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吗?-《名义:人在军阁谁敢动我孙儿同伟》

  会议室里的空气像浸了水的棉絮,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高强的声音还带着未平复的哽咽,他猛地翻开那本磨破封面的笔记本,

  从夹页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复印件,指尖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将纸页推到祁同伟面前时,手还在微微发抖。

  “祁厅长,您看这个!”

  纸上的字迹是打印的,却因为复印次数太多,边角已经模糊,

  标题“京海钢铁公司与建工集团并购补充协议”几个字却格外刺眼,

  “这是我们偷偷拿到的,厂里的党委书记、总经理他们,跟陈泰私下签的!

  上面写着,并购完成后,管理层每人能分五十万‘安置费’,

  还能在陈泰的新公司当高管,拿着比现在高十倍的工资!

  他们就是这么把我们十万职工的家,给卖了!”

  祁同伟伸手拿起复印件,指尖划过“五十万”的数字,又看向协议末尾的签名,

  京海钢铁公司党委书记江振华、总经理常海涛的名字赫然在列,

  旁边还盖着公司的红色公章。

  他眉头拧得更紧,五十万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

  足够普通工人挣上十年,这些管理层为了一己私利,

  竟然真的能狠心把传承了六十年的厂子贱卖。

  “还有更过分的!”

  坐在高强身边的老工人突然开口,他叫唐建军(唐小龙、唐小虎的爷爷),

  在厂里干了三十五年,头发已经全白了,说话时牙齿都在打颤,

  “陈泰跟管理层说了,并购后要‘优化人员结构’,说白了就是要裁人!

  三分之二的职工要被买断工龄,一年工龄就给二十!

  我从十八岁进厂,干了三十五年,算下来才给七百块!

  这钱够干什么?!

  连我老伴半年的药费都不够!”

  他从怀里掏出一沓工资条,最上面一张是上个月的,

  上面印着“实发工资826元”,

  下面一张则是陈泰给的“新工资方案”,写着“月薪350元”。

  “您看看,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吗?

  我们把一辈子都给了厂子,到头来就值这点钱?

  他陈泰是把我们当成要饭的了啊!”

  祁同伟拿起工资条,指尖抚过上面的数字,心里像堵了块石头。

  他抬头时,看到第三个职工代表,

  那个叫刘芳的年轻女工,正用手背抹着眼泪,眼眶红得像兔子。

  她怀里抱着个布包,打开时露出一部旧手机,屏幕上还贴着裂纹。

  “祁厅长,我……我老公也是厂里的,

  上周我们三十多个职工去市政府上访,想问问并购的事,

  结果刚走到半路,就被陈泰的人拦住了。”

  刘芳的声音带着哭腔,从兜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照片,

  画面里的男人躺在病床上,左腿打着厚厚的石膏,

  脚踝处的皮肤青紫一片,还有几处明显的伤口,

  “他们拿着钢管打我们,我老公护着我,被他们打断了腿。

  医生说,最少要养半年才能下床,以后可能都干不了重活了。”

  她又点开另一张照片,是厂区职工宿舍的墙,

  上面用红色喷漆写着“再闹就烧房,滚出京海”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旁边还画着个狰狞的骷髅头。

  “昨天晚上,他们还往我们宿舍扔石头,把窗户玻璃都砸破了。

  我现在不敢回家,只能带着孩子在亲戚家躲着……

  祁厅长,我们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家,怎么就这么难啊?”

  刘芳的哭声越来越大,高强和张建军也红了眼,会议室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祁同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怒火,

  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下“补充协议、买断工龄、暴力威胁”几个关键词,

  语气坚定:“你们放心,这些证据我都收下了,我一定会查清楚,给你们一个交代。”

  他起身走到门口,对着外面喊了一声“杜司安”。

  杜司安很快跑过来,手里还拿着录音笔。

  “你留下,把三位职工代表的口供详细记录下来,所有细节都不能漏,

  录完后直接把笔录拿到我手上,不准经过任何人的手!”

  祁同伟压低声音,

  “另外,安排人送刘代表去医院看看她丈夫,

  再给他们找个安全的地方住,别让陈泰的人找到。”

  “明白!”

  杜司安点头,接过祁同伟递来的证据复印件,小心地收进公文包。

  祁同伟转身走出会议室,没有直接上车,而是故意绕到厂区广场南侧,

  建工集团的花臂壮汉们还蹲在地上,武警战士守在旁边,气氛依旧紧张。

  刀疤脸正背对着他,手里拿着对讲机,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飘进了祁同伟耳朵里。

  “……那几个东西(指三个职工代表)敢在里面告状,等祁同伟走了,

  你带几个人去堵那两个男的,卸他们每人一条胳膊,让他知道跟陈总作对的下场!”

