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四合院:神级维修工》

  刘光天、刘光福、阎解旷等人各自带领小组,指导员工操作。

  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投入到生产中。

  整条流水线采用一站式组装模式,每位工人负责其中一部分的装配任务。

  流程较为复杂,初期需要磨合。

  随着配合渐入佳境,工人们逐渐熟练起来。

  他们原本就具备电器加工经验,对于空气炸锅的生产组装并不感到困难。

  一小时后,第一批空气炸锅从传送带上顺利下线。

  冯大为拿起第一台成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小心地放在台面上进行质检。

  看着这个外形奇特的铁盒子,不少工人纷纷驻足观望,怀疑它是否真的能炸出食物。

  通电、预热后,冯大为拉开炸篮,放入一块刷好酱料的五花肉,再推回炸锅。

  没过多久,一股浓郁的肉香弥漫开来,飘散在空气中。

  他拉出炸篮,只见里面的肉已经变得金黄酥脆,外观与油炸的十分相似。

  冯大为将肉装盘,和几位师傅一起品尝。

  “成了!”

  刚尝了一口,冯大为便眼神一亮,惊喜地喊道。

  “真不敢相信,这个铁盒子居然真的能用空气‘炸’出肉来!”

  “太神奇了,一点油都没放,果然是空气炸锅!”

  “口感比油炸的还好,酥脆又不油腻!”

  “真没想到,我们厂也能造出这么厉害的家电。”

  “不用油就能炸东西,一年下来能省不少油钱。

  要是价格合适,我也想买一台回家。”

  “别琢磨了,付老板说了,优先考虑出口创汇,有钱也不一定买得上。”

  “就该出口,好好挣外国人的钱!”

  ……

  众人望着成功制成的空气炸锅,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付卫国仔细检查了整个炸锅的外观,线条流畅,做工精致,品质也很扎实。

  虽然眼下生产能力上还有些小瑕疵,

  但毕竟是全新产品,功能强大,一旦出口,必定会掀起一股热潮。

  冯大为用手轻轻抚摸着这台电器,情绪激动。

  终于成了。

  这相当于这个三产家电厂转型之后,生产出的第一件家电。

  竟是完全自主研发、全新设计的产品。

  不是给这家厂做洗衣机背板,也不是给那家厂做电视机外壳,

  而是实打实地,完整地生产出了一台电器。

  冯大为激动地说:“老板,空气炸锅做出来了,非常成功,几乎没有研发和试错成本,简直是奇迹!”

  刘光天和刘光福他们看着新产品,满眼新奇。

  不少女工目不转睛地望着付卫国。

  她们想不通,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完美又厉害的人。

  长得帅,脑子还灵,居然一个人设计出这么厉害的产品。

  简直是完美男人,就是不知道结婚了没有。

  女孩们看着付卫国。

  男人们则仔细打量着空气炸锅。

  他们都被这个奇特的铁盒子震撼到了。

  阎解旷心里也很激动,他以前就是个街溜子,整天在外面混。

  没想到有一天能跟着付卫国学习组装和维修,成了一名技工。

  而且还参与制造出了这么一个划时代的电器。

  此刻他看着眼前的空气炸锅,就像看到自己亲手孵出来的产品一样,

  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阎解旷认真地对付卫国说:

  “老板,这空气炸锅做出来,我感觉就像看见自己孩子出生似的,我想买一台带回去,行不行啊?”

  付卫国听了差点笑出来。

  阎解旷这人可真有意思。

  不过他从头到尾参与了空气炸锅的配件采购和生产,有这样的感受也很正常。

  付卫国立刻答应了:“你去冯厂长那儿登记一下,带一台回去,顺便测试一下电器性能,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另外,所有技术人员每人也可以领一台回去用。”

  “当然,这些设备不是免费提供的,使用期间必须提交详细的测试报告。”

  付卫国计划给每位技术人员都配发一台,让他们带回家进行充分试用和测试。

  唯有如此,才能生产出更合格、质量更过硬的产品。

  未来还能根据反馈优化功能,毕竟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

  付卫国设计出空气炸锅,靠的是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过往的使用经验。

  而电器未来的发展,还需要依靠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纠错。

  “太棒了!居然能成为首批试用者!”

  “我也好想带一台回去,这么新奇的产品,多有意思啊。”

  车间里的普通工人们都很羡慕那二十多位技术工人,他们有资格领到全新的空气炸锅。

  不过,一听说要交测试报告,不少人就打了退堂鼓——没那个能力,还真揽不了这活儿。

  处理完生产事宜后,

  付卫国和冯大为走进了办公室。

  “老板,现在空气炸锅是生产出来了,但成本远超我们预期,每台要五十块钱。”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定价?又该怎么销售呢?”

  冯大为语气认真地说道。

  他在生产和技术方面是行家,可一到销售环节,就有点不知所措了。

  过去,三产部门依附于红星轧钢厂,所有订单都由合作的厂家下达,相当于坐等投喂。

  但如今电器厂独立出来,销售渠道就成了大难题。

  付卫国拿起桌上的笔,翻开冯大为的笔记本,写下一个数字,

  然后对他说:“我一开始就说过,我们的产品目标客户是外国人。”

  “这种全新电器成本高,定价自然不能低,就按我写的这个价格来。”

  冯大为拿起本子一看,

  “300,换算成美元的话……”

  他本来还在心算,但看到后面的货币单位时,他愣了一下,随即倒吸一口冷气。

  美元!

  三百美元!

  他原以为单位是人民币,虽然偏高,但出口产品倒也说得过去。

  可看到是美元时,他震惊了。

  “老板,您没写错吧?我们成本才五十块,人工也便宜,一台空气炸锅出厂价就定三百美元?这能卖出去吗?”

  冯大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得说话都结巴起来。

  国产家电在市场上向来地位不高,只能靠低廉价格吸引一些东南亚的外商。

  这么高的定价,实在太不现实了。

  付卫国淡然一笑,说道:“这点你不用担心,国外的消费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在八十年代,一台德国制造的电烤箱,市场售价能达到三百多美元。

  而付卫国的空气炸锅,作为一款新型厨具,用极少油甚至不用油就能制作油炸食品。

  对于热衷油炸食物的外国人来说,它既能降低油脂摄入,又能控制肥胖风险。

  即便价格比电烤箱略高,民众也愿意接受。

  何况国外的消费水平远超国内,这个定价完全合情合理。

  冯大为仍觉得难以置信,毕竟他月薪才一百零六块。

  实在难以想象有人会花三百美元买一台空气炸锅。

  “付老板,定价您决定,但您总说要把产品卖到国外,我们现在可一点渠道都没有。”

  付卫国笑了笑,答道:“我们可以把空气炸锅带到广交会上去卖,那就是最好的渠道。”

  八十年代不像现在,能通过网络或微信联系外商。

  当时西方对华经济封锁,广交会几乎是唯一对外的贸易窗口。

  改革开放以来,广交会规模持续扩大,吸引了众多海外客商。

  付卫国的空气炸锅在技术上领先时代一二十年,拿到广交会,必定畅销。

  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冯大为了解付卫国的计划后,心里稍安。

  厂是付卫国的,他作为厂长,主要负责把生产抓好就行。

  ……

  付卫国抱了一台空气炸锅回到四合院。

  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