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李工”在《万界创世神》地心沙盘的所见所闻,虽然离奇的成分远多于科学,但其带来的冲击和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可能性”,却像一根羽毛,轻轻搔动了某些敏感部门的神经。
一份经过他整理、尽量剔除游戏术语、着重描述“观测到的现象”(如土着生物耐高温特性、疑似能量引导的粗糙尝试、大型人形机械的初步实现等)的非正式观察报告,作为“技术前沿动态参考”的边角料,被递交了上去。
这份报告几经辗转,最终竟然出现在了一场级别不低的某国军方内部技术研讨会上。会议的议题原本是讨论下一代单兵外骨骼系统的技术瓶颈,但当一位负责情报分析的年轻军官半开玩笑地引用了这份“游戏报告”作为“开阔思路”的素材时,会场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先生们,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年轻军官指着投影幕布上那几张模糊的、由“李工”偷偷截图(差点被系统警告)的熔岩族工作和初号机残骸的照片,“一款游戏里的内容。但是,请暂时抛开它的来源,只看它提出的几个‘概念’。”
“概念一:大型人形机动平台。报告称,当地玩家在原始条件下,利用本土生物(指熔岩族)的协作,确实初步实现了一个高度约五米、具备基本运动能力和攻击能力的人形机械。这证明,抛开能源和材料问题,单从结构上,大型人形机动平台并非完全的天方夜谭。”
台下传来几声轻笑和低语,但更多的是沉思。
“概念二:极端环境适应性生物研究。报告重点提到了那种被称为‘熔岩族’的土着生物,它们展现出对高温、高压环境的惊人耐受性,甚至能徒手处理熔融金属。这提醒我们,在寻求技术突破的同时,是否也可以从仿生学的角度,研究极端环境生物的特性和机理,或许能为我们的材料科学和生命维持系统提供新思路?”
这下,台下的笑声少了,不少技术军官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概念三:非常规能源的假设性应用。报告中提到了玩家尝试使用的多种奇葩能源,包括生物能(甲虫)、地热、以及一种……呃……需要吟唱咒语和绘制符文的方式(台下再次响起轻笑)。虽然荒诞,但这种跳出框框的思维模式,是否也暗示了能源形式的多样性?如果我们暂时不考虑科学严谨性,只进行头脑风暴,是否存在某些我们尚未认知的能量利用形式?”
会议主持人,一位肩章上带着将星的老者,轻轻敲了敲桌子,止住了下面的窃窃私语。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却锐利地看着那份报告。
“小张参谋,”老者缓缓开口,声音沉稳,“你的意思是,我们军方,应该从一款网络游戏中寻找技术灵感?”
年轻军官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长官,我不是建议照搬游戏内容。我是认为,这款游戏构建的虚拟世界,尤其是其玩家群体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大量、低成本、天马行空的‘试错’,可能会偶然触及一些我们因思维定式或研发成本而忽略的方向。它可以作为一个……低成本的思想实验场。我们可以观察、筛选其中看似荒谬却可能蕴含一丝合理性的‘概念碎片’,然后由我们的专业团队进行严谨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会场安静了下来。
老者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与会众人:“听起来像是用沙里淘金,而且大概率淘到的都是沙子。”
他停顿了一下,话锋却微微一转:“但是,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有时候一点疯狂的想象力,比一万个‘不可能’更有价值。情报部门持续关注这个……游戏现象。技术部门,可以就此写一份非正式的评估报告,重点放在仿生学应用和极端环境材料的启发上,至于那个‘符文能源’……”老者嘴角似乎抽搐了一下,“……暂时归档,列为‘科幻概念’。”
“是!”年轻军官暗自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一场严肃的军方技术会议,因为一份来自游戏世界的报告,竟然真的衍生出了一个名为 《基于虚拟世界极端环境模拟的概念研究与可行性初步分析》 的课题,虽然经费少得可怜,且被大多数正经科研人员视为笑话。
岳峰在神殿里,通过某种玄妙的联系感知到现实世界这微小却有趣的涟漪,不由得咧嘴一笑。
“嘿嘿,军方都惊动了?还开上会了?”他得意地晃了晃脑袋,“不错不错,看来我这沙盘搞得挺成功嘛,都开始给现实世界提供‘灵感’了……虽然都是些歪点子。”
他已经开始期待,现实世界的科学家们,会不会真的从熔岩族的耐热皮肤或者玩家瞎画的符文里,“逆向工程”出点什么有趣的东西来了。哪怕最后证明全是扯淡,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他乐上好一阵子了。
