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满朝鲜·西海岸战场
清晨的渤海湾寒风呼啸,蒸汽炮车的炮管在微光中泛着冷光。蒙恬勒住马缰,望着远处卫满朝鲜的护城河——三丈深的河沟里结着薄冰,城头插满青色旗帜,李敢的士兵握着青铜戈,在城墙上来回踱步,神色紧张。
“将军,炮车已就位,随时可以开炮!”墨家弟子跑过来禀报,手里攥着炮绳,指尖冻得发红。
蒙恬点头,目光扫过城下的流民——昨夜老流民已经偷偷传话,城墙上的士兵大多是被强征的流民,根本不想打仗。“传命,先鸣炮示警,劝他们投降,别伤了自己人。”
“轰隆——”第一发铁弹落在护城河旁的空地上,冻土飞溅,城墙上的士兵瞬间乱了阵脚。李敢提着弯刀,在城头大喊:“都别怕!大秦人就会吓唬人!守住城墙,大王重重有赏!”
可士兵们根本没心思听,有的偷偷往城下看,有的甚至把戈扛在肩上,一副应付了事的模样。老流民站在秦军阵前,对着城头大喊:“兄弟们!别替卫满卖命了!大秦给粮给地,农师教种新麦,跟着卫满只有挨饿的份!”
城头上的一个年轻士兵探出头,声音发颤:“老叔,大秦……真的给粮吗?俺娘还在草棚里饿肚子呢!”
“给!怎么不给!”王贲催马上前,举起一袋麦种,“你们下来,这袋麦种先给你娘送去!卫满把粮仓搬去王庭了,根本不管你们的死活!”
李敢见状,气得一刀砍在城垛上:“谁敢动摇军心,斩!”他刚要去抓那年轻士兵,城墙上的流民士兵突然发难,一把夺过他的弯刀,大喊:“俺们不打了!归顺大秦!”
“对!归顺大秦!”城墙上的士兵纷纷扔下青铜戈,有的甚至开始拆城门的木栓。李敢又惊又怒,想要反抗,却被几个流民士兵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将军,城门开了!”校尉高声禀报。
蒙恬策马向前,看着城门缓缓打开,流民士兵们涌出来,对着秦军拱手:“将军,俺们早就想归顺了,都是卫满逼的!”
“好!”蒙恬翻身下马,扶起为首的士兵,“你们立了功,大秦不会亏待你们。王贲,你带骑兵去追卫满,我带步兵安抚百姓,别让卫满伤了流民。”
王贲领命,带着骑兵疾驰而去。蒙恬走到被按在地上的李敢面前,语气平静:“李将军,卫满苛待百姓,失了民心,你再抵抗,也是徒劳。”
李敢垂着头,声音沙哑:“俺服了……大秦的炮车厉害,民心更厉害。俺愿意归顺,只求将军别伤害城百姓。”
“放心,”蒙恬拍了拍他的肩,“大秦征战,从不是为了杀戮,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孔雀王朝·滇地雨林战场
正午的阳光透过雨林缝隙洒下来,地面湿热难耐。项羽握着铁剑,站在阵前,身后的破穹军士兵们扛着火油弹,脸上满是斗志。远处传来大象的嘶吼声,旃陀罗笈多的十万象兵正浩浩荡荡地冲过来,象背上的士兵握着竹矛,嘴里发出凶狠的呼喊。
“项将军,象兵离咱们只有一里地了!”探兵跑过来禀报,语气急促。
项羽咧嘴一笑,拍了拍身边的火油弹:“怕什么!俺早就等着他们呢!赵佗,你带的部落兵准备好了吗?”
赵佗骑着马,身边跟着科利部落首领阿吉,阿吉手里拿着雨林地图,语气坚定:“将军放心!俺带三百部落兵,从左侧的藤蔓谷绕过去,那里是象兵的必经之路,俺们在谷里埋上火油桶,等象兵过来,就点火!”
“好!”项羽点头,“俺在正面用火箭射火油弹,等象兵乱了,你就带部落兵冲出来,前后夹击!”
