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用心参悟-《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收他们为徒,再合适不过。

  至于外门弟子的说法,那又是什么?

  难道他的弟子还要分亲疏高低吗?

  只要入了他通天门下,一律平等对待。

  通天笑着一点四人,《上清玉宸金章》便直接传入他们识海。

  他神色庄重地说:“这是我上清一脉的根本法门,你们要用心参悟。长生不老不在话下,甚至有望成为圣人。”

  这不是夸大其词。

  因为他拥有神级选择系统,曾获得一道鸿蒙紫气。

  鸿蒙紫气,乃是成就圣人的关键。

  他完全有能力让自己的弟子,踏上圣人之路。

  赵公明、云霄等人已激动得呆住,满脸狂喜地叩谢:“多谢师尊赐法!”

  《上清玉宸金章》直接涌入四位仙人的神识之中,令他们心神剧烈震荡。

  这是千载难逢的大造化。

  这部功法不同于寻常大道之处,

  在于它是一部纲领性的经典。

  也就是说,

  它不是某种具体的修炼术,而是统摄万象,是通向大道的完整体系总纲。

  传承者深入研习此经文,便能演化出最适合自身修行的道路。

  例如赵公明与云霄,一个如清风,一个似白云,根本禀赋截然不同。

  二人虽同参《上清玉宸金章》,所得出的路径却大相径庭。

  虽然同属上清一脉,但已然分化出不同的支流。

  可正因如此,所悟出的才是最契合各自本源的法门。

  最适合自己的法门,即是最佳选择。

  教化众生而不拘一格,莫过于此!

  通天察觉四人刚得此金章,心中定有诸多体悟,

  于是干脆落脚于一处海岛,让他们安心静修参详。

  巧的是,这座岛屿名为三仙岛。

  通天神色平静,仰望苍穹,“我不立教,但也未必不传道!”

  赵公明、云霄、琼霄、碧霄仍觉恍惚,仿佛置身梦境。

  这情景太过虚幻。

  洪荒之中求道何其艰难,今日不过是偶然得见圣人出行,

  他们四人鼓起勇气靠近通天圣人,未曾想竟被圣人轻易收为弟子。

  这般际遇近乎神话!

  天地之间,圣人为至高存在。

  若非那漫天祥瑞异象昭显,他们怎敢贸然上前?

  圣人威严不容轻慢。

  谁又敢随意接近呢?

  只因对大道的渴望胜过一切,才生出这份胆量请教。

  未曾料到,因果竟这般轻易缔结。

  圣人之名果然非凡,《上清玉宸金章》深不可测,涵盖万象。

  他们心中的疑惑,皆可在其中找到答案。

  更令人震撼的是,《上清玉宸金章》已铭刻于他们的元神之中,时时刻刻讲道不止。

  从筑基之初,直到遥不可及的圣人境,一切路径清晰分明,毫无晦涩隐秘。

  若是此时还不能明白自己得了多大的福缘,那便是愚钝了。

  看着四人在岛上潜心领悟,通天露出满意神情:“很好,很好。”

  四人天赋悟性皆属上佳。

  通天也不急着赶路,既得佳徒,自当悉心教导一番。

  何必急于去找西方两位圣人的麻烦?

  慢慢来,不急!

  通天再次让鸿钧感到意外。

  最初,通天拒绝证道,已经让鸿钧惊讶不已。

  之后,通天未立教便引出体内功德,又一次让鸿钧震撼。

  这已是第三次。

  鸿钧下意识推演天机,在他的安排中,通天的大弟子本应是多宝。

  可如今,为何成了赵公明与三宵?

  鸿钧脸色逐渐阴冷。

  天道显示,诸圣证道之时,天道已生变化。

  按原本轨迹,通天应在太上与元始之后证道。但不知出了什么变故,通天迟迟未踏入此境。

  这一改变,牵连甚广,通天与诸多弟子的师徒缘分竟也一一断绝。

  到了如今,原定的四大外门弟子进入门下,而原本的四大亲传弟子却一个都不见踪影。

  鸿钧神色愈发凝重。

  那四大亲传之中,多宝至关重要。

  许多事都需要他串联其中。

  少了这一环,鸿钧的后续布局将难以为继。

  鸿钧心绪沉重。

  他确实想要清除三千大道魔神的印记,也想抹去盘古大神的痕迹。

  但这并非为了掌控洪荒。

  他已经身合天道,再谈掌控又有何意义?

  如此揣测,未免小看了他鸿钧。

  他所做的一切,只为一个目标——超脱天道。

  可惜,计划刚起步便遇阻碍。

  “通天,你必须创立截教。”

  “否则,我不介意让你进六道轮回走上一遭。”鸿钧目光如刀。

  通天对此毫不知情。若他知道这是个陷阱,自然不会跳入。

  明知是坑还往里跳,通天又不是愚人。

  吃力而不讨好的事,他向来不愿做。

  眼下,他全部心思都放在四位新收弟子身上。

  第一次为人师,心里竟有些期待。

  四人的资质极佳,很快便从《上清玉宸金章》中悟出适合自己的功法,并开始改换根基。

  这一步尤为关键。

  此前,他们依本能修行,功法粗陋,成就极为有限。

  原有的法力也在新功法的淬炼中被磨灭,境界下降不少。

  通天却毫不在意。

  法力易修,道行难求。

  根基不稳,往后修行终将寸步难行。

  《上清玉宸金章》统摄洗练,彻底重塑四人的根基,所有法力去芜存菁,达到极致。

  表面看道行似有退步,实则是在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他们意识到,即使达到准圣巅峰,若根基不稳,所获成就也不过是虚幻一场,真正能发挥几成实力,实在难以预料。

  但从今日起,这些隐患已然消散无踪!

