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灵韵初融,暗流乍现-《阴茧之锁》

  “控制……控制你的意念!”苏岚的声音嘶哑,像被风沙磨过的铜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比往日任何一次训斥都更严厉,眼底却藏着一抹惊魂未定的后怕,“不是蛮力吸引!是顺势引导!是全然融入!像水滴汇入溪流,自然而然!而非筑坝拦截洪峰,那般愚蠢送死!你想死吗?!”

  李豫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喉咙里火烧火燎地疼。他张了张嘴,想说“是法阵突然失控”,想说“那股力量太过狂暴,我控制不住”,但当他对上苏岚那张强行板起、却依旧难掩苍白的面容,望见她眼底深处那抹尚未散尽的惊悸时,所有辩解都堵在了喉咙里,化作一股苦涩的洪流。劫后余生的庆幸、对自身莽撞的懊悔、以及对眼前这位年轻导师深藏伤痛的震动与一丝莫名的共鸣,交织成一张沉重的网,将他牢牢困住。

  “对……对不起,苏导师……”他声音嘶哑破碎,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干裂的唇间挤出来,带着痛楚的颤音,“我……我没控制好……”他顿了顿,胸口剧烈起伏,终于鼓起勇气,迎上苏岚的目光,声音微弱却异常清晰地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底的疑惑:“您……您刚才……是不是动用了自身本源灵力替我挡了一下?”

  苏岚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住,仿佛被这句话烫到一般。她猛地转过身,只留给李豫一个紧绷而单薄的背影,玄色的导师长袍勾勒出她略显削瘦的肩线,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以及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闭嘴!”她的声音冷硬如淬了寒冰的精铁,斩钉截铁地截断了李豫的话,“立刻盘膝坐好,调整内息!仔细检查经脉有无暗伤!十分钟后,重新开始!”她的命令不容置疑,仿佛刚才那瞬间的失态惊惧和此刻难以掩饰的虚弱,都只是李豫的错觉。

  她没有回答。但那瞬间的僵硬,那躲闪的眼神,那冰冷背影下的疲惫,已无声地诉说了一切。

  李豫沉默下来,依言挣扎着盘膝坐好,经脉中传来阵阵针扎般的抽痛,他强忍着,开始笨拙地内视己身。然而,混乱的思绪却如同挣脱缰绳的野马,在脑海中肆意狂奔。导师苏岚,这个年轻得不像话、冷漠得近乎刻板的“引路人”,她的过去究竟经历了什么?她的恐惧源自何方?她的强大与这瞬间流露的脆弱,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一切,如同一道沉重而复杂的谜题,重重压在了他刚刚经历生死、尚在剧烈悸动的心头。

  修炼室内一片死寂,只有两人粗重而压抑的呼吸声在空气中交织碰撞,以及恒温系统那单调、仿佛永无止境的嗡鸣,衬得这沉默愈发令人窒息。

  十分钟,在无声的煎熬与各自的心绪翻涌中缓缓流逝。

  苏岚终于转过身,脸色依旧带着一丝苍白,但眼神已彻底冰封,恢复了往日那般毫无波澜的平静,仿佛刚才的惊魂一刻从未发生。她缓步走到修炼室中央,双脚微分,双手在身前虚虚环抱,一个极其缓慢、如同推动千斤磨盘的动作,缓缓展开。

  这一次,没有斥责,没有讲解,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语。

  她只是开始演示一套极其缓慢、古朴、甚至显得有些笨拙的引导术。动作简单到了极致——抬手,掌心向上,仿佛承接九天甘露,姿态虔诚而专注;环抱,双臂圆融,如同虚抱一枚无形的圆球,沉稳而内敛;下按,指尖朝下,似将希望的种子深埋入大地,厚重而充满生机。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沉重无比,仿佛在对抗着无形的巨大阻力,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的指尖,随着动作的舒展,渐渐萦绕起一丝丝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极其微弱却无比稳定的乳白色灵光。那灵光如同拥有生命的精灵,随着她动作的韵律,极其自然地流淌、汇聚、再分散,最终融入她自身的气息,又缓缓散逸出来,与修炼室中原本散漫驳杂的灵气产生了一种奇妙而和谐的共振。

  整个修炼室稀薄的灵气粒子,仿佛受到了无形的召唤与牵引,开始极其缓慢地、自发地向着苏岚演练的区域汇聚、盘旋,形成一个若有若无、缓慢旋转的淡青色“气旋”。这气旋温顺而稳定,带着一种天地自然的韵律感,与苏岚那缓慢而略显笨拙的动作完美契合,仿佛她本身就是这气旋的核心,是这天地韵律的化身。

  李豫屏住了呼吸,经脉的抽痛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刚才的惊魂一刻也烟消云散,脑海中冰冷的数据分析模型彻底崩塌。他全部的注意力,都被苏岚那最简单却又最玄奥的动作,以及那动作牵引出的、微弱却无比和谐稳定的灵力灵光所牢牢吸引。

  没有复杂的公式,没有精密的模型,没有峰值计算和偏差率分析。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一种仿佛水滴融入大海、落叶归于泥土、星辰遵循亘古轨道运行般的……自然与和谐。

  这就是……融入?这就是……引导?

