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布政使司衙门大堂内,时间仿佛凝固了。那一声不知从何处响起的冷枪——击中倒戈军官的枪声——的余韵,似乎还在梁柱间嗡嗡作响。
楚云飞持枪的手臂缓缓垂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钱伯钧瘫坐在太师椅上,面如死灰,最后一丝气焰被身旁同僚的鲜血和背叛彻底浇灭。残余的巡防营军官们,目睹了这突如其来的内讧和主将的崩溃,抵抗意志顷刻土崩瓦解。伴随着几声金属撞击地面的脆响,幸存的几名军官纷纷丢下了手中的配枪,举起双手。
“哐当…哐当…”
武器落地的声音,宣告了这座衙门,乃至整个太原北城核心区域抵抗的终结。
“绑了。”楚云飞的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对赵铁柱示意。几名起义军士兵立刻上前,用绳索将失魂落魄的钱伯钧及其亲信军官牢牢捆缚。
“清理战场,控制所有出入口,清点俘虏和缴获。”楚云飞连续下达命令,语气沉稳迅捷,“孙大勇,带你的人肃清衙门周边残敌,确保区域安全。李正,立刻设法与城内其他义军首领取得联系,通报北门及布政使司衙门已被我部控制,建议尽快建立联合指挥,稳定全城秩序。”
“是!”众人领命,迅速行动起来。
大堂内很快被控制住,伤员被抬下去救治,俘虏被集中看管。楚云飞走到那名倒地身亡的军官身旁,蹲下身,看了一眼他胸口的弹孔和仍带着惊愕表情的脸,又看了看那名开枪后脸色苍白、持枪呆立原地的巡防营军官。
“为何开枪?”楚云飞问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军官身体一颤,深吸一口气,努力挺直脊梁,哑声道:“回…回长官!张参谋…他,他刚才背对着钱伯钧,手却悄悄摸向了枪套…我…我怕他临死反扑,对长官您不利…” 他的解释带着后怕,却也透着一丝决绝。
楚云飞深深看了他一眼,未置可否。这混乱中的一枪,动机已难以完全厘清,或许是忠心护主(尽管已易主),或许是急于表现,或许是真看到了威胁。但结果,是加速了钱伯钧集团的彻底崩溃。
“收起武器,一边待命。”楚云飞站起身,不再深究。眼下,稳定局势高于一切。
他步出弥漫着硝烟和血腥气的大堂,来到衙门口的台阶上。天色已近拂晓,东方的天际透出朦胧的灰白。城内的枪声并未完全平息,仍在各处零星响起,但规模显然小了很多,且远处开始传来一阵阵“光复太原”、“中华民国万岁”的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此起彼伏。
北门方向,更多的起义军部队正秩序井然地开进城来,火把连成一条蠕动的光龙。孙大勇前来报告,衙门周边区域已基本肃清,俘虏了百余名巡防营士兵。赵铁柱则呈上初步清点的缴获清单,包括衙门内的档案、部分银钱和军械。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楚云飞的心头却并未感到轻松。他站在台阶上,望着渐亮的太原城,思绪纷繁:
钱伯钧虽已被擒,但其代表的旧军队势力盘根错节;阎锡山的态度依旧暧昧不明,是最大的变数;涌入城中的各路义军,能否真正统一指挥,有效维持秩序,而非陷入混乱或新的纷争?这光复后的太原,乃至山西,前路依然布满荆棘。
他知道,军事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政治安排和权力分配,才是真正的考验。他转身,对身旁的赵铁柱和孙大勇沉声道:
“严密看管钱伯钧等要犯,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近。加强戒备,防止敌人反扑或趁乱劫掠。安抚俘虏,愿意加入革命的,甄别收编;想回家的,登记造册,稍后处理。我们要让太原百姓看到,革命军是仁义之师,不是流寇。”
“明白!”两人齐声应道。
楚云飞最后望了一眼在晨曦中渐渐显露出轮廓的古老城市,深吸了一口清冷而带着硝烟味的空气。这一夜,枪声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也开启了一个未知的时代。他整理了一下染血的军装,迈步走下台阶,向着城市中心的方向走去。