说话间,象兵已经冲到百米外,巨大的象蹄踩得地面震动,雨林里的飞鸟纷纷惊起。安度罗部落首领站在最前面的象背上,对着项羽大喊:“大秦蛮夷!尝尝象兵的厉害!”
“来得好!”项羽大喊一声,“放火箭!”
破穹军士兵们立刻点燃火箭,对着象兵射去。火箭射中挂在象背上的火油囊,“轰”的一声,火焰瞬间燃起。最前面的大象受了惊,发出痛苦的嘶吼,转身就往回跑,撞得后面的象兵阵脚大乱。
“就是现在!”赵佗大喊,带着部落兵从藤蔓谷冲出来,点燃埋在地上的火油桶。火焰顺着地面蔓延,象兵们吓得四处逃窜,有的大象甚至踩伤了自己人。
阿吉拿着弯刀,对着雨林里的孔雀士兵大喊:“别打了!大秦人能让咱们吃饱饭,跟着旃陀罗笈多只有送死!”
孔雀士兵们本就不想打仗,见象兵溃败,纷纷扔下竹矛,有的甚至跟着部落兵一起喊:“归顺大秦!归顺大秦!”
旃陀罗笈多坐在象背上,看着眼前的混乱,脸色惨白。摩揭陀部落首领凑过来,声音颤抖:“大王,不行了!象兵怕火,士兵们也不想打了,咱们快撤吧!”
“撤?往哪撤?”安度罗部落首领不甘心地大喊,“咱们还有十万象兵,不能就这么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万象兵?”项羽骑着马冲过来,铁剑指着旃陀罗笈多,“你看看,你的象兵要么被烧死,要么在逃跑,你的士兵都归顺大秦了,你还想抵抗?”
旃陀罗笈多看着周围的士兵越来越少,终于叹了口气,从象背上跳下来,对着项羽躬身:“我……我愿意归顺大秦。只求将军别伤害我的百姓。”
项羽收起铁剑,咧嘴笑了:“早这样多好!大秦又不是来杀人的,是来教你们种稻、修水渠的。赵佗,你带旃陀罗笈多去见科利部落的百姓,让他看看大秦是怎么对待百姓的。”
赵佗点头,带着旃陀罗笈多往部落走去。项羽看着溃败的象兵,对着身边的士兵笑道:“俺就说,象兵再凶,也挡不住火油弹!更挡不住百姓的心!”
咸阳宫·捷报传喜
傍晚的咸阳宫书房里,烛火通明。嬴政拿着两路军送来的捷报,脸上满是笑意。他把捷报递给赵姬:“你看,蒙恬已经拿下卫满朝鲜,卫满被俘,流民都在忙着种新麦;项羽也打败了孔雀王朝的象兵,旃陀罗笈多归顺,科利部落的百姓正在教孔雀士兵种稻。”
赵姬接过捷报,仔细看着,指尖划过“流民归心”“象兵溃败”几个字,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这两战打得漂亮,既没伤太多百姓,又让他们看到了大秦的实力和诚意。”
这时,萧何捧着账本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陛下,太后,卫满朝鲜的粮仓已经清点完毕,足够当地百姓吃一年;孔雀王朝的铜矿也开始开采,将来能用来铸造铁器,给百姓做农具。”
“好!”嬴政点头,“让蒙恬在辽东设郡,派农师教百姓种新麦,律法官推广大秦律法;让项羽在滇地设郡,赵佗负责安抚孔雀部落,吕雉和虞姬多派些农师去,教他们种双季稻。”
韩非也跟着进来,手里拿着一卷律法草案:“陛下,臣已经制定了辽东和滇地的适配律法,保留了当地的一些风俗,比如朝鲜的祭天仪式、孔雀王朝的佛教信仰,这样百姓更容易接受。”
嬴政接过草案,快速浏览一遍:“就按你说的办。告诉两路军的将领,别着急推进,先把当地的百姓安顿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大秦的好处。帕提亚那边,忽兰还在对峙,等这边安稳了,再解决帕提亚的事。”
赵姬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咸阳城,轻声道:“政儿,你看,大秦的疆域越来越大,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这两战,不是靠刀枪赢的,是靠民心赢的。”
清晨的渤海湾寒风呼啸,蒸汽炮车的炮管在微光中泛着冷光。蒙恬勒住马缰,望着远处卫满朝鲜的护城河——三丈深的河沟里结着薄冰,城头插满青色旗帜,李敢的士兵握着青铜戈,在城墙上来回踱步,神色紧张。
“将军,炮车已就位,随时可以开炮!”墨家弟子跑过来禀报,手里攥着炮绳,指尖冻得发红。
蒙恬点头,目光扫过城下的流民——昨夜老流民已经偷偷传话,城墙上的士兵大多是被强征的流民,根本不想打仗。“传命,先鸣炮示警,劝他们投降,别伤了自己人。”
“轰隆——”第一发铁弹落在护城河旁的空地上,冻土飞溅,城墙上的士兵瞬间乱了阵脚。李敢提着弯刀,在城头大喊:“都别怕!大秦人就会吓唬人!守住城墙,大王重重有赏!”
