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五年七月底的夜晚,汀泗河谷被浓得化不开的夜雾和沉闷的河水声笼罩。气温比白日下降不少,但潮湿依旧,粘在皮肤上,让人心烦意乱。北伐军先锋团前沿阵地一片寂静,只有哨兵偶尔压低的咳嗽声和远处对岸敌军阵地上零星闪烁的灯火,表明这片沉寂之下潜藏着巨大的杀机。
团指挥所设在离河岸约一公里的一处山坳密林中,伪装得极好。楚云飞没有休息,他坐在简易的行军桌旁,就着一盏蒙着布罩的马灯,反复审视着地图上那条用红铅笔标出的、几乎难以辨认的虚线——从鹰嘴峰侧后通往敌军心脏地带的隐秘小径。桌上,怀表的秒针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时间正逼近子时。
方立功悄无声息地走进来,低声道:“团长,赵铁柱的敢死队已经准备就绪,共三十七人,全是侦察连和一连挑出来的老兵,水性好,山地行动经验丰富。向导是老猎户的儿子,绝对可靠。装备检查完毕,绳索、斧凿、冲锋枪、手榴弹、炸药包都备齐了。”
楚云飞抬起头,眼中没有丝毫睡意,只有冰锥般的锐利:“告诉他们,行动要像狸猫一样轻,像毒蛇一样狠。得手后,以三发红色信号弹为号。电台保持静默,除非万不得已。”
“明白。”方立功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团长,这步棋……是不是太险了?万一失手……”
楚云飞站起身,走到指挥所门口,望着外面墨汁般的夜色和更显浓重的河雾,声音低沉却坚定:“立功兄,打仗哪有不险的?吴佩孚把宝全押在这天险上,正以为我们无计可施。越是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越容易成功。这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况且,”他顿了顿,“我们等不起,北伐的大局等不起。”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他需要用一场干净利落、以巧破力的胜利,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北伐军中的地位,也为后续可能到来的风暴积蓄更多的资本和话语权。
子时整,河雾最浓的时刻。赵铁柱带着他的敢死队,如同鬼魅般消失在河岸边的芦苇荡中。他们没有选择靠近桥梁的河段,而是逆流向上游走了近两里地,在一处水流相对平缓、岸边崖壁陡峭的河湾下水。冰冷的河水瞬间浸透了军装,每个人都打了个寒颤,但无人出声。他们口衔匕首,将武器弹药捆扎在油布包内,推在身前,依靠绳索和彼此扶持,悄无声息地向对岸泅渡。
对岸的悬崖在浓雾中如同巨大的黑影,压迫感十足。赵铁柱第一个摸到崖壁下,粗糙湿滑的岩石硌着手掌。他按照向导的指引,找到了一处勉强可以落脚的岩缝。队员们依次上岸,迅速拧干衣服上的水,检查装备,动作麻利,鸦雀无声。
真正的挑战开始了。攀爬鹰嘴峰侧崖。这条路,连当地的猎户都极少行走,近乎垂直,布满了湿滑的青苔和带刺的灌木。敢死队员们用匕首砍削荆棘,用绳索相互牵引,指甲抠进石缝,脚尖寻找着微不足道的支点,一点点向上蠕动。汗水、雾水和岩石上的渗水混在一起,模糊了视线,稍有不慎便是坠入深渊、粉身碎骨的下场。没有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岩石碎屑偶尔滚落的细微声响。
与此同时,在正面阵地上,孙大勇指挥的一营已经开始进行战术佯动。士兵们故意弄出一些声响,零星地开枪射击对岸的灯火,甚至点燃了几处早已准备好的草堆,制造出部队频繁调动的假象。对岸的敌军果然被吸引,探照灯不时扫过河面,机枪也朝着有动静的方向进行威慑性扫射,紧张的气氛被成功营造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指挥所里,楚云飞的怀表指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三点。河对岸依旧没有任何信号传来。方立功有些焦躁地踱步,连一向沉稳的楚云飞,端着水杯的手也微微绷紧。寂静,有时候比枪炮声更折磨人。
突然,远处对岸鹰嘴峰的方向,隐约传来几声极其短促、类似夜枭啼叫的声音,随即又归于沉寂。那是赵铁柱发出的预定暗号——他们已经成功登顶,并解决了峰顶的敌军哨兵!
