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铜铃引魂·幽宅惊寒-《阴茧之锁》

  清洁工张婶就因此精神崩溃离职,她坚称最后一次值夜时,镜中的人影缓缓转过了头,脸上是一片模糊的、没有五官的空白,身上穿的殓衣样式,正是归墟馆几十年前使用的旧款。

  “那不是人……”张婶尖叫着,“那是……从镜子里爬出来的东西!”

  李豫握紧那枚青铜铃铛,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着一股阴冷的灵性,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沉睡,却又随时可能醒来。

  “如果这铃铛真的来自归墟馆……”他低声说,“那么它可能是‘引魂人’使用的法器,甚至可能是……镇压某种东西的钥匙。”

  沈心烛点头。“‘安魂之所,引渡之音’……这铃铛的声音,或许能打开通往‘归墟’的门。”

  “归墟……”李豫喃喃道,“那究竟是什么地方?是传说中的‘冥界归墟’,还是……某个更可怕的存在?”

  夜色渐深,西郊的归墟殡仪馆笼罩在一片阴郁之中。爬山虎的藤蔓在风中摇曳,像是无数只枯瘦的手,在抓挠着墙壁。古槐的枝桠在月光下投下扭曲的影子,如同张牙舞爪的怪物。

  李豫和沈心烛站在馆门前,抬头望着那两尊青铜镇墓兽。它们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幽绿的光,仿佛在注视着他们。

  “准备好了吗?”李豫问。

  沈心烛点头,手中握着一张符咒。“如果传说是真的……今晚,我们可能会见到不该见的东西。”

  李豫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馆门。

  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像是某种古老的哀鸣。

  铃声……

  从深处,传来了一阵沉滞、喑哑的铜铃声。

  “引魂人……”

  “来了。”

  暴风雪夜,人间蒸发

  1973年冬,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西郊,归墟殡仪馆被厚厚的积雪掩埋,宛如一座孤岛。当夜,两名值夜班的工人——王海生与李建国——如往常般提着煤油汽灯,开始凌晨的例行巡查。

  然而,他们再未归来。

  次日清晨,同事发现馆内门窗紧闭,无任何破坏痕迹,内部亦无打斗挣扎的迹象。两人连同汽灯,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抹去。警方调查数月,仅在通往地下停尸房的楼梯拐角处,发现了几滴早已凝固、无法确定来源的深色蜡油与汽灯燃料不符,以及墙上几道极其轻微、像是被冰冷僵硬的手指无意刮过的浅痕。

  “那痕迹……”当年参与调查的老警察回忆,“不像是人留下的,更像是……某种带爪的东西,在极度僵硬的状态下,无意间划过的。”

  此案成为悬案,至今未破。而那几滴蜡油,被某些人私下称为“引魂灯的残泪”。

  棺木中的敲击声

  1985年夏,一场追悼会正在归墟馆的告别厅举行。逝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棺木中的他面容安详,双手交叉置于胸前。

  当哀乐停止,亲属准备瞻仰遗容时,棺木中突然传出几声沉闷的“咚咚”敲击声!

  现场顿时大乱。

  “活过来了!他活过来了!”有人尖叫。

  工作人员强行开棺检查,却发现遗体姿势僵硬,并无移动迹象,棺木内壁也未见抓痕。法医二次检验确认死亡无误。但从此,关于老学者死因存疑或“假死”的流言不胫而走。

  更诡异的是,有人私下称,那敲击声的节奏,像极了某种摩斯密码的求救信号。

  “像是有人在棺材里,用手指敲击,试图传递什么信息……”一位当时在场的殡仪馆员工低声说,“但法医说,他早就死了。”

  档案室的诡异火灾

  1998年,一场原因不明的火灾突然发生在归墟馆的档案室。那里存放着自建立以来所有的运营记录、客户档案,包括许多特殊事件的原始记录。

  火势虽被及时扑灭,但核心区域的档案几乎焚烧殆尽,只留下焦黑的铁柜和满地纸灰。官方调查结论是电路老化短路引发。

  然而,多位当晚在馆内的员工私下表示,火灾发生前几分钟,曾清晰地听到档案室方向传来一阵急促、混乱的铜铃声,紧接着是重物倒地的巨响,随后火苗才猛地窜起。

  “那铃声……”一位清洁工颤抖着说,“像是有人在疯狂摇动,又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挣扎。”

  消防员在灰烬中清理时,意外发现了一个严重烧融变形但结构基本完好的小青铜铃铛,其形制与李豫他们发现的惊人相似,只是被烈焰熏烤得面目全非。

  “这铃铛……”沈心烛握着那枚从灰烬中找到的残骸,眉头紧锁,“和我们在古董店发现的那枚,几乎一模一样。”

  李豫点头。“难道……这场火灾,和铃铛有关?”

  历史的尘埃、诡异的传说、未解的悬案,如同归墟殡仪馆本身散发出的那股混合着霉味、防腐剂和若有似无铜锈的冰冷气息,沉甸甸地压在李豫和沈心烛的心头。

  他们手中的青铜铃铛,仿佛一把禁忌的钥匙,其上的每一个刻痕、每一点气息,都无声地指向那座被时光与恐惧层层包裹的古老建筑。

  “这枚铃铛……”李豫轻声说,“为何流落在外?它与那些传说和悬案有何关联?”

  沈心烛的目光凝重。“1973年的消失事件、1985年的棺木敲击声、1998年的档案室火灾……这三件事,似乎都和‘铃铛’有关。”

  “更可怕的是……”李豫补充道,“每次铃铛出现,都会伴随着‘消失’、‘异常声响’、‘火灾’这些超自然现象。”

  “踏入归墟馆……”沈心烛低声说,“是否会惊扰那些沉睡的往事,甚至……唤醒那些本不该醒来的东西?”

  夜色渐深,归墟殡仪馆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愈发阴森。爬山虎的藤蔓在风中摇曳,像是无数只枯瘦的手,在抓挠着墙壁。古槐的枝桠投下扭曲的影子,如同张牙舞爪的怪物。

  李豫和沈心烛站在馆门前,抬头望着那两尊青铜镇墓兽。它们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幽绿的光,仿佛在注视着他们。

  “如果这些悬案真的和铃铛有关……”李豫握紧手中的青铜铃铛,“那么归墟馆里,一定藏着更深的秘密。”

  沈心烛点头,手中握着一张符咒。“今晚,我们可能会见到不该见的东西。”

  李豫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馆门。

  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像是某种古老的哀鸣。

  铃声……

  从深处,传来了一阵沉滞、喑哑的铜铃声。

  “引魂人……”

  “来了。”

  探寻真相的旅程,已然弥漫开令人心悸的迷雾。

  高倍放大镜下的谜团

  李豫与沈心烛将青铜铃铛置于实验室的防震台上,四周拉起遮光帘,只留一盏冷白的无影灯。他们手持高倍放大镜,沿着铃铛表面的每一寸纹路缓缓移动,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这里……”沈心烛突然顿住,指尖轻触铃铛内壁的一处凹槽,“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