可士兵们根本没心思听,有的偷偷往城下看,有的甚至把戈扛在肩上,一副应付了事的模样。老流民站在秦军阵前,对着城头大喊:“兄弟们!别替卫满卖命了!大秦给粮给地,农师教种新麦,跟着卫满只有挨饿的份!”
城头上的一个年轻士兵探出头,声音发颤:“老叔,大秦……真的给粮吗?俺娘还在草棚里饿肚子呢!”
“给!怎么不给!”王贲催马上前,举起一袋麦种,“你们下来,这袋麦种先给你娘送去!卫满把粮仓搬去王庭了,根本不管你们的死活!”
李敢见状,气得一刀砍在城垛上:“谁敢动摇军心,斩!”他刚要去抓那年轻士兵,城墙上的流民士兵突然发难,一把夺过他的弯刀,大喊:“俺们不打了!归顺大秦!”
“对!归顺大秦!”城墙上的士兵纷纷扔下青铜戈,有的甚至开始拆城门的木栓。李敢又惊又怒,想要反抗,却被几个流民士兵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将军,城门开了!”校尉高声禀报。
蒙恬策马向前,看着城门缓缓打开,流民士兵们涌出来,对着秦军拱手:“将军,俺们早就想归顺了,都是卫满逼的!”
“好!”蒙恬翻身下马,扶起为首的士兵,“你们立了功,大秦不会亏待你们。王贲,你带骑兵去追卫满,我带步兵安抚百姓,别让卫满伤了流民。”
王贲领命,带着骑兵疾驰而去。蒙恬走到被按在地上的李敢面前,语气平静:“李将军,卫满苛待百姓,失了民心,你再抵抗,也是徒劳。”
李敢垂着头,声音沙哑:“俺服了……大秦的炮车厉害,民心更厉害。俺愿意归顺,只求将军别伤害城百姓。”
“放心,”蒙恬拍了拍他的肩,“大秦征战,从不是为了杀戮,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孔雀王朝·滇地雨林战场
正午的阳光透过雨林缝隙洒下来,地面湿热难耐。项羽握着铁剑,站在阵前,身后的破穹军士兵们扛着火油弹,脸上满是斗志。远处传来大象的嘶吼声,旃陀罗笈多的十万象兵正浩浩荡荡地冲过来,象背上的士兵握着竹矛,嘴里发出凶狠的呼喊。
“项将军,象兵离咱们只有一里地了!”探兵跑过来禀报,语气急促。
项羽咧嘴一笑,拍了拍身边的火油弹:“怕什么!俺早就等着他们呢!赵佗,你带的部落兵准备好了吗?”
赵佗骑着马,身边跟着科利部落首领阿吉,阿吉手里拿着雨林地图,语气坚定:“将军放心!俺带三百部落兵,从左侧的藤蔓谷绕过去,那里是象兵的必经之路,俺们在谷里埋上火油桶,等象兵过来,就点火!”
“好!”项羽点头,“俺在正面用火箭射火油弹,等象兵乱了,你就带部落兵冲出来,前后夹击!”