楚云飞眼中精光一闪,猛地放下水杯:“传令炮连,准备!通知孙大勇,拂晓准时发动佯攻,力度要加大!”
凌晨四点,天色微熹,浓雾尚未散去。对岸鹰嘴峰顶,突然腾起三颗刺眼的红色信号弹,如同撕裂夜幕的血色闪电,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划出清晰的轨迹!
“打!”楚云飞在指挥所里一声令下!
几乎在信号弹升起的同时,早已校准好射击诸元的北伐军炮兵阵地上,数门山炮发出了怒吼!炮弹精准地砸在对岸桥头左侧的敌军重机枪阵地上,顿时火光冲天,碎石横飞!
正面阵地上,孙大勇营的冲锋号嘹亮响起,官兵们发出震天的喊杀声,各种火器向对岸猛烈开火,摆出一副全力强攻桥头的架势!
而对岸敌军阵地的后方,鹰嘴峰方向,爆炸声和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赵铁柱的敢死队如同神兵天降,从山顶猛扑下来,用手榴弹和冲锋枪猛烈袭击毫无防备的敌军团指挥所和迫击炮阵地!敌军顿时陷入极度混乱,指挥中断,支援火力瘫痪!
“全体都有!吹总攻号!冲过去!”楚云飞抓起望远镜,看到对岸敌军已乱作一团,果断下达了总攻命令!
蓄势已久的北伐军主力,如同决堤的洪水,在炮火掩护下,冲向汀泗桥!失去有效指挥和侧翼火力支援的守军,抵抗迅速瓦解,纷纷弃械投降或向后方溃逃。
天险汀泗桥,在北伐军主力到达后苦战数日未下的汀泗桥,在楚云飞这招险到极致、也妙到极致的“蛙跳”战术下,从内部被一举凿穿!北伐的道路,豁然开朗!
楚云飞站在刚刚占领的桥头,望着脚下奔腾的河水和溃退的敌军,脸上并无太多喜色。
团指挥所设在离河岸约一公里的一处山坳密林中,伪装得极好。楚云飞没有休息,他坐在简易的行军桌旁,就着一盏蒙着布罩的马灯,反复审视着地图上那条用红铅笔标出的、几乎难以辨认的虚线——从鹰嘴峰侧后通往敌军心脏地带的隐秘小径。桌上,怀表的秒针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时间正逼近子时。
方立功悄无声息地走进来,低声道:“团长,赵铁柱的敢死队已经准备就绪,共三十七人,全是侦察连和一连挑出来的老兵,水性好,山地行动经验丰富。向导是老猎户的儿子,绝对可靠。装备检查完毕,绳索、斧凿、冲锋枪、手榴弹、炸药包都备齐了。”
楚云飞抬起头,眼中没有丝毫睡意,只有冰锥般的锐利:“告诉他们,行动要像狸猫一样轻,像毒蛇一样狠。得手后,以三发红色信号弹为号。电台保持静默,除非万不得已。”
“明白。”方立功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团长,这步棋……是不是太险了?万一失手……”
楚云飞站起身,走到指挥所门口,望着外面墨汁般的夜色和更显浓重的河雾,声音低沉却坚定:“立功兄,打仗哪有不险的?吴佩孚把宝全押在这天险上,正以为我们无计可施。越是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越容易成功。这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况且,”他顿了顿,“我们等不起,北伐的大局等不起。”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他需要用一场干净利落、以巧破力的胜利,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北伐军中的地位,也为后续可能到来的风暴积蓄更多的资本和话语权。