  李豫的眼神从最初的茫然、困惑,渐渐亮起一丝微光,那微光中带着前所未有的专注和一丝恍然大悟的明悟。他不再试图去“理解”灵力的本质,不再试图用逻辑去“解析”,而是尝试着去“感受”那种流淌的韵律,去模仿那种看似笨拙却蕴含至理的自然姿态。

  他学着苏岚的样子,艰难地抬起手臂,动作僵硬得如同生锈的傀儡,毫无美感可言。意念不再像之前那般试图去“抓取”或“塑造”,而是像一张完全展开、彻底放松的无形之网,去“迎接”空气中那些微弱的气流变化,去“感受”那随着苏岚动作而缓缓律动的“气旋”边缘。

  指尖传来极其微弱的、如同蒲公英绒毛拂过皮肤的轻柔触感。

  不是冰冷的数据,不是僵硬的模型。是风的流动,是灵气的呼吸,是生命的脉动。

  李豫缓缓闭上双眼,嘴角,极其艰难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不是一个完整的笑容,更像是一个在无边黑暗中艰难跋涉的探索者,终于捕捉到第一缕来自遥远灯塔的微光时,本能流露出的、混杂着无尽疲惫与微弱希望的弧度。

  数日后,灵研所的周琛导师现身指导。当看到对方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衣衫褶皱,甚至带着些许油污,全然没有想象中导师的仙风道骨时,李豫心底不由掠过一丝失望。

  “愣着干什么?出手吧,让我看看你的斤两。”周琛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仿佛驱赶一只苍蝇。

  李豫压下心头杂念,深吸一口气,脚下发力,身形前冲,一记基础掌法“推山掌”,带着风声直扑周琛胸口。他自认这一掌已练得炉火纯青,力与速皆有可观之处。

  周琛眼神微抬,手腕看似随意地一翻,手掌如行云流水般横亘在胸前,正是最标准的“卸力格挡”。李豫只觉一股看似柔和却坚不可摧的巨力从对方掌心传来,自己的掌力如同泥牛入海,瞬间被卸得无影无踪,紧接着一股沛然大力反弹而至,他像断线的纸鸢般,不受控制地向后震飞出去,背脊重重撞在远处的岩壁上,激起一片尘土。

  “咳……”李豫挣扎着爬起,又惊又疑,“导师,这……”

  周琛嗤笑一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你这花架子,也敢称修炼?回去,把最基础的‘扎马’、‘冲拳’、‘格挡’,每个动作练上一千遍再来见我!”

  接下来的日子,李豫抛开所有花哨技巧,潜心苦练最基础的动作。一遍又一遍,枯燥乏味,汗流浃背。奇怪的是,随着练习的深入,他反而感觉自己的力量控制愈发精妙,出手也更加沉稳有力。再次对战时,虽然依旧不敌周琛,但已能支撑更多回合。他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才是修炼的真谛。”

  又一次切磋,周琛身形陡然变得飘忽不定,如风中柳絮,似暗夜鬼魅,掌风过处,几片恰好飘落的树叶应声从中裂开,切口平滑如镜。“看到了吗?身法,不仅仅是快,更是预判,是对敌人动作、对周遭环境的极致洞察!”

  李豫凝神观察,若有所思。

  周琛演练完毕,拍了拍手,转身欲走,却在即将踏出训练场时突然回头,眼神锐利如鹰隼,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凝重:“小家伙,记住,研究所中并不太平,有内鬼潜伏——务必小心,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话音落下,周琛的身影已消失在山道尽头。

  李豫心中巨震,反复咀嚼着那句“研究所中有内鬼”,一股寒意从脚底悄然升起。

  此时,清晨的山野间,原本带着草木清香的晨风正轻柔拂过,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一派宁静祥和。然而,这份宁静却倏然被一股沉闷如雷的巨大压力无情割开、搅碎!大地仿佛在无形的颤栗中逐渐变暗,一个庞大无比的金属轮廓,带着非自然的冰冷光泽,如同史前巨兽般碾过天际线,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从天而降。

  那是一艘灵研所制式的浮空梭,机身冰冷得如同从万年寒冰中劈出的一截巨刃,悄无声息地悬停在荒野训练基地的上空,巨大的阴影如墨汁般迅速浸染开来,将阳光撕裂,将生机吞噬。训练基地内,警报声骤然划破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