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九族严选-《绑定交易系统,带老祖宗闯万界》

  “朕问你,你...这王莽是哪里人士?祖上都有何人?”

  王莽一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还以为汉武帝还要追究篡汉之事呢?原来是查户口啊!

  这个他熟!他穿越到这具身子时,是保留了原主王莽的记忆的。

  不然他一个现代人,怎么可能在新朝那个乱世学着原主的言行举止,苟活了十几年?

  早露馅八百回了!

  他太清楚汉武帝想干嘛,不就是想玩斩草除根嘛!

  反正又不是他亲祖宗,卖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这王莽乃是魏郡元城人!往上数,他爹是王曼。在往上,是王禁......”王莽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外加一点点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觉悟,把王莽家族的谱系像倒豆子一样哗啦啦全倒了出来。

  祖宗名讳、官职、迁居路线,甚至那年搬的家都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个清清楚楚。

  刘彻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快速的比对。

  确认王莽这一支王氏与他母亲所属的王氏八竿子打不着,属同姓异宗时,内心也稍微松了口气。

  他把王贺这个名字记下了,连带着后面几代主要男丁。

  霍去病在一旁看得分明,陛下这眼中的杀意又升起来了。

  不过这时他倒不担心是疯病发作。

  换作任何一个帝王,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未来会被一个乱臣贼子篡夺,心中怎能不生愤恨?

  第一反应绝对是把这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王莽心里默默地给原主的老祖宗们点了根蜡。

  对不住了老兄们,他也是无辜的。

  回头他尽量让秀儿给他们老王家留个香火吧。

  “回头朕给你一份诏书,你拿去给那....”叫什么来着?刚刚记得名字有点多,刘彻一时想不起来了。

  “刘秀。”王莽赶忙接上,这汉武帝年纪是大了啊,这记忆力.....

  “对对,刘秀。”刘彻想起来了,这王莽刚刚说要买东西回去送给刘秀。

  既然想着亡羊补牢,他也应该照应着点。

  至少让此王莽回去后能有个说得过去的交代,不至于让刘秀心生怨恨。

  王莽一听,脸色瞬间耷拉地比苦瓜还苦。

  他这心理建设还没做好呢!

  本想着能拖延些时日,等霍去病那边汉武帝的诏书,这下好了,另一个时间线的汉武帝来了!

  还亲自提了要给他写介绍信!

  得,这下不能拖了!

  压力山大啊!

  朱元璋将瓜子皮扔进垃圾桶,这瓜是真没吃尽兴!

  另一边的傅璟也是收起了手机,进入专业模式,从系统空间取出一沓厚厚的资料递给了刘彻。

  都是华国最近整理出来可以交易的东西。

  第一大类自然就是各种农作物的种子,粮食问题一直都是老祖宗们最关心的问题。

  尤其是汉武帝这种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主儿,民生基础不夯实,仗都打不痛快。

  刘彻的目光刚扫过第一行介绍,瞳孔瞬间地震。

  “这.....这作物亩产多少?两千多...公斤?”

  还有什么玉米、土豆、红薯....每一种作物产量都高得离谱。

  全是他闻所未闻的仙种!这要是带回去......大汉的粮仓怕不是要撑爆!

  这困扰他多年的粮草问题,这不是迎刃而解了吗?

  “是的,”傅璟指着资料上的图片介绍,“这里有好几种,其实在您那个时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带回了雏形。比如说这个黄瓜,您那时应该叫胡瓜,还有胡桃、核桃、芝麻.....”

  刘彻仔细辨认着图片,确实有几分眼熟。

  其实汉武帝当初派张骞出使西域可不是为了通商搞什么丝绸之路。

  当时他刚继位,一心只想揍匈奴,哪有心思做买卖。

  这才派张骞去找大月氏组团一起揍,结果没组上,才意外开发了个跨国商业链。

  也就是丝绸之路。

  张骞这人,要搁在现代,绝对是个顶级的外交家和探险家。

  荒野求生加长途行走,没导航,没补给,愣是凭一己之力,硬生生开辟出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商路。

  从长安出发,徒步穿越茫茫沙漠戈壁,中途还被匈奴扣留多年,十三年才摸回长安。

  什么贝爷、德爷的在他面前只能做小弟。

  也是因为汉武帝交代的事情没办好,张骞只能选择跟大月氏经商。

  后世专家有根据现代的地理计算过,张骞的往返行程至少有一万五千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了三分之一。

  另一位带货达人,也就是郑和,永乐陛下派他下西洋也是为了宣扬国威。

  也有人猜测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郑和顺带的做了点海上贸易,带回了不少海外的奇珍异宝

  张骞严选,郑和优品!

  老祖宗带回来的,要么是好吃的,要么是高产的,还有就是能治病对身体好的。

  那些没带回来的多半是味道感人的。

  毕竟是九族严选,质量有保障!

  翻过农作物,下一页是各种工具,现代版的精钢锄头,镰刀,播种机等各种各样的图片。

  刘彻看着这图片上的刀刃,这可比他们军中的刀还锋利。

  用在农业上会不会有点....奢侈?

  再往后翻,还有一些技术,曲辕犁结构图,水利灌溉、纺织机改良....

  种植指南和病虫害防治大全应有尽有。

  古代农作物本就产量不高,加上蝗虫灾害非常频繁,每逢蝗灾,田地颗粒无收。

  就算是到了近代,蝗灾情况也时有发生。

  也就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农药和防治手段进步,蝗灾影响才逐渐减弱。

  上面所有的步骤都是非常清晰的,图片和文字并茂,工匠照着图就能仿制出来。

  出售成品是为了加快当朝的发展,出售技术则是为了长远布局,让老祖宗们也有自己造‘飞机场’的能力!

  提升整个帝国的硬实力。

  看着各种各样的技术,刘彻呼吸都有些急促了,眼睛都快粘在纸上了。

  还有造纸术!

  初来时,拿到纸张他并未细究。

  当时他心慌意乱,只想着如何应对眼前的一群人。

  这会儿摸着光滑细腻,轻薄如羽的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