  虽说四小眼力不足,但也曾听闻过鸿钧道祖在紫霄宫讲道的盛况。

  可他们心中清楚,哪怕鸿钧道祖,也未必能做到师尊今日之举。

  此事已非凡俗所能理解,简直堪称“神迹”。

  得悟大法之后,四人连忙跪伏于通天面前叩首谢恩:“多谢师尊传法!”

  得道的欣喜洋溢在心头,久久不散。

  通天淡淡地扫了他们一眼,说道:“得道虽喜,但唯有成道,方得真正逍遥自在,这才是修道的真义。”

  “以你们现在的修为,在洪荒之中不过寻常之辈,万不可滋生自满之心。”

  四人低头应命,心生惭愧。才刚刚踏上修行之路,竟已有妄想登顶之意,未免太过狂妄。

  “为师直言相告,神仙杀劫将至,若不能守住本心,便会卷入劫难之中,最终恐怕只能登上封神榜。”

  啊?!

  赵公明、云霄、碧宵、琼霄闻言皆面露惊恐,身子微微颤抖。

  刚踏入正途,怎料转瞬便被抛入劫难之中?

  这太骇人了!

  通天神色肃然,并无半点玩笑之意:“为师并非吓唬你们。”

  “洪荒天地将有巨变,道祖已有法旨传出,千年之内,前所未有的神仙杀劫即将降临。”

  “度过则前途坦荡。”

  “渡不过,则只能上封神榜受昊天差遣,日复一日不得自由。”

  四人一时呆住,片刻后慌忙跪拜。

  赵公明颤声哀求:“师尊,请救我等!”

  通天暗自摇头。他曾知晓,昔日赵公明因替闻仲出头,连累三宵皆陷入劫难,最终落得凄凉结局。

  如今却换了天地,局面竟迥然不同,反倒显得饶有趣味。

  他淡然一笑:“你等只需持守正道,杀劫便不会临身。”

  四人心中顿觉安稳。道祖亲定的大劫固然可怕,但只要师尊开口说无事,那便是无事。

  还怕什么!

  通天继续说道:“洪荒之中杀劫频仍,即便没有这场劫难,因果纠缠累积,迟早也会有新的劫数到来。”

  “与人争斗,在所难免。”

  “道法为根本,法宝亦不可或缺。”

  “尤其同阶交手之时,法宝之中蕴含无穷玄机。”

  云霄恭敬请问道:“还请师尊指点。”

  通天满意地点头,四位弟子中,云霄的资质与性情最为合他心意。

  “我等修行之人,踏上问道之路。”

  “即便到了我这般境界,也要说一句——”

  “道无涯!”

  四人郑重地点头。

  师尊通天已证圣人果位,连他都说“道无涯”,可见那大道何其深远、何其高妙。

  “世人常说,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话没错,但也得加个前提。”

  “在这天道圣人的范畴之内——”

  “我确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但若要实话实说,前提是其他圣人不插手。”

  “一旦跳出天道圣人的界限,那我就无法再如此言说了。”

  “大道无边,天道圣人之上,还有天道级圣人,那就是道祖鸿钧。”

  “鸿钧之上,更有半步大道之境,而大道本身,则更在这一切之上。”

  通天望向四位弟子,语气感慨,

  “说这些,是要让你们明白:道无涯啊!”

  “修道之路无尽,哪怕道祖也不能全知全能,又何况是你我?”

  “因此,法宝便是最好的助力。”

  “法宝分先天与后天,并非看阴阳属性。”

  “其威力大小,只看蕴含法则多少。”

  “同一境界中,拼的就是法宝所含法则之力。”

  他随手一指,三十六颗定海珠浮现于赵公明面前,

  “赵公明,此宝为三十六颗定海珠,你当用心炼化。”

  “此物不仅可攻敌,也可困敌。”

  “若你道行深厚,法力充沛,配合乾坤尺,便能开辟三十六诸天。”

  语至此处,通天神色转冷,

  “若遇持有乾坤尺之人,务必斩杀。这是你的劫数,切不可心慈。”

  “此宝禁制未尽除之前,不得外出。”

  赵公明惊喜万分,恭敬接过定海珠,满心欢喜。

  他岂敢违抗师尊之命,

  “师尊乃圣人,所说皆为我好!”

  “我若未将此宝炼化圆满,绝不踏出山门一步。”

  通天看向云霄,微微一笑,指尖轻点,一件法宝显现,

  “此为混元金斗,专用于削弱敌手法力,用法由你自己参悟。”

  云霄恭敬接下。

  对于云霄,通天毫无保留的信任。混元金斗虽为先天法宝,威力却极为顶尖。

  他相信,云霄自会悟透其中玄机。

  随即,通天再度一指,一件异宝现世,竟是两条蛟龙,

  “昔日游历洪荒,见一对雌雄蛟龙肆意妄为,我以大神通将其收服。”

  “原本打算将他们送入六道轮回,最终还是不忍心他们多年的苦修。”

  “因此,我将他们炼制成一件法宝,作为我弟子护道杀伐之用。”

  “碧宵,这件宝物就交给你了。”