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四合院:神级维修工》

  三大妈一见是他,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阎阜贵早就叮嘱过她,要和付卫国处好关系。

  三大妈心里明白,现在院子里就数付卫国最有出息。

  听见付卫国来了,正在里屋看电视的阎阜贵赶紧迎了出来。

  三大妈给他们端上一碟花生米,炒了两个鸡蛋,两人就着酒聊了起来。

  付卫国没绕弯子,直接说明了来意。

  “你要买房子?”

  阎阜贵吃了一惊。

  买房可不是小数目,何况还要装修,那得花多少钱?傻柱那屋炸了之后,简单修修都要六七百。

  看来付卫国存款少说也有七八千,说不定都过万了。

  想到这里,阎阜贵暗暗抽了口气,自己攒了一辈子也没这么多。

  “您帮我留意一下,我就想在附近买,回收站在这儿,方便。”

  付卫国举杯和他碰了碰。

  “说起来还真巧,”

  阎阜贵抿了口酒,眯眼笑道,“你还记得你隔壁的周三桂大爷吗?”

  “记得,他那屋空了很久,听说儿子单位分了房,搬去新楼了。”

  “老周儿子要二婚,娶的是头婚姑娘,彩礼高得吓人。

  老两口一琢磨,反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打算卖了。”

  付卫国一听,眼睛亮了。

  周三桂的房子他见过,少说八十平,隔成两间外加一个厨房。

  要是买下来,跟自己的屋子打通,就有一百多平了,一个人住宽敞,还能隔出个工作间。

  “听您这么说,我挺有兴趣。

  明天您帮我约一下周三桂,要是成了,我给您介绍费。”

  “好嘞!”

  阎阜贵爽快应下。

  阎阜贵兴冲冲地答应下来。

  果然,跟付卫国处好关系就是值,好处一桩接一桩。

  事情还没办呢,就先得了两斤香油;要是真介绍成了,谢礼肯定更不少。

  阎阜贵心里美得直冒泡。

  喝完酒,付卫国就回去歇着了。

  ……

  第二天,阎阜贵找上了周三桂。

  “老阎,我那破房子真有人肯买?你可别糊弄我!”

  周三桂半信半疑,原本他只是挂出去试试,没抱什么希望。

  他那四合院的屋子又破又旧,压根没指望能出手。

  再说这年头大家手头都紧,没几个人能一下子拿出这笔钱,房子不好卖。

  阎阜贵一脸笃定:“你放心,买家就是你的老邻居付卫国。”

  “他可诚心想买,只要你价钱别太高,这事儿准能成!”

  付卫国要买房?

  周三桂更吃惊了。

  他印象里,付卫国就是个穷小子,住最小的屋,饭都吃不饱。

  哪来的钱买房?

  周三桂搬出四合院有段日子了,压根不知道付卫国如今已是院里最阔气的人。

  “那我先说好,我那屋子最少也要一千八,少了不卖。”

  周三桂说道,他不信付卫国有这实力。

  “老周,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这点钱对付卫国来说不算啥。”

  阎阜贵忍不住笑了,周三桂这担心纯属多余。

  别说一千八,就是八千一,付卫国也拿得出来。

  说着,两人就一块回四合院找付卫国。

  付卫国正在家吃早饭,吃的是红烧牛肉面。

  碗里堆满了大块牛肉。

  一见付卫国,周三桂就愣住了。

  一大早就吃得这么好,这日子过得也太舒坦了吧。

  从前那个面黄肌瘦、衣衫破旧的小伙子不见了。

  眼前的付卫国满面红光,身穿貂皮大衣,脚上的皮鞋锃亮。

  一阵子不见,竟变得这么有派头。

  聊了几句之后,付卫国提出想先看看周三桂的房子。

  虽然是老邻居,但对屋子结构和细节还得亲眼瞧瞧。

  周三桂打开了房门。

  “卫国,这屋一共八十八平,我隔成了两间,还带个厨房。”

  见到付卫国本人,周三桂这才信了他真有买房的实力。

  **能遇到买家不容易,得抓住这次机会。

  付卫国在房子里慢慢转了一圈,面积挺大,户型也方正,改造起来应该不难。

  只是很久没人住了,有些地方有点潮湿破旧。

  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整体结构都还好,反正付卫国本来就打算彻底装修一遍。

  他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盘算:可以按新式设计调整布局,隔出厨房、客厅、卧室和工作间。

  隔壁那套自己的房子,就打通做成卫生间和衣帽间,和主卧连起来。

  这样洗澡、换衣服都方便,私密性也好。

  看了一圈,付卫国对这房子挺满意。

  “周大爷,您这房子打算卖多少钱?”

