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湖大捷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东征军总指挥部内已是一片繁忙,但气氛却与战前的凝重截然不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踌躇满志。战役总结暨军功评议会议正在紧张进行,而所有议题的核心,都绕不开那个如彗星般崛起的名字——楚云飞。
会议室内,将星云集。蒋介石端坐主位,两侧分坐着何应钦、周树、加伦顾问以及各师旅主官。案头摆放着厚厚的战报和功绩申报文书。
“诸位,”蒋介石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棉湖一役,意义重大,非仅克敌制胜,更在于危急关头,我军涌现出大批忠勇将士,尤以教导一团表现最为突出。钱团长殉国,令人痛惜,然其部下临危不乱,转败为胜,实为楷模。今日,首要议题,便是议定有功人员之升赏,以彰忠烈,以励士气!”
话题迅速聚焦到教导一团,尤其是楚云飞身上。何应钦作为军政部长,率先呈报:“根据教导一团残部官兵陈述及战场核实,侦察连连长楚云飞,于钱团长殉国、部队濒临崩溃之际,主动承担指挥重任,收拢残部,稳定战线,继而以卓越战术指挥,顶住敌军连日猛攻,并最终抓住战机,果断反击,亲率敢死队突袭敌指挥中枢,俘获敌团长,对战役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功绩,有目共睹,堪称首功!”
与会将领纷纷点头附和,楚云飞的表现确实无可挑剔,其战功远超寻常。
“楚云飞确为难得之将才!”一位粤军师长感叹道,“如此年轻,便有如此胆略与担当,假以时日,必成栋梁!”
“然其晋升,需慎重。” 一位资历较老的参谋提出疑虑,“楚云飞虽立奇功,但毕竟资历尚浅,由连长骤升高位,恐难服众,亦不符合晋升常规。” 这是旧军队中常见的论资排辈思维。
这时,周树平静开口,语气却带着分量:“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举。革命事业正值用人之际,岂能固守陈规?楚云飞同志之功,非寻常战功可比,乃挽狂澜于既倒之功。其展现之军事才能、政治觉悟及担当精神,均已远超连长职衔。破格擢升,方能体现我革命军赏罚分明、唯才是举之原则,更能激励全体将士奋勇杀敌。”
蒋介石静静听着各方意见,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心中早已权衡再三。楚云飞的才华和忠诚,他看在眼里。此次战功,正是将其纳入嫡系、委以重任的绝佳机会。但升赏需有度,既要彰显恩宠,又要避免拔苗助长,更需考虑各方平衡。
沉吟片刻,蒋介石目光扫过全场,做出了决断:“诸公所言皆有道理。楚云飞之功,确属殊勋,非破格不足以酬其功,励其志!然,晋升亦需考虑其历练与部队实际情况。”
他顿了顿,清晰宣布:“现决定:一、追授钱大钧为陆军少将,抚恤家属。二、侦察连连长楚云飞,战功卓着,特破格晋升为陆军中校(跳过了上尉衔),任命为东征军总指挥部直属警卫营营长,兼教导第一团代理团长,负责重整该团!”
此令一出,会场出现片刻寂静,随即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连升两级至中校,已是破格!更关键的是职务安排——“总指挥部直属警卫营营长”,这意味着楚云飞进入了最核心的警卫圈子,是极大的信任;“兼教导一团代理团长”,则是让他实际掌控这支功勋部队,赋予其重建和指挥的重任。这既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是将他与这支王牌部队捆绑,未来可期。
“总指挥英明!”何应钦率先表示支持。其他人见蒋介石心意已决,且安排确实兼顾了功赏与实务,便纷纷附和。
次日,在刚刚清理出来的棉湖镇广场上,举行了简朴而庄严的晋衔仪式。残破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教导一团残存的官兵以及总指挥部部分人员列队肃立。
蒋介石亲自出席,亲手为楚云飞换上了中校领章,并将委任状郑重交到他手中。阳光下,崭新的领章熠熠生辉。
“楚营长,”蒋介石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已饱经战火洗礼的军官,语重心长,“望你戒骄戒躁,不负重任,将教导一团重整旗鼓,成为我军真正之铁拳!革命大业,需要你这样的年轻将领!”
