请命,今夜就带一队人去窑厂,务必捣毁养蛊池,抓住那个李坛主!”
雨柔跟着起身:“我也去。这肚兜上的缠枝莲,和先皇后的玉佩能产生共鸣,或许能破解机关。”
离开御书房时,暮色正浓,宫墙上的角楼亮起了灯笼。老妇人站在廊下望着他们,风吹起她粗布衣裳的衣角,像只折了翼的鸟。雨柔回头看了一眼,忽然觉得,这宫墙内外的人,无论身份高低,都在被命运的丝线牵着,苦苦挣扎。
沈清寒早已备好了马匹和兵器,看到雨柔腰间的玉佩,忽然道:“我让人查过,李大人的母亲曾是玄水教的圣女,后来嫁给了吏部尚书的远房表弟,他的生辰,正好是真明玥的忌日。”
“他在用真明玥的生辰八字养蛊。”雨柔的指尖冰凉,“太后日记里说,长生蛊需‘至亲血 忌日魂’才能成,他是想借先帝忌日的煞气,让蛊虫彻底成熟。”
马蹄声踏碎了夜色,往城郊的窑厂去。雨柔望着天边的残月,忽然想起冷宫那棵老槐树下的枯骨,想起皇后干瘪的尸身,想起太后日记里那些浸血的字迹。
她不知道今夜能否捣毁养蛊池,不知道那个李坛主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黑手,更不知道这场跨越了二十年的恩怨,何时才能真正了结。但她握紧了腰间的玉佩,那温润的触感像是先皇后和翠屏的手,在黑暗中轻轻推着她往前走。
窑厂的轮廓在夜色中越来越清晰,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带着股甜腻的腥气,与当年京郊大营的蚀骨散味如出一辙。雨柔勒住马缰,看着秦岳和沈清寒翻身下马,抽出兵器,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这场仗,必须赢。为了那些枉死的人,为了外祖母颤抖的双手,也为了这宫墙里,不再有被阴谋吞噬的灵魂。
而窑厂深处,一面铜镜正映着池中游动的暗红蛊虫,镜前的人影转过身,露出张与吏部尚书有七分相似的脸,手里把玩着半块缠枝莲玉佩,嘴角勾起抹诡异的笑。
“这是……”雨柔将布帛铺平,地图边缘有处磨损的印记,与皇后凤冠暗格里发现的玄水教图腾重合了一角,“太后早就知道影阁和玄水教的联系?”
沈清寒恰好进来,看到地图时瞳孔骤缩:“这窑厂我去过!三年前查走私案时,发现那里的砖窑总在深夜烧一种黑色陶土,烧出来的瓦当都刻着玄水教的蛇纹!”
秦岳闻讯赶来,手指点在地图中央的红圈处:“这里是窑厂的密室入口。当年玄水教覆灭后,左使就是躲进了窑厂,后来才被影阁灭口——看来影阁早就接管了玄水教的残余势力。”
三人正商议着,圣上身边的太监突然来报:“德妃娘娘,圣上请您去御书房,说有位故人要见您。”
御书房的檀香里混着股熟悉的药味,雨柔推门进去,只见圣上对面坐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妇人,鬓角斑白,左手缺了根小指,正捧着茶碗的手微微发颤。
“阿蛮……”老妇人看到她,突然红了眼眶,茶碗“当”地落在案上,“你长得真像你娘……”
雨柔愣住了。这称呼,是太后日记里翠屏对幼时自己的叫法。
圣上叹了口气:“这是你外祖母,翠屏的亲姐姐,当年玄水教追杀翠屏时,她被砍断小指,装疯卖傻才逃了出来,一直在城郊的尼庵里隐居。”
老妇人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绣着缠枝莲的肚兜,边角磨得发亮:“这是翠屏给阿蛮绣的,她说等孩子满月就给她穿上。后来阿蛮被抱进了宫,我就一直留着……”
雨柔的指尖抚过肚兜上的针脚,忽然注意到布纹里藏着极细的字,对着光才能看清:“窑厂地下三层,有玄水教的‘养蛊池’,影阁用先皇后的血续养长生蛊,坛主是……”后面的字被水洇了,只剩下个模糊的“李”字。
“姓李?”秦岳立刻想起一个人,“吏部尚书的副手李大人,前几日总以探望为名,往冷宫跑,皇后死的那天,他还在宫门外徘徊了半宿!”
老妇人突然抓住雨柔的手,缺指的地方结着厚厚的茧:“我在尼庵里听到影阁的人说,他们要在三月初三用长生蛊血祭,到时候……到时候整个京城的人都会变成毒尸……”
圣上的脸色沉了下来:“三月初三是先帝的忌日,按例要在太庙祭祖,他们是想趁百官齐聚时动手!”
雨柔将肚兜收好,指尖还残留着老妇人掌心的温度:“外祖母可知养蛊池的机关?”
老妇人摇着头,眼泪掉在茶渍斑斑的案上:“翠屏当年只说,池边有面铜镜,能照出蛊虫的弱点……其他的,她没来得及说就……”
秦岳起身抱拳:“圣上,臣请命,今夜就带一队人去窑厂,务必捣毁养蛊池,抓住那个李坛主!”
雨柔跟着起身:“我也去。这肚兜上的缠枝莲,和先皇后的玉佩能产生共鸣,或许能破解机关。”
离开御书房时,暮色正浓,宫墙上的角楼亮起了灯笼。老妇人站在廊下望着他们,风吹起她粗布衣裳的衣角,像只折了翼的鸟。雨柔回头看了一眼,忽然觉得,这宫墙内外的人,无论身份高低,都在被命运的丝线牵着,苦苦挣扎。
沈清寒早已备好了马匹和兵器,看到雨柔腰间的玉佩,忽然道:“我让人查过,李大人的母亲曾是玄水教的圣女,后来嫁给了吏部尚书的远房表弟,他的生辰,正好是真明玥的忌日。”
“他在用真明玥的生辰八字养蛊。”雨柔的指尖冰凉,“太后日记里说,长生蛊需‘至亲血 忌日魂’才能成,他是想借先帝忌日的煞气,让蛊虫彻底成熟。”
马蹄声踏碎了夜色,往城郊的窑厂去。雨柔望着天边的残月,忽然想起冷宫那棵老槐树下的枯骨,想起皇后干瘪的尸身,想起太后日记里那些浸血的字迹。
她不知道今夜能否捣毁养蛊池,不知道那个李坛主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黑手,更不知道这场跨越了二十年的恩怨,何时才能真正了结。但她握紧了腰间的玉佩,那温润的触感像是先皇后和翠屏的手,在黑暗中轻轻推着她往前走。
窑厂的轮廓在夜色中越来越清晰,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带着股甜腻的腥气,与当年京郊大营的蚀骨散味如出一辙。雨柔勒住马缰,看着秦岳和沈清寒翻身下马,抽出兵器,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这场仗,必须赢。为了那些枉死的人,为了外祖母颤抖的双手,也为了这宫墙里,不再有被阴谋吞噬的灵魂。
而窑厂深处,一面铜镜正映着池中游动的暗红蛊虫,镜前的人影转过身,露出张与吏部尚书有七分相似的脸,手里把玩着半块缠枝莲玉佩,嘴角勾起抹诡异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