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道剑仙?-《综武:绝世天骄,开局拜入雪月城》

  众宿老齐齐起身,震惊地望向卢玉翟,仿佛听到了荒谬之语。

  “玉翟,慎言!”

  “那无双剑匣共十三柄神兵,天下皆知,唯有剑仙境界者方可开启。”

  “难道那祁长治,已有剑仙之境?”

  宋燕回脸色骤变,目光如刀般刺向卢玉翟,声音低沉如雷。

  “师尊明鉴,句句属实,绝无虚妄。”

  “此事九龙寺大觉禅师、无心等人皆亲眼所见,绝无虚假。”

  “若您不信,可召无双师弟亲自对质。”

  卢玉翟苦笑低头。

  “不必了。”

  宋燕回缓缓摆手。

  他对卢玉翟的品性心知肚明,此人从不说谎。

  只是他万万不曾料到,雪月城之中,竟藏着这般惊艳绝伦的后起之秀。

  那无双剑匣,连自家天骄无双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开启七剑……

  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做到了连城主级人物都难以企及之事?

  祁长治竟一口气连开了十三道门,这手笔实在惊人!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宋燕回原本以为无双城的年轻一代足以压过雪月城一头,

  谁知到了最后,依旧未能扭转局势。

  这一幕让他心头微沉,生出几分无可奈何之感。

  看来,雪月城终究还是略胜一筹。

  “城主,眼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那无心已经回到天外天,若任其成长,将来必成大患!”

  事已至此,无双城几位元老都将目光投向宋燕回,等着他拿主意。

  可宋燕回仍在迟疑未决之时,卢玉翟忽然开口:

  “师尊,雪月城的小师叔托弟子捎来一句话。”

  “说的什么?”

  宋燕回语气低沉地问。

  “他说,酒仙曾讲,无依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年,能掀起多大的波澜?十二年之约已满,当年的质子,也该归家了。”

  这话入耳,宋燕回冷哼一声:“这酒仙,口气倒是不小。”

  顿了顿,他又低声自语:“可他说得也并非全无道理。

  当年魔教东进,确实是酒仙一人力挽狂澜。

  如今雪月城出了个祁长治,又何须惧怕一个无心?”

  他低头凝思片刻,神情复杂。

  “城主,这件事就这么作罢了吗?”一位长老忍不住发问。

  “不作罢又能如何?”

  宋燕回抬眼看了那人一眼,声音平静却带着无奈,“如今无心已在天外天,难不成我们还要闯上天外天去抓人不成?”

  话音落下,那位长老只能长叹一声,默然无语。

  而此时,雪月城中——

  登天阁后方一座气势恢宏的庄园里,百里峒君斜倚栏杆,手中拎着酒壶,远远望见一道身影从天际飘然而落,不由笑道:

  “寒依师妹回来了,看来师兄当日的话,你到底还是听进去了。”

  “果然在册封大典上,替小师弟揭了面具……”

  李寒依尚未踏入雪月城,但她的归来早已被枪仙司空长枫与酒仙百里峒君知晓。

  如今她之名,已传遍玄天大陆,被誉为雪月剑仙传人,风头无两。

  “少在这儿打趣我。”

  李寒依瞥了百里峒君一眼,语气微闷。

  “怎么,还不高兴?”

  百里峒君走近几步,嘴角含笑,“你现在可是我大离王朝胭脂榜榜首人物,这几日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都想闯登天阁,拜你为师呢。”

  “拜师哪有那么容易。”

  李寒依淡淡道,“三大城主收徒,须得登上登天阁第十六层。

  整个大离王朝,有几个年轻人有这般天赋?师兄莫非忘了?”

  百里峒君一笑,随即正色问道:“那雷家那孩子呢?”

  他口中所指,正是李寒依的胞弟——雷无杰。

  “他嘛……”李寒依略一思索,“毕竟是雷家子弟,只要有名帖递上来,也不必非要硬闯。”

  “可别忘了,他是雷轰的儿子。”百里峒君摇头,“雷轰在雷门本就不受待见,哪来的名帖?”

  此言一出,李寒依顿时语塞,眼神微微黯淡下来。

  “你也别太担心。”

  百里峒君见状轻笑,“大不了让登天阁那边通融一二便是。”

  “不行!”

  她立即拒绝,“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私废公。”

  “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百里峒君神色转凝重。

  雷无杰是李寒依的亲弟弟,雷轰也曾是雷门三杰之一,就算处境艰难,也不至于教不出个像样的徒弟。

  更何况,据司空长枫所说,那无心曾在途中传授雷无杰一套拳法。

  如此看来,他在赶赴雪月城的路上,修为应当还有突破。

  “只希望……他别让我们失望。”

  李寒依低声喃语。

  随后,她收敛心绪,转入正题:

  “这次我去大唐参加小师弟的册封大典,数月未见,他已踏入武道天象第九重,周身剑意澎湃,十有八九是修成了大河剑意。”

  “对付无双城那个少年,应当绰绰有余。”

  “大河剑意?”