楚云飞挺直胸膛,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坚定而沉稳:“谢总指挥信任!云飞定当竭尽全力,重整部队,恪尽职守,为革命事业效忠到底!”
会议室内,将星云集。蒋介石端坐主位,两侧分坐着何应钦、周树、加伦顾问以及各师旅主官。案头摆放着厚厚的战报和功绩申报文书。
“诸位,”蒋介石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棉湖一役,意义重大,非仅克敌制胜,更在于危急关头,我军涌现出大批忠勇将士,尤以教导一团表现最为突出。钱团长殉国,令人痛惜,然其部下临危不乱,转败为胜,实为楷模。今日,首要议题,便是议定有功人员之升赏,以彰忠烈,以励士气!”
话题迅速聚焦到教导一团,尤其是楚云飞身上。何应钦作为军政部长,率先呈报:“根据教导一团残部官兵陈述及战场核实,侦察连连长楚云飞,于钱团长殉国、部队濒临崩溃之际,主动承担指挥重任,收拢残部,稳定战线,继而以卓越战术指挥,顶住敌军连日猛攻,并最终抓住战机,果断反击,亲率敢死队突袭敌指挥中枢,俘获敌团长,对战役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功绩,有目共睹,堪称首功!”
与会将领纷纷点头附和,楚云飞的表现确实无可挑剔,其战功远超寻常。
“楚云飞确为难得之将才!”一位粤军师长感叹道,“如此年轻,便有如此胆略与担当,假以时日,必成栋梁!”
“然其晋升,需慎重。” 一位资历较老的参谋提出疑虑,“楚云飞虽立奇功,但毕竟资历尚浅,由连长骤升高位,恐难服众,亦不符合晋升常规。” 这是旧军队中常见的论资排辈思维。
这时,周树平静开口,语气却带着分量:“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举。革命事业正值用人之际,岂能固守陈规?楚云飞同志之功,非寻常战功可比,乃挽狂澜于既倒之功。其展现之军事才能、政治觉悟及担当精神,均已远超连长职衔。破格擢升,方能体现我革命军赏罚分明、唯才是举之原则,更能激励全体将士奋勇杀敌。”
蒋介石静静听着各方意见,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心中早已权衡再三。楚云飞的才华和忠诚,他看在眼里。此次战功,正是将其纳入嫡系、委以重任的绝佳机会。但升赏需有度,既要彰显恩宠,又要避免拔苗助长,更需考虑各方平衡。
沉吟片刻,蒋介石目光扫过全场,做出了决断:“诸公所言皆有道理。楚云飞之功,确属殊勋,非破格不足以酬其功,励其志!然,晋升亦需考虑其历练与部队实际情况。”
他顿了顿,清晰宣布:“现决定:一、追授钱大钧为陆军少将,抚恤家属。二、侦察连连长楚云飞,战功卓着,特破格晋升为陆军中校(跳过了上尉衔),任命为东征军总指挥部直属警卫营营长,兼教导第一团代理团长,负责重整该团!”
此令一出,会场出现片刻寂静,随即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连升两级至中校,已是破格!更关键的是职务安排——“总指挥部直属警卫营营长”,这意味着楚云飞进入了最核心的警卫圈子,是极大的信任;“兼教导一团代理团长”,则是让他实际掌控这支功勋部队,赋予其重建和指挥的重任。这既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是将他与这支王牌部队捆绑,未来可期。
“总指挥英明!”何应钦率先表示支持。其他人见蒋介石心意已决,且安排确实兼顾了功赏与实务,便纷纷附和。
次日,在刚刚清理出来的棉湖镇广场上,举行了简朴而庄严的晋衔仪式。残破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教导一团残存的官兵以及总指挥部部分人员列队肃立。
蒋介石亲自出席,亲手为楚云飞换上了中校领章,并将委任状郑重交到他手中。阳光下,崭新的领章熠熠生辉。
“楚营长,”蒋介石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已饱经战火洗礼的军官,语重心长,“望你戒骄戒躁,不负重任,将教导一团重整旗鼓,成为我军真正之铁拳!革命大业,需要你这样的年轻将领!”
楚云飞挺直胸膛,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坚定而沉稳:“谢总指挥信任!云飞定当竭尽全力,重整部队,恪尽职守,为革命事业效忠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