楚云飞持枪的手臂缓缓垂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钱伯钧瘫坐在太师椅上,面如死灰,最后一丝气焰被身旁同僚的鲜血和背叛彻底浇灭。残余的巡防营军官们,目睹了这突如其来的内讧和主将的崩溃,抵抗意志顷刻土崩瓦解。伴随着几声金属撞击地面的脆响,幸存的几名军官纷纷丢下了手中的配枪,举起双手。
“哐当…哐当…”
武器落地的声音,宣告了这座衙门,乃至整个太原北城核心区域抵抗的终结。
“绑了。”楚云飞的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对赵铁柱示意。几名起义军士兵立刻上前,用绳索将失魂落魄的钱伯钧及其亲信军官牢牢捆缚。
“清理战场,控制所有出入口,清点俘虏和缴获。”楚云飞连续下达命令,语气沉稳迅捷,“孙大勇,带你的人肃清衙门周边残敌,确保区域安全。李正,立刻设法与城内其他义军首领取得联系,通报北门及布政使司衙门已被我部控制,建议尽快建立联合指挥,稳定全城秩序。”
“是!”众人领命,迅速行动起来。
大堂内很快被控制住,伤员被抬下去救治,俘虏被集中看管。楚云飞走到那名倒地身亡的军官身旁,蹲下身,看了一眼他胸口的弹孔和仍带着惊愕表情的脸,又看了看那名开枪后脸色苍白、持枪呆立原地的巡防营军官。
“为何开枪?”楚云飞问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军官身体一颤,深吸一口气,努力挺直脊梁,哑声道:“回…回长官!张参谋…他,他刚才背对着钱伯钧,手却悄悄摸向了枪套…我…我怕他临死反扑,对长官您不利…” 他的解释带着后怕,却也透着一丝决绝。
楚云飞深深看了他一眼,未置可否。这混乱中的一枪,动机已难以完全厘清,或许是忠心护主(尽管已易主),或许是急于表现,或许是真看到了威胁。但结果,是加速了钱伯钧集团的彻底崩溃。
“收起武器,一边待命。”楚云飞站起身,不再深究。眼下,稳定局势高于一切。
他步出弥漫着硝烟和血腥气的大堂,来到衙门口的台阶上。天色已近拂晓,东方的天际透出朦胧的灰白。城内的枪声并未完全平息,仍在各处零星响起,但规模显然小了很多,且远处开始传来一阵阵“光复太原”、“中华民国万岁”的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此起彼伏。
北门方向,更多的起义军部队正秩序井然地开进城来,火把连成一条蠕动的光龙。孙大勇前来报告,衙门周边区域已基本肃清,俘虏了百余名巡防营士兵。赵铁柱则呈上初步清点的缴获清单,包括衙门内的档案、部分银钱和军械。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楚云飞的心头却并未感到轻松。他站在台阶上,望着渐亮的太原城,思绪纷繁:
钱伯钧虽已被擒,但其代表的旧军队势力盘根错节;阎锡山的态度依旧暧昧不明,是最大的变数;涌入城中的各路义军,能否真正统一指挥,有效维持秩序,而非陷入混乱或新的纷争?这光复后的太原,乃至山西,前路依然布满荆棘。
他知道,军事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政治安排和权力分配,才是真正的考验。他转身,对身旁的赵铁柱和孙大勇沉声道:
“严密看管钱伯钧等要犯,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近。加强戒备,防止敌人反扑或趁乱劫掠。安抚俘虏,愿意加入革命的,甄别收编;想回家的,登记造册,稍后处理。我们要让太原百姓看到,革命军是仁义之师,不是流寇。”
“明白!”两人齐声应道。
楚云飞最后望了一眼在晨曦中渐渐显露出轮廓的古老城市,深吸了一口清冷而带着硝烟味的空气。这一夜,枪声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也开启了一个未知的时代。他整理了一下染血的军装,迈步走下台阶,向着城市中心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