  百里峒君眉头微皱,“这小子怎么什么都学?倒是贪多不精。”

  在百里峒君眼里,祁长治这般资质,若专攻一道,或许进境会更快些。

  “大唐书院的夫子曾言,小师弟恐怕是要走贯通万法的路子……”

  “万法皆通?”

  百里峒君神色微动,脸上难得浮起一抹沉重。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

  “此路艰险,稍有不慎便易入歧途,当年莲生三十二便是因此陨落……”

  “师妹以为如何?”

  说罢,他转头看向李寒依。

  “顺其本心,随缘而行。”

  李寒依答的,正是那日对夫子所说之语。

  “无为而治?”

  “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百里峒君低声自语。

  “师兄,我此次赴大唐,见了夫子。

  他还有一句话,托我带给你。”

  提到夫子,李寒依正了正神色,认真道。

  “什么话?”

  百里峒君本能地问。

  “他说你不该困于情劫,当斩断俗念,早日踏出那一步。”

  她望着眼前这个胡须凌乱、不修边幅的男人,一字一顿地说。

  “师妹,你非我,怎知这情之一字,说放便能放?”

  “毕竟……玥瑶是我亲手所杀。”

  “年少时,我是镇西侯唯一的孙儿。

  第一次在儒仙庭院见到她,她如画中走出,恍若天人。”

  “我问她何时再相见,她说:‘你若有一日名动天下,便可见我。

  ’”

  “可我天生不爱舞刀弄剑,只痴迷酿酒。

  于是我立誓要酿出世间最美的酒,借此扬名。”

  “后来我赢了雕楼那位号称‘酒王’的传人,却不过初露锋芒,离天下闻名还差得太远。”

  “那时我才明白,单凭一坛酒,终究难动世人耳目。

  唯有身怀绝世武艺,方能真正立于巅峰。”

  李寒依静静听着,始终未语。

  这是师兄第一次向她讲述过往。

  “于是我去名剑山庄,参加品剑大会,使出了儒仙亲授的西楚剑歌,夺下唯一一把仙宫级名剑——不染尘。”

  “那一战,让我崭露头角,但仍谈不上名震四海。”

  “儒仙古尘仙逝后,我前往稷下学堂,拜入当时大离第一高手、昆仑剑仙李长生门下。”

  “随师尊行走江湖数载,历经生死磨难,终有所成。

  后来从雪月城前任城主洛水手中接掌城主之位,自此声名远播,世人称我为酒仙。”

  “可名声再盛,又如何?”

  “亲手误杀了她,此恨绵延一生。”

  “夫子劝我放下,可我又怎能忘怀?”

  “当年师尊说过,八百年前横扫人间的吕祖,为了一位女子,过天门而不入,甘愿轮回重修。

  论痴情,我远不及他。”

  “余生所寄,唯有一杯浊酒而已……”

  话尽于此,酒仙面容黯然,身影孤寂如秋叶飘零。

  李寒依默然无言。

  她从未经历过如此深入骨髓的情感。

  但听完这一番话,心中亦泛起涟漪,隐隐怅然。

  仿佛某种情绪悄然滋生,连她自己也说不清。

  “师妹,你也到了年纪,该为自己打算了。”

  “这玄天大陆浩瀚无垠,真就无人入得了你的眼?”

  “听说青城山的道剑仙对你一片痴心,你怎么看?”

  酒仙回身望着那亭亭玉立的身影,语气复杂地问道。

  话音刚落,李寒依脑中竟不由浮现那日在长安册封礼上,风华绝代、意气昂扬的少年身影。

  “道剑仙?”

  她轻笑一声,带着几分自嘲。

  “不过是个被一句卦辞困住脚步的人罢了。”

  论天赋,那人并不输于他人。

  可只因吕素真一句“凶兆”,便再不敢下山寻她。

  如今坐上了青城天师之位,却依旧龟缩山中!

  “莫非……你看上了小师弟?”

  见李寒依对道剑仙愈发冷淡,百里峒君忽然幽幽看了她一眼。

  “师兄胡言乱语什么!我心中唯有剑道,何曾想过儿女私情?”

  “况且,小师弟才多大?”

  话音刚落,李寒依身形微滞,面具后那半边容颜泛起淡淡红晕,轻哼着嗔怪道。

  “年纪哪里碍事了?前些日子枪仙师弟还提起大宋有位神雕大侠,与他师父相守一生,师徒成眷属的先例也不是没有。”

  “你和小师弟同出一门,不过差个名分罢了。

  若真是彼此有意,做师兄的倒乐意牵这根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