现实与虚拟的互动,以一种谁也无法预料的方式,悄然加深了。
(本章完)
一份经过他整理、尽量剔除游戏术语、着重描述“观测到的现象”(如土着生物耐高温特性、疑似能量引导的粗糙尝试、大型人形机械的初步实现等)的非正式观察报告,作为“技术前沿动态参考”的边角料,被递交了上去。
这份报告几经辗转,最终竟然出现在了一场级别不低的某国军方内部技术研讨会上。会议的议题原本是讨论下一代单兵外骨骼系统的技术瓶颈,但当一位负责情报分析的年轻军官半开玩笑地引用了这份“游戏报告”作为“开阔思路”的素材时,会场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先生们,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年轻军官指着投影幕布上那几张模糊的、由“李工”偷偷截图(差点被系统警告)的熔岩族工作和初号机残骸的照片,“一款游戏里的内容。但是,请暂时抛开它的来源,只看它提出的几个‘概念’。”
“概念一:大型人形机动平台。报告称,当地玩家在原始条件下,利用本土生物(指熔岩族)的协作,确实初步实现了一个高度约五米、具备基本运动能力和攻击能力的人形机械。这证明,抛开能源和材料问题,单从结构上,大型人形机动平台并非完全的天方夜谭。”
台下传来几声轻笑和低语,但更多的是沉思。
“概念二:极端环境适应性生物研究。报告重点提到了那种被称为‘熔岩族’的土着生物,它们展现出对高温、高压环境的惊人耐受性,甚至能徒手处理熔融金属。这提醒我们,在寻求技术突破的同时,是否也可以从仿生学的角度,研究极端环境生物的特性和机理,或许能为我们的材料科学和生命维持系统提供新思路?”
这下,台下的笑声少了,不少技术军官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概念三:非常规能源的假设性应用。报告中提到了玩家尝试使用的多种奇葩能源,包括生物能(甲虫)、地热、以及一种……呃……需要吟唱咒语和绘制符文的方式(台下再次响起轻笑)。虽然荒诞,但这种跳出框框的思维模式,是否也暗示了能源形式的多样性?如果我们暂时不考虑科学严谨性,只进行头脑风暴,是否存在某些我们尚未认知的能量利用形式?”
会议主持人,一位肩章上带着将星的老者,轻轻敲了敲桌子,止住了下面的窃窃私语。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却锐利地看着那份报告。
“小张参谋,”老者缓缓开口,声音沉稳,“你的意思是,我们军方,应该从一款网络游戏中寻找技术灵感?”
年轻军官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长官,我不是建议照搬游戏内容。我是认为,这款游戏构建的虚拟世界,尤其是其玩家群体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大量、低成本、天马行空的‘试错’,可能会偶然触及一些我们因思维定式或研发成本而忽略的方向。它可以作为一个……低成本的思想实验场。我们可以观察、筛选其中看似荒谬却可能蕴含一丝合理性的‘概念碎片’,然后由我们的专业团队进行严谨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会场安静了下来。
老者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与会众人:“听起来像是用沙里淘金,而且大概率淘到的都是沙子。”
他停顿了一下,话锋却微微一转:“但是,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有时候一点疯狂的想象力,比一万个‘不可能’更有价值。情报部门持续关注这个……游戏现象。技术部门,可以就此写一份非正式的评估报告,重点放在仿生学应用和极端环境材料的启发上,至于那个‘符文能源’……”老者嘴角似乎抽搐了一下,“……暂时归档,列为‘科幻概念’。”
“是!”年轻军官暗自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一场严肃的军方技术会议,因为一份来自游戏世界的报告,竟然真的衍生出了一个名为 《基于虚拟世界极端环境模拟的概念研究与可行性初步分析》 的课题,虽然经费少得可怜,且被大多数正经科研人员视为笑话。
岳峰在神殿里,通过某种玄妙的联系感知到现实世界这微小却有趣的涟漪,不由得咧嘴一笑。
“嘿嘿,军方都惊动了?还开上会了?”他得意地晃了晃脑袋,“不错不错,看来我这沙盘搞得挺成功嘛,都开始给现实世界提供‘灵感’了……虽然都是些歪点子。”
他已经开始期待,现实世界的科学家们,会不会真的从熔岩族的耐热皮肤或者玩家瞎画的符文里,“逆向工程”出点什么有趣的东西来了。哪怕最后证明全是扯淡,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他乐上好一阵子了。
现实与虚拟的互动,以一种谁也无法预料的方式,悄然加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