  刀疤脸的声音带着狠劲,“还有那个女的(指刘芳),也别放过,让她知道嘴碎的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可以给这个女人上点精彩节目!”

  说着,一群人竟然发出低低的邪笑。

  祁同伟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他悄悄按下藏在袖口的录音笔,

  这是他特意让技术科准备的,体积小,藏在衬衫袖口很难被发现。

  录音笔的红灯闪了一下,将刀疤脸的话完整录了下来。

  他继续往前走,目光扫过壮汉们的腰间,突然顿住,

  几乎每个人的腰上,都别着一个银色的钥匙扣,上面刻着菱形花纹,

  样式很独特。

  这个钥匙扣,他几天前在陈康的办公室见过一模一样的,

  当时陈康的秘书端茶进来,腰间就挂着一个,他还以为是普通的纪念品,

  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陈氏兄弟用来标识“自己人”的信物。

  祁同伟不动声色地记下这个细节,转身走向警车。

  刚拉开车门,手机就响了,屏幕上显示着“陈康”的名字。

  他按下接听键,陈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告,

  从听筒里传来:

  “同伟啊,武警大队开进京海钢铁的事,我听说了。

  不过就是国企改制的正常纠纷,没必要闹这么大,要是传出去,

  影响了临江的招商环境,对你我都不好。”

  “正常纠纷?”

  祁同伟冷笑一声,故意提高声音,

  “陈书记,职工们拿出了补充协议,说管理层拿了陈泰的好处,

  把价值两个亿的厂子以两百万卖掉;

  还有人说被陈泰的人打断了腿,宿舍被喷了威胁标语,这也是正常纠纷?

  这应该是涉腐涉黑的严重犯罪事件了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一阵冷笑声,陈康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祁厅长,你刚到临江,有些事可能还不清楚。

  京海的情况复杂,很多事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

  有时候,太较真了,反而会给自己惹麻烦,对你没好处啊。”

  这句话说得委婉,却带着赤裸裸的威胁,

  祁同伟很清楚,陈康这是在提醒他,别再查下去,不然不会有好果子吃。

  但他怎么可能退缩?!

  他握着大哥大,指节泛白,语气却依旧坚定:

  “陈书记,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我的职责就是维护正义,

  不管背后是谁,只要犯了法,我就一定会查到底。”

  “好,好一个‘查到底’。”

  陈康的声音里带着怒意,

  “那我倒要看看,您祁厅长能给我带来多大惊喜!

  我很看好你哟!”

  说完,“咔嗒”一声挂了电话。

  祁同伟坐进车里,拿着大哥大拨出了另外一个号码,拨通了沙瑞金的电话。

  沙瑞金是他几天前刚从省纪委调过来的,任省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

  从副处提拔到正处,

  之前在长盛公司贪腐案里,沙瑞金表现得很出色,敢查敢拼,

  只是祁长胜曾私下告诫过他,沙瑞金的养父陈岩石,跟京海的钟家有些渊源,

  而钟家与陈氏兄弟来往密切,这次把秘密调查的任务交给沙瑞金,既是信任,也是一种考验。

  电话很快接通,沙瑞金的声音很沉稳:“祁厅,有什么指示?”

  “立即成立专案组,秘密调查京海钢铁并购案。”

  祁同伟压低声音,

  “重点查三个方向:

  一是京海钢铁管理层的资金往来,

  特别是江振华、常海涛等人的银行账户;

  二是陈泰的建工集团资产来源,看看他这些年有没有非法敛财;

  三是补充协议的真实性,找到原件。”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记住,所有线索直接报给我,不准经过其他任何部门,包括检察院系统内部的也不行!

  专案组的人,必须是你绝对信任的,不能有任何泄露。”

  “明白!”

  沙瑞金没有多问,直接应下,

  “我现在就去安排,今晚之前给您初步的调查方案。”

  挂了电话,祁同伟看着车窗外的武警战士,又想起会议室里职工们的眼泪,

  心里清楚,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陈氏兄弟的势力盘根错节,背后还有不知道多少人撑腰,

  但他绝不会退缩,

  为了那些把厂子当作家的职工,为了临江的法律和正义,他必须查下去,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