子时整,河雾最浓的时刻。赵铁柱带着他的敢死队,如同鬼魅般消失在河岸边的芦苇荡中。他们没有选择靠近桥梁的河段,而是逆流向上游走了近两里地,在一处水流相对平缓、岸边崖壁陡峭的河湾下水。冰冷的河水瞬间浸透了军装,每个人都打了个寒颤,但无人出声。他们口衔匕首,将武器弹药捆扎在油布包内,推在身前,依靠绳索和彼此扶持,悄无声息地向对岸泅渡。
对岸的悬崖在浓雾中如同巨大的黑影,压迫感十足。赵铁柱第一个摸到崖壁下,粗糙湿滑的岩石硌着手掌。他按照向导的指引,找到了一处勉强可以落脚的岩缝。队员们依次上岸,迅速拧干衣服上的水,检查装备,动作麻利,鸦雀无声。
真正的挑战开始了。攀爬鹰嘴峰侧崖。这条路,连当地的猎户都极少行走,近乎垂直,布满了湿滑的青苔和带刺的灌木。敢死队员们用匕首砍削荆棘,用绳索相互牵引,指甲抠进石缝,脚尖寻找着微不足道的支点,一点点向上蠕动。汗水、雾水和岩石上的渗水混在一起,模糊了视线,稍有不慎便是坠入深渊、粉身碎骨的下场。没有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岩石碎屑偶尔滚落的细微声响。
与此同时,在正面阵地上,孙大勇指挥的一营已经开始进行战术佯动。士兵们故意弄出一些声响,零星地开枪射击对岸的灯火,甚至点燃了几处早已准备好的草堆,制造出部队频繁调动的假象。对岸的敌军果然被吸引,探照灯不时扫过河面,机枪也朝着有动静的方向进行威慑性扫射,紧张的气氛被成功营造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指挥所里,楚云飞的怀表指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三点。河对岸依旧没有任何信号传来。方立功有些焦躁地踱步,连一向沉稳的楚云飞,端着水杯的手也微微绷紧。寂静,有时候比枪炮声更折磨人。
突然,远处对岸鹰嘴峰的方向,隐约传来几声极其短促、类似夜枭啼叫的声音,随即又归于沉寂。那是赵铁柱发出的预定暗号——他们已经成功登顶,并解决了峰顶的敌军哨兵!
楚云飞眼中精光一闪,猛地放下水杯:“传令炮连,准备!通知孙大勇,拂晓准时发动佯攻,力度要加大!”
凌晨四点,天色微熹,浓雾尚未散去。对岸鹰嘴峰顶,突然腾起三颗刺眼的红色信号弹,如同撕裂夜幕的血色闪电,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划出清晰的轨迹!
“打!”楚云飞在指挥所里一声令下!
几乎在信号弹升起的同时,早已校准好射击诸元的北伐军炮兵阵地上,数门山炮发出了怒吼!炮弹精准地砸在对岸桥头左侧的敌军重机枪阵地上,顿时火光冲天,碎石横飞!
正面阵地上,孙大勇营的冲锋号嘹亮响起,官兵们发出震天的喊杀声,各种火器向对岸猛烈开火,摆出一副全力强攻桥头的架势!
而对岸敌军阵地的后方,鹰嘴峰方向,爆炸声和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赵铁柱的敢死队如同神兵天降,从山顶猛扑下来,用手榴弹和冲锋枪猛烈袭击毫无防备的敌军团指挥所和迫击炮阵地!敌军顿时陷入极度混乱,指挥中断,支援火力瘫痪!
“全体都有!吹总攻号!冲过去!”楚云飞抓起望远镜,看到对岸敌军已乱作一团,果断下达了总攻命令!
蓄势已久的北伐军主力,如同决堤的洪水,在炮火掩护下,冲向汀泗桥!失去有效指挥和侧翼火力支援的守军,抵抗迅速瓦解,纷纷弃械投降或向后方溃逃。
天险汀泗桥,在北伐军主力到达后苦战数日未下的汀泗桥,在楚云飞这招险到极致、也妙到极致的“蛙跳”战术下,从内部被一举凿穿!北伐的道路,豁然开朗!
楚云飞站在刚刚占领的桥头,望着脚下奔腾的河水和溃退的敌军,脸上并无太多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