说话间,象兵已经冲到百米外,巨大的象蹄踩得地面震动,雨林里的飞鸟纷纷惊起。安度罗部落首领站在最前面的象背上,对着项羽大喊:“大秦蛮夷!尝尝象兵的厉害!”
“来得好!”项羽大喊一声,“放火箭!”
破穹军士兵们立刻点燃火箭,对着象兵射去。火箭射中挂在象背上的火油囊,“轰”的一声,火焰瞬间燃起。最前面的大象受了惊,发出痛苦的嘶吼,转身就往回跑,撞得后面的象兵阵脚大乱。
“就是现在!”赵佗大喊,带着部落兵从藤蔓谷冲出来,点燃埋在地上的火油桶。火焰顺着地面蔓延,象兵们吓得四处逃窜,有的大象甚至踩伤了自己人。
阿吉拿着弯刀,对着雨林里的孔雀士兵大喊:“别打了!大秦人能让咱们吃饱饭,跟着旃陀罗笈多只有送死!”
孔雀士兵们本就不想打仗,见象兵溃败,纷纷扔下竹矛,有的甚至跟着部落兵一起喊:“归顺大秦!归顺大秦!”
旃陀罗笈多坐在象背上,看着眼前的混乱,脸色惨白。摩揭陀部落首领凑过来,声音颤抖:“大王,不行了!象兵怕火,士兵们也不想打了,咱们快撤吧!”
“撤?往哪撤?”安度罗部落首领不甘心地大喊,“咱们还有十万象兵,不能就这么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万象兵?”项羽骑着马冲过来,铁剑指着旃陀罗笈多,“你看看,你的象兵要么被烧死,要么在逃跑,你的士兵都归顺大秦了,你还想抵抗?”
旃陀罗笈多看着周围的士兵越来越少,终于叹了口气,从象背上跳下来,对着项羽躬身:“我……我愿意归顺大秦。只求将军别伤害我的百姓。”
项羽收起铁剑,咧嘴笑了:“早这样多好!大秦又不是来杀人的,是来教你们种稻、修水渠的。赵佗,你带旃陀罗笈多去见科利部落的百姓,让他看看大秦是怎么对待百姓的。”
赵佗点头,带着旃陀罗笈多往部落走去。项羽看着溃败的象兵,对着身边的士兵笑道:“俺就说,象兵再凶,也挡不住火油弹!更挡不住百姓的心!”
咸阳宫·捷报传喜
傍晚的咸阳宫书房里,烛火通明。嬴政拿着两路军送来的捷报,脸上满是笑意。他把捷报递给赵姬:“你看,蒙恬已经拿下卫满朝鲜,卫满被俘,流民都在忙着种新麦;项羽也打败了孔雀王朝的象兵,旃陀罗笈多归顺,科利部落的百姓正在教孔雀士兵种稻。”
赵姬接过捷报,仔细看着,指尖划过“流民归心”“象兵溃败”几个字,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这两战打得漂亮,既没伤太多百姓,又让他们看到了大秦的实力和诚意。”
这时,萧何捧着账本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陛下,太后,卫满朝鲜的粮仓已经清点完毕,足够当地百姓吃一年;孔雀王朝的铜矿也开始开采,将来能用来铸造铁器,给百姓做农具。”
“好!”嬴政点头,“让蒙恬在辽东设郡,派农师教百姓种新麦,律法官推广大秦律法;让项羽在滇地设郡,赵佗负责安抚孔雀部落,吕雉和虞姬多派些农师去,教他们种双季稻。”
韩非也跟着进来,手里拿着一卷律法草案:“陛下,臣已经制定了辽东和滇地的适配律法,保留了当地的一些风俗,比如朝鲜的祭天仪式、孔雀王朝的佛教信仰,这样百姓更容易接受。”
嬴政接过草案,快速浏览一遍:“就按你说的办。告诉两路军的将领,别着急推进,先把当地的百姓安顿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大秦的好处。帕提亚那边,忽兰还在对峙,等这边安稳了,再解决帕提亚的事。”
赵姬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咸阳城,轻声道:“政儿,你看,大秦的疆域越来越大,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这两战,不是靠刀枪赢的,是靠民心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