  他语气平和地问。

  周三桂刚开门时还担心房子太旧,付卫国看不上。

  没想到对方居然愿意接手。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周三桂有点激动:“一千八,你要是诚心要,还能再少点。”

  付卫国笑了笑。

  一千八,这价钱很划算。

  再过几年商品房就要热起来,房价也会跟着涨。

  到八十年代末,一平米能涨到一千到一千八。

  以后四合院更是价值不菲。

  而现在,只要一千八就能买下八十八平的四合院。

  放在以后,想都不敢想。

  确实是捡了便宜。

  不过,对现在来说,一千八也不是小数目,还是得讲讲价。

  “周大爷,这房子空了很久了,您便宜点,一千五卖不?”

  “这也太少了。”

  周三桂和付卫国你来我往地讲价。

  “老周,这房子好多地方都得修,给卫国留点余地嘛。”

  阎阜贵也帮着还价。

  最后双方谈妥,以一千六百五十元成交。

  “卫国,咱们说定了,你可不能反悔。”

  “我家也急着用钱,要不今天就去把手续办了吧?”

  周三桂生怕付卫国改变主意。

  要是错过他,这房子以后就难卖了,儿子娶媳妇的彩礼钱也凑不齐了。

  若是付卫国临时改变主意,那可就损失大了。

  “没问题,早点办完手续,我也好早点找人来修理。”

  付卫国干脆地答应下来。

  他哪里会后悔,心里早就乐得不行。

  要说后悔,那也该是周三桂后悔才对。

  如今的人大多不了解四合院的好处,嫌它老旧、设施不全,觉得不如筒子楼住着舒服。

  再过几年,房屋交易更便利的时候,不少人会把四合院低价卖掉。

  等价格涨上去,后悔也来不及了。

  买房也是一种赚钱的路子,将来若有机会,付卫国肯定要大举入手四合院。

  不过眼下买房的机会不多,升值周期也长,要等到八十年代末才慢慢显现。

  所以付卫国并不急着把大量现金投到房子上。

  还是先发展生意要紧,等赚了钱再找合适的机会买四合院。

  阎阜贵帮成了这件事,付卫国给了他十块钱好处费。

  “太感谢了,以后还有这种好差事,记得再找我啊。”

  阎阜贵连连道谢,没想到只是牵个线帮付卫国买了套房子,就能拿到十块钱的好处。

  付卫国看着欣喜的阎阜贵,心想,他大概算是最早靠中介费赚钱的人了吧。

  随后,付卫国和周三桂一起去办理手续。

  那个时候买卖房屋的人不多,手续也简单,没一会儿就办妥了。

  付卫国付给周三桂一千六百五十块钱,房子正式归他所有。

  他心里难免激动。

  想想未来房价高企,像京城这种地方,一平米动辄十几二十万,五环外也得四五万。

  辛苦一辈子,想在京城买个厕所都难如登天。

  而现在,付卫国来到八十年代,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心情自然格外激动。

  房子到手,接下来就是装修的事了。

  那个年代,施工队都是公家的,私人很少会花钱装修。

  筒子楼里,最多刷刷白墙,讲究一点就用绿油漆刷半墙,做个腰线效果。

  要是谁家里能铺上小块的白色瓷砖,那就算相当豪华了。

  但公家施工队的工人有时也会私下接活。

  不少工头会拉上几个手艺好的师傅,在外面揽活干。

  等到八三年以后,私人包工头渐渐多起来,组建施工队,形成一定规模后,就注册成装修公司。

  付卫国打算自己画个简单的图纸,再打听哪里有这种施工队,尽快把房子装修好。

  忙完手头的事,付卫国回到店铺。

  唐艳玲见他比平时晚到,忍不住开口:“卫国哥,今天怎么这么迟才来?”

  “刚把隔壁周大爷家的房子买下来了,上午跟他一起去办了手续。”

  付卫国边说边开始干活。

  唐艳玲一听,惊得说不出话。

  买房?这可不是小事。

  昨天还毫无动静,今天居然连手续都办妥了。

  “卫国哥,你这动作也太快了吧?房子可不便宜啊!”

  她忍不住惊呼。

  付卫国看她大惊小怪的样子,笑着摇摇头:“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不贵,也就一千六。”

  唐艳玲整个人都愣住了。

  一千六还不贵?普通人一个月也就挣四五十,还要养家糊口,有些人一辈子都攒不到这个数。

  就算以她现在的工资,不吃不喝也得攒两年。

  但转念一想,付卫国怎么能跟普通人比?他一天就能挣两三千。

  对他来说,买套房确实不算什么,不过是一天的收入罢了。

  想到这里,唐艳玲心里对他更加佩服。

  这才叫大气,这才是真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